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要点归纳
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复习总结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的复习总结用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为进步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准确测定参加反响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并准确判断中和反响是否恰好进展完全。
详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打破.一、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一般有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试液由于变色不明显,在滴定时不宜使用。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化学计量点)。
强酸和强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强酸和弱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甲基橙(生成的盐水解呈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
1~4.4,落在酸性范围之内);弱酸和强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生成的盐水解呈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落在碱性范围内)。
因为在滴定终点时浅色变成深色更易于观察,因此,碱滴定酸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需要指出的是滴定所用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滴,不能太多或太少。
因为酸碱指示剂属有机酸或有机碱,指示剂也参和反响,在变色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
假设指示剂用量太多,那么消耗掉的标准溶液也有所增多,会导致误差;假设指示剂用量太少,其颜色变化不明显,致使终点提早或延迟,使实验误差增大。
二、仪器的洗涤滴定管:先用水洗净,再用所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在使用时要检查是否漏水.移液管:先用水洗净,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
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净,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三、仪器的使用滴定管: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除去尖嘴部分的气泡,并调整液面至“0”刻度(这样便于计数)。
移液管:放完待测液后,不能把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因为在制作移液管时已考虑到在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不包括在应有的体积数之内。
待测液的量取:既可用移液管,也可用滴定管注入锥形瓶内。
标准液的量取:只能用滴定管不能用移液管。
四、中和滴定的操作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理化生]酸碱中和滴定-精品文档
![[理化生]酸碱中和滴定-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e3c7cd1941ea76e58fa04eb.png)
酸碱中和滴定1.复习重点1、理解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2、掌握滴定的正确步骤,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两种滴定管)。
3、理解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和终点颜色变化判定。
4、学会误差分析及成因2.难点聚焦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反应:酸+碱正盐+水如:①Hcl+NaOH===NaCl+H2O②H2SO4+2NaOH====Na2SO4+2H2O③N3PO4+3NaOH====Na3PO4+3H2O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HA + BOH====BA+H2O1mol 1molC(HA).V(HA) C(BOH).V(BOH)即可得C(HA).V(HA)=== C(BOH).V(BOH)若取一定量的HA溶液(V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HA)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若酸为多元酸,HnA + nBOH===BnA+nH2O 1mol nmolC(HA).V(HA) C(BOH).V(BOH)则有关系:3、滴定方法的关键(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
③计算。
(3)滴定管“0”刻度在上。
二、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随着标准液的滴入,溶液的PH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何特征?为何能用指示剂判定终点是否到达?如何选用合适的指示剂?1、滴定曲线请看两个实例实例1: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Cl溶液20.00mL实例2:用0.01mol/L NaOH滴定20mL 0.10mol/L CH3COOH溶液由上表数据可看出: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少加或多加0.02mL NaOH溶液,即一滴之差造成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但pH值出现突变,因此选择指示剂时,应选择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值突跃范围相吻合的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酸碱中和滴定
1.可以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出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
2.a元酸与b元碱反应时 aC
酸V
酸
=bC
碱
V
碱
酸与碱的元数相同时: C
酸V
酸
=C
碱
V
碱
3.酸碱滴定注意事项:
1)酸式滴定用的是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用的是橡皮管。
(2)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往下标,下面一部分没有读数,因此使用时不能放到刻度以下。
(3)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放碱溶液,碱式滴定管不盛放酸溶液或会腐蚀橡胶的溶液(如强氧化性的溶液)。
(4)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比量筒精确;所以读数时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4.滴定终点判断:
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
多次测定求各体积的平均值
5.滴定顺序
(1).准备阶段:①检查是否漏水②水洗③润洗④装液⑤记录初读数⑥取待测液
(2).滴定阶段:⑦加指示剂⑧滴加标准液直至颜色发生明显变化⑨记录末读数
⑩计算待测液浓度
6.指示剂名称范围酸色中性色碱色
甲基橙 3.1-4.4 红橙黄
酚酞8.2-10.0 无色浅红红
石蕊 5.0-8.0 红紫蓝
不使用石蕊:人的肉眼对红—紫—蓝的颜色变化不敏感,变化不够明显,不利于及时、准确地作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判断.。
酸碱中和滴定要点归纳

酸碱中和滴定要点归纳酸碱中和滴定要点归纳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中实验,那么酸碱中和滴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去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测定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酸(或碱)来推算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
