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叠词
古诗词中叠字修辞的类型及作用

古诗词中叠字修辞的类型及作用叠字又称重言,是将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字连接在一起,用以摹写人或物的某种情态、形态、声音、颜色等的修辞方式。
它是汉民族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出现极早。
《诗经》305篇,有105篇运用了叠字;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列举了《诗经》运用叠字来描写景物的语句:“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叠字的运用可谓“皎日慧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古诗词中,叠字修辞大致有下列四种类型:1.拟声叠字构成的象声词,摹拟外物复杂万千的声音,造成和谐动听的音乐美。
如《诗经·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用“丁丁”摹拟砍树的声响,用“嘤嘤”摹拟悦耳的鸟叫;《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嘈嘈”摹拟大弦的粗重声,用“切切”摹拟小弦的轻细声。
点缀几个叠字,就使声音变得具体真切。
2.表时《孔雀东南飞》中“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在这些表时间概念的叠字中,有的为某一具体时间如“晻晻”;有的为每时、每夜如“时时”、“夜夜”;有的则为不确定的较长时间如“久久”,给人不同的时间概念。
唐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诗中“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四组叠字的运用,使诗呈现回环往复的声韵和深远的时间意识,声情并茂,情理并生。
3.摹状叠字常用来摹写事物的状态,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漠漠”形容水田一片,视野苍茫;“阴阴”描写夏木茂密,意境幽深。
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再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蝶舞翩翩不止,黄莺恰啼时的动态美、声音美和新春之际,落尽枯枝见花蕾的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藉叠字的贴切自然而生意扑面。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
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
“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
三者用“情”贯穿一起。
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此可见,叠字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象性。
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前两句写景,用“青青”、“郁郁”描绘出春天草木浓密的生机;后四句写人,四组叠字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简直呼之欲出。
《古诗十九首》在叠字运用上堪称典范。
再如《迢迢牵牛星》,全诗仅十句,用了六组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形象地表达了牛郎织女缠绵的感情。
有些诗句由于叠字用得精妙,使其更富于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遂成千古名句。
如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长),用“纷纷”、“细细”,抒发自己惜花、爱花的心情,造语似痴,但情真意切。
再如韦应物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赋得暮雨送李胄》),二组叠字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
《后湖集》说,每读此句“未尝不茫然而思,喟然而叹”,希望“图苏州”(韦应物)之句于壁,使余隐几静对,神游八极之表。
二是确切性。
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含有叠词的诗句100句

多重叠字诗词100句1.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2.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3.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4.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5.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6.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7.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8.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9. 袅袅秋风起,萧萧败叶声。
10.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11.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12.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13.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14.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15.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16.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17.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8.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19.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20.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21. 鱼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22. 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
23.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24.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5.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26.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27.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28. 小小红泥院宇,深深翠色屏帏。
29.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30.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31.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32.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33.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34.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35.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6.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37.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8.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9.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40.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1.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42.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3.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44.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4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6.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47.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古诗叠词诗

古诗叠词诗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唐·王维
2.疏疏篱落娟娟月,寂寂轩窗淡淡风——《梅花》宋·张道洽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唐·崔颢
4.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清·贺双卿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宋·晏殊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宋·赵师秀
7.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春闺思》唐·张仲素
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唐·王绩
9.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宛转词》唐·王建
10.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长恨
歌》唐·白居易
11.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
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唐·刘希夷
14.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唐·李白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唐·杜甫。
古诗中叠词的妙处

古诗中叠词的妙处这古诗词中,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它让语言更具韵律之美,让情感更深沉,那就是——叠词。
叠词,顾名思义,就是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或者短语的修辞手法,也称为“重言词”。
它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不仅赋予了诗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还在深化情感、描绘景象、强调主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叠词可以增加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表达了她对爱人的苦思之情,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叠词可以表达一种强调或渲染的效果,使诗词更加深刻和有力。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使用了叠字,表达了两情相悦不在乎时日长短的深刻含义。
叠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的,产生不同的语义和语气。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其中“青青”一词既形容衣服颜色,又表达对友人的敬重。
接下来,详细介绍两句使用叠词手法的诗词,让大家感悟诗词中的叠词之美。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开头一句,也是这首词最著名的一句。
这句话用了七个叠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修辞效果。
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悲哀。
词人在国破家亡、丧夫之后,孤身一人南渡,生活艰难困苦,心中空虚寂寞。
她苦苦地寻找着失去的一切,却只见到冷清的景物和人情,没有任何温暖和安慰。
她的心情如同秋天的气候,乍暖还寒,难以平静。
她用酒来麻醉自己,却无法抵挡傍晚的寒风。
她看到大雁飞过,更加伤心,因为那是她和亡夫曾经相识的信使。
她看到满地的菊花凋零,也如同她自己一样憔悴不堪。
她孤独地守着窗户,等待着漫长的黑夜。
她听到细雨打在梧桐叶上,更加凄楚。
她觉得这样的光景和心境,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呢?开篇的叠词先声夺人,展现了词人对音律的高超掌握和运用。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个叠字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声律交错的感觉。
叠词的英译

