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一、课文内容。

- 作者:萧红。

- 主要内容: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 重点语句。

-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些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表达了“我”在园子里的自由快乐。

- 作者:季羡林。

- 主要内容: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 重点语句。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句诗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 作者:陈慧瑛。

- 主要内容: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述了外祖父的几件事,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 重点语句。

-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通过梅花的特点,赞美了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二、字词积累。

1. 会认的字。

2. 会写的字。

- 重点词语如“蝴蝶、蜻蜓、蚂蚱、樱桃、锄头、承认、水瓢”等。

- 易错字:“承”字中间是三横,“瓢”字的右边笔画较多要注意书写顺序。

3. 多音字。

- 例如“晃”:huǎng(晃眼)、huàng(晃动);“燕”:yān(燕山)、yàn(燕子)。

三、语文园地。

1. 词句段运用。

-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通过对描写事物的词语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 仿照例句,把一个画面写具体。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考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考点
2.宝玉形象特点:率性、纯真。林黛玉:心地善良、谨小慎微。
本单元灵活运用:
1.我国的四大名著是指: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曹雪芹写的《红楼梦》。
2.“三借芭蕉扇”是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智取生辰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小说《红楼梦》中的故事,赵子龙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2.主题:本文主要写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一段经历,表现了石猴的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形象特点。
4.石猴被群猴拜为猴王,这是因为:群猴有言在先,谁可以钻进瀑布,寻个源头,不伤身体,即拜为猴王,而石猴做到了。
第八课《红楼春趣》
1.《红楼春趣》选自我国名著《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5.《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故事。我知道三国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六课《景阳冈》
1.《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的《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着重叙述武松在酒店喝酒和趁着洒兴上冈打虎的情形,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机敏的英雄性格。
2.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可概括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等几个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打虎是重点。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课文重点内容理解:
1.本文选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的第一回,我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其他故事: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这部小说讲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有: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我的最喜欢的人是孙悟空,原因是他不畏艰险、锄强扶弱、当机立断、嫉恶如仇、不屈不挠。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知识
第一小节 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倍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因数与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找一个数的因数:
例:48的因数有哪些?
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

1×48
2×24
3×16
4×12
5(省略不写)
6×8
7(省略不写)
找一个数的倍数:
例:6的倍数有哪些?(写5个)
6的倍数:6, 12, 18, 24, 30·
6×1 6×2 6×3 6×4 6×5
第二小节 2、5、3的倍数的特征
2. 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为0,2,4,6,8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是1,3,5,7,9)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个位是0,2,4,6,8) 奇数+奇数=偶数(减法相同)偶数+偶数=偶数(减法相同)奇数+偶数=奇数(减法相同)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3.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4. 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例如:672:6+7+2=15 15是3的倍数则672就是3的倍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本文将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知识。

一、小细节积累1.地理知识:–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地理特点。

–天气预报:学会听懂简单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

2.历史知识:–秦始皇:认识秦始皇及他的统一战争。

–兵马俑:了解秦始皇陵的壶宝和兵马俑。

二、学习要点重点梳理1.地理知识:–中国地图:掌握中国地图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等基础知识。

–气象图:初步了解气象图的绘制和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2.历史知识:–秦始皇统一:理解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

–兵马俑保存:认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保存方法。

三、学习方法建议1.地理学习:–多看地图、多练习判断方位,加深对地理地形的认识。

–多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知识。

2.历史学习:–多阅读历史故事,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考古资料:了解考古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如何保护历史文物。

