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1
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滴定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实验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或确定物质的化学性质。
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是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本文将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一、实验原理在化学反应中,酸和碱经过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滴定实验中,通过向酸或碱溶液中滴加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称为滴定液),当反应达到等量点时,滴定液的酸碱浓度与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摩尔数相等。
因此,通过测定滴定液加入的体积,可以计算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好滴定管、容量瓶、移液枪等实验仪器。
b. 配制好标准溶液,注意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已知且较为稳定。
c. 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实验仪器,并将滴定管的内壁润湿。
2. 调整滴定液的浓度a. 选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通过计算可以得知滴定液所需的体积。
b. 使用移液枪将标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通常为酸碱指示剂)。
c. 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得到滴定液。
3. 开始滴定实验a.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通常使用容量瓶准确配制,加入滴定瓶中。
b. 使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液,同时留意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c. 当颜色变化明显,接近等量点时,减小滴定液的滴加速度,以免过量。
d. 当颜色变化达到最终转变,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液消耗的体积。
4. 计算结果a. 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b.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1. 实验中要注意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消耗的体积,避免误差。
2. 滴定液和待测溶液在滴定过程中要充分混合,避免局部反应过快或过慢。
3. 滴定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及时停止滴定,避免过量。
4. 实验仪器要彻底清洗干净,并确保滴定管内壁润湿,以提高滴定的准确性。
5. 注意安全,避免皮肤接触滴定液和待测溶液,避免误吞入。
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方法

滴定曲线的分析
滴定曲线的概念:表示溶液pH值与滴定过程中加入滴定剂体积关系的曲线。
滴定曲线的绘制方法:通过实验测定不同体积下溶液的pH值,并记录数据,绘制出滴定 曲线。
滴定曲线的分析:根据滴定曲线可以判断反应的定量关系:通过滴定曲线可以确定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如反应计量 数、反应常数等。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酚酞、甲基橙、溴酚蓝等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同的指示剂有不同的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分子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结构发生变化,从 而呈现不同颜色 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的应用:用于判断滴定终点,计算滴定结果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尽可能小,且颜色变化应明显易于观察。 指示剂的变色点应尽量接近于滴定分析所要求的终点pH值。 指示剂应具有适当的酸碱性和稳定性,不易受溶液的酸碱性影响。 指示剂应无毒、无害,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
方法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酸碱中和反应
中和滴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曲线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项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反应特点: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速率快 反应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中和反应的原理
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 + OH^{-} = H_{2}O$ 中和反应的应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酸碱中和与酸碱滴定

酸碱中和与酸碱滴定酸碱中和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它是指在适当条件下,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酸碱滴定则是一种用来测定溶液中酸碱含量的实验方法,通过加入滴定剂,使滴定剂与被滴定溶液中的物质反应,以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一、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具有明确的化学方程式,常用的酸碱中和反应有以下几种:1.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 + 碱→ 盐 + 水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2. 碱与碱的中和反应:强碱 + 强碱→ 盐 + 水例如:NaOH + KOH → NaK + H2O3. 酸与金属氢氧化物的中和反应:酸 + 金属氢氧化物→ 盐 + 水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酸碱中和反应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条件是反应溶液的pH值。
当反应溶液的pH值接近7时,反应达到最为完全的中和状态。
二、酸碱滴定的原理及过程酸碱滴定是一种通过滴定剂与被滴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反应来确定其浓度的实验方法。
滴定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称为指示剂的物质,它能够在滴定溶液中具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用来标志滴定终点。
酸碱滴定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被滴定溶液和标准溶液:首先需要准备被滴定溶液和标准溶液。
被滴定溶液是待测溶液,标准溶液是已知浓度的溶液。
2. 放置滴定容器:将被滴定溶液放置在滴定容器中,通常使用烧瓶或比色皿作为滴定容器。
3. 滴定剂添加:使用滴定管或分注管,将标准溶液一滴一滴地加入被滴定溶液中,同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4. 慢慢滴定至颜色变化:滴定过程中,观察被滴定溶液的颜色变化。
当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即为滴定终点。
5. 计算浓度: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来计算被滴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通过酸碱滴定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医药、环保、食品加工等。
总结:酸碱中和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通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

