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8篇)

成语故事大全(8篇)成语故事篇一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接连好几个月没下雨,各处都闹旱灾,井、河干涸,地开裂,庄稼颗粒无收。
珠崖郡的崖县(今三亚市)也不例外,饥饿干渴的崖县人天天跪在地上,祈求天神赐降甘霖。
在崖县的鹿回头村庄,有一位勤劳勇敢地小伙子,他的名字叫阿富,他每天到海里去捕鱼给乡亲们。
奇怪的是,那年到哪个海域都捕不到鱼,只有到大东海才能打到鱼和虾。
一天,阿富在大东海打到一条好大的鱼,他回到村,把鱼切成一块块,分给乡亲们,而自己只留下一点点鱼头。
他正要烧水煮鱼头时,来了一位要饭的老太婆,只见她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破衣烂衫,又脏又臭。
阿富一点也不嫌弃她,请她坐下,说煮熟了鱼头就给她吃。
老太婆说,她饿了三天三夜,最好现在就给她生鱼头吃。
阿富二话没说,立即把鱼头给了老太婆。
老太婆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顿时有了精神。
她跪下叩头感谢阿富的帮助,阿富慌忙上前扶她起来。
当老太婆被阿富扶起来时,阿富闻到了一阵阵淡淡的清香。
他抬头一看,天哪,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又脏又臭的老太婆,而是一个胜似天仙的美女。
只见她乌黑的秀发披在肩上,眼睛又大又黑,脉脉含情,樱桃似的小嘴漾着动人的微笑,整个鹅蛋形的脸上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辉。
她整个的人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槟榔花,又美又香又动人。
阿富望着她,眼睛都发直了。
好半天他才问:“你就是刚才那位老太婆变的?”姑娘点点头说:“我的名字叫阿美,是大东海龙王的第三个女儿。
现在人间闹旱灾,我是来告诉你们,善良的人们只要到大东海喝三口海水,回来后,挖地出水,种地丰收,做买卖发财。
总之,就能心想事成。
”说完,她问阿富是否愿意试试。
没等阿富回答,她即拉起阿富的手,阿富感到身体飘了起来,一会儿,就到了大东海边。
阿美用手捧了三口海水喝,阿富模仿阿美的动作,也用手捧了三口海水喝。
这里阿美又拉起阿富的手,飘到了田间。
她对阿富说,你心里想着一件事,然后你开始行动,保你心想事成。
阿富蹲下来,用双手掘地,不一会儿,地里冒出一汪清澈的淡水。
10个成语故事(深度好文)

1、三顾茅庐(刘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3、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4、四面楚歌(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5、暴殄天物(商王)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
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6、怒发冲冠(蔺相如)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7、手不释卷(吕蒙)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8、、墨守成规(墨子)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9、东窗事发(秦桧)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
10、司空见惯(刘禹锡)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八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故事

八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故事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八仙过海、四面八方、横七竖八、四平八稳、七零八落、正儿八经、四通八达、七老八十、八拜之交、七七八八、块儿八毛、半斤八两、十有八九、乱七八糟、千儿八百、杂七杂八、八面玲珑、七嘴八舌、老八辈子、胡说八道、七拼八凑、九州八极、七言八语、八方风雨、正经八百、七损八益、三臡八菹、正经八摆八仙过海、八拜之交、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府巡按、八珍玉食、八方风雨、八百姻娇1.八仙过海[bāxiānguòhǎi]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
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
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2.八拜之交[bābàizhījiāo]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
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3.八面玲珑[bāmiànlínglóng]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
本指窗户明亮轩敞。
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4.八面威风[bāmiànwēifēng]威风:令人敬畏的气势。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
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5.八府巡按[bāfǔxúnàn]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
“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
6.八珍玉食[bāzhēnyùshí]泛指精美的肴馔。
7.八方风雨[bāfāngfēngyǔ]四面八方风雨聚会。
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8.八百姻娇[bābǎiyīnjiāo]泛称宫女。
《宣和遗事》前集:“甚言语?他是天子,有一皇后,三夫人,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更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姻)娇。
”对牛弹琴表述:嘲笑懂事的人稀奇古怪对方说道得就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
当看见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睡著,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赛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成语故事》(共46张PPT)