四、知识拓展1.地理拓展:–探讨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

–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础概念。

2.历史拓展:–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学习其他历史知识。

–了解其他古代文明的兴衰与交流历史。

五、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中国地理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时多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实践,积极拓展知识面,做到知识应用灵活多样。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祝学生们学业进步,取得好成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天天向上学堂专业托管式教育关注孩子习惯和成长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一、重点生字蓑(蓑衣)遮(遮盖)媚(妩媚)剥(剥皮)卸(卸煤)嚼(咀嚼)傻(傻子)胚(胚胎)祸(祸患)赋(赋予)痴(痴迷)愧(惭愧)二、重点词语蓑衣茅檐翁媪咀嚼幼稚寂寞重临蚂蚱闪烁光芒四射随意祸患澄澈随心所欲天赋妨碍绞尽脑汁困窘花苞汲取柔软三、词语拓展与“轻”有关的词语:轻松的步伐轻便的行装轻快的曲调轻盈的舞步含有比喻意义的词语:眉目唇齿咽喉心腹肝胆手腕手足骨肉“颜色+得”式词语:绿得生辉白得耀眼黑得透亮红得发紫四、多音字剥bao(剥皮)bo(剥削)嚼jue(咀嚼)jiao(嚼烂)尽jin(尽管)jin(尽头)禁jin(禁止)jin(情不自禁)澄cheng(澄澈)deng(澄出来)臂bi(手臂)bei(胳臂)五、近义词侵犯——入侵暖和——温暖想念——惦念沉默——缄默等候——等待闪烁——闪耀存心——故意阴凉——阴冷惩罚——处罚轻盈——轻巧误解——误会驱逐——驱赶祸患——祸害甜美——甜蜜汲取——吸取戏耍——玩耍六、反义词侵犯——保卫暖和——冰凉轻松——沉重沉默——吵闹幼稚——老练新鲜——腐烂承认——否认独立——依赖澄澈——浑浊轻盈——笨拙湿软——干硬柔软——坚硬七、重点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一语双关。

我把自己的这种遭遇与世界上有重大发明、发现的人受到驱逐和迫害联系起来。

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八、语法知识融景于事:把景物描写与事情叙述融合在一起,达到彼此映衬,相得益彰的效果。

《古诗词三首》分号的用法:表示并列关系;分项说明事物。

寄情于物:将人的情感寄托在某一物上,通过拟人化的描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

《祖父的园子》九、需背诵内容《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第15、16自然段;日积月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精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精品)

坠。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千尺丝纶直下垂”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双关
11.下列那两句诗写了寒食节的风俗。( )
A. 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
B.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C.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D.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A.诸葛亮
B.姜太公
C.阿衡
D. 伊尹
4.下列人物冢哪一位不是西汉的大奖( )。
A.卫青
B.韩信
C.霍去病
D.李广
5.王维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 )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杜甫
B.李白
C.苏轼 D.孟浩然
6.王维的“使至塞上”表达了他( )的感情。
A.乐观豁达 B.消极悲观 C.热爱生活 D.悲苦惆怅
7.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 )的美称。
A.诗圣
B.诗骨
C.诗杰
D.诗仙
8.“此时此夜难为情”中写的是作者受( )折磨而难以自持。
A.思乡
B.相思
C.思念亲人
D.兄弟分别
9.下面哪两句诗写出了塞外独有的景色( )。
A.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
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léi lèi)鼓,一
边(纳 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sǎn sàn)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1. 理解单位间的进率
-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 掌握面积公式
- 长方形面积:长×宽
-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 圆形面积:πr²
-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 掌握周长公式
- 长方形周长:(长+宽)×2
- 正方形周长:边长×4
- 圆形周长:πd(d为直径)
4. 掌握体积公式
-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 正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 圆柱体积:πr²h(h为高)
5. 掌握容积公式
- 长方体容积:长×宽×高
- 正方体容积:边长×边长×边长
- 圆柱容积:πr²h(h为高)
6. 掌握单位换算
- 长度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进率。

- 面积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进率。

- 周长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进率。

- 体积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进率。

7. 掌握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 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根据图形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 图形体积计算方法:根据图形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1. 小数的认识和读法小数是数学上的一种特殊数,它可以表示整数之间的数或者非整数数值。

在小数中,第一位数字左边的部分被称为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被称为小数部分。

例如,0.5这个数是一个小数,它表示半个单位。

在中文中,0.5可以读作“零点五”或“五分之一”。

小数的运算和整数的运算类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但小数的运算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位数的对齐。