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酸或碱反应,利用反应物的摩尔比确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定酸碱度、测定物质的浓度以及酸碱物质的中和点等。
一、滴定原理滴定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向待测溶液中滴加一种已知浓度的试剂,直至反应完全达到中和终点。
根据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滴定过程中,滴定剂被滴加至待测溶液中,通过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酸碱反应进行中和反应。
中和终点是指酸碱反应完全完成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滴定剂与待测溶液达到了化学计量的比例。
为了准确测定中和点,通常会使用指示剂。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反应中改变颜色的试剂,可以通过溶液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儿茶蓝等,不同的指示剂适用于不同的滴定反应,选用合适的指示剂可以提高滴定准确性。
二、常用的滴定反应1. 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最常见的滴定反应,通常用于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常用的酸碱滴定方法有:(1)酸对碱的滴定在酸性溶液中,滴定碱溶液。
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会与待测溶液中的碱反应,直至酸碱中和。
通过反应的反应物摩尔比,可以计算酸或碱的浓度。
(2)碱对酸的滴定在碱性溶液中,滴定酸溶液。
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会与待测溶液中的酸反应,直至酸碱中和。
通过反应的反应物摩尔比,可以计算酸或碱的浓度。
2. 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的方法。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有:(1)氧化剂对还原剂的滴定通过滴定剂对待测溶液中的还原剂进行氧化反应,直至氧化还原反应达到摩尔比,从而确定溶液中还原剂的浓度。
(2)还原剂对氧化剂的滴定通过滴定剂对待测溶液中的氧化剂进行还原反应,直至氧化还原反应达到摩尔比,从而确定溶液中氧化剂的浓度。
三、滴定方法步骤1. 准备滴定剂根据所需测定的酸碱物质选择合适的滴定剂,并用标准溶液冲洗滴定试管和滴定管,以避免试剂的交叉污染。
化学实验中的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

化学实验中的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在化学实验中,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到待测溶液中,利用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完成对待测物质浓度的测定。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一、原理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是基于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论基础进行的。
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水。
滴定过程中,通过逐滴加入酸或碱溶液,使待测溶液中的反应物与滴加溶液中的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比例进行反应,从而达到酸碱中和的状态。
当酸或碱溶液滴加到与待测溶液中的反应物完全反应时,可以根据滴加的酸碱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二、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包括滴定管、容量瓶、酸或碱溶液、指示剂等。
同时,要确保实验操作区域的清洁和安全,避免交叉污染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样品制备将待测溶液准备好,并计量出适量的待测溶液放入容量瓶中。
3.滴定过程a) 将滴定管插入滴定瓶中,吸取适量的滴定液。
b) 将滴定管中的滴定液滴加到容量瓶中的待测溶液中。
c) 同时加入一滴指示剂,用以指示中和点的变化。
d) 持续滴加滴定液,直到待测溶液的颜色变化示意达到中和点。
e) 记录滴定液的滴定体积。
4.计算结果根据已知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的滴定体积,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三、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清洁,避免误差的发生。
2.选用适当的指示剂,以获得准确的中和点。
3.滴定液和待测溶液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分,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4.滴定液应以适量滴加,避免一次加入过多导致误差。
5.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总结: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待测溶液中的物质浓度进行测定。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只有在滴定液与待测溶液中的物质按化学计量比例完全反应时,才能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应用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常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基于酸碱中和反应,即酸和碱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相遇并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在滴定过程中,通过向酸或碱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反应称量溶液(称为滴定剂),来确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浓度。
滴定的核心原理是等当点的确定。
等当点意味着滴定剂完全与待测溶液中的物质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的比例。
等当点的确定通过指示剂完成,指示剂是一种能在等当点处发生颜色改变的化学物质。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等当点的到来,并以此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的酸碱浓度。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作为一种简单而准确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1. 食品行业酸碱中和滴定在食品行业中被广泛用于测定食品中酸度和碱度。
例如,对于某些果汁,需要控制其酸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可以准确测定果汁中酸性物质的含量,从而调整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2. 环境监测酸碱中和滴定也被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滴定法测定水体中酸度,判断水体是否受到工业废水或酸性雨的污染。
通过测定酸碱性物质的浓度,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 医药领域酸碱中和滴定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药物研发中,需要测定药物的酸碱性质以优化配方和药效。
通过滴定法可以确定药物的溶解度、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为药物研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 学术研究最后,酸碱中和滴定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中。
无论是化学、生物学还是环境科学等领域,滴定法都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滴定法测定样品的酸碱浓度,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生态系统、生物反应等方面的影响。
