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大气的水平运动解析
合集下载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2018年10月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冷
A热
C冷
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 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低气压
大气 运 动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遇冷)
B
低气压 (受热)
A
高气压 (遇冷)
C
大气水平运动(风)的过程
太 阳 辐 射 差 异
地
区
造成
间 的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D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课堂练习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 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 答8~10题。
海陆分布及热力性质差异打乱了原来的气压带分布的格局,1月(冬季)大 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
课堂练习
(2)此时,图中共有气压活动中心____4____个,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P点等压线比O点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点为海洋表 面,摩擦力小于O点。
课堂练习
读某城市的热岛示意图,完 成1~2题。
1000
1008
1008
1002 1004
1006 1008
hpaA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B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C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2018年10月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冷
A热
C冷
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 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低气压
大气 运 动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遇冷)
B
低气压 (受热)
A
高气压 (遇冷)
C
大气水平运动(风)的过程
太 阳 辐 射 差 异
地
区
造成
间 的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D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课堂练习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 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 答8~10题。
海陆分布及热力性质差异打乱了原来的气压带分布的格局,1月(冬季)大 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
课堂练习
(2)此时,图中共有气压活动中心____4____个,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P点等压线比O点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点为海洋表 面,摩擦力小于O点。
课堂练习
读某城市的热岛示意图,完 成1~2题。
1000
1008
1008
1002 1004
1006 1008
hpaA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B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C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线闭合,数值
低压中心
压中心的范围
中低周高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 高压 脊控制地区 与高
高压脊
狭长区域
压中心天气状况相近
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 合在一起,其控制地区
低压槽
狭长区域
与低压中心一样以阴
雨天气为主
核心图表解读
第1讲
[方法技巧] 1.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1)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等 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 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 “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核心图表解读
第1讲
本
课
栏
目
开
气压系统
特征
注意点
关
等压线闭合,数值
高压中心
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
中高周低
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
9.从热力环流原理看图示近地面( C )
A.①为海洋 ④为陆地 B.①为谷地 ④为山地 C.①为郊区 ④为城区 D.①为陆地 ④为海洋 10.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气温都为21.5℃,则 飞机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飞行,飞行员感觉最颠簸
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沿甲图E-F,A-B所作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回答11~12题。
第1讲
第 1 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本
课 栏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目
开 关
二、热力环流
大气受热过程
低 D
高 G
A
冷却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形成原因
气压差异
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分布不 均,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压存在差 异,从而形成气压梯度力,促使
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科里奥利力
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对空气 流动产生影响,使风向发生偏转。
