脊髓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目录 1.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要点 2. 疼痛管理 3. 呼吸护理 4. 营养支持 5. 神经功能恢复 6. 定期随访
1. 急性脊髓炎 患者的护理要
点
1.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要点
早期识别:快速确诊急性脊髓 炎,提高治疗成功率。
密切监测:定期测试呼吸功能 、肌力、感觉状况等,注意观 察病情变化。
输液管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液体输注量和速度,维持水电 解负衡。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养支持
助餐护理:协助患者进食,确保摄入足 够的营养。
5. 神经功能恢 复
5. 神经功能恢复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康复训 练等,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功能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运 动、感觉以及自理能力等情况 。
5. 神经功能恢复
言语治疗:针对语言障碍患者,提供相 应的言语康复训练。
6. 定期随访
6. 定期随访
家庭护理指导:给予家属关于 患者日常护理的指导和技巧。
随访服务:定期回访患者,了 解病情进展和护理效果,提供 必要的支持。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3. 呼吸护理
3. 呼吸护理
氧气给予:根据患者氧饱和度 监测结果,按医嘱给予氧气治 疗。
姿势调整:帮助患者保持正常 呼吸姿势,减少呼吸负担。
3. 呼吸护理
气管护理:定期清洁气管,避免分泌物 阻塞导致气道堵塞。
4. 营养支持
4. 营养支持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需要,提 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的饮食。
1.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要点
床位低档:为患者提供安全稳定的床位 ,避免摔倒和意外伤害。
2. 疼痛管理
2. 疼痛管理
药物管理:根据医嘱及时给予 止痛药物,注意剂量和频率。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观察患者感觉、运动、自主神
经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注意病变的部位、水平面的变化及二便情况。
3、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功能位,做好功能锻炼,促
进血液循环,轻症患者可根据病情适当在室内活动。
4、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肌麻痹等情况,提
示上升性脊髓炎的发生,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
备。
5、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激素、免疫球蛋白、镇静药的药
效及不良反应。
6、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富含钾、
钙的蔬菜水果,戒烟酒。
7、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安慰及支持,指导患者放松心
情,减轻心理负担。
8、指导或协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多饮水,做好皮肤及管
道的护理,防压疮、失禁性皮炎、冻伤、烫伤以及尿路感染。
9、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管
路、深静脉血栓及误吸风险,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10、指导患者出院后稳定情绪,减少疲劳和创伤,防止复
发。
遵医嘱服药,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王**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急性脊髓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急性脊髓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常见于小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护理时,病情观察尤为重要。
以下是针对急性脊髓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的一些要点。
病情观察1. 神经系统症状急性脊髓炎患者常常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如肌肉无力、感觉异常、疼痛等。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以及疼痛的程度和部位。
2. 呼吸情况由于急性脊髓炎累及脊髓神经控制呼吸功能的部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3. 温度变化急性脊髓炎患者因为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出现体温异常,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或低热的情况。
4. 情绪变化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护理措施1. 定期翻身急性脊髓炎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长时间不动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 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安排饮食,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3. 床上护理需要保持患者床铺的清洁干燥,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及时更换床单、枕头套等物品,防止细菌滋生。
4. 科学用药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及时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和疗效。
综上所述,急性脊髓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急性脊髓炎护理_查房

本病需与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急性脊髓炎护理方案
药物治疗护理
1 2
确保按时按量服药
护士应准确记录患者每日服药情况,包括药物 名称、剂量和时间,确保患者准确服药。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 ,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特殊药物护理
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如激素类药物,需遵医嘱 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避免副作用。
03
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指导
饮食调整
高蛋白饮食
急性脊髓炎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 高质量蛋白质,以增强机体免疫 力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建议选 择鱼、肉、蛋、豆类等富含优质 蛋白质的食物。
多喝水
急性脊髓炎患者需要充足的水分 摄入,以帮助身体排出代谢废物 和毒素,预防便秘和泌尿系统感 染。建议每天饮水量至少为 1500-2000毫升。
急性期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洁 ,预防压疮;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恐惧。
长期康复
关注心理健康,预防抑郁症;加强营养支持,提 高机体免疫力;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提 高生活质量。
案例二:家庭护理的实践经验
家庭环境
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无障碍的 居住环境,如减少室内障碍物、保 持地面干燥等。
针对急性脊髓炎患 者的多学科联合护 理模式探索
基于大数据的急性 脊髓炎患者病情监 测与预后评估模型 构建
与国际接轨的护理实践
借鉴国际急性脊髓炎护理指南,更新国内护理实 践标准
学习国际先进护理技术,提升急性脊髓炎患者生 活质量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急性脊髓炎护理研究发 展
THANK YOU.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感染史或预防接种史,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受凉、过劳、外 伤等病史。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每1~2h更换体位一次,保持肢体功能位。
2.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有无感觉平面上升、呼吸肌瘫痪等症状。
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协助抢救。
4.饮食护理:选择软饭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根据患者需要供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
5.基础护理:依据患者需求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要求,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安全护理:根据病情做好跌倒/坠床、压疮的评估及防范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7.管路护理:保持各种导管通畅,无受压、扭曲、脱落。
8.康复护理:感觉训练:可用砂纸、丝绸刺激触觉;温水刺激温度觉;针尖刺激痛觉。
