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5-6)含答案
新高考卷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总有一些东西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那是一株株在风雨中顽强生长的植物,是一首首触动心灵的诗篇,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它们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我国著名作家林清玄曾说过:“人生如一株草,在风雨中生长,在阳光下绽放。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真谛。
生命就像一株草,虽然它生长在荒芜的土地上,但它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展现出生命的力量。
【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忽视了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的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学会倾听,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呼唤,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倾听他人的心声,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性的温暖,感受到友情的珍贵。
倾听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找到内心的平静。
【丙】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呢?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他人的心声,倾听自己的内心。
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找到生命的意义。
其次,我们要学会珍惜。
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与他人的相遇,珍惜与自己的相处。
这样,我们才能在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最后,我们要学会感恩。
感恩大自然赐予我们生命,感恩他人给予我们帮助,感恩自己不断努力。
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幸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 年全国新高考I 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 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扫而光。
”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 B 19.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语文(适用省份:山东、河北、湖北、福建、湖南、广东、江苏,浙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
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
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
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
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
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
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
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
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
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
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
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
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
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
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撒,怕它踢。
当然后来我知道。
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需要题跋。
题与画每每①,好画还须有好题。
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②。
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被它破坏。
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但在我则不免有几分惶恐。
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幅画,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③。
目前经验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
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跋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
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喻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
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
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
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
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
你对着一幅名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
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辞、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好的,题吧,大胆地题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①相得益彰②锦上添花③耿耿于怀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第①空,此处所填成语应体现题与画之间的关系,而根据后面的“好画还须有好题。
题得好……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被它破坏”可知,题与画之间是相互补益、相互配合的,故此处应该填写“相得益彰”之类的成语。
第②空,此处所填成语应强调题得好对于画的作用或意义,“不啻”一词在句中的含义是“如同”,那么所填成语应含有比喻修辞,再根据题与画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可知,题得好能让画作好上加好,故此处应该填写“锦上添花”之类的成语。
第③空,语境说的是以前“我”曾替抱石题过一幅画,题得特别拙劣,以至于直到今天“我”还是难以释怀,始终记在心里,故此处应该填写“耿耿于怀”之类的成语。
新高考“语言运用”经典题集萃(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言运用”经典题集萃(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2020 年“双 11”,不少平台都把直播带货作为增加用户、带动销量的发力点。
专家指出,运用“直播+电商”这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于体验互动的认知度、对于商品的兴趣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
主播们的卖力讲解,真切的体验分享,商品直观的____________,刷屏的评论,也让消费者乐于下单。
不过,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陈剑表示,()。
据中消协统计,消费者反映的“槽点”主要有: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____________存在夸大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____________,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难享“三包”权利等。
为此,中消协提示,坚定理性消费心态,切记量需而入,____________。
要尽量选择正规平台且具有专业选品团队的头部主播,尽量选择有品质保证且有售后保障的商家和商品,同时不要被直播间营造的“超高性价比”“热卖”“抢购”“秒杀”等气氛所感染,避免冲动下单,盲目消费。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表现涉嫌鱼目混珠精打细算B.呈现涉嫌货不对板量入为出C.表现涉及货不对板量入为出D.呈现涉及鱼目混珠精打细算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
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暗藏一些消费陷阱B.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在直播带货“光”的背后,暗藏一些消费陷阱,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C.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暗藏一些消费陷阱,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D.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暗藏一些消费陷阱,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20. 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5月名校语言文字运用模考试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模考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密切联系群众,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只有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③□□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18、请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3分)19、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正确。
(4分)20、在我国,“同志”一词常用于互称,表示双方地位平等,且含有尊重之意。
画波浪线的句子要表达对不良之风的批评之意,在其中使用“同志”是否恰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前,美国科研团队在空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
超导是导体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状态。
寻找近环境条件下(室温、常压)的超导材料一直是超导领域的梦想。
对物理学家而言,室温是有明确定义的,即300K,约相当于27℃。
美国科研团队在267GPa左右实现了288K左右的超导电性,对应温度为15℃。
①,但是论文的题目已经大火方方用了“室温超导”字样。
中科院物理所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中表示,从美国科研团队的研究论文来看,这项工作无疑是突破性的,相关证据也很充足,如果能重复出来,搞不好未来能得诺奖。
但物理学的研究终究不是一家之言,②,这个也不例外,这项工作势必要经过行业内各个研究组的重复验证,如果经过多次重复之后,确定该结果的正确性,那将是划时代的工作。
目前国内超导领域的研究,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于新超导材料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1960—1970年代。
