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合集下载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一)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
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 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通 过这条古道,不只使藏区人民获得了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内地出产 的物品,弥补了藏区所缺,满足了藏 区人民所需。而且让长期处于比较封 闭环境的藏区打开了门户,将藏区的 各种土特产介绍给内地。形成了一种 耐久地互补互利经济关系。
茶马古道
• 茶马古道路线 • 茶马古道历史简介 • 古道上的背夫和马帮 • 古道的历史作用 • 沿途的美景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 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 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 ,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 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 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 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 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 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 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 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 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 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 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二)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
展。沿着这条道路、随同茶马贸易不 仅大量内地的工农业产品被传入藏区 丰富了藏区的物资生活,而且内地的 先进工艺、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进 入藏区,推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
古道上的美丽风景
• 拉萨 • 丽江 • 大理 • 香格里拉 • 康定 等等
四川岷山生态茶场。时值四月,两双细致入微的手正在
古道背夫的艰辛

什么是茶马古道

什么是茶马古道

什么是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但是你有没有进一步了解过茶马古道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什么是茶马古道,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马古道简介茶马古道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南地区、西藏及南亚、东南亚,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以普洱茶和马匹牲畜为主要贸易对象的民间国际古贸易通道。

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势最高最险的文明传播古道,全凭人力和牛马踩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各民族融合的桥梁。

茶马古道加强了藏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南亚、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打开了方便之门。

茶马古道之名因茶马互市而得,主要包括川滇古道、滇藏古道、川藏古道、滇缅印古道四个大方向,每个大方向还可以分出若干条路线。

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木霁弘是茶马古道最早的正式提出者之一。

他经过实地考察证实了其中七条路线的真实性。

这七条路线包括雪域古道、贡茶古道、买马古道、漓缅印古道、滇越古道、滇老东南亚古道、采茶古道。

雪域古道始于云南南部的产茶地大理、丽江迪庆,进西藏,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国。

这条古道有两条岔道,一条由云南的德宏,保山,经怒江到西藏,与主道会合另一条由四川的雅安、巴塘、理塘,经西藏,西藏境内怒江岸边古道上行进的马帮与主道会合。

贡茶古道从云南南部经思茅、大理、丽江,到四川西晶,然后进入成都,再到内地各省及北京。

该道有两条岔路:一是从大理、楚雄到昆明、曲靖,再从胜景关进入贵州,经湖南进入中原地区;二是从云南曲靖、昭通进入四川宜宾,经水路或旱路到中原地区。

买马古道开拓于大理国时期,主要是采购马匹的通道,路线是由广西进入云南文山,经红河、昆明再到楚雄、大理。

滇缅印古道是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一条茶马古道,从四川西昌出发,经云南丽江、大理到保山,再由腾冲淡入缅甸,再进入印度,转口到红海沿岸。

这条古道的岔口兰坪、澜沧江,翻碧罗雪山,跨怒江,再翻高黎贡山进入缅甸,再到印度。

滇越古道是云南和越南之间的贸易通道,从云南昆明出发,经红河,由河口进入越南。

茶马古道景点介绍

茶马古道景点介绍

茶马古道景点介绍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邛崃段(含平乐骑龙山古道、临济拴马岭古道、天台山土溪、紫荆村古道、夹关宫殿古道、油榨古火(盐)井遗址)保护范围:现存古道占地范围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2.蒲江段——衬腰岩茶马古道(含建修衬腰岩通路石级竣工碑记)保护范围:衬腰岩山顶上大松树古石板路至长滩湖畔古道,全长470米,古道左右两侧各3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古道左右两侧各50米以内。

3.都江堰段——松茂古道(西街段、玉垒段、龙池段)保护范围:现存古道占地范围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西街段、玉垒段古道保护范围外延20米,龙池段古道保护范围外延40米。

4.乐善坊(自流井区)保护范围:以乐善坊所在平台广场为界,面积75.1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山脚;南至漆树小学围墙边和南侧建筑围墙边界;西至水体岸边,距乐善坊平台30米;北至乐善坊平台30米建筑墙体。

面积5,477平方米。

5.彙柴口古盐道(自流井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

面积864.5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釜溪步行街建筑外墙线;东南至山脚;南至铁路边;西至西侧建筑外墙,距古盐道20米;西南至观音阁外墙和沿古盐道两侧第一层建筑;北至河岸边。

