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五修辞精练(含解析)

题型研训五修辞1.(2017·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解析A项,“一带一路”比喻成“新引擎”。
C项,“网络病毒”比喻成“洪水猛兽”。
D 项,“我国企业”“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的转变比喻成“弯道超车”。
答案B2.(2015·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比拟(拟人和拟物)的修辞手法。
A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
“试”“裁”是人的动作,用了拟人。
B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
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未运用比拟手法。
C项,说芍药花“含春泪”,“蔷薇”“卧晓枝”,把花写成美人,拟人。
D项,一“偷”一“翻”,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
答案B练后思悟思考1:平时积累的修辞常识能不能在做题的时候迅速提取出相关信息?做修辞题目,有什么经验和感受?思考2: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怎么避免失分?[解题策略]三步思维助你破解修辞类题型【典例】(2016·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A[技法运用]熟悉修辞高考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对仗、反问、设问、反复……要熟悉并能够识别并判断语句中修辞的运用,能迅速从脑海中提取相关信息。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增分突破一 以气理词——文言断句与简答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增分突破一以气理词——文言断句与简答【考点解读】文言断句与简答是江苏高考文科加考的固定内容,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学文化常识和短文的要点概括,难度不大,但命题形式较灵活。
(2019·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徐渭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
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
然__青__莲__以__清__平__调__三__绝__宠__遇__明__皇__实__甫__见__知__于__花__拖__而__荣__耀__当__世__彼__拾__遗__者__一__见__而__辄__阻__仅__博__得__早__朝__诗__几__首__而__已__余__俱__悲__歌__慷__慨__苦__不__胜__述。
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
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解析根据句子的语法和句意关系断句。
“青莲”(李白)、“实甫”(王实甫)、“彼拾遗者”(杜甫)、“余”都是陈述对象,作主语,其前先断开,再根据句意进一步断句。
答案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①语感较差,读不懂文意。
②缺乏必要的断句知识与技巧。
断句方法①通文意②看标志③辨句式④明修辞(2)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________》,其中男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
(3分)解析《西厢记》叙写了书生张珙(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答案西厢记张珙崔莺莺①平时读书少,不注意积累,知识面太窄。
②不是有意记忆,致使记忆模糊,张冠李戴。
①平时多读书、多积累。
②加强强化记忆,记准、记牢。
(3)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内涵。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散文阅读群文通练二故土家园__吾心安处是吾乡含解析

群文通练二故土家园——吾心安处是吾乡微导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柔软之地。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起它。
那里的一井一泉,一石一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早已溶成生活的血肉,难舍难离,这就是乡土情结。
而今,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也早已不为故土所累,鹏举鸿飞,鱼游濠水,各自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心若没有归处,到哪里都是流浪。
”吾心安处是吾乡,如今,故土家园已成为现代人安放心灵的归宿,支撑忙碌、空虚的心灵长出骨架,走向安宁,走向伟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文签:抒情散文+为面目全非的故乡而哭泣夜哭吴佳俊①我在夏夜里听到过各样的哭声。
②那哭声,有时大,有时小;有时缠绵,有时悱恻;有时孤绝,有时冷寂;有时如流星划过天幕,有时如蚊虫嗡鸣耳畔;有时似夜风摇撼大树,有时似月光照临池面;有时像乡村基督徒唱诵的赞美诗,有时像吃斋信佛者念诵的经文……③这些哭声,曾让我彻夜难眠。
我躺在床上,被各种哭声深深地包裹着,酷似黑夜包裹着村子。
苦痛和忧伤如同明灭闪烁的繁星,布满了我大脑的天空。
我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屋瓦,耳边不自然地响起艾青在他的《诗人论》里发出的诘问:“如果你听见深夜里还有哭声……,你的嘴还能缄默吗?”然而,我的确只能缄默,在这个沉闷的夏季的夜晚。
我不缄默,又能如何呢?④在回乡居住的这些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地为众多的密集的哭声所恼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是一个有着哭声的惶然的“子夜”。
我一定要找出那些哭声的来处,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深夜里哭泣,以便使我的内心获得安妥和宁静。
我的锐敏的听觉的雷达,顺着那声音的频率,在黑夜里四处探查,像一束微弱而幽冷的光,穿梭于夜的深渊里。
遗憾的是,我探查了整整一个夏季,还是未能彻底搞清楚那些哭声的来源。
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哭声,我是确凿地知道它们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含解析)

