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及其发展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能耗分析
能效比
直流电动机的能效比通常较高,可以在较高的效率下运行,减少 能源浪费。
功率因数
直流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较高,可以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网效率。
热效率
直流电动机的热效率也较高,可以在长时间运行下保持稳定的性 能。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抗干扰能力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通常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复杂 的工作环境下稳定运行。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
调速范围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范围通常较大,可以在较 宽的转速范围内实现平滑调节,满足不同工 况下的需求。
调速精度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精度较高,可以通过精确的控制 算法实现转速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和产品质量。
动态响应
直流电动机的动态响应较快,可以在短时间 内达到稳定转速,满足动态负载变化的需求 。
输标02入题
调压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枢电压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具有调节方便、平滑性好等优点,但调速过程中能量 损失较大。
01
03
串级调速是通过改变转子回路的电阻来控制电动机的 转速,具有调节方便、能量损失较小等优点,但调节
范围较小且对电机结构有特殊要求。
04
调磁调速是通过改变励磁电流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具有调节方便、能量损失较小等优点,但调节范围较 小。
系统调试
在系统集成完成后,进行全面的 调试,确保各部分工作正常,满 足设计要求。
性能测试
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调 速范围、动态响应、稳态精度等 指标,确保系统性能达标。
优化改进
根据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 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进,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无刷直流电机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电机,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是保证电机运行稳定性和提高其性能的重要一环。
一、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动机。
其核心部件是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通过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定子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电机的运转。
相比于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省去了电刷与换向器件,因此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二、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主要包括电压控制调速和电流控制调速两种。
1. 电压控制调速电压控制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采用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调制技术。
PWM技术通过调整电压的占空比,使得电机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以不同的占空比工作,从而实现不同的转速。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于大功率的无刷直流电机,其调速范围较窄。
2. 电流控制调速电流控制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线圈的电流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常见的控制方法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电流控制是在电机定子线圈中加回馈电阻,通过改变反馈电阻的大小来调整电流。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控制参数易调,但是系统稳定性较差,无法适应负载的变化。
闭环电流控制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加入反馈环节,通过传感器测量电机的电流,并与设定的电流进行比较,通过PID控制算法来调整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适用于对转速精度和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三、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是实现电机调速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控制方法。
1. 速度控制速度控制是无刷直流电机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提速,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
《直流电机调速》课件

直流电机调速的分类
直流电机调速可以分为线性调速和PWM调速两种方式。线性调速是通过改变电 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来实现调速的,而PWM调速则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的 占空比来实现调速的。
PWM调速具有更高的调速精度和更小的电机发热量,因此在许多应用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02
直流电机调速的方法
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总结词
通过改变电枢两端的电压,可以调节直流电机的转速。
详细描述
当电枢两端电压增加时,电机转速相应增加;反之,当电压减小时,电机转速 相应降低。这种方法调速范围广,但需要可调直流电源,控制电路相对复杂。
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总结词
通过改变励磁绕组的电流,可以调节 直流电机的磁场强度,进而调节电机 转速。
详细描述
02
直流电机调速是一种常见的电机 调速方式,具有调速范围广、调 速线性度好、动态响应快等优点 。