2021/8/15
25
《滥竽充数》
说说“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 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 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 好的里面充数。
2021/8/15
26
《滥竽充数》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021/8/15
27
8、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2021/8/15
9
chuō
戳
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 。
2021/8/15
10
máo 矛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dùn 盾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锐利 坚固 拿 卖
你能用上这些词,说一说这个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1/8/15
11
《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 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 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 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 哑口无言。
2021/8/15
12
《自相矛盾》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 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
“夸口”:吹牛,说大话
“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 不穿它。”
2021/8/15
17
自相矛盾
——韩非子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
之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
能陷(xiàn )也。”又誉其矛
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其人弗(fú )能应也。
2021/8/15
18
《自相矛盾》
八个字的成语故事(10篇)

八个字的成语故事(10篇)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八个字的成语故事1善恶有报,暴君难逃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国君晋厉公由于过于宠幸嬖姬,又杀害忠臣,所以晋国的人都很怨恨晋厉公。
最后晋厉公被自己的臣子杀害了之后,鲁国边境的官员就把这个消息报告给鲁成公。
当时鲁成公正在上朝,于是便问在场所有的文武百官:一个国家的臣子如果杀了他的君王,那应该算是谁的过错?结果群臣之中没有人回答的出来。
最后,在大臣中,有一个名叫里革的人上奏说:这件事情是国君的过错!因为统治国家和人民的人,其权威非凡的巨大!如果这样有权位的一个人却失去了威德,而且落到被人民所杀的下场,那么他的罪过也一定是非常之大!况且,身为君王的人,其职责就是应该好好地抚顺百姓、调正人民当中不好的行为观念的。
如果一个君王反过来放荡自己邪乱的行为,放弃了治理国民的重责大任,使得人民之中产生了邪恶之徒,而君王却一无所知、无从考察,那么邪恶之徒与灾难一定会越积越多。
如果以邪乱的方法来面对百姓,就会让全国陷入淫乱而无可救药。
在任用贤臣时,如果不能持之以恒,使下达的命令法规无法按步实施,最后就会使人民走上绝望的地步而完全无法再安抚民心。
假如一个国家最后是走上这样的命运,那又怎会需要这样的国君呢?所以,在夏朝的末期,其王夏桀逃到南巢;商朝的末期,其王商纣死于京城;东周末年,周厉王被流放到彘;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死在戏山。
这些君王都是因为他们用了邪乱的方法治理人民的缘故啊!所谓一国之君,就像是人民的大河大湖一样,当这大河大湖要往哪里流动,人民就像水中的鱼一样,就往哪个方向游动。
所以其结果不管是美好的,还是悲惨的,都是国君自己所决定的,人民又怎能左右呢?八个字的成语故事2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西汉时期,邹阳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入死囚牢,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信表明忠心。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的八个成语故事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的八个成语故事1、卧薪尝胆:解释: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2、指鹿为马:解释: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故事:秦末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故后假传圣旨命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他还想篡夺帝位,特地把一匹鹿当马送给秦二世胡亥,胡亥说是鹿,赵高叫胡亥问群臣。
群臣有些迫于丞相赵高的势力违心说是鹿,只有部分说是鹿的大臣后被赵高所害。
3、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4、三顾茅庐: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故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
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5、四面楚歌: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关于友谊的成语故事8个

