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态度》的阅读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雷抒雁《生命的选择》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抒雁《生命的选择》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命的选择雷抒雁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

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

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

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

自然是蔷微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

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

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

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

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

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

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

那里怎么会有花呢?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

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

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广东省202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带答案)

广东省202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带答案)

广东省202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以载道”既是一种文艺创作准则,更是一种批评理论倾向。

这种倾向跨越千年,一直深蕴在中国文艺批评体系土壤中,我们无法从价值论角度对其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辩证对待。

诚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言,文艺批评无论孤立从政治标准出发还是从文艺标准出发都会出问题,前者会导致庸俗社会学批评,后者则会陷入“为艺术而艺术”的泥沼,两者都不利于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

“五四”以来,对文艺批评实践性的重视实现了对“载道”传统的有效接续,标志性的人物非鲁迅莫属。

在《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中,他表达了对当时一些“痰迷心窍”式批评家的讽刺:“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或则仗着中国固有的什么天经地义之类的,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

”这些所谓的批评家犯了先入为主、僵化固执的毛病,没有结合文学实践展开批评。

结合鲁迅对当时京派文人“象牙塔式创作观念”的批判,可以看出他的确实现了理论主张与批评实践的一致。

在鲁迅看来,文艺是匕首和投枪,文艺批评也应具有类似的性质,这样才能挣得一个文学的大光明。

很显然,这种批评观点与古代“载道”式文艺批评观如出一辙,所以孙郁指出鲁迅“在人文传统和马克思主义遗产的参照下,从艺术规律出发,以中国特有的话语方式,表达对于文学的不同理解”。

这一观点富有启发性。

笔者认为,其中“中国特有的话语方式”起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指向现实的、有为而作的批评传统。

这种传统是对古代“载道”传统的接续,又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对实践性的追求相互合流,从而形成了中国当代批评话语。

其次,是对古代诗话式批评“直抵本质”的言说方式的吸收。

中国古人在表达对某些文艺现象、作品风格、名物句读的看法时,往往省略繁复的论证过程,直接表达个人见解。

表面看来,这种方式似乎极不科学,但仔细考察会发现,撰写诗、文、评的作者,往往是各自时代文采斐然的大家。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七)(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七)(含答案)

江阴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检测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②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③美也是如此。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

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④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⑤先说实用的态度。

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

“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

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

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

⑥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

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

《感悟生命》阅读答案

《感悟生命》阅读答案

《感悟生命》阅读答案《感悟生命》阅读答案「篇一」感悟生命我们时常被周围的人和事感动着。

有了鲜花绿树,才有鸟语花香;有了蓝天白云,才有一望无垠;有了海淘浪花,才有烟波浩渺于是,我在感动的养分中成长,学会了感悟生命这道时时刻刻在上演的最好的剧目。

友人告诉我:生命是崎岖坎坷的路,路上有荆棘、沼泽,也有鲜艳的花果。

想想,这成长的路上不是有着许多烦恼、挫折和成功吗?是啊,有人的话没错,生命就是一条路。

老师告诉我:生命是一条充满着遗憾,又满是拼搏的较量。

较量中的每一个选手,自己都是主角,所要抗争的也不仅仅是那些强劲的对手、糟糕的处境,重要的是,生命中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望着老师慈爱的面孔,我点点头。

生命真的就是一场一直在进着的较量!父母告诉我: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棋局。

这盘棋局里没有猎猎西风,没有四起的狼烟,只有取舍和进退之间的选择。

就像棋子中最不起眼的卒,要有那股勇敢前进的魄力。

是的,那生命正是一盘如此的棋局。

有这么多对于生命的感悟,而我呢?我决定自己寻找生命的真谛。

我向着蓝天大喊,看着白云悄悄地游走,洒下那一丝丝一绺绺棉絮;看着雄鹰展翅翱翔,只为丈量那广袤的天际;看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想,生命就应该是那自由自在的灵性和一份闲适的情怀。

我奔向田野,谛听树与树之间的耳语,跟随蜜蜂去点数花蕾,与蝴蝶一起在阳光下舞,与风一道叮咛屋檐下轻响的风铃,去寻找生命的生存方式,去询问那生命的存在。

风对我耳语:生命是我这样的轻盈岁月!雨对我歌唱:生命是我这样的淋漓尽致!雷对我咆哮:生命是如此的铿锵有力!电对我眨眼:生命是如此的亮丽透明!② 还有那些小草告诉我:生命就是一抹淡淡的绿意;花儿告诉我:生命就是绽放时的多姿我在学着感悟生命。

而父母、老师、友人以及自然界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他们对生命的知觉和领悟。

是啊,对于生命,每一个人的感悟必然是不同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对我而言,生命是有着许多合音的交响,生命是有着一颗感恩而快乐的心,生命是每日快乐洋溢的'幸福生命有着成千的解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面对挫折,假如期中考试有一门没有考好,下列想法中属于积极乐观心态的是()A.想办法应对父母和老师的严厉批评和指责B.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学习的料C.主动放弃这门的学习,将精力用在其他上D.没考好正好暴露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努力下次一定会进步2.当你遇到以下情况,你的选择是()A.陌生人要带你去营业性歌舞厅玩——去,那里很刺激C.有人向你勒索——给,才几块钱B.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算了,自认倒霉D.同学邀请你去水流很急的地方游泳——不去,会有危险3.实现生命的价值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下列不能体现人生价值的是()A.每天回家,如果父母没到家,就为他们做好饭B.同学遇到困难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们C.朋友烦恼时,会劝说他们,让其摆脱不愉快的阴影D.遇到坏人欺负弱小时,赶快走开,以免惹祸上身4.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之所以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是因为()A.我们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C.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史诗B.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D.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5.某校八年级学生大海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王某等人手持凶器拦截本校学生要钱,遂上前制止,却遭到王某等人的围攻。