面积1.92公顷。

6.艾叶滩码头(贡井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

面积为122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面积9,517平方米。

7.贡井老街盐道(贡井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米。

面积4,434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30米,向南外延40米,向西外延37米,向北外延30米。

茶马古道的故事

茶马古道的故事

茶马古道的故事茶马古道,又称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南方地区与西藏地区之间的一条重要商业贸易通道。

它以茶叶和马匹的贸易而闻名,历史悠久,见证了古代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兴衰,也承载了许多故事和传说。

在古代,茶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产,而马匹则是西藏地区的特产。

茶叶在西藏地区备受欢迎,而马匹在南方地区也有着很高的需求,因此茶叶和马匹的贸易在茶马古道上十分活跃。

茶叶由南方地区通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地区,而马匹则由西藏地区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南方地区,两地之间因此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

茶马古道的故事源远流长,它见证了无数商人的辛勤劳作和商贸往来。

在茶马古道上,商人们不仅要面对艰难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盗匪的袭击和商业竞争的压力。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商人们对贸易的热情,他们不畏艰险,坚韧不拔地前行,为茶马古道增添了无数传奇故事。

茶马古道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英雄豪杰的传说。

有的是关于商人们的勇敢和智慧,有的是关于马匹的忠诚和力量,这些传说为茶马古道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除了商业贸易,茶马古道还承载着文化、宗教和民俗的交流。

在茶马古道上,南方地区的文化与西藏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也在这条古道上得到了传播和交流。

茶马古道因此成为了一个文化交融的地带,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现代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茶马古道的商业贸易逐渐式微,然而它作为一条古代贸易通道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却愈发凸显。

如今,茶马古道已成为了一条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古道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茶马古道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商业贸易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它见证了古代商人的勤劳和智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茶马古道的故事,也是中国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它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这段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茶马古道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茶马古道的资料

茶马古道的资料

《茶马古道的资料》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茶马古道”。

你们知道吗?茶马古道是一条很古老很特别的路。

在很久很久以前,交通可没现在这么方便,人们想要把茶叶运到别的地方去卖,就得走这条道。

茶马古道很长很长,穿越了好多高山和大河。

走在这条路上,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有时候是高高的山峰,有时候是流淌的小溪。

而且,走在这条道上的人们可辛苦啦。

他们要背着重重的茶叶,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有时候会遇到大风,有时候会遇到大雨,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

据说,在茶马古道上还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有一个商人,他带着好多茶叶出发,在路上遇到了强盗。

但是他很聪明,躲在了一个山洞里,最后成功逃脱了。

同学们,茶马古道是不是很神奇呀?《茶马古道的资料》同学们,“茶马古道”可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以前啊,人们特别喜欢喝茶,但是有些地方不产茶,所以就得把茶叶运过去。

这就有了茶马古道。

这条道可不简单,它弯弯曲曲的,有的地方很窄,只能一个人走过去。

沿途的风景很美,有茂密的森林,还有大片的草原。

在这条道上,马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马驮着茶叶,一步一步地走着。

赶马的人也很辛苦,他们风餐露宿,有时候晚上只能睡在野外。

我还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第一次走茶马古道。

他在路上遇到了暴风雪,迷失了方向。

但是他没有害怕,靠着自己的经验和勇气,最终找到了正确的路。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茶马古道充满了神秘?《茶马古道的资料》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条充满历史和故事的路。

在古代,它是连接不同地方的重要通道。

想象一下,一群人带着茶叶,牵着马,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路的两边是陡峭的山峰,脚下是石头和泥土。

这条道上,人们不仅要面对艰难的路况,还要应对各种天气。

夏天可能会很热,冬天又会很冷。

有一次,一个队伍在途中遇到了山体滑坡,道路被堵住了。

大家一起努力,搬开石头,才继续前进。

茶马古道见证了人们的勇敢和坚持,也见证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融合。

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是不是对茶马古道更感兴趣啦?。

徽州茶马古道析论

徽州茶马古道析论

徽州茶马古道析论徽州茶马古道,是古代中国南北贸易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徽商茶叶贸易的重要通路,该路线穿越了黄山地区,并连接着川、滇、湘等地,对于中国的茶叶贸易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徽州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地理位置徽州茶马古道是连接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贸易通道,起点是安徽省徽州地区,经过黄山地区,最终到达西南地区。