直流电机调速的原理
直流电机调速的原理基于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与电枢电流成 正比的特性。通过改变电枢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电机的输 出转矩,从而调节电机的转速。
另外,直流电机还具有电枢反电动势,它与电枢电流的大小 成正比。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可以改变电机的输入 功率,进一步调节电机的转速。
控制复杂度较高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算法相对复 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 调试。
05
直流电机调速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
总结词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直流电机调 速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性能直流 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为了满足高精度、高动态响应的调速需求, 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控制算法和优化策略 ,以提高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调节精度、稳 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

直流电机运行特性
机械特性
效率特性
描述电机转速与转矩之间的关系。直 流电机具有较好的机械特性,可以在 较宽的范围内实现平滑的调速。
直流电机的效率较高,通常在80%以 上。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效率可达 90%以上。
调速特性
直流电机的调速范围宽,调速平滑性 好,可以实现无级调速。通过改变电 枢电压、电枢电阻或磁通等方式可以 实现不同的调速方法。
吸尘器
利用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吸尘器可根据清洁需求调节吸力大小,提 高清洁效率。
05
调速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
调速范围及精度测试
调速范围测试
通过给电机施加不同幅值和频率的电压或电流信号,测试电 机在最低速到最高速之间的可调范围。这有助于了解电机在 不同负载和工况下的调速能力。
调速精度测试
在设定的转速下,对电机的实际转速进行测量,并与设定值 进行比较。通过多次测试和统计分析,可以评估电机的调速 精度和稳定性。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直流电机调速中应用
神经网络原理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的计算模型,具有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等 能力。在直流电机调速中,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电机的运行特性和控制经验,自动调
整控制参数,实现电机的最优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
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包括网络结构设计、学习算法选择和训练样本准备等步骤。在直 流电机调速中,通常选择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结构,以电机的转速误差和误差 变化率作为输入,以控制量作为输出。通过选择合适的学习算法和训练样本,对神经网
稳态误差测试
在电机稳定运行在设定转速时,测量其实际转速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通过长时间连续测试和统计分析,可以评 估电机的稳态误差大小和稳定性。
交直流调速系统之直流调速简介介绍课件

机的转速和电流, 机的转速和电流,
实现转速和电流 实现转速和电流
的闭环控制
的闭环控制
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过程
01
输入信号:接收来 自控制器的指令信
号
02
信号处理:将指令 信号转换为控制信
号
03
驱动控制:控制直 流电机的转速和转
矩
04
反馈控制:根据直 流电机的运行状态, 调整控制信号,实
现闭环控制
05
直流调速系统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提高调速系统的效 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 成本
挑战:提高直流调速系统 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复 杂工况的适应性
机遇:随着新能源技术的 发展,直流调速系统在电 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的应用前景广阔
机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 发展,直流调速系统可以 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提 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直流伺服调 速系统:通 过控制直流 伺服电机的 位置和速度 来控制速度
04
直流变频调 速系统:通 过改变直流 变频器的输 出频率来控 制速度
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
整流器:将交 流电转换为直
流电
滤波器:滤除 直流电中的交
流成分
逆变器:将直 流电转换为交
流电
控制器:控制 逆变器的输出 频率和电压, 实现调速控制
电机的转矩
03
电压控制: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来控制
电机的转速
04
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通过速度环和电
流环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
0 1
调速范围:指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的最
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间的差值
0 2
调速精度:指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的转
直流电机调速电路发展综述

直流电机调速电路发展综述1.早期调速方法在早期,直流电机的调速主要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来实现。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串联电阻调速,通过在电枢电路中串联电阻来降低电机的输入电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然而,这种方法效率较低,且无法实现平滑的调速。
2.晶体管控制调速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晶体管作为控制元件来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
