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低音旋律配和声
基础和声普修教程 5、为低音配和声

第三节 终止四六和弦的应用及和弦连接
例5-4
第三节 终止四六和弦的应用及和弦连接
三、K46的转换
与正三和弦一样,K46可以作转换,低音保持不动或作八度跳进,上三声部改变和 弦音的排列位置,平稳转换或作声部跳进。
例5-5
第四节 为低音配和声
一、定义
为指定的低音声部配置上面三个声部构成完整的四部和声进行,称“为低音配和 声”。
(3)写作旋律声部时以平稳进行为主,跳进为辅。两个内声部尽可能平稳进行 (共同音在内声部效果最佳)。
(4)两个外声部尽可能成反向进行。
三、实例分析
例5-6
欢迎提问!
HUAN YING TI WEN!
一、终止四六和弦的概念
在和声终止中,用在属和弦之前的主和弦第二转位的和弦形式称作终止四六和弦。
例5-2
二、 终止四六和弦的标记法
K46
第二节 终止四六和弦
三、 终止四六和弦的重复音
重复它的低音(属音)。
例5-3
第二节 终止四六和弦
四、终止四六和弦的功能特点
终止四六和弦的结构等同于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但其功能特点不是稳定的主和弦, 而是由低音为代表的属功能与上方声部主功能结合构成的复合型功能和弦,在应用上 更倾向于属功能和弦。
二、为低音配和声步骤
(1)分析调性,划分乐句,标出半终止、全终止及补充终止。 (2)根据低音旋律音选择并标记和弦,在终止中运用K46。 提示:在乐句内部的某小节低音为长音时,将其一分为二作同和弦转换处理;在 半终止和全终止中低声部的属音为长音时,将其一分为二配置成K46 --V。
第四节 为低音配和声
第五章 为低音配和声
第一节 四六和弦的定义与标记
四六和弦是指三和弦的第二转位,是以三和弦的五音为低音构成的转位和弦形式。 它的低音不再是三和弦的根音,而是三和弦的五音。
如何为旋律配和声

如何为旋律配和声完成一首作品需要融合多种能力,涉及到的细节也非常多。
下文是店铺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一、为旋律配和声的一般程序在大小调和声中,I、V、IV三个和弦习惯上叫做正三和弦,是构成各类和声序进的基础。
掌握了原位正三和弦的使用方法之后,就可以进入为旋律配和声的课题了。
正三和弦的变化形式以及其他的和声材料,将在配和声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加入。
为旋律配和声的一般程序是:1.旋律分析通过分析,明确旋律的调、调式和简单的曲式结构。
2.和弦选择确定从旋律开始至结束的每一个音的和弦配置。
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按音符的先后次序去选择和弦。
人们通常是首先在旋律的开端、乐句的结束,以及那些最富于和声暗示的旋律片断上开始工作。
这些部位的和声设计,有似于一个建筑物的骨架,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骨架搭好之后,再根据已有的和声条件,去为那些尚未有明确选择的“中间地带”作和声填充。
和弦选择,是为旋律配和声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一个旋律音往往可能有多种选择,随着学习进程中和声材料的积累,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复杂。
与和弦选择直接相关的,还有和声节奏、和声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花大力量加以解决。
3.低音设计低音是四部和声的“第二旋律”,应力求流畅、完整和富于个性。
低音线条必须在和弦选择方案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同时还要受到教学进度的严格限制,但这正是锻炼自由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适当的跳进(不超过八度)可以增添线条的活力,但不宜使用同一方向的连续跳进(以四、五度分割八度所构成的同方向跳进不在禁止之列)。
