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

合集下载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 在:
C
A.M地 C.P地 B.N地 D.Q地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 信息可以看天气。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 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M处在北半球, 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 1月。
D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优化探究】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 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 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A.abcd C.badc B.abdc D.cbad
D
【精“毅”求精】读右图,完成7~8题。 7、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①若有一条小溪,其流向是从b流向d
②b、d位于山脊上
③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
④a、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精“毅”求精】读右图,完成7~8题。 8、若图示曲线为等压线,且b<d,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优化探究】例7(09全国Ⅰ)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 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 回答(1)~(3)题。 (1)N地风向为:
A.东北风 C.西北风
A
B.东南风 D.西南风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 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 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 压线指向低压,在北半球 右偏形成东北风。
B
①a处吹西北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由于存在气压高低,在水平方向上大气会由高压流向低压,接下来就讲解大气的水平运动。

板书: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般来说,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包括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和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

❖任何物体运动都要收到来自外力的作用,大气的水平运动也一样。

板书:1、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讲解: a.气压梯度是指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b.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

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沿垂直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注意❖气压梯度越大,气压梯度力就越大,风速越大。

❖在等压线图里,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风速越大。

板书:地转偏向力讲解:a. 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改变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力。

b.只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而不改变它的大小,方向与运动物体的方向垂直。

c.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板书:摩擦力讲解:a.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b.当大气在1500m的天空进行水平运动时,就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方向与风向相反,可减小风速。

讲解:在大气水平运动的过程当中,高空风与低空风最大的差异在于,高空风的摩擦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受到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而近地面的风向,则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书:2、高层大气风向讲解:未受摩擦力影响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为左低压,右高压。

板书:3、近地面风向 讲解: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北半球左前低压,右后高压。

高等压线北半球 等压线气压梯度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形成原因
气压差异
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分布不 均,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压存在差 异,从而形成气压梯度力,促使
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科里奥利力
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对空气 流动产生影响,使风向发生偏转。
地形影响
地形地貌对风向和风速产生影响, 如山脉、河流等地形因素可以改变 风向和风速。
表现形式
01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 大气的水平运动概述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动力学基础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规律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实例分析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模拟与预测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意义与影响
01
大气的水平运动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指大气在水平 方向上的运动,通常是指风。
概念
风是由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分布 不均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是 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传播污染物
大气水平运动可以将污染物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影响空 气质量,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改变地表风貌
风力作用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如风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搬运沙丘形 成沙漠。
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维持生物多样性
01
风力可以帮助种子传播,促进生物分布和迁移,从而维持生物
多样性。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02
通过气象模型和数值预报方法 ,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
风速变化。
风场的演变规律
风场演变的概念
风场演变是指在一个较大区域内,风向、风 速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风场演变的观测
通过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等手段,可以观 测风场的演变情况。
风场演变的原因
风场演变主要受到大气环流、气候系统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人教版必修一地理PPT课件_优秀版

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人教版必修一地理PPT课件_优秀版

|迁移应用|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是诸葛亮借来 “东风”火烧曹营。 (1)从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成功,可知两军中孙刘联军位 于赤壁东侧。
(2)试分析火烧曹营当天赤壁附近的气压状况、等压线走
向。下图中,最可能正确反映赤壁之战气压(单位:hPa)形
势的是
()
A
B
答案:B
C
D
探究点一 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此地风受到三个力作用:水平气 压梯度力(决定风向)、地转偏向 力(与风向垂直)和摩擦力(与风 向相反)
信息2
图中各箭头的方向指向:c 与b方向大体一致;c与d相 互垂直;c与a相反
c为风向,b为水平气压梯度力,d 为地转偏向力,a为摩擦力
风向c与地转偏向力d相互 信息3 垂直,并相对于水平气压
梯度力b向左偏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②每一条等压线都是 的(但是受图幅限制,可能出现不闭合的情况)。
日本
B.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②在图中分别画出甲、乙两地风向:甲地为 风,乙地为 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也是风的原始方向)总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而摩擦力总是和风向相反。
【例1】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
根据①处在等压线图中的位置,过①点作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是诸葛亮借来“东风”火烧曹营。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⑤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可能相差一个等压距(相邻两条等压线的差距),也可能 。
解析:根据等压线的数值,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比较图2.17中甲、乙两地的风向和风速大小。 ①从气压梯度看,甲地 大于 乙地,因为甲地等压线密集 ,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 大 。 ②在图中分别画出甲、乙两地风向:甲地为 偏北 风,乙地 为 偏东 风。(提示: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根据地 转偏向力,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 ③ 甲 地 风 速 大于 乙 地 , 主 要 原 因 是 甲 地 等 压 线 密 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 方向:北半球,恒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的右侧90度,南半球相反. 方向:北半球,恒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的右侧90度 南半球相反. 90 • 讨论: 讨论: A是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才产生的 静止物体不受其作用。 是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才产生的, (1) A是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才产生的,静止物体不受其作用。 地转偏向力是虚拟力, 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 (2) 地转偏向力是虚拟力, 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 在北半球A恒垂直于物体运动的右方,南半球相反。 (3) 在北半球A恒垂直于物体运动的右方,南半球相反。 sinφ成正比 两极最大, 成正比, (4) A 与sinφ成正比,两极最大,赤道上为零 。
梯度风与地转风比较
v v • 地转风: Gn = An 地转风:
• 低压中的梯度风: 低压中的梯度风: • 高压中的梯度风: 高压中的梯度风:
v v v Gn = An + C
v v v G n + C = An
• 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和曲率半径相同时,Va 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和曲率半径相同时, 实际上低压中的风比高压大, >Vg>Vc。实际上低压中的风比高压大,原因 Vg> 是低压中
△n △P
-△P/ △n=-(P1-P2)/ △n =(P2-P1)/ △n 显然,水平气压梯度 恒大于零。
一、作用在空气微团上的力
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 1. 重力(gravity);大小为g≈ 9.8m/s2,方向向下,指向地心。 重力(gravity);大小为g≈ 方向向下,指向地心。 (gravity) • 2. 水平气压梯度力(pressure gradient force): 由于作用在单 水平气压梯度力(pressure 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引起气压梯度力。 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引起气压梯度力。 大小为: 大小为: (1) (2) (3) (4)