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1.(2019·江苏卷)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
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
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解析要从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入手,理解诗句所对应的劳动场景。
①中的“连枷”是答题的关键,连枷是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籽粒掉下来的农具。
所以这两句诗和“打稻”有关.②中的“绿毯”是答题的关键,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刚插好的秧苗的特点,“清浅縠纹”说的则是水。
所以这两句诗和“插秧”有关。
③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无锡道中赋水车》。
“分畴”是说田间的分区,“走云阵”形容水流淌进稻田后的样子。
“刺水”句的意思是,秧苗像绿针一样刺出水面。
所以这两句诗和“车水”有关.“车水”即用水车排灌。
④中的“机杼”是织布机,所以这两句诗和“织布”有关。
据此确定答案为C.答案C2。
(2018·江苏卷)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
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
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
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解析①句,“乐手无踪”却有洞箫声,“盘丝任翻飞”,可知诗句说的是抖空竹。
②句,“好风相送上瑶台",可知诗句说的是放风筝。
③句,“设机关”“仅存边角”,可知诗句说的是下围棋.④句,“来”以为是“神女从云下”,“去"以为是“姮娥到月边”,可知诗句说的是荡秋千.答案D3.(2017·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 B。
(江苏专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一词语专项练基础组合练1(含解析)

基础强化练一词语专项练+基础组合练1词语专项练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金圣叹,中国颇负________的文学批评家,才气纵横,性情狂傲。
他选录初唐到五代的七言律诗近六百首进行细致点评,揣摩唐人七言律诗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模式,或《清代七百名人传:金人瑞传》说他:“纵横批评,明快如火,________,________,或借题发挥。
一时见者叹为灵鬼转世。
”A.胜名醍醐灌顶笔走龙蛇B.胜名鞭辟入里笔走龙蛇C.盛名鞭辟入里妙笔生花D.盛名醍醐灌顶妙笔生花答案 C解析胜名:有非常好的名声,人人皆知。
盛名:很大的名望。
语境是说金圣叹作为文学批评家在中国古代的名声很大,因此选用“盛名”。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语境是说金圣叹对所选的诗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模式分析透彻,因此选用“鞭辟入里”。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妙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
语境是赞叹金圣叹的文笔很厉害,因此选用“妙笔生花”。
故选C。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则易于枯萎。
在将对方以及自己的思维极端化的背后,标签是认知上的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式教条的渴望,而公民的理性乃至德性需要好的制度来________。
A.懒散墨守成规滋润B.懒惰墨守成规滋润C.懒散一劳永逸滋养D.懒惰一劳永逸滋养答案 D解析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懒散:精神松懈,行动散漫;不振作。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滋养:供给养分,补养;养分,养料。
滋润:含水分多,不干燥;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读者________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_________。
(江苏专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二修辞专项练基础组合练2(含解析)

基础强化练二修辞专项练+基础组合练2修辞专项练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始成灰。
D.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答案 C解析A项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
B项“铁衣”指盔甲,这里指代士兵。
“玉箸”指玉做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指代思妇。
D项“管弦”,“管”指管类乐器,如笛子、箫等;“弦”指弦类乐器,如古筝、琵琶等。
此处指代音乐。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B.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C.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答案 C解析A项“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中秋皎洁的圆月比喻成“金波”“飞镜”。
B项“人间岁月如流水”,把“岁月”比喻成“流水”。
D项“久在樊笼里”,诗人用“樊笼”比喻“过去的仕途生活”。
3.下列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答案 C解析C项“丝竹”借代音乐。
A项“尘网”比喻束缚人的官场。
B项“青云梯”比喻天姥山山路之高,如深入云端的梯子。
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答案 C解析C项使用的比喻手法。
5.下列诗词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D.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答案 D解析“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出自杜甫《曲江对酒》,写暮春时节花落鸟飞之景,并没有使用借代手法。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3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3)1.(2020年河南开封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①雉雊(ɡòu):野鸡鸣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反衬手法。
如:“穷巷牛羊归”“田夫荷锄至”,以动物、人皆有所归,归得惬意,反衬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
或:运用白描手法。
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
2.(2020年豫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注]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2020年海南嘉积中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见欢朱敦儒①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
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最新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_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十六_含答案

专题突破训练:文言文阅读16四、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帆山子传 (清)袁枚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
帆山子,其别号也。
性逋宕不羁。
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
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或下一令曰:途遇彼姝,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
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
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
”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
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
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
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
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
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
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
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
几上罗列图书、珮环。
椭狭零星,手自摹拭。
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躬’,圣人诏.我矣。
”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
年七十四而终。
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
自称无方..之民。
其信然矣。
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
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
帆山,其一也。
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
呜呼,仁哉!(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嗢噱(Wà jué):笑谈,笑话。
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持论快彻.彻:透彻B.叙先贤遗迹..遗迹:留下踪迹C.圣人诏.我矣诏:教导D.自称无方..之民无方:不行礼义5.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⑥椭狭零星,手自摹拭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