4.填写内声部平稳、流畅,是四部和声两个内声部进行的基本原则。
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和弦音重复与省略的正确性,合理的排列,声部的音域限制,避免各种不良的进行(平行八、五度,声部交叉,声部超越,四部同向)等问题。
有时候,往往会因为某一声部进行上的困难,而不得不对已有的低音设计、和弦选择方案作局部的甚至是较大范围的调整。
二、书面习作示范课题: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为低音配和声基本原则

为低音配和声基本原则低音配和声,这听起来有点儿复杂,但其实咱们可以把它看得简单点,像喝杯水那么容易。
想象一下,音乐就像一场聚会,低音就是那个稳重的朋友,时刻给大家提供支持。
然后呢,和声就是那些热情洋溢的朋友,围绕在低音旁边,时不时调皮一下,给聚会增添点儿气氛。
哎,别小看这搭配,搭得好,聚会就会火爆,搭得不好,可能就变成了“鸡飞狗跳”,听得人尴尬得无地自容。
咱们先聊聊低音。
低音就像一根大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
没有它,楼就得倒。
你想啊,音乐里如果只有高音,那就像一道清汤寡水,没点儿滋味。
低音把一切都固定住,让高音在上面翩翩起舞,像个优雅的舞者,轻盈地旋转。
有人说低音是“音乐的灵魂”,我觉得这话不假。
低音能带出情感,给人一种踏实感,听起来就让人心里暖暖的。
和声又是个啥呢?和声就是在低音的基础上,加一些额外的音符,像是为低音披上华丽的外衣。
你看,那些流行歌曲里,总有些和声让人感到特别舒服,像是在耳边轻声细语。
和声的作用就像调味料,不同的和声能让同一段旋律展现出不同的情感。
你加一点儿和声,可能就能让整首歌变得活泼起来,或者添加一些神秘感,甚至让人流下热泪。
得提醒大家,和声可不是随便加的,要根据低音的走向来搭配。
比如低音走到一个特别低的音时,如果你加了个高音和声,那感觉就像喝了醋,酸得很。
你得找到那个刚刚好的音,不高不低,恰到好处,才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想想咱们的生活,朋友之间要和谐,偶尔来点小冲突才能增添趣味,但如果一直争吵,那可就太让人烦心了。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和声的种类。
其实和声的种类可多了去了,像大海里的鱼一样,让人眼花缭乱。
咱们常见的有三度和声、五度和声,甚至是七度和声。
简单说,三度和声就是在低音上加个第三个音,听起来清新,像春天的花儿,五度和声就更为宽广,像夏天的海浪,七度和声则有点神秘,给人一种未知的期待。
你说这音乐多像人生,有时需要点儿清新,有时则得来点儿刺激,才能让生活更精彩。
当然了,在搭配和声时,大家还得注意整体的平衡。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第四章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课件

用旋律连接法。上下行小跳和上下行级进旋律可采用 当上三部采取方向基本一致的斜向上行或斜向下行时,前后两个和弦必然采
三.为旋律配和声举例
为下面的旋律配和声: 4+4结构,前四小节一句,后四小节一句
先在钢琴上弹奏这个旋律,确定其调性(根据其功能结构、结尾音以及调 号)。本例是C大调。
三.为旋律配和声举例
在这个调性中,开始的g音可能是属三和弦(g—b—d)的根音,也可能是主 和弦(c—e—g)的五音。
但开始的和弦一般都是主和弦;
同和弦重复时,可以做八度跳进,低音听上去有旋律感
低声部的线条
注意低音线条的平衡问题: 1.高、低两外声部应多用反向、斜向进行,而少用同向进行,以保持四声部
框架的平衡。 2.原位三和弦的低音常出现四、五度的跳进,而连续同方向的五度跳进容易
造成声部的动荡,应少用。音区不宜长时间的过低或过高,应在整体上保持适 中。
此时后乐句大多以扩展的方式延长 前乐句弱起时,后乐句也常对应弱起,但要根据旋律特征具体进行分析。 重要部位:旋律停顿处、中间终止处和结束终止处等
根据句读位置,设计半终止或结束终止 由多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各乐句的终止式最好有所变化,以利于和声按照一
