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知识点:库存管理(Inventory control)
外文翻译---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

外文翻译---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及时解决。
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在供应链中,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导致企业难以准确预测市场需求,从而影响库存控制的效果。
2.订单不稳定供应链中的订单不稳定性也是影响库存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订单不稳定会导致企业难以确定库存水平,从而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
3.物流配送问题物流配送问题也是影响库存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物流配送不畅会导致库存积压,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
4.缺乏协调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缺乏协调也是影响库存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缺乏协调会导致企业之间的库存信息不同步,从而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信息共享、优化订单管理、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协调机制等,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库存控制的效果。
尽管从宏观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比传统管理更具优势,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每个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存在差异,存在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实际运用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
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各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观念,导致各自为政的行为降低了供应链整体效率。
2.交货状态数据不准确,导致客户不满和供应链中某些企业增加库存量。
3.信息传递系统低效率,导致延迟和不准确的信息,影响库存量的精确度和短期生产计划的实施。
4.缺乏合作与协调性,组织障碍是库存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5.产品的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导致成本效益被库存成本抵消,引进新产品时也会遇到问题。
因此,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需要制定合适的库存控制策略,包括建立整体观念,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加强合作与协调性,考虑库存影响的产品设计等措施,以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针对库存管理问题,我们推出以下策略:1.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链的名词解释

供应链的名词解释供应链 (Supply Chain) 是指生产、销售和分配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所有过程,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是指管理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运作和协调。
一些关于供应链的重要名词如下:采购 (Procurement) 指的是从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和辅料的过程。
生产 (Production) 指的是将原材料和辅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
仓储 (Warehousing) 指的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存储和管理。
运输 (Transportation) 指的是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运送到不同地点的过程。
销售 (Sales) 指的是将产品或服务销售给客户的过程。
售后服务 (After-sales Service) 指的是为客户提供的售后服务,如维修、更换等。
供应商管理 (Supplier Management) 指的是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指的是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库存管理 (Inventory Management) 指的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库存的管理,包括库存水平的计划和控制。
运输管理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指的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运输的管理,包括运输路线、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的计划和控制。
供应链风险管理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指的是识别、评估和应对供应链中各环节的风险,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性。
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指的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的管理。
生产计划与控制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指的是对生产活动的计划和控制,包括生产进度计划,生产计划调整,生产线调度。
管理运筹学讲义第11章库存管理

转
高
库
货 批 量
库
存
存
订货点
安全库存
订货间隔期
库存控制参数
订货提 前期
时间
管理运筹学讲义第11章库存管理
第一节 库存的相关概念
三、库存策略
1. (s,Q) 策略
(s,Q)策略是指事先设定订货点s,连续性检查库存量,在每次出库时, 均盘点剩余量。当库存量低于订货点s时,则考虑订货,订货量为Q。
这是定量订货控制策略(Perpetual Inventory Control)
管理运筹学讲义第11章库存管理
第一节 库存的相关概念
二、库存类型
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库存
• 相关需求库存是指物品的需求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 • 独立需求库存是指物品的需求不依赖于其它物品,而是直 接来源于企业外部的需求。
确定性库存与随机性库存
• 确定性库存是指供应过程和需求过程都是确定性的。 • 随机性库存是指供应过程的交货提前期或者需求过程 的需求数量是不确定性的,服从于一定的概率分布。
建立不同的库存模型来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如果模型中的需求 率、生产率等一些数据皆为确定的数值时,存贮模型被称为确定性 存贮模型;如果模型中含有随机变量则被称为随机性存贮模型。
管理运筹学讲义第11章库存管理
第一节 库存的相关概念
一、库存系统
库存状态
即存储物的库存数量水平,反映存储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 量变化,库存量随需求过程而减少,又随供应过程而增加。
最优订货量按下列不等式确定:
管理运筹学讲义第11章库存管理
第三节 随机性库存模型
二、多周期库存模型
下面讨论一个周期t后,库存数量I达到什么水平时,可以 不需订货,假设这一库存水平是s,如何找到订货点s呢? 显然,s点不需订货时的总费期望值C(S)如下:
物流库存管理