原理: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H++OH-=H2O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n(H+)=n(OH-) 2.滴定管的使用(1)“0”刻度在上,1mL10个格,精确度:0.00mL(2)酸式滴定管用于测量酸性溶液、氧化性溶液、有机溶剂等,碱式滴定管用于盛放碱性溶液。
(3)使用步骤:检漏→洗涤(先水洗-再润洗) →注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放液→读数。
3.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用品铁架台、锥形瓶、滴定管夹、滴定管、烧杯、白纸等; 4.酸碱中和滴定的步骤①滴定准备:检漏、洗涤、注液、调液面、读数、量标准液、量待测液、加指示剂。
②滴定操作:左手控制开关,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兼顾流速。
③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颜色由( )色变为( )色(浅),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原色。
④读数、记录、重复操作2-3次,取平均值。
5.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方法:分析不正确操作引起的V(标) 的变化。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以测定盐酸的浓度。
①用滴定管量取待测盐酸,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偏低,②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洗涤后未干就盛入待测液,无影响,③滴完结束时,用俯视法观察碱式滴定管刻度,偏低④滴定结束后,发现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碱液,偏高⑤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时气泡消失,偏高⑥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偏高【典型例题】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完成以下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

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酸碱中和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试剂的浓度要事先计算好,并准备适量的试剂。
仪器如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要事先清洗干净,以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污染。
2. 仪器的校准在进行滴定实验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滴定管的刻度应准确,容量瓶的刻度线应与实际容量相符。
校准仪器可以使用标准溶液进行,以确保所得到的滴定结果准确可靠。
3. 滴定剂的选择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滴定剂。
滴定剂的选择应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和所需滴定的酸碱类型来确定。
滴定剂应具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点,以便于判断滴定终点。
4. 滴定过程的控制在进行滴定实验时,滴定剂的滴加应缓慢而均匀。
滴定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滴定剂滴加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即为滴定终点。
为了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可以使用指示剂辅助。
指示剂的选择应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和所需滴定的酸碱类型来确定。
5. 试剂的保存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需要妥善保存。
一些试剂可能具有腐蚀性或有毒性,应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储存,并避免与其他试剂混合。
同时,要及时清洗使用过的仪器和容器,以免污染其他试剂。
6. 数据的记录与计算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需要准确记录滴定过程中所使用的滴定剂的体积,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计算结果应进行反复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7. 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
化学试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试剂。
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总结: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但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试剂和仪器的准备。
其次,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注意: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盐类水解)。
2、中和滴定原理(只研究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的中和反应)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1mol 1molC (HA).V (HA) C (BOH).V (BOH)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HA ()BOH ()BOH ()HA (V V .C C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定读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3、滴定方法的关键(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注意事项(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配铁架台,并垫白纸作背景增加对比度,以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锥形瓶滴定管的构造特点(与量筒区别)1、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强氧化性试剂;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使塞子无法转动。
(玻璃的主要成份为SiO2 属于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即SiO2+2NaOH = Na2SiO3+H2O瓶口内侧与瓶塞都是经过磨砂处理的,表面粗糙,造成碱性的液体容易滞留,并且水分蒸发,碱液浓度增大,促使二者更易反应。
其他部位因表面光滑而难于反应)碱式滴定管-------橡胶管+内嵌玻璃珠(玻璃珠直径稍大于橡胶管内径)-------量取或滴定碱性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钠这类强碱,也可以是碳酸钠这类水解呈碱性的盐);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强酸、碘、高锰酸钾、硝酸银等。
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定量测量和物质性质的测定。
以下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注意事项:1.实验仪器选择: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滴定管。
常用的滴定管有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分别用于盛放酸性和碱性的溶液。
使用前应检查滴定管的密闭性和刻度是否清晰。
2.滴定管清洗:使用过的滴定管必须清洗干净,防止残留物对下一次实验产生干扰。
可以将滴定管放入废液缸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洗液洗一遍。