中国在超导的一些研究方向上,目前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赵忠贤院士带领团队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了55K,推动中国高温超导研究③。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22、对于室温超导这一突破性科研成果,中科院的评价是理性而严谨的。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章(此处应为一篇现代文,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展开)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参考答案:在文章中,“他”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积极乐观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作者通过“他”在逆境中不放弃、不断尝试新方法和在失败后能迅速调整心态等细节描写来展现其性格特点。
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文章的主题是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持与勇气。
通过“他”的故事,作者传达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应保持积极态度,勇敢面对,不断尝试,直至克服困难的中心思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4-8题。
古诗文(此处应为一篇古诗文,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展开)4. 这首诗/文的作者是谁?请简述其创作背景。
参考答案:这首诗/文的作者是[作者姓名],创作于[具体时间],背景是[创作背景简述]。
5. 请分析这首诗/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这首诗/文的主旨是[主旨分析],通过对[具体内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情感/思想]。
6. 请指出这首诗/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简析其效果。
参考答案:这首诗/文运用了[修辞手法],如[具体例子],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效果分析]。
7. 这首诗/文中有哪些意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文中的意象包括[意象列举],如[诗句引用],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意象分析],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8. 这首诗/文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这首诗/文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包括[特点列举],如[具体分析],使得整首诗/文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迫取消。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
“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
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
一席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交相辉映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C.相互映衬喧闹无比连绵不断汁醇味正D. 交相辉映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汁醇味正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
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
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
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
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
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
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
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
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
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
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河南巩义又新增一处引以为傲的文化地标——“河洛古国”。
B.本书用漫画将动物的“生活成长”知识进行了解读。
C.“黄河平,天下宁”,黄河治理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
D.干部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你会看到那样晶莹剔透的雨滴挂在尖尖青草上。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2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不改变文意,可增删个别词语。
(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 分)
①日前,北京市文物局正在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
②同时,中国长城博物馆的改造提升和箭扣长城的修缮工程将于2023年完成。
③八达岭长城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长城景区,④全世界知名度相当高,⑤是“到北京看长城”
的首选之地。
⑥近年来,随着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加强,⑦文物保护对社会公众的关注度持续升高,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八达岭长城保护工作也面临了较大的挑战。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
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23日全线通车,这是该国利用中国政府贷款建设的最大工程项目。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打破了欧美国家在工程咨询领域的百年垄断,承担了该项目的全线咨询监理,合同费用达9000万美元。
它的建成将一举实现科伦坡港、汉班托塔港、汉班托塔机场和科伦坡国际机场的互联互通,极大地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助推斯里兰卡抓住“一带一路”的巨大发展机遇,向建设“南亚经济中心”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18. C(A项,特殊称谓。
B项,特殊含义。
C项,引用。
D项,着重.强调。
文中引号的作用是引用,所以选C项。
)
19.①强调的重点不同。
改句将事物“雨滴”作为强调重点,而原句突出了雨滴“晶莹剔透”的特点。
②改句偏重于记叙.描写,客观性强;原句偏重于抒情,有利于彰显主题。
(每点2分)
20.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经历的人读不懂这种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的诗意与情调。
(4 分)
21.①将“日前”改为“目前”。
④将“全世界知名度相当高”改为“在全世界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⑦将“文物保护对社会公众的关注度”改为“社会公众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度”。
⑧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八达岭长城保护工作”改为“八达岭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
(每处1分)
22.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23日全线通车,该项目由中国提供贷款并承担技术咨询监理,它将助推斯里兰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 分,大意对即可)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6)
语言文字运用(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有“三山二水”。
“三山”,就是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二水”,就是延河与南川河。
“桥”是延安城的重要风景,最著名的要数王家坪的桥。
这座橘红色的钢结构桥,远远望去①。
过了这座桥,便是著名的延安革命纪念馆。
随着城市的发展,延安城边那些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山沟里,也纷纷盖起了居民楼。
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和体闲,城市的建设者在山间打通隧道,在山上修建山体公园。
一条条道路穿过群山,②。
延安新城在山上,每到夜晚,新城区的延安大剧院华灯璀璨,尽显现代化气质;而延河畔、宝塔山的灯光秀,则一次次点燃人们心中的火热激情。
此时,若登临凤凰山远眺延安城,会发现夜晚的延安绚丽夺目。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延安,在宝塔山上、延河桥边、土窖洞里,找寻延安岁月的记忆,感受延安精神的魅力。
我也经常会到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走一走。
每去一次,我都会觉得自己是在与历史倾心对话,在接受崇高的精神洗礼。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
C.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搞建设,还是应对地震、疫情等挑战,“人民”始终是价值底色。
D.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第①处以“桥”为本体,第②处以“道路”“群山”为本体,语言生动形象,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如今,延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各处
革命遗迹,可以让游客受到革命教育。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自助餐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②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宁可吃剩、不能吃亏”的心态。
③全社会正在倡导勤俭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④改变“自助餐心态”恰逢其时。
⑤生活条件改善,⑥但不能丢弃勤俭节约的传家宝。
⑦粮食产量虽然稳步增长,⑧但粮食安全这根弦依然不能放松,⑨“舌尖上的浪费”依然要坚定予以杜绝。
22、请从下列五个词语中至少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要求语意完整,语言连贯、得体,不少于60个字。
(5分)
词语:曹雪芹心智人世凋零《葬花吟》
答案:
18. C C项中的引号和文中“桥”的引号都表示突出强调;A项表示反语;B 项表示特殊含义;D项表示直接引用。
19、示例:①恰似彩虹凌波②就像一条线串起一颗颗翡翠珠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第①处,将“桥”比作彩虹,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橘红色的钢结构桥与彩虹凌波从颜色和形状上相似。
第②处,将“道路”穿过“群山”比作线串珠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山间一条条隧道穿过群山,从颜色和形状上与线串翡翠珠子相似。
20.①表达的内容不同:改句虽表达出“游客到延安游览革命遗迹,可以接受革命教育”的意思,但未能表达出具体内容:原句表达更具体,内容更丰富。
②强调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延安”上,强调延安使游客接受革命教育;原句的重点落在“游客”上,强调游客主动感受革命精神,且与下文衔接更紧密。
2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
②成分残缺,应在“心态”后加“在作祟”“作怪”之类的动词性词语。
③句式杂糅,删去“深入人心”。
⑦语序不当,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句首。
⑨搭配不当,“坚定”不能与“杜绝”搭配。
22.示例:曹雪芹的心智和情怀是多么的深挚,他对自然与人世怀着无限的怜惜与不舍的深情,面对落花一样凋零的事物,才写得出那么凄美的《葬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