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论与古典诗词共36页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人生三种境界”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
清末秀才。
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执着的追求、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一境界”原出晏殊(991--1055)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1、尼采说过:“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目标明确,才能让我们有了明确的选择,无论它有多高。
任何时候都要看准这个目标,用它来激励自己,让它作为一种永远的动力。
比如说你定一个喜欢住的城市,喜欢去的学校,喜欢学的专业,然后用这一年你去苦拼。
目标既要有恒定性又要有渐进性。
哪个是长期目标,哪些是短期目标,要制定清楚。
我的大学是什么?每次考试我进步几名?同学们,你们要知道,长期而远大的目标就是靠着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而逐步实现的。
《韩非子·喻志》上说:“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大境界”包括:
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立寒秋,望江北去。
”这词句出自宋代
词人柳咏的《雨霖铃》,王国维将之作为“昨夜西风”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悲苦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孤独和痛苦中挣扎,面对着无尽的苦难和困境。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衣带渐宽”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执着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爱情而不断努力,尽管面临困难和挫折,但始终不放弃。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蓦然回首”
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顿悟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寻找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学和心理学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三大境界王国维

人生三大境界王国维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所谓的第一境界反映出了人生事业开始前的一种规划,作规划时要有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要高瞻远瞩,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从高处俯瞰世间的万事万物,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有先勾勒蓝图,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后,才能化蓝图为现实。
这个规划的过程是一个既要看,又要思索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有能够耐得住寂寞的恒心,一个“独”字恰到好处地把成就事业的主人公锁定为自己一个人。
也惟有在一个人的思考中方能看到前人的经验,总结和吸纳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因子为自己所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作为人生中的第二境界,是成就事业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一个目标,一个蓝图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待事业开花结果,如不辛勤灌溉,不为它除虫等经历那些繁琐的事情,那么事业之果不仅结不了,甚至连它花的香味也不能嗅到。
所以哪怕忙到瘦了身体,憔悴不堪也不落下那份执着的追求。
也要守着这棵年幼的植物。
这句本是柳永描写的相思怀人的情绪,表达对伊人的想念,被王国维挑到这里来作为人生的的境界的第二个犹为贴切,把热恋中情人不顾一切地追求比喻为对事业的追求,更显示出了追求的真挚与热烈。
"不悔"一词显示出了要追求事业的成功必须有牺牲的精神,要有能为此不惜一切的勇气,执着的信念也必不可少。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洗礼,才能收获喜悦的果实。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人生的第三境界。
王维国人生三大境界

王维国人生三大境界王国维先生治学三重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本来都是言情话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
原词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这一句的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
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
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
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
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词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
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文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论与古典诗词

人生“三鼎足”――画家丰子恺有个 精妙的比喻:圆满人格像是一个鼎,真、 善、美好比鼎的三个足。对于一个人而言。 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这三者 共同撑起一个“大写的人”。
人生“三共日”――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学 生们上课前新祷词:“一个人一生中只有三 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 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 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 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啊!”
蝶 恋 花 宋
-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 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 “危楼”,暗示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 出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 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 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 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 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 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 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 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 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 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 “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 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zcl
青 玉 案
·
元 夕
王国维:《人家词话》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所说的三种境界皆取于古典诗词,仅看三位诗人是很难有确切的联系的。
其实,这看似深奥晦涩的境界只是说三个阶段:开始、过程、结果。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诗文本意是,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声音,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苍茫、空虚与怅惘,抬眼远眺,山阔水长。
而我对王国维所述的理解是,人生起伏波折,无论开始居于山巅或深渊,首先要有执着的理想,明确于未来,阔眼于前方,追求于远方,而不是心止于一方,心中难耐,也只能暗自伤神。
只有心中有了追求,有了对海阔天空的骋望,我们才会有了真正人生的开始,也就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开始。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北宋刘永的《蝶恋花》,原词是用以表达作者对爱情的艰辛追求与执着无悔。
那我看王国维采用为一等境界,便不再是单指情感,而可用来衔接第一境界的开始。
“伊”不再是指爱慕的人,而是一个人一生所追求的理想或事业,也可能是其他,但总归是我们想要的。
那“终不悔”便是在说,我们所渴望的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终后悔,并且永不抛弃不放弃,才有成功的可能。
只要坚持,就有结果,也只有坚持了,才会有结果。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王国维以词句作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但从辛弃疾的词中,我们理解不到所需的蕴意,但有了王国维前两境界的引导,我们不难理会其中悠悠远意,“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磨难,“蓦然回首”,原来它就在眼前,以前只是自己能力不到,无法驾驭。
如此,更显得它的弥足珍贵。
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开始需“独上高楼,望际天涯路”来决断自己人生的方向,过程需“人憔悴”时亦“不悔”,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结果才会有意“回首阑珊处”,即使寻他千百度。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提到的三种境界各是什么意思?
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意: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身处高楼之上,能够高瞻远瞩,看清方向以及道路的终点。
在人生的道路中,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看清形势以及发展的主要方向,才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出自宋代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释意: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解析: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
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
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执着地追求,坚持奋斗,继续前进。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释意: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解析: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找到人生的坦途大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论与古典诗词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