定量订货法优点:1、控制参数一经确定,则实际操作就简单多了。
实际操作中经常采用“双堆法”“三堆法”来处理;2、当订货量确定之后,商品的验收、入库、保管和出库业务可以利用现有规格化方式进行计算,搬运、包装等方面的作业量可以节约;3、经济批量的作用被充分发挥,可降低库存成本,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4、能经常掌握库存动态,需要时及时订货,不易出现缺货。
缺点:1、必须不断地核查库存量(随着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此问题可较好解决),占用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2、订货时间不能预先确定,难以编制周密的采购计划,不利于对人员、资金、工作业务实行计划安排;3、受单一订货的限制,很难实现多品种联合订货,也不能得到合并订货的折扣。
操作步骤:1、是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2、是库存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每天检查库存3、是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
适用范围:定量订货库存控制方法的再订货点和订货量都是事先确定的,而且检查时刻是连续的,需求量是可变的。
定量订货库存控制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它必须不断连续核查仓库的库存量。
并由于一种货物的订货可能在任何时刻,这种情况就使之难以把若干货物合并到同一次订货中,由同一供应商来供应从而产生一定的费用节省。
定量订货库存控制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库存控制的手段和方法相对清晰和简单,并且可对高价值货物的库存费用精确控制。
定期订货法优点:1、可以多种物资合并订货,降低订货及运输费用;2、无需每日盘点,到期才盘点;3、有了订货周期,方便根据该周期制定计划。
缺点:1、储备定额不一定经济;2、若需求量变动大,例如,某个阶段商品很畅销,卖得快,很快就卖完了,但还没到订货周期,还不该订货,此时就可能出现缺货。
操作步骤:定期订货法具体实施时,首先要如前所说,进行需求分析、经营方式分析、控制方法分析等。
在确定要用定期订货法时,就要分析确定决策参数Qmax 和T。
然后在具体运行时,每隔一个订货周期丁检查库存,发出订货。
每次的订货量的大小都是使得订货后的名义库存量达到Qmax。
inventory control models

inventory control models
库存控制模型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最优的库存策略,实现最大化利润和最小化成本的目标。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常用的几种库存控制模型。
第一种库存控制模型是基于经验的模型。
这种模型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直觉来制定的,通常适用于中小企业或者刚刚起步的企业。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是缺点是准确率较低,容易出现误差。
第二种库存控制模型是固定数量模型。
这种模型主要用于对已知需求量的产品进行管理,即定期定量地补充库存。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稳定可靠,适用于需求量稳定的产品,但是缺点是容易产生过多的库存,导致库存资金占用过高。
第三种库存控制模型是周期性重新订货模型。
这种模型是以某个时间间隔为周期进行重新订货,以满足下一个周期的需求。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需求量的变化进行调整,避免了过多的库存,但是需要精确地估计需求量和订货时间。
第四种库存控制模型是基于需求预测的模型。
这种模型是根据过去的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来预测未来的需求量,以此来制定最优的库存策略。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准确率较高,可以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库存,但是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库存控制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在库存管理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
的产品、市场和企业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库存控制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最佳效果。
库存的名词解释

库存的名词解释库存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它可以指物料或商品在特定时间内存放在仓库、工厂、仓储中央等地方的数量。
库存量可以衡量企业的供应能力,也是企业判断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的依据。
库存的概念包括几个不同的概念,如库存管理、库存控制、库存监控等。
库存管理是指规划、控制和监督企业的库存,以确保其正确的量和质量,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库存管理的目的是节约时间和资源,尽可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使企业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库存管理包括对库存水平、库存周转率、库存效率、库存成本等指标的控制和调整。
库存控制是指企业通过监督库存情况来控制库存量,使库存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以确保企业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库存控制主要通过对当前库存量的监测、对预测需求的评估、预警等方式来实现,以确保库存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库存监控是指企业通过定期监控库存量,以了解库存量的变化情况,以确保企业能够按时供应客户所需的产品和物料。
库存监控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库存量的变化,以便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库存量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库存是企业经营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库存管理,制定有效的库存管理体系,确保库存量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Inventory is a widely used term that can refer to the amount of materials or goods stored in warehouses, factories, storage centers, etc. at a given time. The inventory level can measure the supply capability of an enterprise and also serve as a basis for judging the market demand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concept of inventory includes several different concepts, such as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monitoring, etc.Inventory management refers to the planning,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inventory in order to ensure its correct quantity and qua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The purpose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to save time and resources,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enable enterprises to respond quickly to market demands. Inventory managementincludes controlling and adjusting indicators such as inventory level, inventory turnover rate, inventory efficiency, inventory cost, etc.Inventory control refers to the control of inventory by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supervision of inventory situation to keep inventory at a reasonable level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 needs. Inventory control is mainly achieved through monitoring of current inventory level, evaluation of forecasted demand, warning, etc., to ens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imeliness of inventory.Inventory monitoring refers to the regular monitoring of inventory by enterprise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in inventory level in order to ensure timely supply of products and materials to customers. The purpose of inventory monitoringis to timely discover the changes in inventorylevel in order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ens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imeliness of inventory.Invent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its management level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enterpris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management, formulate effective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ens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imeliness of inventory.。
库存管理