地形影响
地形地貌对风向和风速产生影响, 如山脉、河流等地形因素可以改变 风向和风速。
表现形式
01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 大气的水平运动概述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动力学基础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规律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实例分析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模拟与预测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意义与影响
01
大气的水平运动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指大气在水平 方向上的运动,通常是指风。
概念
风是由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分布 不均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是 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传播污染物
大气水平运动可以将污染物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影响空 气质量,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改变地表风貌
风力作用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如风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搬运沙丘形 成沙漠。
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维持生物多样性
01
风力可以帮助种子传播,促进生物分布和迁移,从而维持生物
多样性。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02
通过气象模型和数值预报方法 ,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
风速变化。
风场的演变规律
风场演变的概念
风场演变是指在一个较大区域内,风向、风 速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风场演变的观测
通过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等手段,可以观 测风场的演变情况。
风场演变的原因
风场演变主要受到大气环流、气候系统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4.3大气的水平运动解读

18/41
空气质点受力分析 北半球
高压
a
南半球
高压
a
低压
V
低压
低压
a
低压
V
a
19/41
(三)惯性离心力 1、提问: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里,当车转弯时, 你会有什么感觉? 2、定义: 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时刻受到一个 离开曲率半径向外的作用力。这个力是物 体为保持作曲线运动而产生的,即惯性离 心力。 3、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并指 向曲率半径的外侧。
4/41
水平气压梯度的单位通常用百帕/赤道度表示。 1赤道度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纬圈长度,
约为111km。
5/41
气压梯度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气压梯度力(Gn) 和垂直气压梯度力(GZ)
状态,因而在垂直方向上一般不会造成强大的上升气流; 而Gn虽小,由于无其它实质力与它相平衡,在一 定条件下,却能造成较大的空气水平运动。
§4-3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三、摩擦层中的空气运动
1/41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气压梯度:
2/41
气压梯度=- Δp/ Δn (单位:mb/赤道度) 特点:Δp一定时 等压面疏气压梯度变化 1000.0 等压面密气压梯 - Δp/ Δn 度变化大 Δp 压差
y
以圆盘外为参照系
x
O
O A B y’
以圆盘为参照系
B
x’ O A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B 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 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左侧
13/41
2、定义:
作用在转动地球上的运动空气上的
惯性力。它是促使运动的空气偏离水平
空气质点受力分析 北半球
高压
a
南半球
高压
a
低压
V
低压
低压
a
低压
V
a
19/41
(三)惯性离心力 1、提问: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里,当车转弯时, 你会有什么感觉? 2、定义: 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时刻受到一个 离开曲率半径向外的作用力。这个力是物 体为保持作曲线运动而产生的,即惯性离 心力。 3、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并指 向曲率半径的外侧。
4/41
水平气压梯度的单位通常用百帕/赤道度表示。 1赤道度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纬圈长度,
约为111km。
5/41
气压梯度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气压梯度力(Gn) 和垂直气压梯度力(GZ)
状态,因而在垂直方向上一般不会造成强大的上升气流; 而Gn虽小,由于无其它实质力与它相平衡,在一 定条件下,却能造成较大的空气水平运动。
§4-3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三、摩擦层中的空气运动
1/41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气压梯度:
2/41
气压梯度=- Δp/ Δn (单位:mb/赤道度) 特点:Δp一定时 等压面疏气压梯度变化 1000.0 等压面密气压梯 - Δp/ Δn 度变化大 Δp 压差
y
以圆盘外为参照系
x
O
O A B y’
以圆盘为参照系
B
x’ O A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B 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 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左侧
13/41
2、定义:
作用在转动地球上的运动空气上的