古诗词中叠词的常见英译叠词(reduplicated words) 是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多用于诗行的首端、尾端,间或用于中间部分,使诗词更具韵律和乐感。
但是,汉语中丰富的叠词在英语中并不能意一一找得到绝对的对应词,因此英译时需采取不同的译法。
下为古诗词中叠词英译范例: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常数。
(欧阳修《蝶恋花》)Deep, deep, 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 so deep.It’s veiled by smoke 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许渊冲译)2.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Far, far, so dim looms Altair,/ Bright, bright, glitters Vega fair.Slim, slim, fingers reach out sleeves,/ Click, click, on the loom she weaves.(赵春彦译)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I look for what I miss /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许渊冲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林语堂译)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Man ages all too easily, not Nature:Year by year the Double Ninth returns.(Foreign Language Press)Similar verses: “年年”, “朝朝”, “暮暮”.5.吴山点点愁。
叠词古诗大全

叠词古诗大全叠词古诗大全一、《长恨歌》- 白居易(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楼上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二、《登鹳雀楼》- 王之涣(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欲窮千里返家,更上一層樓。
(3)千載一遇,梅花幸處雪。
三、《声声慢》-李清照(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3)忍把浮名,换了美人。
四、《静夜思》-李白(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五、《桃花潭水深千尺》-晏几道(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不独窗前月,人悄燕南天。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刘禹锡(1)风旌如血马如龙,捷报深山带晓烟。
(2)侍臣骑吏皆传使,城根官吏亦送迎。
(3)君心可知否?妾意昭惠贤。
七、《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意。
(3)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八、《水调歌头》-苏轼(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九、《东篱乐府》- 王鼎(1)曲调杨妃恨,家山淮水留。
(2)慢語郑侯祥,枉道岳阳楼。
(3)收拾屠苏骑,还丹月第头。
十、《古决绝词》- 李清照(1)寂寞深闺,望断天涯路。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十一、《浪淘沙令》- 阮籍(1)舒卷浓眉俯思量,暗度陈仓梦断王侯。
(2)余音袅袅金戈铁马,烟霞岁首一京都。
(3)罗帏薄暮垂垂缓缓,燃烛之下复何如?十二、《菩萨蛮》- 白居易(1)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2)檐前闲立小蓬门,偏对薰炉压素云。
(3)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十三、《滕王阁序》- 王勃(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含有叠词的古诗词

含有叠词的古诗词下面是含有叠词的8首古诗词,这些诗词通过叠词增强了节奏感和意境,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和画面: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低头”是叠词,用来表现李白在明月下思乡的情感,增添了柔和的情感流动。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其中“春眠”和“晓”之间没有直接的叠词,但全诗通过音韵的重复来塑造春天的宁静氛围。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离离”和“一岁一枯荣”均是叠词的变体,表现了草原生长和更替的生命力。
4.《滕王阁序》——唐·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中“齐飞”是叠词,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与孤鹜飞翔的景象,表达了天地一色的和谐美。
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和“已过”形成叠词,表现出舟行轻快、迅速的感觉。
6.《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绿映红”和“烟雨”虽不完全是叠词,但这种词语重复增添了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7.《长歌行》——先秦·佚名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其中“青青”和“朝露”都是形容词的叠词,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8.《夜泊牛渚怀古》——唐·杜甫牛渚西江夜,青楼晓雾中。
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青楼”与“晓雾”在表述上都有叠词,展现了夜晚的清新与景色。
这些诗词通过叠词增加了音韵的重复和节奏感,增强了诗句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安完小“群文阅读”特色课程
教
案
集
年级:三年级
备课组长:于浩江
成员:邵芬芳陈金玉邵国年
二O一六年上期
永安完小“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统一备课纸
3.学习材料三《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
自登临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
4.学习材料四《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①莺燕燕:比喻天真活泼的少女,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
又向华胥见。
”
②花花柳柳:旧指冶艳女郎或妓女。
③风风韵韵:本指一个人的风度和韵致。
后多以形容妇女的风流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