总结: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基于酸碱中和反应,并通过等当点的确定来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浓度。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及应⽤》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三⼀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及应⽤》教学设计⼀、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2)掌握中和滴定实验计算的步骤和⽅法。
【过程与⽅法】通过中和反应实质、中和滴定原理的分析、实验操作,体会化学家是怎样利⽤中和反应来设计化学定量测定⽅法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到中和滴定⽅法等相互之间的联系的分析,理解化学反应在⼯农业、科研中的应⽤。
培养逐步从定性⾓度转向定量⾓度的认知态度,提⾼认识事物的能⼒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相关计算【教学难点】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公式,以及对pH 突变的理解三、教学⽅法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活动探究⼀】酸碱中和滴定(⼀)问题探究(正误判断)1.[2014.全国卷Ⅰ12(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该溶液润洗()2.[2014.全国卷Ⅰ12(C)]酸碱滴定实验中,⽤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实验误差()3.[ 2017.全国卷Ⅲ9(A)]为取20.00 mL 盐酸,可以在50 mL 酸式滴定管中装⼊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 后,将剩余盐酸放⼊锥形瓶()【⼩结】(⼆)实验探究NaOH 溶液的浓度实验室中有⼀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每组取20.00 mL 待测NaOH 溶液放⼊锥形瓶中,并滴加2~3 滴酚酞作指⽰剂,⽤盐酸标准溶液进⾏滴定。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 次,记录数据并完成下列填空:(mL)1 0.1020.00 2 0.1020.00 3 0.1020.00 (1)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2)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泡的⽅法应采⽤如图所⽰操作中的,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 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的有 (填字母序号)。
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一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含解析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错题纠正】例题1、下面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
00 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⑧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④⑥⑦B.①⑤⑥⑦C.③⑤⑦D。
①③⑤⑦【解析】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①错误;石蕊变色不明显,不易观察颜色,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用石蕊作指示剂,③错误;滴定管使用前要用标准酸溶液润洗,⑤错误;滴定过程中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⑦错误。
【答案】D例题2、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
10 mol/L NaOH标准溶液.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________(冷却后)→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②称量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________、_______。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解析】(1)题目要求配100mL0.10mol/L NaOH标准液,应用天平称取0.1L×0.10 mol/L×40 g/mol=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过关(中)考点9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在科学实验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扩展到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中和滴定原理是熟悉的酸碱中和反应,由于酸碱中和反应与日常生活及实验室工作联系非常密切应用性强,所以常以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为切入点,考查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理论的运用,其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指示剂选择、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析、定量计算等知识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以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为载体,全面考查电解质溶液和化学学科守恒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了近几年高考频繁出题的新热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来表示,在中和反应中,H +、OH -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n (H +)=n (OH -);若用参加反应的c (H +)、c (OH -)来表示,其关系式为c (H +)·V 酸=c (OH -)·V 碱,由此可计算c (H +),其表达式是c (H +)=c -V 碱V 酸;也可计算c (OH -),其表达式是c (OH -)=c +V 酸V 碱。
由c (H +)、c (OH -)可分别求出相应酸、碱的浓度。
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中和反应恰好反应完全的时刻),指示剂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变色明显、灵敏,而且要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 突跃范围相吻合,这样就能准确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即酸碱恰好中和时的pH)。
其方法是在待测液中加2~3滴指示剂,观察滴定过程中其颜色的变化,常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或甲基橙,不用石蕊试液的原因是石蕊试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酸碱中和滴定所用的主要仪器是锥形瓶和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包括玻璃活塞、长玻璃管,可盛放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及氢氟酸,碱式滴定管包括长玻璃管、橡皮管、玻璃球,可盛放碱性溶液。
滴定管的上端都标有规格大小、使用温度、0刻度,滴定管的精确读数为0.01mL 。
滴定管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例题1】下面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 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 待测NaOH 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⑧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C.③⑤⑦ D.①③⑤⑦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可以提炼为6个关键字。