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始主动/被动运动。
9.心理护理:应及时给予解释、宽慰,做好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病情缓解。
【健康教育】
1.告知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始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2.指导患者多吃酸性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食胀气食物。
3.告知患者及家属膀胱充盈及尿路感染的表现,鼓励每天饮水2500~3000mL,保持会阴部清洁。
4.出院指导:
1)继续坚持肢体的功能康复锻炼。
2)继续遵医嘱服药。
3)定期复查,告知患者及家属若患者出现肢体麻木、乏力、四肢瘫痪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脊髓炎护理查房课件

查房内容:包括患者 病情、治疗方案、康 复进展、心理状况等,
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查房方式:采用一对 一、小组讨论等方式, 确保查房效果和效率
查房记录:详细记录查 房过程,包括患者病情 变化、治疗方案调整等,
便于后续跟进和评估
3
脊髓炎护理要点
体位护理
01
保持正确的卧姿:避 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防止肌肉萎缩和
监测体温、 观察皮肤颜 力:评估肢
脉搏、呼吸、 色、完整性、 体运动功能、
血压等
压疮风险等 肌力、关节
活动度等
排便功能: 观察排便次 数、性状、
颜色等
疼痛程度: 评估疼痛部 位、程度、 持续时间等
心理状况: 关注患者情 绪、心理反 应、应对能
力等
评估方法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
0 1 呼吸、血压等
脊髓炎的病因
1 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等 2 细菌感染:如结核杆菌、布鲁氏菌等 3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 肿瘤:如脊髓肿瘤、神经鞘瘤等 5 外伤:如脊髓损伤、脊髓震荡等 6 其他:如药物中毒、遗传性疾病等
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急性起病,发热、头痛、 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0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 尿潴留、便秘等
05
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 死亡或永久性残疾
02
肢体瘫痪,感觉障碍, 肌力下降
04
脊髓病变,如脊髓水肿、 脊髓出血等
2
脊髓炎护理查房
查房目的
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发现潜在问题 提高护理质量
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保障患者安全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神志、肌力、运动和感觉功能等。
2、评估生命体征。
二、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费力、吞咽困难和语音障碍,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平面是否上升。
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补充足够的热量与水分。
3、康复指导:肌力开始恢复后,应加强肢体的被动与主动运动,尽量利用残存功能代偿,鼓励进行日常活动训练。
4、预防并发症(1)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和局部减压,保持皮肤清洁和完整,受压部位皮肤发红可用透明贴、减压贴,一旦皮肤擦伤积极处理。
(2)预防肺部并发症: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者有效的咳嗽和咳痰。
(3)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必要的清洁,尿道口擦洗每日两次。
5、用药护理: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向心性肥胖等发生。
6、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关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1、合理饮食,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
2、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康复知识和自我护理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1、避免受凉、感染等诱因。
2、遵医嘱正确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3、防止跌倒、坠床、压疮、烫伤。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以减轻炎症和症状,物理治疗以促进康复,以及必要 时手术干预以减轻脊髓受损的压力。
急性脊髓炎的康复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措施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言语疗法,帮助患者恢复行动功能, 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脊髓炎的预后和后续管理
急性脊髓炎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完全康复,而另一些患 者可能需要长期康复和管理。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脊髓。本演示文稿将介 绍急性脊髓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以及康复护理和预防措施。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和症状见症状包括肌无力、感觉异常、疼痛和行动 障碍。
急性脊髓炎的诊断和评估
诊断急性脊髓炎的关键是通过临床评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确定脊髓损伤的程 度和位置。
急性脊髓炎的家庭支持和教育
家庭支持和教育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包括提供情感支持、教授护理技巧 和协助患者参与社交活动。
急性脊髓炎的预防措施和宣传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或自 身免疫反应的因素。宣传活动可增加对急性脊髓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炎患者的护理
脊髓炎是由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
因在脊髓的病变常为横贯性,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
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
多有轻度前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疾病症状
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
脊髓症状急骤发生,多为双下肢的麻木和麻刺感、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
病变节段围绕躯体的束带状感觉,在2~3天内进展至高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
若起病急且病变广泛而严重,则瘫痪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是为脊髓休克。
一般休克期约为2~4周。
如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或褥疮则可延长至数月,影响预后。
如无重要合并症,3~4周后进入恢复期。
通常自发病后3~6个月可基本恢复,少数病例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速率、节律,肺部啰音。
上升性脊髓炎症变位置较高,可引起肋间肌与腹肌功能低下,肠胀气和膈上升,使呼吸与咳嗽活动受限,且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如有呼吸困难,即给予吸氧,并报告医生,可以得到及时处理。
2饮食护理予以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减轻便秘及肠胀气。
3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对于尿潴留者应放置导尿管,注意保持尿道通畅,2~4小时放尿一次,以利训练膀胱排尿功能。
并注意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更换导尿管及无菌接尿袋。
保持会阴部清洁。
活动锻炼时取坐位,以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并注意尿颜色、量、性质。
4药物护理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大便颜色,必要时作大便隐血试验。
健康教育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日常生活饮食原则为:以高纤维、低脂肪、低油、低胆固醇饮食为主。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柔软、平坦;每2小时定时翻身一次;必要时加用气垫床,在受压部位予以轻度按摩,防止褥疮形成。
瘫痪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尽早做被动运动;在骶、踝、肩胛等部位垫以气圈或软垫,并经常按摩,然后用红花酒精外搽。
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请况。
4.坚持合理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5.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