2. 分数的认识和读法分数也是数学上的一种特殊数,它表示一个单位被分割成若干份中的其中一份。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分子表示分割出来的份数,分母表示总共分成的份数。

例如,1/2这个数是一个分数,它表示一个单位被分割成两份中的一份。

在中文中,1/2可以读作“一半”或“二分之一”。

分数的运算也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但需要注意分数的通分和约分。

3. 角度的认识和度量角度是数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或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

角度用弧度和度数两种方式来度量。

其中,弧度表示角度所对应的圆弧长度占整个圆的长度的比值,度数则表示角度所占整个圆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角度来描述一个圆周被分成的份数。

例如,圆周被分成360份,每份的角度就是1度。

4. 钟表时间的读法和转换钟表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常见的时间形式,它表示一天中的时间进展。

钟表时间通常使用12小时制或24小时制来表示。

在12小时制中,一天被分成两个12小时的时间段,其中上午从00:00到11:59为上午,下午从12:00到23:59为下午;在24小时制中,一天被分成24小时的时间段,从00:00到23:59依次为每个小时。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分钟和秒钟的概念。

在钟表时间中,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一个分钟等于60秒钟。

5. 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和计算面积和体积是数学中最基本的三维和二维概念,它们通常用来描述图形的大小。

在二维几何中,面积用来描述平面图形所占据的面积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复习内容
一、字词。

1、要求学会的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
乳执划控侨证熔蒸挟例薯嫁菌饲率诱
2、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橘澎湃陨雌卓濒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乳白色执行划破控制华侨证实熔岩裹挟蒸气例如马铃薯嫁接细菌效率濒危诱人练习2中的词语
4、多音字(弄清读音,理解意思)
(1)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
划:huá用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擦过去。

(2)我们的计划不变。

划:huà计划。

5、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寒风凛冽戈壁大漠朝夕相处亮如白昼游弋澎湃清晰可辨干涸
突如其来持续不断渺茫家常便饭紧急关头繁殖后代濒临灭绝生态平衡
二、句式训练。

1、读句子,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体会发射前的紧张气氛)
(2)“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体会因为“神舟”5号发射成功人们兴奋的心情。

而且内在的情感一层比一层表达得更强烈)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家常便饭”本义指很平常、经常发生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看,时说太阳系内无数大大小小四处游荡的碎片,彼此碰撞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很平常。

(2)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集体大逃亡”是用形象的手法,写出了由于火星引力小,致使火星表面液态水蒸发变成大量气体离开火星的样子。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下列课文。

《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
对于古诗,除了背诵和默写,还要理解其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知道诗句的大意。

四、片段训练。

1、上网或阅读课外书了解“克隆”的知识,想像它诱人的前景,并且把它写下来。

2、描写一对孪生兄弟,写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

想像一下当时的场面,写一段话。

4、关于“克隆”,你有什么奇思妙想呢?先想一想,再写下来。

五、关于课文学习,要熟练掌握以下内容。

1、《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前后可分为“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大部分。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飞行员杨利伟第一次飞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隔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这段话写出了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这句话的作用是照应文题“梦圆飞天”,又使整篇课文浑然一体。

2、《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

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

“孪生兄弟”本来是指同一胎出生的兄弟俩,课文中的“孪生兄弟”是指火星和地球。

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课文中主要提出两个并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二是火星上的水为什么不能像地球上的水一样能留住呢?3、《克隆之谜》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

为了说明事物,通常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和打比方等。

在本课中为了说明“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作者就采用了举例子的方法,列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代表的植物;再如为了说清楚克隆的含义,运用了下定义的的方法。

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名叫“多利”。

六、积累延伸
1、跟“水”有关的成语:
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惊涛骇浪
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波峰浪谷浊浪排空2、“水是生命的源泉”。

爱护水资源的标语有:
珍惜水吧,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

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请珍惜每一滴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