这条古道沿途交通便利,山川起伏,自然风景优美,同时沿线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是一个兼具经济、文化和旅游价值的重要通道。

二、历史演变徽州茶马古道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茶叶的贸易兴起,古道越发繁荣,成为唐宋时期连接中原和西南地区的重要贸易通道。

明清时期,徽商崭露头角,通过茶马古道将当地产的茶叶、丝绸和药材运往西南地区,同时也将西南地区的熟铜、药材、珠宝、玛瑙等商品运回徽州地区。

茶马古道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使得徽州地区的茶叶文化得以传播,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

三、经济价值徽州茶马古道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古道沿线的各地商贾经常往来,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贸易的繁荣。

徽州茶叶也得以通过这条古道远销西南地区,扩大了茶叶的市场,使得当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由于茶马古道的贸易兴盛,还对周边的农业和手工业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推动了当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四、文化价值徽州茶马古道的兴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茶马古道沿线的商旅之间不仅交流了商品和财富,还带来了当地的文化风俗、技艺传承等。

古道上还留下了许多供商旅休憩的客栈和酒楼,这也促进了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的进一步交流。

五、现实价值尽管徽州茶马古道已经不再是当今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其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对于今天的旅游业和文化传承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地政府可以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徽州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遗产,开发旅游资源,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 现实意义初探
目录
01 一、茶马古道的历史 作用
03 参考内容
02
二、茶马古道的现实 意义
内容摘要
“茶马古道”是一个历史名词,它所代表的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传播路 径。本次演示将从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茶马古道”进行初步探讨。
一、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1、茶马古道是古代茶文化传播 的重要通道
2、茶马古道对于旅游开发和地 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2、茶马古道对于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茶马古道沿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在现 代旅游业的发展中,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品牌,吸引着越来越多 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通过开发茶马古道旅游线路,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 发展,还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
内容摘要
其次,牵牛花网络也在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茶马古道沿 线的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牵牛花网络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将 古道上的景点、特色民俗等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 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内容摘要
此外,牵牛花网络还为茶马古道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大数据分 析和云计算技术,牵牛花网络对茶马古道沿线的产业布局和经济趋势进行了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牵牛花网络还推动了电子 商务的发展,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得以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内容摘要
茶马古道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之一,其自然景观也极其壮美。从横断 山脉到喜马拉雅山脉,从茂密的森林到荒芜的高原,茶马古道穿越了无数的山川 河流和草原戈壁。这里有大江大河的源头,有雪山草甸的壮丽景色,有丰富的野 生动植物资源,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云海、雪山、冰川和峡谷等。这些自然景 观的多样性为茶马古道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拉市海茶马古道的简介

拉市海茶马古道的简介

拉市海茶马古道的简介
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

它由西藏出发,经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在外三岔(今属甘肃)或外兴安岭与外蒙古连接,然后由外蒙古进入俄罗斯。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早的陆上茶叶贸易通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商业贸易通道。

茶马古道东起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西至四川甘孜州德格县,全长8400公里。

茶马古道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公元七世纪中期,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云南地区。

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1—655年),南诏入侵中原和西藏地区,与唐王朝发生冲突。

唐玄宗李隆基下令在丽江与茶马交易的大道上设驿站,并派士兵驻守在这里。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茶马交易成为当时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当时纳西族有一个著名的茶商叫马占鳌,他在丽江古城开设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马市。

为便于马贩往来贸易、沟通信息,他在茶马交易的大道上专门设立了驿站——马市驿。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马古道的文化芬芳(上)
茶马交易治边政策始于唐代,止于清代。

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中,中国商人在中国西北和西南边陲,凭借着勤劳与勇敢,踏出了一条险峻崎岖、绵延万里的茶马古道。

回溯茶马古道的历史,可以看出茶马古道不只是一条贸易通道,还是一条人文精神得以升华的荆途。

茶马古道沿途不仅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更有让人啧啧称奇的人文景观。

时至今日,在这条由千年前古人所踏出的茶马古道上,我们已经看不到成群结队的马帮,听不到清脆悠扬的铃声,但时时能在一些留存下来的印记里,感受到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的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本版将分上、下两篇,带领读者“呼吸”茶马古道的文化芬芳。