定的逻辑关系发展
为旋律题配置和声
根据旋律进行中所蕴含的和声意义,选择恰当的和声进行和低音位置,写出 低音部 旋律音区偏高的宜用开放排列法;偏低的宜用密集排列法;而旋律音区适中
三.为旋律配和声举例
旋律中的第二个音a是下属和弦的三音 旋律连接法:低音声部与上方三个声部反向,低音声部不能做超过四度的跳
【乐理+和声】练习题

乐理练习题1、音程根据其鸣响的方式不同分为()与()两种,两个音先后鸣响的成为(),两个音同时鸣响的称为()。
【答案】旋律音程、和声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解析】本题考查音程的类型。
2、音程根据其构成的原则又可以分为()和()。
【答案】自然音程、变化音程【解析】本题考查音程的构成。
3、自然音程有()纯音程,分别是()度,()组大小音程,分别是()度;一个增()度,一个减()度。
【答案】四、一四五八、四、二三六七、四、五【解析】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的基本区别。
4、音程转位的基本规律:纯音程转位变为(),大音程转位变为(),增音程转位变为()。
倍减音程转位变为()。
原位音程与转位音程级数的总和永远是()。
【答案】纯音程、小音程、减音程、倍增音程、9【解析】转位音程的基本规律。
原位音程度数+转位音程度数=9度5、根据音程音响效果的差异,音程可分为()与(),听起来悦耳,彼此融合是(),听起来比较刺耳,彼此不融合是()。
【答案】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解析】本题考查协和与不协和的区分。
6、在八度以内的自然音程中共有()组不协和音程。
【答案】六【解析】本题分两步,一步为八度以内的自然音程数量,然后再区别不协和音程。
7、协和音程中又分为极完全协和音程()和()度,完全协和音程()度和()度。
不完全协和音程()()()()四种。
、【答案】纯一、纯八、纯五、纯六、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解析】本题考查协和与不协和的区分。
8、不协和音程分为不协和音程()()(),极不协和音程()()。
【答案】大二度、小七度、增减音程、小二度、大七度【解析】本题考查协和与不协和的区分。
9、自然音程中增减音程只有()和(),它们的音数为()。
【答案】增四、减五、3【解析】本题考查概念类型题目。
10、变化音程是由()扩大与缩小后形成的()相同,()不同的,除增四、减五外,所有的()音程,()()音程。
【答案】自然音程、级数、音数、增减、倍增、倍减【解析】本题考查自然音程的基本特点。
2023年扬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命题 854和声与曲式作品分析(A)考试真题

扬州大学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 A 卷)
科目代码854 科目名称和声与曲式作品分析满分 150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和声(80 分)。
1.和声分析,标记法不限,但必须统一(20 分)。
2.为旋律配写四部和声(30 分)。
要求:(1)注明调性及和弦标记,不使用和弦外音;
(2)和弦选择正确,声部进行合理,无不良进行;
(3)如有转调,请注明转调部分(位)。
3.为低音配写四部和声(30 分)。
要求:(1)注明调性及和弦标记,不使用和弦外音;
(2)和弦选择正确,声部进行合理,无不良进行;
(3)如有转调,请注明转调部分(位)。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70 分)。
1.分析该作品(见谱例)的曲式结构,用图示形式标出结构、小节、调性,指出该作品的曲式类别,并做简要的文字说明(35 分)。
2.简答下列各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何为变奏原则。
(2)简述乐段的终止有哪些类型。
