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
累计折旧的四种计提方法

累计折旧的四种计提方法(一)平均年限法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
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资产计提减值后能否转回的总结一、存货减值:可以转回,如果已经计提减值的产品已经销售,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
二、固定资产:不可以转回。
三、无形资产:不可以转回。
四、投资性房地产:1、成本计量不可以转回。
2、公允价值计量不计减值。
五、金融资产: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
2、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转回。
3、应收账款和贷款可以转回。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转回。
(如果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不是通过损益转回)六、长期股权投资:不可以转回。
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应有余额(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的已有余额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坏账时:(先计提着,还没真正的发生)【提示】该笔业务减少应收款项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和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和计算公式
1.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分录:
借:固定资产折旧费账户
贷:累计折旧账户
固定资产折旧费账户记录了当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该账户属于损益
类科目,所以借方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的费用,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累计折旧账户是资产类科目,贷方增加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反映了整
个使用寿命内的累计折旧额。
2.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的处理分录:
借:累计折旧账户
贷:固定资产账户
贷:固定资产出售收入账户(或其他相关账户)
当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需要将其原值从固定资产账户中减少,并
将累计折旧从累计折旧账户中减少。
同时,如果产生了收入,收入(如出
售收入)需要记入固定资产出售收入账户或其他相关账户中。
1.直线法
直线法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折旧方法,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平均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2.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年限来计算折旧。
年折旧率=1/平均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每年的净值计算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折旧率
折旧率=2/折旧年限
4.论证法
论证法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重要性和价值变化等因素来确定折旧额。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公式和折旧方法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行业有所不同,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折旧方法应根据当地财务会
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进行确定。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逐渐减少。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减少,并平均分摊其购置成本,需要通过计提折旧来核算固定资产。
在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常用的三种折旧方法,并列举相应的例子。
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折旧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按固定资产的建筑或使用寿命平均分摊其购置成本。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资产原值-预计残值)/使用寿命例子:假设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原值为10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2万。
那么根据直线法计算折旧额为:(10,000-2,000)/5=1,600元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通过将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作为分母,每一年的年数作为分子来计算折旧额。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资产原值×年数/年数总和例子:假设公司购买了一辆价值10万的汽车,预计寿命为5年。
那么根据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为:10,000×1/15+10,000×2/15+10,000×3/15+10,000×4/15+10,000×5/15=6,667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方法,即前期折旧额较大,后期折旧额递减。
计算公式:第一年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折旧率以后的年份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折旧率×2例子:假设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万的计算机,折旧率为20%。
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额为:第一年折旧额=(10,000-0)×0.2=2,000元第二年折旧额=(10,000-2,000)×0.2×2=3,200元第三年折旧额=(10,000-5,200)×0.2×2=2,560元依此类推,直到计算出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折旧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及企业的财务政策来确定。
会计中计提折旧的方法

会计中计提折旧的方法折旧是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固定资产随着使用和经常性降值而计提的费用。
折旧的计提能够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评估资产的价值和保值效果。
在会计中,有多种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折旧计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1.直线折旧法直线折旧法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折旧计提方法,在企业会计中应用广泛。
直线折旧法的计提公式为: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寿命直线折旧法的特点是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固定的,计提简便、稳定,并且计算结果易于理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价值变化比较平稳、使用寿命较长的情况下。
直线折旧法通常适用于办公设备、汽车等长期使用且价值稳定的固定资产。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根据固定资产价值快速降低而设计的折旧计提方法,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在最初使用期间价值快速下降的情况。
加速折旧法的计提公式为:年折旧费用=2×(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初始年度的折旧费用比较高,后续年度的折旧费用逐渐减少。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价值急剧下降的情况,比如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等。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按照固定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计提折旧的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提公式为:年折旧费用=2×(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预定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是折旧费用的计提金额在每年都是变化的,通常前几年的折旧费用较高,随着资产净值的减少,后面年度的折旧费用逐渐减少。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价值快速下降的情况,有助于更快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
在选择折旧计提方法时,企业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特性和使用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方法。
不同的折旧计提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同时,折旧的计提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确保折旧计提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是指企业为了合理核算固定资产的损耗和价值减少,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一定规定的折旧方法将资产原值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费用。
正确的折旧计提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寿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经济信息。
一、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寿命。
这种方法假定资产的损耗是均匀发生的,每年折旧额相等。
直线法适用于那些使用寿命相对稳定、价值变化较小的资产。
二、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一种根据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以及折旧额递增或递减的计提方法。
根据该方法,首先确定资产的总折旧额,然后根据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逐年按比例计提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当年折旧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资产在使用寿命初期折旧较快,后期折旧逐渐减少的情况。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按固定百分比递减计提折旧的方法,适用于那些在使用寿命初期折旧较快,后期折旧逐渐减少的资产。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折旧率。
其中,折旧率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通常为2。
每年折旧额会随着累计折旧的增加而递减,直到资产的净值等于残值。
四、年数递减法年数递减法是一种根据资产使用寿命长短以及折旧额递增或递减的计提方法。
首先确定资产的总折旧额,然后根据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逐年按比例计提折旧额。