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导通状态,可以调节电机的输入电流,从而实现平滑的调速。
这种方法较串联电阻调速更为先进,但仍然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3.可控硅整流器调速可控硅整流器的出现为直流电机调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可控硅整流器可以控制直流电机的输入电压,从而实现精确的调速控制。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宽的调速范围,但需要专业的控制电路来实现。
4.PWM控制调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PWM(脉宽调制)控制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机调速。
PWM控制技术通过调节脉冲宽度来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从而实现精确的调速控制。
这种方法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噪声低等优点,是当前直流电机调速的主流技术之一。
5.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人们开始研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等高级控制策略。
矢量控制通过将电机的输入电流分解为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两个分量,分别对它们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机转矩的精确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则通过直接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来实现快速响应的调速控制。
这些高级控制策略能够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和动态响应能力。
6.现代数字化调速技术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微控制器等数字芯片的出现,数字化调速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机控制。
数字化调速技术能够实现更加快速和精确的调速控制,同时也方便了与计算机等其他设备的接口。
目前,数字化调速技术已经成为直流电机调速的主流技术之一。
7.智能控制调速近年来,智能控制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直流电机调速。
智能控制技术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能够实现更加复杂和高效的电机控制。
直流电机调速电路发展、现状以及前景综述

直流电机调速电路发展、现状以及前景综述摘要: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几乎无处不使用电力传动装置,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产量的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要求能实现自动调速。
对可调速的电气传动系统,可分为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
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易于在大X围内平滑调速,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可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起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中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至今在金属切削机床、造纸机等需要高性能可控电力拖动的领域仍有广泛的应用,所以直流调速系统至今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要求较高的各种生产部门,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直流电机应用;自动控制直流电机发展状况:直流电动机分为有换向器和无换向器两大类。
无刷直流电机是在有刷直流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奠定了现代电机的理论基础。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直流电机,经过约七十年,直流电机才趋于成熟阶段。
随着用途的扩大,对直流电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然,有接触的换向装置限制了有刷直流电机在许多场合的应用,为了取代有刷直流电机的那种电刷——换向器结构的机械接触装置,人们曾经对此做过长期的探索。
早在1915年,美国人Langmil发明了控制栅极的水银整流器,制成了由直流变交流的逆变装置;20世纪30年代,有人提出用离子装置实现电机的定子绕组按转子位置换接的所谓整流子电机,此种电机由于可靠性差、效率低、整个装置笨重而又复杂,故无实际意义。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半导体技术的飞跃。
开关型晶体管的研制成功,为创造新型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带来了生机。
1955年美国D.Harrison等人首次申请用晶体管换向线路代替电机电刷接触的专利,这就是无刷直流电机的雏形,它由功率放大部分、信号检测部分、磁极体和晶体管开关电路等所组成。
交直流调速系统第一章 直流调速简介(第三版)

Id
--负载电流引起的转速降
机械特性曲线
k Ra 机械特性曲线的斜率k值越小,特性的硬度越硬。
KeN
2020/4/14
二、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及其特点
根据机械特性方程可知,改变电枢电压、磁通、电枢电阻可改变转速大小。
•额定转速以下调速,且 电压越低,转速越低。
•特性硬,调速精度高, 最常用。
调压调速
3. 调速的平滑性: 调速平滑性是指调速时可以得到的相邻两转速之比,调速平滑性 接近于1的调速系统称为无级调速,反之为有级调速。
1.什么是调速范围?什么是静差率? 2.静差率是针对某一条机械特性定义的,调速系统的静 差率指的是什么? 3.静差率与硬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020/4/14
解: 得
2020/4/14
•电压降低,n0减小
2020/4/14
二、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及其特点
根据机械特性方程可知,改变电枢电压、磁通、电枢电阻可改变转速大小。
•额定转速以下调速,且 电阻越大,转速越低。
串电阻调速
•特性软,调速精度低, 一般不采用。
•理想空载转速n0不变。
2020/4/14
二、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及其特点
2020/4/14
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
一个好的调速系统应具有较大的调速范围和较小的静差率!