以下是8个关于友谊的成语故事:1.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来源于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
他们两人非常要好,尽管管仲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鲍叔牙的地方,但鲍叔牙始终如一地支持他,认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
后来,管仲在鲍叔牙的推荐下成为了齐桓公的重臣。
2. **刎颈之交**:这个成语讲述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他们两人开始并不和睦,但蔺相如的宽容和大度最终感动了廉颇,使他负荆请罪。
他们最后成为了生死之交的朋友。
3. **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来自《三国演义》,讲述的是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的事情,他们誓言生死与共,共同寻求天下未定之事。
4. **高山流水**:这是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的琴艺高超,但无人能懂,直到遇到钟子期,两人成为了知音。
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再也没有弹琴,因为他认为再无人能懂他的琴声。
5. **胶漆相投**: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两个人的关系像胶和漆那样黏结。
它来源于陈重和雷义的故事,两人同窗学习,形影不离,如同亲兄弟一样。
6. **鸡黍之约**:这个成语来源于范式和张劭的故事。
他们两人一同在京城里读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分别时,范式承诺两年后去张劭家拜访,果然如期而至,这个故事展现了他们对友谊的坚守和信任。
7. **生死之交**:这个成语形容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可以为了对方牺牲生命。
它来源于多个历史故事,比如赵子龙为了救刘备的儿子阿斗,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展现了他们之间生死之交的情谊。
8. **情同手足**:这个成语形容朋友之间的感情深厚,如同亲兄弟一样。
它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故事和经历,表达了朋友间彼此关心、照顾,如同一家人一样的感情。
这些成语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友谊的深厚和伟大,强调了朋友间信任、理解、支持和牺牲的重要性。
简单的成语故事

简单的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简单的成语故事简单的成语故事8则小学生需要学习很多成语,下面就由本店铺为大家分享一些简单的成语故事吧,希望大家喜欢!1揠苗助长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 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 盾它都能戳穿。” 那个楚国人 张口结舌 ,回答不出来了。
《自相矛盾》这则成语 比喻语言、行为前后自相抵
触,无法自圆其说,讽刺无 视实际、随意夸大。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自曰(yuē):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
这下我们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 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啦!用我们 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
的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
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题目:
《南郭先生下岗后》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自读课文,要求:
读通课文,动笔圈画出生字 新词并想办法解决。
鬻(yù):出卖。 誉之:誉,称赞;之,它,这里指矛和盾。 陷:破,本文有“刺穿”的意思。 于物:对于物体。本句中指盾。
或曰:有人说。
滥竽充数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 为蒙混 ; 竽:古代的一种乐器; 充:冒充; 数:数目。 课文指没有真才 实学的南郭先生蒙混 在吹竽的行家队伍里 充数。
每当演奏时, 他就鼓着腮帮,按 着竽眼儿,装出会 吹的样子,居然得 到了和别人一样多 的俸禄。
成语故事
成语来源:
一是书本记载:古代寓言、古典 作品、历史典故 …… 二是民间口语
自读课文,要求:
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
顺,想想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自 相 矛 盾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 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 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 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 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 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诞:荒唐的,不合情理。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守株待兔、掩耳 盗铃、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四面楚歌、完璧 归赵、负荆请罪、望梅止渴;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女娲补天、愚公 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还有很多成语来自古代的名句、老百姓的 生活等等。
从字数上看,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但也有三个 字的,如“莫须有”、“马后炮”; 有五个字的,如“小巫见大巫”、“千里送鹅 毛”; 有六个字的,如“既来之,则安之”、“五十步 笑百步”; 有七个字的,如“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八个字的,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也有九个字的,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十个字的,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甚至十个字以上的,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 祸福”。
墙壁 逼真 神韵 张僧繇 唬人
b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ī
yùn
sēng yóu hǔ
张牙舞爪 腾空而去 惊叹不已 点睛之笔
默读,思考:
①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②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③“点睛”的结果怎样?
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一天,他 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 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画上 眼睛。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很是惋惜, 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只
好逃走了。
比喻没有真才实 学的人,混在行家里 面充数,或比喻拿不 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 面。有时候也用来表 示自谦,说自己水平 不够,只是凑个数而 已。
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 就会飞走。游客不信,都以为 张僧繇在唬人。大家一再要求, 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 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 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 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 睛之笔。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两条被点上眼睛
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 不已,有的说 说 说: ;有的 ;还有的 。他们无不佩服
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 讲话时,在关键词处用几 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 动有力。
画龙点睛
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yóu)画之……又 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 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yú), 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 现在。 武帝:梁武王萧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