惯性力。它是促使运动的空气偏离水平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 方向:北半球,恒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的右侧90度,南半球相反. 方向:北半球,恒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的右侧90度 南半球相反. 90 • 讨论: 讨论: A是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才产生的 静止物体不受其作用。 是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才产生的, (1) A是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才产生的,静止物体不受其作用。 地转偏向力是虚拟力, 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 (2) 地转偏向力是虚拟力, 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 在北半球A恒垂直于物体运动的右方,南半球相反。 (3) 在北半球A恒垂直于物体运动的右方,南半球相反。 sinφ成正比 两极最大, 成正比, (4) A 与sinφ成正比,两极最大,赤道上为零 。
梯度风与地转风比较
v v • 地转风: Gn = An 地转风:
• 低压中的梯度风: 低压中的梯度风: • 高压中的梯度风: 高压中的梯度风:
v v v Gn = An + C
v v v G n + C = An
• 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和曲率半径相同时,Va 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和曲率半径相同时, 实际上低压中的风比高压大, >Vg>Vc。实际上低压中的风比高压大,原因 Vg> 是低压中
△n △P
-△P/ △n=-(P1-P2)/ △n =(P2-P1)/ △n 显然,水平气压梯度 恒大于零。
一、作用在空气微团上的力
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 1. 重力(gravity);大小为g≈ 9.8m/s2,方向向下,指向地心。 重力(gravity);大小为g≈ 方向向下,指向地心。 (gravity) • 2. 水平气压梯度力(pressure gradient force): 由于作用在单 水平气压梯度力(pressure 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引起气压梯度力。 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引起气压梯度力。 大小为: 大小为: (1) (2) (3) (4)
第三节大气的水平运动PPT精品课件

•
4.开篇写 湘君眺 望洞庭 ,盼望 湘夫人 飘然而 降,却 始终不 见,因 而心中 充满愁 思。续 写沅湘 秋景, 秋风扬 波拂叶 ,画面 壮阔而 凄清。
•
5.以景物 衬托情 思,以 幻境刻 画心理 ,尤其 动人。 凄清、 冷落的 景色, 衬托出 人物的 惆怅、 幽怨之 情,并 为全诗 定下了 哀怨不 已的感 情基调 。
•
6.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要立 于善于 运用想 像来刻 画他们 各自的 动作、 语言和 神态; 还要补 充一些 事实上 已经发 生却被 诗人隐 去的故 事情节 。
•
7.文学本身就是将自己生命的感动凝 固成文 字,去 唤醒那 沉睡的 情感, 饥渴的 灵魂, 也许已 是跨越 千年, 但那人 间的真 情却亘 古不变 ,故事 仿佛就 在昨日 一般亲 切,光 芒没有 丝毫的 暗淡减 损。
东风 东(E)
西南(SW)
东南(SE)
南(S)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
一、影响风向的三种力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概念: 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 (百帕) 由高压指向低压。
1000
作用:①大气水平运
1005 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
1010 的直接原因。②影响风 向和风速。
同一地图中等压线越密 集,风速越大。
2. 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水平气压
b.垂直于空气的运 动方向(即风向);
梯度力
F1 (百帕)
风向 1006
c.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
1008
2019高考一轮复习_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1028 1030
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A)
4.判断气压高低和季节
冬季(北1、南7) 夏季(北7、南1)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陆地低压、海洋高压
例2:根据下图判断是什么季节?
1036
1020
1032 1024
1028
亚洲
太平洋
北半球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北半球冬季 1月
5、判断天气状况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力的方向 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
垂直于等压线 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
决定风向 影响风向
决定风速 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hpa)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2
风向
1004
地转偏向力
1006
1008
(二)、判断风向及天气情况 (2009·全国卷文综Ⅰ)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 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回答(1)~(2)题
A (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方法:
1、作N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①根据高、低气压中心判断天气状况
【规律】☆ ☆ ☆
低压(气旋)——上升 气流为主,多阴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下 沉气流为主,晴朗天气
②根据锋面位置判断天气状况
FF
E
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图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

特点
大气水平运动具有范围广、速度 快、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它受到 地球自转、地形地貌、气压梯度 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流与水平运动关系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大气运动的总状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 运动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关系