(4)静差率与调速范围的关系 Nhomakorabeas nN , n0 min
则
n0 min
nN s
D
snN
1 snN
D nN
nN
nmin n0 min nN
nN
nN s
nN
snN
1 s nN
2020/4/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直流电机调速硬件设计介绍
生产实际中要求生产机械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速度工作,这就需要对电机的 速度进行快速精确的调节。目前,PWM 控制方式作为可调电源取代笨重的电动机 发电机组以及饱和电抗器的控制方式具有许多优点。 其原理是通过改变脉冲宽度 来调节电动机电枢电压实现平滑调速。 由单片机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一般由电动 机、触发器、调节器、转速/电流检测与反馈环节组成,对系统实现数字触发、 数字测速、数字调节,即所谓全数字控制
二、直流电机概述
直流电动机一般可分为电磁式和永磁式,电磁式电动机除了必须给电枢绕组 外接直流电源外,还要给励磁绕组通以直流电流用以 建立磁场。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可以用两个电源单独 供电,也可以由一个公共电源供电。按励磁方式的不 同,直流电动机可以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和复励 等形式。由于励磁方式不同,它们的特性也不同。 1、他励电动机 他励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分别由两个电 源供电,如图 1 所示。他励电动机由于采用单独的励 磁电源,设备较复杂。但这种电动机调速范围很宽,多用于主机拖动中。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以及发展
摘要 现代工业中,各种生产机械对拖动的电动机有不同的要求,入迅速启动、制 动、反转或极慢的温宿运行等;直流电动机犹豫调速性能好、静差率小、运行效 率高, 在高性能的调速系统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直流电机调速控制技术及其发 展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直流电机 调速控制 发展
一、 引言
电动机作为最主要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 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 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 疗卫生,商务和办公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如电 冰箱,空调,DVD 等)中,都大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动机。据资料显示,在所 有动力资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电动机。同样,我国生产的电能中有百分之 六十是用于电动机的。电动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电气时代,电动 机的调速控制一般采用模拟法, 对电动机的简单控制应用比较多。简单控制是指 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制动,正反转控制和顺序控制。这类控制可通过继电器,可 编程控制器和开关元件来实现。 还有一类控制叫复杂控制, 是指对电动机的转速, 转角,转矩,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进行控制。
六、参考文献
[1]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电机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9 [2] 胡双,马志云.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建模研究[J].电工技术杂志, 2003.8:17~21 [3] 西巴依洛夫, 洛奥斯, 刘锐乡.电机的数学摸拟[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4] 施佩特, 许实章, 陶醒世.电机: 运行理论导论[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3.3 [5] 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社,1998.9 [6] 罗海福, 毛义梅.模糊 PID 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1.3:3~6 [7] 陈梅,杨琳琳,许正荣.直流电机的模糊 PID 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 用,2008.2:14~15 [8] 何平,王鸿绪.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 [9] 佟绍成,王涛,王艳平.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4.4 [10] 汤兵勇,路林吉,王文杰.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2.9 [11] 王晓明.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5 [12] 李育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5
+ -
Ea(S)
1 LaS+Ra
