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6.《孔雀东南飞》课件 (共126张PPT) - 最新

合集下载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6 孔雀东南飞》课件(PPT 可编辑版)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6 孔雀东南飞》课件(PPT 可编辑版)
建露暴 礼,戾

全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找出并分析。
运用 起兴 的手法
以孔雀向东南飞去,因为顾念伴侣而徘徊的情景, 引出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创造凄凉悲怆的氛 围,统摄全篇,引起下文。
铺陈排比的手法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
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 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详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 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 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 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孤鹤轩前,那一方新砌的残垣断壁,承载着这个园内的不老的传说。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 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 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 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 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瞒,瞒,瞒!
铺排(夸张) 汉“赋”特色
铺陈排比手法
• 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 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 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 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 ④叶叶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盖 ⑥仰头相向鸣 ⑦黄泉下相见 (3)名词 ,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二)偏义复指(下面句子其中哪个词是偏义复词,偏指哪个词?) ①昼夜勤作息 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 ②勤心养公姥 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 即同胞兄,亲哥哥。 ④逼迫有弟兄 这里指兄。 ⑤其日牛马嘶 这里指马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 孔雀东南飞》课件(共55张PPT)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 孔雀东南飞》课件(共55张PPT)

久久莫相忘(8) 我,指兰芝
黄泉下相见(26) 互相
好自相扶将(10) 她,指婆婆 枝枝相覆盖(32) 互相 嬉戏莫相忘(10)我,指刘兰芝 叶叶相交通(32) 互相 誓不相隔卿(11)你,可不译 仰头相向鸣(32) 互相 誓天不相负(11) 你,指刘兰芝 儿已薄禄相(3) 相貌,名词
不得便相许(17) 你,指媒人
一 个 断 人 心 肠 的 故 事
孔雀东南飞 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 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 我愿生死相随 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 情深的时候 哪种离别不伤悲 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 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勿复重纷纭(7) 古义:麻烦 今义:多而杂乱
本自无教训(10) 古义:教养 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自可断来信(16) 古义:来送信的使者 今义:寄来的书信
古今异义:
承籍有宦官(18) 古义:官宦,做官的人 今义:太监
处分适兄意(21) 古义:处理安排
古义:吉利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 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今义:方便 今义:奉承、拍马屁 今义:务必、一定
便利此月内(22)
蹑履相逢迎(25) 古义:迎接
千万不复全(27) 古义:无论如何
偏义复词:
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 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 义,这样的词(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 义)称为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2) 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昼夜勤作息(8) 劳动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 我有亲父兄(12) 父亲和哥哥,这里专指哥哥 其日牛马嘶(31) 牛和马,这里专指马 逼迫兼弟兄(25) 弟弟和哥哥,这里专指哥哥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6课《孔雀东南飞》课件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6课《孔雀东南飞》课件

摧藏 晻晻 仕宦 鹄 舫 青骢马
三、课文分析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起兴的手法。 (1)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哀伤、缠绵。 (2)提摄全篇,引出下文。
互文的修辞手法,赋的表现手法 刘兰芝:多才多艺。
三、课文分析
关于“乐府”
秦汉时: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后把由它采集的诗歌称为“乐府” 魏晋六朝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以及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 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以新题写时事,不以入乐与否为标准)。 宋以后:成为词和曲的别称。如《东坡乐府》 《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乐府诗所表现的多是人 们普遍关心的敏锐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 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
爱情 永恒的话题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金·元好问《摸鱼儿》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 ——唐·卢照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 稹
(1)表达了人们惩恶扬善的愿望,同时也符合中国人固有 的“大团圆”心理。
(2)使作品极富抒情色彩,增强了对主题的表现力。
人物形象

足、头、腰、耳、
兰 容貌美 指、口、步

精妙世无双
多才多艺 美丽善良 外柔内刚、
勤劳:与丈夫别
知书达礼、
善良:与小姑别
忠于爱情。
品质美 达礼:与婆婆别

人教版必修2《孔雀东南飞》课件(60张ppt)

人教版必修2《孔雀东南飞》课件(60张ppt)

二,初次展示他懦弱的性格。
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 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
2021/6/20
29
严妆部分,堪称人物外形描 写的经典,做到了“形神兼
备”。
•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流光溢 彩,极尽张扬之能, ——说明刘兰芝 美到极点。
•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服饰 追求素雅,——高雅。
声”到“长叹”,焦仲卿也由失
望变成了绝望。 2021/6/20
47
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 无
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温顺,能干,但 骨2.子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 里有口倔驱劲逐,兰因芝而。为焦母所不容。
3.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 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