3.简述曲式结构中的呼应性原则(15 分)。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1、 分析指定旋律的调式、调性
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指定旋律的调式、调性是为旋律配和声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条件
在目前分析、判断旋律中的调式、调性过程中只是关系大、小调的分析和判断。也就是说,旋律中 的调号虽然表明了调高的主要外部形式,但是相同的调号可能适用于不同的调式。
例如,在一个升记号的旋律中就可能是G大调或者是e和声小调两种选择。判断调式的方式应当建立 在一种综合分析的能力上。首先应依靠旋律的听觉上辨别大调与小调的区别;另外从理性上进行分 析,最主要的是从不同调式中各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培养调式的分析能力。
如果旋律是弱起小节的话,弱起的部分通常是D和弦或S和弦,而第一个强拍用主和弦(也不 排除弱起部分用主和弦的可能),以此强调主和弦的重要地位。在音乐作品中的结束中的最 后一个和弦几乎毫无例外地用主和弦结束,尤其是和声写作的初级阶段更应如此。
选择和弦时要考虑和声功能逻辑的合理性。在目前和弦选择的阶段中,只要避免D——S的不 良进行,在功能逻辑上就应当是正确的了。
另外,也可能从旋律的最后结束音上观察旋律的稳定性(当然,最后的结束音未必就一定是调 式的主音)。还可能从和声小调在旋律中出现的升Ⅶ音的临时记号中判断调式的特征。
总之,尽管目前在旋律中体现的调式、调性现象不是复杂的,它不可能出现复 杂的不同调式、调性的接触,但从开始就培养一种对调式、调性的分析能力和 习惯是十分有益的。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指定声部为旋律声部(即指四部和声中的高音部),根据旋律声部的调式、调性选择所配置 和弦的功能,并以准确的方式将下方三声部连接起来,完成整个四部和声的写作。
我们目前所研究和学习的是以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中的多声部现象为主。,西方音乐文化 的主要特点就是,旋律与和声密切的融合性。在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旋律绝大多数都与和 声的逻辑紧密相关。在旋律的进行中明显地或隐约地包含着和声进行的意义。
配置四部和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配置四部和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副三和弦与正三和弦同时应用时,和弦之间的根音关系多样化,音响色彩也更为丰富。
和弦的选择与低音的进行可能性更多,因此需有一个整体的布局设计,不能毫无章法地随意配置和弦。
为此,在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先将习题弹一遍或唱一遍,明确调性后再将分句或乐句的停顿处找出来,将开始的和弦与半终止、全终止的和弦大致确定下来。
一般半终止的功能序列是S—D,其中常用的和声进行可能是:Ⅳ一(K)--V;Ⅱ6一(K)一V;Ⅵ一II6一(K)一V;Ⅵ(I6)一Ⅳ一Ⅱ6一(K)一V。
全终止则是在这些和声进行的最后加上主和弦。
如最后结束的主和弦时值较长,可以考虑用变格补充终止。
2.在考虑其它部分的和弦时,要注意和弦进行的功能序列与根音关系。
一般以四度上行为主,间以三度下行、二度上、下行的根音关系具有较强的力度。
从强拍到强拍,或从弱拍到强拍时经常采用这种根音关系。
五度上行、三度上行的根音关系力度较弱,通常用于强拍到弱拍的进行。
但要注意,只是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并不绝对。
正三和弦之间的五度上行常用。
3.在分析习题时需要注意和弦音的归纳,切不可将属于同一和弦的几个短时值的音配置不同的和弦。
结构内有些时值较长的音可以变换和弦,加强和声的流动性。
4.整个习题的和弦变换频率要大致均匀,不要宽紧无序。
一般开始部分与半终止、全终止部分的和弦变换较少,和声节奏可稍宽。