Ia(S)
KT
Ka
Te(S)-
Tl(S) 1 JS+KD
+
四、直流电机调速技术简介及其发展
众所周知,直流电机转速 n 的表达式为:
n U IR K
(2 - 1)
式中:U-电枢端电压 I-电枢电流 R-电枢电路总电阻 Φ -每极磁通量 K-与电机结构有关的常数 由上式可知,直流电机转速 n 的控制方法有三种: (1)调节电枢电压 U。改变电枢电压从而改变转速,属恒转矩调速方法,动态 响应快,适用于要求大范围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 (2)改变电机主磁通中只能减弱磁通,使电动机从额定转速向上变速,属恒 功率调速方法,动态响应较慢,虽能无级平滑调速,但调速范围小; (3)改变电枢电路电阻 R 在电动机电枢外串电阻进行调速,只能有级调速,
动态工作特性是指实际的动作与相应的动作命令之间的响应关系。将式 (2-2)、 式(2-3)、式(2-4)和式(2-+ LaSIa(s)+ Ea(s) JSΩ (s)=Te(s)一Tl(s)一KDSΩ (s) Ea(s)= KeΩ (s) Te(s)=KTIa(s) 上面的式子可以用下面的方框图表示。[3]
三、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在控制中,需要建立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才能进行控制方式的分析,下面 简要介绍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的构建,直流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如图 5 所示。
La
Ra
Q Ua N S Ea Te
负载
Tl
图5直流电动机等效图
电路的电压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为:
U
a
Ra I a La
d Ia dt
Ea
(2 - 2) (2 - 3)
J
d dt T e T l K D
式中 Ua 电源电压; Ia-电枢电流 ; Ra-电枢电阻(包括电刷、换向器以及两者之间的电阻); La-电枢电感; Ea-电枢反电动势; J-转动惯量; Ω -转动的角速度; Te-电磁转距; Tl-负载转距; KD-转动部分的阻尼系数. 永磁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反电动势可表示为: Ea=Ke*Ω 式中Ke-反电动势常数. 电磁转矩为: Te=KT *Ia 式中 KT-磁转矩常数。[2] (2 - 5) (2 - 4)
平滑性差、机械特性软、效率低。 改变电枢电路电阻的方法缺点很多,目前很少采用:弱磁调速范围不大,往 往与调压调速配合使用;因此,自动调速系统以调压调速为主,这也是论文中设 计系统所采用的方法。 改变电枢电压主要有三种方式:旋转变流机组、 静止变流装置、 脉宽调制 (PWM) 变换器(或称直流斩波器)。 (l)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直流电压, 简称 G-M 系统,国际上统称 Ward-Leonard 系统,这是最早的调压调速系统。G-M 系统具有很好的调速性能,但系统复杂、体积大、效率低、运行有噪音、维护不 方便。 (2)20 世纪 50 年代, 开始用汞弧整流器和闸流管组成的静止变流装置取代旋 转变流机组,但到 50 年代后期又很快让位于更为经济可靠的晶闸管变流装置。 采 用 晶 闸 管 变 流 装 置 供 电 的 直 流 调 速 系 统 简 称 V-M 系 统 , 又 称 静 止 的 Ward-Leonard 系统,通过控制电压的改变来改变晶闸管触发控制角α 。进而改 变整流电压 Ud 的大小,达到调节直流电动机转速的目的。V-M 在调速性能、可 靠性、经济性上都具有优越性,成为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 (3) 脉宽调制 (PWM)变换器又称直流斩波器,是利用功率开关器件通断实现 控制,调节通断时间比例,将固定的直流电源电压变成平均值可调的直流电压, 亦称 DC-DC 变换器。 绝大多数直流电动机采用开关驱动方式。开关驱动方式是使半导体功率器件 工作在开关状态,通过脉宽调制 PWM 来控制电动机电枢电压,实现调速。
2、并励电动机 并励电动机的励磁绕组是和电枢绕组并联后由同一个直流电源供电,如图 2 所示, 这时电源提供的电流 I 等于电枢电流 Ia 和励磁电流 If 之和, 即 I=Ia+If。 并励电动机励磁绕组的特点是导线细、匝数多、 电阻大、电流小。这是因为励磁绕组的电压就是电 枢绕组的端电压,这个电压通常较高。励磁绕电阻 大,可使 If 减小,从而减小损耗。由于 If 较小, 为了产生足够的主磁通,就应增加绕组的匝数。由 于 If 较小,可近似为 I=Ia。 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较好,在负载变时,转速变化很小,并且转速调 节方便,调节范围大,启动转矩较大。因此应用广泛。 3﹑串励电动机 串励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之后接直 流电源,如图 3 所示。串励电动机励磁绕组的特点是 其励磁电流 If 就是电枢电流 Ia, 这个电流一般比较大, 所以励磁绕组导线粗、匝数少,它的电阻也较小。串 励电动机多于负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和要求有较大 起动转矩的设备中。 4、复励电动机 这种直流电动机的主磁极上装有两个励磁绕组,一个与电枢绕组串联,另一 个与电枢绕组并联, 如图 4 所示,所以复励电动机的特性兼有串励电动机和并励 电动机的特点,所以也被广泛应用。 5、永磁电动机 这种直流电动机沒有励磁绕组﹐直接以永久磁 铁建立磁场來使转子转动。这种电动机在许多小型 电子产品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以上几种类型的直流电动机中,以并励直流电动 机和他励直流电动机应用最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