助词,无义
本是
亲自


15
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词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词之意 ,另一个词弱化。这种现象叫复词偏义。)
便可白公姥 婆婆 昼夜勤作息 劳作 我有亲父母 母亲 逼迫兼弟兄 哥哥 其日牛马嘶 马
2021/6/20
16
解释加线词
奄奄黄昏后 晚上7点到9点 寂寂人定初 夜里9点到11点
“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
代就有其址。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
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焦仲
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
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八十年代,怀
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
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
之墓”。 2021/6/20
5
总结古汉 语知识共事二三年 蹑履相逢迎千万不复全 汝是大家子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PPT课件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PPT课件

4 .认为原因在于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 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逐之而后快。(寡母恋子)
小结
焦母、刘兄表面上看是杀害刘兰芝、焦仲卿的凶 手,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拆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并非其本意,他们主 观上的愿望还是希望维护自己亲人终身幸福,但 是,客观上他们失败了。 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兰芝、仲卿毕竟是通过他们 的手直接害死的。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 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
三、听朗读,给下列绿色的字注音
公姥 伶俜

pīng
腰襦

葳蕤
wēiruí
聘礼
pì n
磐石
pá n
拊掌 否泰


赍钱

踯躅
zhí zhú
冥冥
mí ng
摧藏
zà ng
奄奄
yăn
仕宦
huà n
自缢(yì )
徘徊(pái huái) 箜篌(kōng hóu) 伶俜(lí ng ) ( pīng)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偏义复词; 2.分析情节、人物形象:刘兰芝、焦 仲卿、焦母,了解人物分析方法。
一、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 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 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 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 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 意义,叫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现代汉语:好歹、动静、缓急、死 活(“不顾别人死活”,其实语 义侧重于“死”)、出入(账目 有出入。出,支出;入,收入。 侧重于“出”。)

最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 《孔雀东南飞》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 《孔雀东南飞》ppt课件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 敢言!”
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 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刘兄:势利自私
刘母为何不能继续为刘 兰芝说话?
在家从父, 已嫁从夫, 夫死从子。
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婿, 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要, 渠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府吏谓新妇: “贺卿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纫, 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
不了解情况,伤心至 极,说气话。
焦仲卿:忠于爱情
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
焦母:顽固。
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 晻晻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犹豫不决 从容赴死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焦仲卿:优柔寡断
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刘兰芝:冷静刚强 (与焦母的指责形成 对比)
自叙劳苦,满腹委屈
妾有绣腰襦, 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 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 种种在其中。
“赋”的表现手法。铺写 嫁妆之丰盛。

《孔雀东南飞》优秀课件PPT

《孔雀东南飞》优秀课件PPT

创作背景
汉代社会矛盾激化,人们对封建礼 教和门阀制度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强, 《孔雀东南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创作出来的。
创作意义
《孔雀东南飞》反映了当时人们对 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反 抗,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孔雀东南飞》的文学地位
汉乐府的代表作
国际声誉
《孔雀东南飞》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汉乐府中最 著名的作品之一。
《孔雀东南飞》优秀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孔雀东南飞》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 《孔雀东南飞》的内容解析 • 《孔雀东南飞》的译文与原文对照 • 《孔雀东南飞》的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01 《孔雀东南飞》的背景与 作者介绍
汉乐府与《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汉代官府设立的音乐机构,负责 收集、整理民间诗歌, 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展现了中 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对后世的影响
《孔雀东南飞》对后世的叙事诗、戏 曲、小说等文学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巅峰之 作。
02 《孔雀东南飞》的内容解 析
故事梗概与情节梳理
故事梗概
本课件首先概述了《孔雀东南飞》的故事背景和情节,简要 介绍了东汉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
为一种文学体裁。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中最著名的叙事诗,讲述 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文学价值
《孔雀东南飞》以其深刻的思想 内涵、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独特的 叙事结构,成为汉乐府的代表作 之一,对后世的叙事诗创作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作者不详
目前无法确定具体的作者,有人 认为是汉代的民间创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共45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共45张PPT)优秀课件