洗(洗涤):洗涤仪器并进行检漏、润洗;取(取液):向酸(碱)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加入2~3滴指示剂;滴(滴定):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向锥形瓶中先快后慢地加入标准液(后面逐滴加入),至指示剂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如由红色变为无色或红色变为橙色、无色变为粉红色等)且半分钟内不变时,停止滴定;读(读数):平视滴定管中凹液面最低点,读取溶液体积;记(记录):记录滴定前和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中标准液的刻度,重复滴定2~3次将数据记入表中;算(计算):以(V终-V始)为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取2~3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依据c待=c标·V标V待(一元酸碱)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中和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也可以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2CO3、NaOH的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例题2】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________(冷却后)→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________、_______。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②计算盐酸的浓度时,应计算三次的平均值,因NaOH标准液浓度以及待测液的体积都一样,故只算NaOH 溶液体积的平均值即可。
③A项,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相当于把数值看小,造成测定结果偏小;B项,酸式滴定管的作用在本题中是移取溶液,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导致待测液浓度偏小,测定结果偏低;C项,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1)①转移定容摇匀②0.4烧杯(或表面皿) 药匙(2)①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时,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粉红色并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②0.11 mol/L③D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是以所滴入的酸或碱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以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为纵坐标体现中和滴定过程的曲线图。
强酸与强碱互相滴定的曲线图,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形状变化不大,但中间突跃大(即酸或碱溶液一滴之差,溶液pH变化大,出现突变)。
分析强酸与强碱互相滴定时的离子浓度大小,只要关注水的电离平衡即可,没有其它平衡影响;强酸滴定弱碱或强碱滴定弱酸的曲线图,突跃小,较平缓;强酸滴定弱碱的起点低(因弱碱pH相对较小),前半部分形状有差异;强碱滴弱酸的起点高(因弱酸pH相对较大),前半部分形状有差异。
分析强碱滴定弱酸或强酸滴定弱碱时的离子浓度大小,不仅要考虑生成盐的水解平衡,而且还要考虑过量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与水的电离平衡。
【例题3】298K时,在20.0mL 0.10mol/L氨水中滴入0.10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C.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 c(H+)=c(Cl-)+c(OH-)。
由于M点处的溶液显中性,c(H+)=c(OH-),所以c(NH4+)=c(Cl-)。
盐是强电解质,电离远远大于弱电解质水的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NH4+)=c(Cl-)>c(H+)=c(OH-),错误;D.N点氨水溶液中已经电离的一水合氨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c(OH-)=0.1mol/L×1.32%=1.32×10−3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N处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4310mol1.3210--⨯=7.6×10-12mol/L,根据pH=−lg c(H+)可知此时溶液中pH<12,正确。
【答案】D【考点练习】1.一只规格为a mL的滴定管,其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管内液面在m mL处,当液面降到n mL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流出溶液的体积为(m-n) mLB.流出溶液的体积为(n-m) mLC.管内溶液体积等于(a-n) mLD.管内溶液体积多于n mL2.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C.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几滴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结束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开始实验时无气泡3.用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的H2SO4溶液,其水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变化如图所示,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大致体积是()A.1.0 mol·L-1,20 mL B.0.5 mol·L-1,40 mLC.0.5 mol·L-1,80 mL D.1.0 mol·L-1,80 mL4.向20.00 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下列示意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5.下图是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盐酸(酚酞作指示剂)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 0 mol·L-1C.指示剂变色时,说明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当滴加NaOH溶液为10.00 mL时,该混合液的pH=1+lg36.某学生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已知该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A.在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配制成250 mL 烧碱溶液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 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20.5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mol/L 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溶液变为橙色为止,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 mL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写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步骤的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的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A步操作中未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b.C步操作中,称量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NaOH放在右盘c.D步操作中酸式滴定管在装入标准H2SO4溶液前未用标准液润洗d.读取硫酸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5)硫酸的初读数和末读数如图所示。
末读数为______ mL,初读数为____ mL,用量为________ mL。
按滴定所得数据来计算出的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