大海见他们人多势众,便假装胆怯躲开,然后迅速到附近拨打110电话报警。

大海的行为是()A.制止违法犯罪的唯一手段B.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C.缺乏见义勇为精神的表现D.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实施的正当防卫6.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主任赵光元,为了抢救刚送来的急救病人,忍受着脊柱炎的折磨,跪着给病人做了手术。

一台4个多小时的手术,他跪了近两个小时。

赵医生的行为告诉我们()①生命至上,我们要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②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③只有医生这个职业才能够呵护生命,拯救生命④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敬畏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下列关于精神的说法错误的是()A.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B.我们的精神发育,完全依赖物质的支持C.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D.精神和肉体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8.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说明()A.普通人受挫折较多B.名人、伟人受挫折更多C.人的命运总是不好的D.挫折是普遍存在的9.①同学甲因地震成了孤儿;②同学乙月考没有取得好成绩,怕父母责怪自己,心中闷闷不乐;③同学丙与同学相处不好,班中没有好朋友;④某市重点中学的好学生丁曾两次自杀。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任何有意味的现代都不可能离开传统凭空而生,传统是现代无法挣脱的基因。

正如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经典之作《尤利西斯》采取了与古希腊史诗《奧德赛》情节相平行的结构那样,京派小说家也是借中国文学艺术传统,向着现代性屈而求伸地开展“对话”。

他们的现代意识之所以独特,正是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活。

京派小说家的现代意识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上,这与他们的家学渊源和身世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

他们在审美上更契合传统文化中的“情志合一”的观念。

京派小说中的许多段落,总让人联想起我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颇能使人体味出幽邃清远的境界以及作家的蕴藉风流。

如废名《桃园》中的这段描写:城垛子,直排,立刻可以伸起来,故意缩着那么矮,而又使劲的白,是衙门的墙;簇簇的瓦,成了乌云,黑不了青天。

这简直就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联结手法,又是一幅淡抹的水墨画。

京派小说家对宗族社会下的田园生活进行追怀,虽然离开了时代汹涌澎湃的主潮,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诗风相衔接,体现了一种不同于宏大叙事的诗意风格。

与“五四”先贤不同,京派小说家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有着清醒的估计。

在追求自由、感悟生命与直视焦虑上,他们进行了长足的探讨与试验,力图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从而在新的维度和向度上再现自己的现代意识。

超然客公众号从古至今,人们对自由的呼唤从未停止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老师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

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

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

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

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

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

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

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

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

”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

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

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 _____弥留夭折(2)“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怎样理解这句话?(3)“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比喻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

【答案】(1)mí;yāo(2)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态度》的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生命的态度朱良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 曾以古松作比喻, 说人们 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 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 有多少年份了, 这属于科学的态度; 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 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

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本 身并不具有意义, 其意义在于隐喻或表现人的某种情感, 是浸染着人的情感倾向 的物象,成了表现人的感情的意象或者形象。

其实, 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 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 度, 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 是因为它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 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 在纯粹直观中创 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生命的态度, 它的观照方式是要去除“态度”。

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 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被我欣赏的对象。

用这样的态度 看世界时, 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 成了世界的控制者、 决定者。

而“生命的态度”, 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王维 《栾家濑》 诗写道: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 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

在这里,没有 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

在诗人 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

这个世界,中 国美学称之为“境”。

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

一是它的体验 性, 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 “境”是体验的真实。

像王维 《辛夷坞》 《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 感情。

其实, 人隐在它的后边, 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

“境” 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

二是它的浑全 性, 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

像吴历“一带远 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 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

三是它的 相互关联的特征, 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轻阴阁
1/6


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 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

在这 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 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摘自《生命的态度》,有删改) 6.下列对于“生命的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的态度是要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境界,还世界以生命的本 然意义。

B.生命的态度是回到世界中看世界,不是以世界的控制者和决定者的身份 看世界。

C.以生命的态度看世界,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其目的是去 除态度。

D. 生命的态度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 人与外在世界共成一个生命 宇宙。

7.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 A.陈设于展览馆内的屏风,通常用红木制作,起到点缀环境和分隔空间的 作用。

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 依依不舍。

C.《爱莲说》通过歌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 态度。

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诗人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 相关的境界。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能以生命的态度观照世界,就不会创造出“境”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 的世界。

B.境界是艺术家在当下体验中发现的,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没有体验就 没有境界。

C.人与外在世界共同构成意义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间体现了相互关联 的特征。

D.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深奥的美学观点阐述得通俗 易懂。

试题答案: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6.C(“其目的是去除态度”应该是“方式”) 7.D(A 项是科学的态度和功利的态度;B、C 项是审美的态度) 8.D(没有运用类比论证,运用的是对比论证)
2/6


3/6


4/6


5/6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