大气环流通过影响气压分布和空气流动,进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例如,三圈 环流和季风环流等大气环流模式,会导致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气压分布和风向 风速,从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海洋性气候区域内,由于海洋的比热容较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明显,使得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海洋性气候区域通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加上海洋的水汽输送 ,使得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
气象变化稳定
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海洋性气候区域的气象变化相对稳定,极端 天气事件较少。
向海洋,寒冷干燥。
非洲季风
非洲季风相对较弱,主要由于赤道 附近的热带辐合带南北移动引起, 对非洲大陆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重 要影响。
美洲季风
美洲季风主要影响北美洲南部和南 美洲北部地区,夏季风带来丰富降 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冬季风则 较为干燥。
05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
海洋性气候特点分析
气温年较差小
气候变化认识
认识大气水平运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关注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问题。
环保意识提升
通过大气水平运动的学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 的认识和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候影响
季风带来明显的季节变化 ,形成丰富的降水,对农 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地貌塑造
大气水平运动具有范围广、速度 快、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它受到 地球自转、地形地貌、气压梯度 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流与水平运动关系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大气运动的总状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 运动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关系
大气环流通过影响气压分布和空气流动,进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例如,三圈 环流和季风环流等大气环流模式,会导致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气压分布和风向 风速,从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海洋性气候区域内,由于海洋的比热容较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明显,使得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海洋性气候区域通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加上海洋的水汽输送 ,使得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
气象变化稳定
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海洋性气候区域的气象变化相对稳定,极端 天气事件较少。
向海洋,寒冷干燥。
非洲季风
非洲季风相对较弱,主要由于赤道 附近的热带辐合带南北移动引起, 对非洲大陆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重 要影响。
美洲季风
美洲季风主要影响北美洲南部和南 美洲北部地区,夏季风带来丰富降 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冬季风则 较为干燥。
05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
海洋性气候特点分析
气温年较差小
气候变化认识
认识大气水平运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关注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问题。
环保意识提升
通过大气水平运动的学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 的认识和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候影响
季风带来明显的季节变化 ,形成丰富的降水,对农 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地貌塑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1
水平气压梯度的单位通常用百帕/赤道度表示。 1赤道度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纬圈长度,
约为111km。
5/41
气压梯度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气压梯度力(Gn) 和垂直气压梯度力(GZ)
状态,因而在垂直方向上一般不会造成强大的上升气流; 而Gn虽小,由于无其它实质力与它相平衡,在一 定条件下,却能造成较大的空气水平运动。
可见,气压梯度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 原因和动力。
9/41
10/41
(二)水平地转偏向力 问:溮河的哪一岸凹? 水房中的水是怎样流入下水道的? 1、现象:
11/41
(二)水平地转偏向力 1、现象: 园盘静止不动 园盘是逆时针转动 ω
A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B
12/41
水平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科氏力) A
7/41