年数递减法的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折旧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使用寿命初期折旧较快,后期折旧逐渐增加的情况。
五、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资产的使用量或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的损耗与实际使用量或工作量相关的情况,如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工作量法的计算公式为:每单位折旧额=(资产原值-残值)/总工作量。
然后根据实际使用量或工作量,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分摊其原值或成本至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过程。
折旧的计提方法和公式是根据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来确定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1.直线法折旧方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或成本平均分摊至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
按照直线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准备价值)/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或者初始投资额,折旧准备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预计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年限。
2.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前期折旧较高,后期较低。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2/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同上述直线法折旧方法一致。
3.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加权平均折旧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按照年数总和分配到每年,前期折旧较低,后期较高。
按照年数总和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此年压缩比其中,固定资产原值同上述直线法折旧方法一致,累计折旧额是指截止到当前年度的累计折旧额,此年压缩比是指第n年(从第1年开始计算)的折旧压缩比。
4.双倍余额递减与直线法的综合法:这种方法结合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直线法的特点,前期较低,后期稳定。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与直线法的综合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前期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后期直线法折旧额其中,前期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后期直线法折旧额按照直线法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公式只是常用的几种,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其他方法。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有所不同,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和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
1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合理抵消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即按期摊销固定资产的原值,以减少固定资产收益报表中的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也称为“每月折旧费”,指按一定比例折旧资产的未来收益,这样可以使未来收益折现,以确定当期的收益,总的收益将会被合理的分布到整个生产使用的周期和服役期内。
2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1、平均年限折旧法:也叫等年限折旧法,即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期按照规定的折旧年限的比例分摊折旧费用。
2、双倍余额递减法:将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得出余额,余额乘以折旧率即为本期折旧额,余额乘以2倍即为下期折旧额。
3、年数总和法:也叫双倍余额不等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折旧法把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当前账期报销期(这部分账期折旧额等于折旧率乘以原值),另一部分为其他账期报销期(这部分账期折旧额等于折旧率乘以余额)。
3 折旧的意义
折旧的发挥作用在于:1、依据有效数量与有效周期完整地表现出固定资产的收回期及投资支付;2、能更好地反映出该固定资产的财务效果;3、忠实地反映出该固定资产在会计期间内的支出与收入;4、
最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把该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的收入和成本支出合理地分配到全期。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务制度的要求,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按照一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计算方法,把固定资产的成本金额按照它的使用年限从盈利总额中分摊出来,并在每期报表期间将其当作正常经营费用进行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百分比法等多种方法,而且折旧方法也有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指把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周期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年度,每年折旧金额均等,即把固定资产的原值平均分摊到各个折旧期间。
其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原值÷使用年限二、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剩余价值的两倍,把剩余价值逐年递减,每期所折旧的金额为上期剩余价值的两倍,直至剩余价值折旧完毕为止。
其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使用年限-已折旧年限)×2三、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把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划分为若干部份,每部份的工作量均相等,按照其所制造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或者品质来计算,把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至零,每一部份折旧额等于原值除以该设备使用寿命的工作量,然后乘以该年度的工作量,其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原值÷使用年限的工作量)×本期工作量四、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不同,把原值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折旧,每一期折旧额等于原值乘以折旧率,其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原值×折旧率上述四种折旧方法,都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一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计算方法,把固定资产的成本金额按照它的使用年限从盈利总额中分摊出来,并在每期报表期间将其当作正常经营费用进行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把企业的成本效益分散到每一期,而且还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资产折旧状况,让企业更好地把握资产状况,减少固定资产的购置金额,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
(一) 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计算的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
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例】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
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预计经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依上例,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10*50000)=9.6%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0.8%=400元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成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
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采用这种方法,应先把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接近的固定资产归纳为一类,再按类别计算平均折旧率。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是指某一期间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全部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综合折旧率=∑(各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各项固定资产原价(二)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例】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价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5000公里,则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程里程折旧额=150000*(1-5%)/300000=0.475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5000元*0.475=2375元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
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例】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300000元*40%=120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40%=720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72000*40%=43200元
第四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00-120000-72000-43200=64800元
第四、五年应提折旧=(64800-8000)/2=284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四)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以上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
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