【茶马古道的起源】
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有这样一条崎岖艰险的通道,承运着云南、四川、西藏交流沟通的使命,这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世代居住在高寒地区的藏族人民是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等食品作为主食的。

居住在这个平均海拔三四千米以上地区的藏民需要摄入高热量的脂肪,但是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需要能够分解脂肪的茶叶来帮助消化,同时茶叶还能防止糌粑带来的燥热。

因此尽管藏区并不产茶,但是藏民在长期生活中,仍然养成了喝酥油茶的习惯。

这也形成了藏区对内地茶的需求。

而在内地,无论是民间劳役还是军队征战都会用到大量的骡马,这就对藏区和川、滇边地所产的良马有了很大的需求。

双方各取所需,一种互补性的贸易——“茶马互市”就开始了。

由此,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特产被送往内地,而四川、云南二省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则运到藏区,两地的贸易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日渐频繁、川流不息,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而日趋繁荣,形成了这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条有着特定历史含义的交通要道,简单来说,茶马古道主要分为滇藏道和川藏道这南、北两条道。

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西双版纳、思茅等产茶地,向西北经由云南大理、丽江、中旬、德钦、芒康、察雅至西藏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

川藏道则从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出发,首先经由泸定进入康定,再从康定又分为南、北两条支线:北线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直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南线则是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最终南北两线都要再由昌都进入卫藏地区。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主干线之外,茶马古道还有很多支线来完善川滇藏之间的交通。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非只有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茶马古道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加上众多的支线、附线共同构成的道路系统。

它连接着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四省,再向外则延伸到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甚至远达欧洲。

三条主线中,川藏道开通得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也较大。

川藏道还可分为南道和北道两条。

南道:从西康(今四川)雅安翻过二郎山,路过康定、昌都将四川茶区的砖茶运往拉萨。

北道:从雅安茶区出发,经过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最后抵达昌都。

南北两道在昌都会合后还可以分别经由南北二支前往拉萨。

青藏道也有两条:一条是曾经的唐蕃古道,途经秦州(甘肃天水)、渭州(甘肃陇西)、临州(狄道县)、河州(临夏,或者经过兰州到鄯州)、鄯州(今青海乐都)、赤岭(日月山)、大非川城(薛仁贵城、切吉古城),共和县恰卜恰、大河坝、玉树、唐古拉山查午拉山口、索曲(西藏索县)、那曲、羊八井,最后到达拉萨;一条是元朝时的“驿道”,即从甘肃临洮到青海西宁、玉树,中转四川德格,再到西藏昌都、索县、那曲、当雄,经过羊八井,到拉萨为止。

茶马古道沿途仿佛一幅山水画。

在这幅山水画中,有着动人心魄的苍茫和旷世不遇的
静寂。

那是一种把人带入史前时代的苍凉而又严峻的美。

古道的夏季,有着汪洋恣肆的雨水,冬季则会有清凉如玉的雪水。

汇聚而成的河水从峻岭险山之中奔腾而下,又很快流淌进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

远远望去,可以看到那苍劲而唯美的山脊,突兀峻秀而又充满张力。

江河奔腾涌动,为高原增添了生命激情,为群山带来了蓬勃生机。

除了名山大川,茶马古道的沿途还有充满灵性的石头,轻盈缥缈的云朵以及明丽湛蓝的天光。

饱经沧桑的顽石、空旷高远的蓝天、绚烂多姿的云朵、宛如极地之光的光芒……构成了令人激动不已的画面。

如果是在晴天的晨曦或晚霞之中走上茶马古道,你一定会被那种大美沧桑所震撼所感动,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足以使人浑身充满力量。

【易武古镇,探幽茶马古道的源头】
易武(图一),这个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北部的边陲古镇,在普洱茶爱好者心中可谓是一方圣地。

这里,便是滇藏茶马古道的起源地。

地处亚热带的易武,离景洪市100多公里。

在古代商贾云集、热闹繁荣,也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通道。

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扬的马铃声响彻了山谷、平坝和村寨,也串起了众多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