在推向旋律高点时和弦变换较多,和声节奏可稍紧。
当旋律音时值较长时和弦可以变换,和声节奏可紧一点;当旋律音是连续流动的短音符时,和弦应长一点,和弦节奏可宽些。
当习题停顿在长音时'可在其他声部插一点呼应旋律。
5.应充分运用正副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将低音部写得流畅起伏,有点旋律性,并可适当地与旋律声部形成呼应。
当旋律声部逐步推向高点时,低音部可下行级进,造成两个外声部的反向扩张,增强和声的推动力。
6.在为低音题配置四部和声时,对高音部的旋律应有一个整体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D—T完全终止
B、T——S变格半终止
3、其它: A、Ⅴ—Ⅵ、Ⅰ—Ⅳ、Ⅴ—Ⅳ阻碍终止 B、Ⅴ—Ⅰ—Ⅳ—Ⅰ 补充终止 C、Ⅰ—Ⅳ—Ⅴ—Ⅰ复式终止
十、完满程度:
1、完满终止形成的两个和弦: A、两个和弦都必须是原位 B、最后一个和弦必须是在强拍上 C、最后一个和弦是8音旋律位置
2、不完满终止
5 35 1 7 │ 6 1 5— │5 23 4 7 │ 1 — — — ││ — —
Ⅰ
Ⅳ
Ⅴ
Ⅰ
Ⅴ
Ⅰ
试用不同的钢琴织体音型组合:
八、四部和声在配器中的用法
1、纵向上的对应关系。 大型的器乐演奏 中,四部混声合唱中的女高、 女低 、男高、男低通常分别对应着器乐中的 高、中、次中、低的乐器。 2、横向上和弦功能序进不变。 在器乐的和弦演奏中,四部中的和弦序进不改 变。唯一的差别就是织体存在的方式不同。
5 35 1 7 │ 6 1 5— │5 23 4 7 │ 1 — — — —││ — —
Ⅰ
Ⅳ
Ⅴ
Ⅰ
Ⅴ
Ⅰ
电声 乐队演示:
作业:请同学们为下列低音旋律配和声并将其 改写为键盘和声的写作形式,并试用各种音型 进行弹奏。
九、终止式
终止:在多声部音乐作品当中,在Fra bibliotek乐段落上的 和声进行。 2、不稳定终止: 1、稳定终止: A、D——T正格终止 B、 S——T变格终止 A、T——D、S——D 正格半终止
音型2
音型1
音型3
音型4
例:
送
别
5 35 35 1 7 │ 6 1 5— │ — 1— │ 6 1 5— │5 12 — 3 21 — │ 2— — — │5 — Ⅰ Ⅳ Ⅴ Ⅰ Ⅴ Ⅰ Ⅳ Ⅴ
5 — 23 4 7 │1— — — Ⅰ Ⅴ Ⅰ
│6 1 1 — │7 — 67 1— │— 67 16 65 — 31 │ 2— — — │ — — Ⅳ Ⅰ Ⅴ Ⅰ Ⅳ Ⅴ
送
5 Ⅰ
别
35 — 1— │ 6 1 5— │5 12 — 3 21 — │ 2— — — — │5 35 — 1 7 │ 6 1 5— │ Ⅳ Ⅴ Ⅰ Ⅴ Ⅰ Ⅳ Ⅴ
5 — 23 4 7 │1— — — — Ⅰ Ⅴ Ⅰ
│6 1 1 — │7 — 67 1— │— 67 16 65 — 31 │ 2— — — —│ — — Ⅳ Ⅰ Ⅴ Ⅰ Ⅳ Ⅴ
形成的两个和弦不具有完满终止三个条件中 的一条的,都是不完满终止。
十、和声分析
1、首先要明确这首乐曲的调式、调性。 2、要根据这条旋律每个音的和声内涵来进 行分析,属于什么和弦就是什么和弦。
3、剔除和弦外音用+号,合并同类项。
4、分析这条旋律的终止式。
例:
这是一个C大调的和声片段,有两个句子,用了 三个和弦Ⅰ、Ⅳ、Ⅴ三个和弦,每个乐句的终 止形式为补充终止,在高旋律中并用了辅助、 经过的和弦外音。
六、为低音旋律配和声
如何为低音旋律配和声: 1、分析曲式,划分乐句与乐段,并确定调式,标明 和弦级数。 2、确定开始的第一个和弦采用什么排列法(密集或 开放)什么旋律位置(根音、三音或五音),第一 个和弦各音都分布在各相应的适中音区内。 3、根据前两步写好的第一个和弦,用正确的和弦连 接法逐步配下去。 4、最后全面检查,在钢琴上试奏或试听其和声效果。
例:
练习:请为下列低音旋律配和声。
七、键盘和声写作方式:
1、通常上三声部写在高音谱表上,节奏相同时可合用符干。 2、低音单独写在低音谱表上。有时为加强低音效果,低音 部可重复八度,在和声进行中仍看作一个声部。
3、为便于弹奏,和弦常采用密集排列,使上三声部在一个 八度之内。
4、写作方式与四声部比较,声部进行概念不很严格,常采 用音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