通常,在同一水平面上,密度随时间和地 点的变化不很明显,因此Gn的大小主要由 水平气压梯度决定。 公式表明,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就有气压梯度力作用在空气上,使空气由 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若水平方向没有气压差,则水平气压梯度 为零,空气处在相对稳定没有运动的状态。 因此,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是空气 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26/41
2、定义:在自由大气中,因气压场是平直 的,空气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 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二力相等 时的空气运动称之为地转风 3、白贝罗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风是顺着等压线吹的。背 风而立,低压在左手边,高压在右手边; 南半球相反。
27/41
A 高压 V a G 低压 低 G V C a A a 低压 G
23/41
空气运动的力: 气压梯度力:G 地转偏向力: A 离心力: C 摩擦力: R
24/41
一、使空气运动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一)地转风: 1、形成:
25/41
北半球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hpa 990 995 1000 1005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空气运动的方向 水平地转偏向力 地偏力的方向:垂直于风向
§4-3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三、摩擦层中的空气运动
1/41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气压梯度:
2/41
气压梯度=- Δp/ Δn (单位:mb/赤道度) 特点:Δp一定时 等压面疏气压梯度变化 1000.0 等压面密气压梯 - Δp/ Δn 度变化大 Δp 压差
20/41
4、惯性离心力的大小 V:空气运动的线速度 C=v2/r=ω2r r:空气运动的曲率半径 ω:空气运动时的角速度 5、特点: v 惯性离心力也是假想的力, 只改变空气的运动方向, r 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a C值很小,只有在气旋 中才很大
c
21/41
(四)摩擦力 1、定义:空气运动时,因受地面摩擦和气 层间的相互摩擦作用,而减缓空气 运动速度,此阻力称为摩擦力。
在大气中, GZ比Gn大得多,但重力与GZ始终处于平衡
6/41
观测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很小,一般为1~3 百帕/赤道度,也就是说,实际大气等压面的 倾斜角度很小,一般都不超过1度。
而垂直气压梯度在大气低层可达1hpa/10m, 即相当于水平气压梯度的10万倍。 因而气压梯度的方向几乎与垂直气压梯度方 向一致,等压面近似水平。
y
以圆盘外为参照系
x
O
O A B y’
以圆盘为参照系
B
x’ O A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B 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 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左侧
13/41
2、定义:
作用在转动地球上的运动空气上的
惯性力。它是促使运动的空气偏离水平
气压梯度力方向的主要原因。
14/41
任一纬度上的地转偏向力是: A=2Vω′ =2Vωsinφ ω ω
φ
ω′ ωsinφ
A=2Vωsinφ
φ
15/41
极地上的地转偏向力 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 A=2Vω A=0
17/41
4、水平地转偏向力的特点 水平地转偏向力是为解释在转动地球上产 生偏向而假想的力,只有物体相对于地面 有运动时才产生,物体静止时,无偏向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始 终是垂直的,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 改变运动的速度。 判断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法: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空气将偏向初始运动 的右方,南半球则偏向初始运动的左方。 ■V相同时,A∝φ(A=2Vωsinφ)
18/41
空气质点受力分析 北半球
高压
a
南半球
高压
a
低压
V
低压
低压
a
低压
V
a
19/41
(三)惯性离心力 1、提问: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里,当车转弯时, 你会有什么感觉? 2、定义: 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时刻受到一个 离开曲率半径向外的作用力。这个力是物 体为保持作曲线运动而产生的,即惯性离 心力。 3、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并指 向曲率半径的外侧。
28/41
2、公式:R=-KV
R:摩擦力 K:摩擦系数
V:空气运动的速度 -:代表R与V的方向相反
22/41
(五)四种力的区别 G:促使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 A、C:假想的力,只改变运动的方向, 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G、R:实力,即改变方向,又改变速度 的大小。 在赤道上: A=0 怱视A的作用 空气作直线运动:r =0 忽视C的作用 自由大气: K=0 忽视R的作用
1002.5 1000.0 1002.5
B:5赤道度
1005.0
3/41
1005.0
2、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 ①定义:当水平气压梯度存在时作用在单 位质量空气上的力。 ②公式: 1 p G n ③方向:垂直等压线从高压到低压 ④公式的意义: G与(- Δp/ Δn )成正比,等压线密, 力大 - Δp / Δn一定时,G与ρ与反比,ρ大, G小
8/41
大气中经常出现的数据是: ρ =1.3×10-3 g / cm3 , - △P / △n = 1hpa / 赤道度, 所以,G n = 7×10-4 N / kg
当这种气压梯度力持续作用3小时, V=at= 7×10-4 (m/s2)×3600×3= 7.6( m / s) 可使风速由 0 增大到7.6 m / s,相当于4级风。
水平气压梯度的单位通常用百帕/赤道度表示。 1赤道度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纬圈长度,
约为111km。
5/41
气压梯度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气压梯度力(Gn) 和垂直气压梯度力(GZ)
状态,因而在垂直方向上一般不会造成强大的上升气流; 而Gn虽小,由于无其它实质力与它相平衡,在一 定条件下,却能造成较大的空气水平运动。
可见,气压梯度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 原因和动力。
9/41
10/41
(二)水平地转偏向力 问:溮河的哪一岸凹? 水房中的水是怎样流入下水道的? 1、现象:
11/41
(二)水平地转偏向力 1、现象: 园盘静止不动 园盘是逆时针转动 ω
A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B
12/41
水平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科氏力) A
7/41
通常,在同一水平面上,密度随时间和地 点的变化不很明显,因此Gn的大小主要由 水平气压梯度决定。 公式表明,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就有气压梯度力作用在空气上,使空气由 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若水平方向没有气压差,则水平气压梯度 为零,空气处在相对稳定没有运动的状态。 因此,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是空气 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26/41
2、定义:在自由大气中,因气压场是平直 的,空气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 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二力相等 时的空气运动称之为地转风 3、白贝罗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风是顺着等压线吹的。背 风而立,低压在左手边,高压在右手边; 南半球相反。
27/41
A 高压 V a G 低压 低 G V C a A a 低压 G
23/41
空气运动的力: 气压梯度力:G 地转偏向力: A 离心力: C 摩擦力: R
24/41
一、使空气运动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一)地转风: 1、形成:
25/41
北半球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hpa 990 995 1000 1005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空气运动的方向 水平地转偏向力 地偏力的方向:垂直于风向
§4-3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三、摩擦层中的空气运动
1/41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气压梯度:
2/41
气压梯度=- Δp/ Δn (单位:mb/赤道度) 特点:Δp一定时 等压面疏气压梯度变化 1000.0 等压面密气压梯 - Δp/ Δn 度变化大 Δp 压差
20/41
4、惯性离心力的大小 V:空气运动的线速度 C=v2/r=ω2r r:空气运动的曲率半径 ω:空气运动时的角速度 5、特点: v 惯性离心力也是假想的力, 只改变空气的运动方向, r 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a C值很小,只有在气旋 中才很大
c
21/41
(四)摩擦力 1、定义:空气运动时,因受地面摩擦和气 层间的相互摩擦作用,而减缓空气 运动速度,此阻力称为摩擦力。
在大气中, GZ比Gn大得多,但重力与GZ始终处于平衡
6/41
观测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很小,一般为1~3 百帕/赤道度,也就是说,实际大气等压面的 倾斜角度很小,一般都不超过1度。
而垂直气压梯度在大气低层可达1hpa/10m, 即相当于水平气压梯度的10万倍。 因而气压梯度的方向几乎与垂直气压梯度方 向一致,等压面近似水平。
y
以圆盘外为参照系
x
O
O A B y’
以圆盘为参照系
B
x’ O A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B 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 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左侧
13/41
2、定义:
作用在转动地球上的运动空气上的
惯性力。它是促使运动的空气偏离水平
气压梯度力方向的主要原因。
14/41
任一纬度上的地转偏向力是: A=2Vω′ =2Vωsinφ ω ω
φ
ω′ ωsinφ
A=2Vωsinφ
φ
15/41
极地上的地转偏向力 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 A=2Vω A=0
17/41
4、水平地转偏向力的特点 水平地转偏向力是为解释在转动地球上产 生偏向而假想的力,只有物体相对于地面 有运动时才产生,物体静止时,无偏向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始 终是垂直的,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 改变运动的速度。 判断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法: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空气将偏向初始运动 的右方,南半球则偏向初始运动的左方。 ■V相同时,A∝φ(A=2Vωsinφ)
18/41
空气质点受力分析 北半球
高压
a
南半球
高压
a
低压
V
低压
低压
a
低压
V
a
19/41
(三)惯性离心力 1、提问: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里,当车转弯时, 你会有什么感觉? 2、定义: 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时刻受到一个 离开曲率半径向外的作用力。这个力是物 体为保持作曲线运动而产生的,即惯性离 心力。 3、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并指 向曲率半径的外侧。
28/41
2、公式:R=-KV
R:摩擦力 K:摩擦系数
V:空气运动的速度 -:代表R与V的方向相反
22/41
(五)四种力的区别 G:促使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 A、C:假想的力,只改变运动的方向, 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G、R:实力,即改变方向,又改变速度 的大小。 在赤道上: A=0 怱视A的作用 空气作直线运动:r =0 忽视C的作用 自由大气: K=0 忽视R的作用
1002.5 1000.0 1002.5
B:5赤道度
1005.0
3/41
1005.0
2、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 ①定义:当水平气压梯度存在时作用在单 位质量空气上的力。 ②公式: 1 p G n ③方向:垂直等压线从高压到低压 ④公式的意义: G与(- Δp/ Δn )成正比,等压线密, 力大 - Δp / Δn一定时,G与ρ与反比,ρ大, G小
8/41
大气中经常出现的数据是: ρ =1.3×10-3 g / cm3 , - △P / △n = 1hpa / 赤道度, 所以,G n = 7×10-4 N / kg
当这种气压梯度力持续作用3小时, V=at= 7×10-4 (m/s2)×3600×3= 7.6( m / s) 可使风速由 0 增大到7.6 m / s,相当于4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