易武镇茶马古道始建于清道光25年,当时长约240公里,宽达2米。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路段被毁坏,有的已被公路代替,有的则埋藏于荒草密林之中。

近几年来,长期尘封的茶马古道残迹陆续被发现,目前已发现并探明的古道段总长约23公里左右,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从象明乡曼贡村到罗梭江一段,长约5公里。

这条古道是当时易武、倚邦、攸乐、曼撒、曼砖、革登等六大茶山通往思茅、普洱的道路。

易武小镇至今尚保存着许多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文物,在古镇老街还留有不少老茶叶商号铺面,如车顺号、安乐号、福元昌号、同庆号、同兴号、宋聘号等,这些商号在普洱茶收藏者耳中可是名头响当当。

茶文物中也有很多重量级的“宝贝”,如《茶案碑》、“瑞贡天朝”牌匾、古茶园等。

易武产茶历史悠久。

早在清朝雍正年间,周边曼撒、易武、曼砖、倚邦、革登、攸乐六大古茶山的普洱茶就被列为敬献皇室的贡品。

清朝嘉庆和道光年间,是易武普洱茶最辉煌的时期,清朝雍正年间,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时,在滇设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

鄂尔泰勒令云南各茶山茶园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并亲自督办,在贡茶上印《鄂尔泰》私宝,进贡朝廷。

易武街上商铺连商铺,茶庄接茶庄,生意兴隆,人丁旺盛,内地茶商和马帮往来不绝。

仅仅依靠易武本地的原料已经不能满足易武茶号的加工了。

因此,倚邦、革登等茶山产出的大部分茶叶都被集中到易武加工成“七子饼茶”,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0多担。

那时候,易武可以说是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

从现在古镇老街上的茶叶会馆中,还能遥想当年小镇的繁盛。

易武的洞穴景观资源也十分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取胜。

景点主要有“易武花蛇公主洞”、“纳么田彩云洞”和“高山落水洞”等。

易武花蛇公主洞位于易武古镇东北面,洞中左右侧石壁上刻有清代朝廷官员许子衡、黎寿昌等的爱国诗句,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而纳么田彩云洞的洞内景观比易武花蛇洞更为雄奇瑰丽,钟乳石造型优美,姿态万千。

【古道景区,实景还原马帮文化】
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勐海乡,有一个占地1500亩的茶马古道景区,这是国内首家实景还原茶马古道古迹文物保存及沿途人文民俗的景区,也是国内茶叶资源植物最多的特色植物基地。

茶马古道是一条“因茶而盛、为马而生”的古道。

从古到今如谜一般地让人着迷、令人不断探索。

触摸古道的历史,寻找古道往日繁华的记忆。

马帮形成初期,各家各户只是将自己的马用于短途运输,随着需要进行长途贩运的货物逐渐增多,加上复杂的道路情况,单
人单马很难成行,也无力承担全部运输业务,于是便数人相约合伙同行,从而形成了最初的马帮。

清末民初,云南各地出现了一批大的商号,大多拥有自己的马帮,有些商号就是由马帮直接发展来的,并且,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马帮文化”。

马帮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每走一段路就要驻足休息或进行商品交易,这些驻足地,就形成了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驿站”。

马帮们曾经驻足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往往就成了后来的城镇。

在茶马古道景区内实景还原的马帮驿站建筑中(图二),游人可以看到布局严整的中堂、摆放货物的后间及马帮文化的条训等。

马帮那种长期在野外风餐露宿的生存方式赋予了茶马古道浪漫而传奇的色彩。

因为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只能靠骡马及牦牛等驮运,那长达数千公里、往返一趟需耗时四五个月甚至半年多的漫长旅途,锤炼出马帮们为人称道的精神,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坚韧的意志、果敢的智慧以及亲密无间的信任等品质融合而成。

在古道景区里,最得到游人青睐的是古街,那里有茶农家、县长家、茶商家和关帝庙等老宅,精美的建筑令人流连忘返。

茶肆里,茶农们展示着采茶、制茶等一系列过程。

如果你到访那里,千万别错过了品茶。

在每家茶铺,老板们都会用自己最得意的普洱茶品种冲泡出待客茶任你品赏,还会介绍一些真正产自古茶树的普洱好茶,茶香悠悠更添古道韵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