1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A
C
M
B
低压 M点为南风
D
高压
小结: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风向的受力分析 三、最终风向
大气的水平运 动——风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
近地面风
二、风向的受力分析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特点: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2.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
左偏,赤道地区不偏转;只改变风的方向, 不改变风力,方向与风向垂直。 3.摩擦力——高空风不受此力,不改变风向,
只改变风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三、最终风向
两类风——高空风和近地面风
高空风——与水平气压梯 近地面风—与水平气压 度力垂直(与等压线平行) 梯度力约成45°夹角
【例1】.以下等压线图中a、b、c、d箭头分别表示什么 含义(单位: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例1】.下图A、B、C、D四点处在北半球同一海平面, A、B的沸点为95℃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影响
季风的形成
季风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导致大范围的气流运动。在冬季, 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形成冬季风;在夏季,暖空气从低纬度地区向高 纬度地区流动,形成夏季风。
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区域内的降水、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受季风的影响较大。例如,亚洲季风气候 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则相对干燥。
季风异常的影响
季风异常会导致气候异常,如季风提前或延迟到来、季风强度变化等,这些都会对农业、 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等产生影响。
气旋与反气旋对气候的影响
气旋对气候的影响
气旋是低气压系统,其内部气流呈旋转状向中心流动。气旋 带来的降水多为暴雨或雪等,如台风、飓风等。气旋还会引 起大范围的天气变化,如温带气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摩擦力
定义
空气运动时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 分为内摩擦力和外摩擦力。
影响
内摩擦力影响气流运动,外摩擦 力影响风速和风向。
作用
摩擦力使风速减小,改变风向。
惯性离心力
定义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地球 表面运动的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
向相垂直的力。
影响
改变近地面风向,影响天气系统的 发展和移动路径。
作用
在北半球使风向右偏转,南半球使 风向左偏转。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不断发展,数值模拟在大气水平运动研究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和深入,未来将有望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分辨率,更好地揭示大气的运动规律和预测能 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季风的形成与影响
季风的形成
季风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分布不均而形成 的,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最为显著。
季风的移动

高中地理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知识点归纳)

地形地势
地形平坦与封闭 “狭管效应”
植被分布多少(阻挡减速)
地面光滑粗糙程度(摩擦力大小)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五、应用解释
海洋→陆地 湿 水汽来源
风 低纬→高纬
润 多
沿坡面爬升
雨 冷却凝结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一、示意过程
高空的风
高空
1、形成过程:

两地气

空气垂
温差异
直运动
近地面的风 乙 地面
气压
水平气压
差异
梯度力

2、根本原因:两地受热不均(或两地的气温差异)
3、直接原因(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二、区分高空的风与近地面的风
高空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平行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高压→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

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斜
北右南左赤道不偏
穿
近地 地转偏向力 纬度越高偏转力越大

面风
与风向方向垂直

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线
摩擦力 阻力: 与风向方向相反 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四、拓展延伸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两地之间温差大小
水平气压 差距大小
等压线疏密
影响某地的 距离风源地远近
风力(风速)
海拔高低
大小的因素 (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风向 二力平衡时,
风向平行于 等压线(高 空)
摩擦力
与运动方向相反
近地面较大, 三力共同作用, 影响风向、风速 与等压线斜交 高空小 (近地面)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hPa)
等压线
1010 1020 1030
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 压 区的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
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特点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
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向 (北半球高空)
归纳: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 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hPa) 1000 1005
1010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15
小结
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气压梯度力 风向
气压梯度力+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从而 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离的力。 它在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转

南半球向左偏转
—风向平行等压线
(hPa)
1002 1004
等压线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运动方向右侧90°(即与 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速越大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 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大气若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垂直等 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结论
思考: 我们已经知道,在高空,大气的运 动会受到气压差的影响,逐渐由高压流 向低压,但实际上,还有其他力影响大 气的运动吗?(请阅读课文31页)
方向
大小
影响
大气运动的直 接原因,原动 力;风向风速 的最主要影响 因素
风向
一个力作用时, 风向垂直于等 压线,从高压 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 由高压指向 取决于气 低压,与等 压梯度。 度力 压线垂直 等压线越 密集处越 大 地转偏向力 运动方向垂直, 与纬度、 北半球指向右 风速等因 侧,南半球左 素相关 侧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风向:斜穿等压线 (低空风)
注: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与风向相反
作图:等压线图上画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
990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10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根据图2.8完成 活动 下列要求。(1)甲、乙两地,哪里的气压梯度大? 简要说明判断理由。(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