……,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大人故嫌迟。
第一 个“常”道出了她内心的多少辛酸,反映 了她与焦母之间的矛盾日久,深刻而难以调和。第二 个“常” 表达了丈夫因公务不常在家,兰芝时时有 “空房”“日稀”之感。但“空”“稀”却未影响她 对丈夫的感情,这就为表现两人爱情的纯洁与坚贞, 也为悲剧性情节发展作了伏笔。
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正面描写
粗暴
贪婪 趋炎附势 一个典型市侩。
鉴赏人物方法: 1、依据作品语言 2、结合社会环境
• 焦仲卿人物形象分析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命如 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孝顺
是笼子里长大的金 丝鸟,是一个忠于爱 情、性格有所发展的 人物形象。
3、分组讨论、性格概括(3)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挑剔、刁钻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4、汉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 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 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 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 《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与《诗经》《楚辞》 可鼎足而三,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 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完美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么什? 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先生对“悲剧” 曾有过这样的诠释—— 悲剧,是把美好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的魅力,在于 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 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 是悲剧,而且是永远的 生活。
东汉末年, 一个叫焦仲卿 的庐江小吏, 一个叫刘兰芝 的贤慧女子, 夫妻相爱却不 能永远相守, 演绎了一出 “孔雀东南飞” 的悲剧。
关于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 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 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 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 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
《孔雀东南飞》背景资料:
故事发生在 汉末建安年间, 是以真人真事为 基础创作的。全 诗357句,1785 字,被称为 “古 今第一首长诗”。
1、整理故事梗概。 2、理清文章结构。
—引子 一:兰芝自诉(2节) ——开端 二:夫妻誓别(3~12节) ——发展 三:兰芝抗婚(13~21节)——进一 步发展 四:双双殉情(22~31节)——高潮、 结局 五:告诫后人(32节) ——尾声
课文内容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
一 曲 唱 绝 千 古 的 悲 歌

一 个 断 人 心 肠 的 故 事

学 习 目 标
1、汉乐府常识与《孔雀东南飞》的 地位。 2、了解偏义复词,掌握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用法。 3、故事情节。 4、掌握《孔雀东南飞》的表现手法: 叙事与抒情的密切结合,曲折而完 整的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铺陈排比的描写手法,托物起兴的 开头,浪漫主义的神话结尾。
2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 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 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 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 遣归。”
1、守节:守规矩
2、相:互相,彼此
叙事诗与抒情诗的区别:
抒情诗:直接借景、借物抒情 叙事诗:借助故事情节,塑造
人物形象,表达诗歌主题
汉时,社会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女人丧
偶或离婚仍可再嫁。西汉司马相如就娶了守 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史书记载 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汉代, 婚姻重视门第。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只十多天, 县令、太守相继就为儿子说婚。说明刘兰芝 的貌美德高,同时也见当时的婚俗。县令、 太守为子求婚,于刘家有择门第的意思,家 人是为一己私利,寡妇不嫁反而受到种种欺 凌。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身清池,是当时不 少寡妇悲惨命运的反映。
3、大人:指婆婆
4、堪:能胜任 5、徒:徒然,白白地 6、施:用 7、白:告诉,禀告 8、公姥:偏义复词,指婆婆 9、相:指代副词,代“我” 段意:兰芝自请遣归
一,自述13—16岁,说明兰芝是 一个怎样的人? ——多才多艺,知书达礼,有良好的 家庭修养和文化修养
二,“鸡鸣----三日断五匹” 说明什么?
1、区区:见识短浅。 2、自专由:自作主张。
3、自由:自作主张
4、贤:聪明贤惠。

5、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 6、可怜:可爱 。7、体:体态 。 段意:逼子休妻
阅读第4段,思考以下问题
3段: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
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 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1、薄禄相:官禄微薄的相貌
2、共事:共同生活
3、何意:哪里料到
4、致不厚:招致您不喜欢。致,招
致。厚,厚遇。 段意:为兰芝争辩
4段: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 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勤劳能干
三,“大人故嫌迟”,这一“故” 字可以反映出什么内容? ——显示出焦母的异常挑剔。 四,兰芝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 遣归?
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是否太烦 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 “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 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 养,另一方面证明她“女行无偏斜”, 婆婆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为下文兰 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 情。
关于“汉乐府” 文学史上地位: 与《诗经》《楚辞》 可鼎足而三,既继承发展 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 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 的浪漫主义精神。
“乐府”概念的流变
◆汉: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 →音乐性诗体(能配乐演唱的 诗歌) ◆唐(新乐府运动):政治讽喻诗 ◆宋元以后:词、曲
《殉情》
读文,完成任务:
诗前小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 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 之,为诗云尔。
注: 1、为……所 :被动句。 2、遣:女子出嫁后被夫家休弃回娘家。 3、逼:逼迫。 4、伤:哀悼。 5、云尔:句末语气词关于“乐府”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 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 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 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 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 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汉代乐府民歌,多是“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继承了《诗经》的现 实主义传统。 主要作品:《陌上桑》、《孔雀东 南飞》 《东门行》,《十五从军 征》、《战城南》, 《上邪》, 《江南可采莲》
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诗 的经过,序中的“( )”、
“( )”两字,集中地表现 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围绕 “ 遣”、“ 逼 ”两字展开 故事情节。
诗前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交待故
事发生的时间, 概括故事情节 以及作诗的原 因。 作用:全诗的 总纲
1段: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两句既是起兴,以孔雀 飞离时徘徊眷恋的情景,引出 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了悲剧的 基调,形成了缠绵凄楚的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