3.标准溶液的准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必须精确,且要保证其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前应检查其颜色、混浊度和是否变质。
4.操作规范:在进行滴定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例如,控制滴定的速度,观察滴定过程中的颜色变化等。
5.酸碱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指示剂用于判断滴定终点,其选择要根据被测溶液的pH范围和性质。
例如,甲基橙、酚酞等常用指示剂分别适用于pH3.1-4.4和8-10的范围。
6.误差控制:为了减少误差,应保证滴定的速度均匀,读数准确。
此外,还应注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的处理要遵循误差理论的原则,合理计算平均值和误差范围。
8.废液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9.安全防护: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由于涉及酸性和碱性溶液,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同时,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10.实验记录与报告:实验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实验时间、操作人员、试剂用量、滴定终点观察等。
实验结束后,应根据记录的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并向上级汇报实验结果。
11.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内的仪器和试剂应有序摆放,保持整洁。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12.规范操作规程:实验室应制定规范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酸碱中和滴定

●备课资料一、知识要点1.中和滴定的概念2.中和滴定的仪器滴定管(酸式、碱式)、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3.主要操作:(1)滴定前的准备:①洗涤②查漏③润洗④注液⑤排气泡⑥调整液面⑦读数(2)滴定:①量取待测液,加指示剂②滴定至终点,读数③重复操作④计算4.误差分析:消耗标准液多,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液少,结果偏低。
二、知识补充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分析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
(一)仪器润洗不当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分析: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c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值偏大。
2.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所取待测液的总物质的量变少了,所以会使标准液的用量减少,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少。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标准液的用量增加,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二)读数方法有误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由图1可知:仰视时: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
俯视时:观察液面高于实际液面。
所以滴前仰视V前液偏大,滴后俯视V后测偏小。
这样V标准液(V标=V后测-V前测)的值就偏小,导致c待测液偏小。
2.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分析:同理推知V标准液偏大,c待测液偏大。
(三)操作出现问题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实际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2.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对于气泡的前有后无,会把V标准液的值读大,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反之亦反。
3.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少,从而标准液的用量也减少,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4.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5.移液时,将移液管(无"吹"字)尖嘴处的残液吹入锥形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中和滴定要点归纳
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中实验,那么酸碱中和滴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去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测定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酸(或碱)来推算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
原理: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H++OH-=H2O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n(H+)=n(OH-)
2.滴定管的使用
(1)“0”刻度在上,1mL10个格,精确度:0.00mL
(2)酸式滴定管用于测量酸性溶液、氧化性溶液、有机溶剂等,碱式滴定管用于盛放碱性溶液。
(3)使用步骤:检漏→洗涤(先水洗-再润洗) →注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放液→读数。
3.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用品
铁架台、锥形瓶、滴定管夹、滴定管、烧杯、白纸等;
4.酸碱中和滴定的步骤
①滴定准备:检漏、洗涤、注液、调液面、读数、量标准液、量待测液、加指示剂。
②滴定操作:左手控制开关,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兼顾流速。
③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颜色由( )色变为( )色(浅),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原色。
④读数、记录、重复操作2-3次,取平均值。
5.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方法:
分析不正确操作引起的V(标) 的变化。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以测定盐酸的浓度。
①用滴定管量取待测盐酸,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偏低,
②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洗涤后未干就盛入待测液,无影响,
③滴完结束时,用俯视法观察碱式滴定管刻度,偏低
④滴定结束后,发现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碱液,偏高
⑤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时气泡消失,偏高⑥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偏高
【典型例题】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
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
【参考答案】
(1)①②④③②④③或②①④③②④③
(2)A C 烧杯玻璃棒
(3)B
(4)CaCO3+2HCl=CaCl2+CO2↑+H2O .....HCl+NaOH=NaCl+H2O
(5)略
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非常精准的实验,也是高考的重点,同学们要掌握住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酸碱滴定重点的判断与描述,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