p-d d
(1/2)Q1
0
tp
LT
Q Q1 p
RL 0 tp p-d d (1/2)Q1
LT
1 pd D Q C h S C D 年总费用= 2 p Q
求得最优解:
Q* 2 DSp Ch( p d )
例: 三藏公司是生产氧气瓶的专业厂。该厂 年工作日为220天,市场对氧气瓶的需求率为50瓶/ 天。氧气瓶的生产率为200瓶/天,年库存成本为1 元/瓶,设备调整费用为35元/次。求:经济生产 批量(EPQ);每年生产次数;最大库存水平; 一个周期内的生产时间和纯消耗时间的长度。
1 1 年维持费用= Q C h Q H 2 2
Q
(1/2)Q
RL
LT 订货费用(Ordering cost):除用到上述符号外,再设:S-----每 次订货费用(元),则年订费用为:
D S 年订货费用= Q
总费用 存储费用
总费用(Total cost)
经济批量
订货费用
2.库存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组成物流供应链的各企业之间的关 系由过去建立在买卖交易基础上的对立 关系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型关系 的转变,供应链各个企业间交流、分享 信息,协调进行库存管理成为可能,而, 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出现使这 种可能变为现实。
三、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与网络化管理。 2. 整合化管理。 3. 零库存管理。 (1)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2)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经营 制度。 (3)实行“看板进货”制度。 (4)依靠专业流通组织准时二均衡供货。
库存增加的原因
营业部门对于订货的预测出现偏差 设计部门的计划不周全 库存管理方法拙劣 制造工程延迟 采购部门的业务技术不成熟造成订货周期长等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安全库存减少
快速反应 提前期缩短
管道中库存减少 预测误差减少
23
第三节 连续补充库存战略
• 连续库存补充计划(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 简称CRP),利用及时准确的销售时点信息确定已销售的 商品数量,根据零售商或批发商的库存信息和预先规定的 库存补充程序确定发货补充数量和配送时间的计划方法。
22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六、快速反应战略
• 供应商
– 尽可能的从零售商处获取实时销售数据 – 利用这些信息,制定补充库存,计划生产,安排配送日程
• 零售商
– 根据供应商的配送日程,制定定单
• 利益
– 零售商
▪ 降低库存
– 供应商
所需库存减少
▪ 提前期缩短
▪ 降低库存 ▪ 反应速度增大
• 运作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Operation)
– 系统运行不稳定是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所致, 控制失效是组织管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的根源。
– 为了消除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需要增加组织的控制,提 高系统的可靠性。
18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2、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的来源
• 供应商的不确定性 – 表现在提前期的不确定性,订货量的不确定性等。 – 供应不确定的原因包括:供应商的生产系统发生故障 延迟生产,供应商的供应商的延迟,意外的交通事故 导致的运输延迟等等。
单周期库存:一次性订货,如报纸 多周期库存:重复性订货
4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库存控制的基本策略
• 库存控制的目的: – 服务水平最高:快速供货 – 库存费用最低:持有成本+订购成本+缺货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2知识点:库存管理(Inventory control)
库存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过去认为仓库里的商品多,表明企业发达、兴隆。
而现代管理学如MBA、CEO12篇及EMBA等则认为零库存是最好的库存管理。
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加重。
但是如果过分降低库存,则会出现断档。
Inventory control or stock control can be broadly defined as "the activity of checking a shop’s stock". More specifically inventory control may refer to: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technological system and the programmed software necessary for managing inventory
·In economic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the inventory control problem, which aims to reduce overhead cost without hurting sales. It answers the 3 basic questions of any supply chain: When? Where? How much?
·In the field of loss prevention, systems designed to introduce technical barriers to shoplifting
Stock control features in the syllabuses of several ACCA examination papers. The areas usually tested in these papers are:
·determining an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 – calculations to assess how many units of a particular stock item to order at a time
·finding an optimal re-order level (optimal ROL) – providing some idea of the level to which stocks can be allowed to fall before placing an order for more
·discussions of various practical aspects of stock management – often referred to by students with
no practical experience as ‘theor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OLDING STOCK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an EOQ and an optimal ROL is that there are advan ta 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olding stock (of buying stock in large or small quantities).
The advantages include:
·the need to meet customer demand
·taking advantage of bulk discounts
·reducing total annual re-ordering cost
The disadvantages include: ·storage costs
·cost of capital tied up in stock ·deterioration, obsolescence, and th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