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殷.红(yān)鲜.为人知(xiān)B.奠.基(diàn)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iè)C.谣.言(yáo) 秩.序(chì) 鞠躬尽瘁.(cuì)D.调羹.(ɡēnɡ) 澎湃.(bài) 目不窥.园(k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昆仑赫然至死不懈B.典藉挚友妇孺皆知C.抱歉绞肉慷概淋漓D.深宵咳嗽马革果尸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的技术“大佬”A.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和故事。

,而是一种让人舒适又信赖的感觉。

B.存在感不是锋芒毕露....。

C.长假过后,学生上课的时候多少有些心不在焉....D.小雪邀请好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少年的你》,可好朋友只想睡懒觉,真是让小雪深恶痛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高。

B.节日期间,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鹏山旖旎的生态风光,还能欣赏到风情万种的原生态瑶族歌舞。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树立健康有序的规则体系。

D.清明节小长假,南宁市高速路出口车流量持续高涨,有可能刷新春节车流量。

5.天气热了,张杨约李明到河边游玩,李明不想去,同时也劝张杨不要去。

李明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他们不让我去。

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

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我们都不要去了。

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掩埋(yǎn)坚韧(rèn)一隅(yú)淳朴谦逊(xùn)B.汹涌(xiōng)什物(shén)事迹(jì)聚歼敌人(qiān)C.溜达(liū)胸脯(pú)惊讶(yà)永垂不朽(xiǔ)D.摁倒(èn)过瘾(yǐn)犁耙(bà)千载万世(zǎ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声鼎沸挺而走险亦复如是磐石B.锲而不舍妇孺皆知人迹罕至讪笑C.心会神疑来势汹汹慷慨淋漓确凿D.惹人注目回环曲折锋芒毕露逼侠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19世纪,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法两国关系长期紧张。

B.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C.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使市民提高了安全意识。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D.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5.下面对《木兰诗》节选部分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工具。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萦.带(yínɡ)殷.红(yān)草率.(shuài)兀.兀穷年(wù)B.涉.猎(shè)阖.眼(hé)校.对(xiào)当之无愧.(kuì)C.彷.徨(pánɡ)选聘.(pìn)赫.然(hè)锲.而不舍(qì)D.迭.起(dié)署.名(shǔ)澎湃.(pài)深恶.痛绝(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竭力笼罩薪金如释众负B.两鬓迸溅颠沛毛骨悚然C.墨契吩咐咳嗽仙露琼浆D.累赘抹杀姣肉血气方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明那段故事虽然鲜为人知....,但却是可歌可泣的。

B.史铁生在病重期间仍然锲而不舍....地进行创作,写出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俩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却不以为然....,照旧乱停乱放。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某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某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常与重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一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是完全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B.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共69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8分)1.大象的耳朵像两把扇.(shān shàn)子,可以扇.(shān shàn)走虫子。

2.雨下得真大,似.(sì shì)乎是从天上用盆泼下来似.(sì shì)的。

[3.有一只蜘蛛很寂.(jì shū)寞.(mòmō),很无聊。

4.尽.(jìn jǐn)管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输了,但大家都尽.(jìn jǐn)力了,所以没什么好遗憾的。

二、拼一拼,写一写。

(8分)yù dào tóu tòng jué dìng 1.小明难题就感到,我教给他做题方法。

zhěng zhěng zhōng yú wéi jīn 2.妈妈用了一个星期,把这条编织好了。

yīng gāi cǎo zǐ3.我们在这块空地上种下,绿化环境。

三、选字组词。

(8分)根跟()着()本到倒()来()立般搬()家一()完玩贪()()成四、照样子,填一填。

(9分)1.(盖)房子()毛衣()泥塘()事情2.一(片)叶子一()翅膀一()茧屋一()老牛3.(生)机勃勃尽()竭力与世隔()笨()笨脚五、读句子,猜一猜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选一选。

(填序号)(4分)1.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字音:() A. jiē B. xiē字义:() A.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

B. 用力按压。

2.这是雨点儿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字音:() A.ɡēn B. hén字义:() A. 量词。

B. 事物留下的印迹。

六、写出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8分)1.小毛虫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2.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2分)1、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2、欲棰.杀之( )3、宣于夏门亭候.之( ) 4、流血被.面( )5、年七十四,卒.于官( ) 6、宣两手据.地( ) 7、强项.邻出( )8、包拯知.天长县( ) 9、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 10、徒.知端州( ) 11、使.契丹( ) 12、以刺.疆事耶( )13、召权.知开封府( )14、闻者皆惮.之( )15、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16、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 ( )( ) 17、饰名姝遗.之( )18、吴玠素.服飞( ); 19、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 )20、师每休舍.( ) 21、卒.有疾( ) 22、猝.遇敌不动( )23、张俊尝.问用兵之术( )二、区别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4分)1、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2、帝……使宜叩头谢.主 古义:_________ , 今义:_________3、妻子..对哭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4、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三、辨析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的不同含义或用法(15分)1、被:流血被.面( )黄肌瘦 唯见布被.覆尸( )2、乃: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 家祭无忘告乃.翁( )3、为:京师为.之语曰( ) 京师号为.“卧虎”( )后特征为.洛阳令( )4、事:飞事.亲至孝( ) 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5、故: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 无缘无故.( )6、卒:卒.有疾( ) 卒.于官( )7、师: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 (群响毕绝亲党皆绝之故人绝、 9、⎩⎨⎧) ()(莫相知知天长县知10、()⎩⎨⎧) () (故使人问之桓侯故所向克捷谋定而后战故(, 11、⎩⎨⎧) ()(若隐若现非吾子若孙也若12、⎩⎨⎧) () (使人索扁鹊使契丹使 13、⎩⎨⎧) ()(平居无私书夜书所见书14、⎩⎨⎧) (,) (不为党举其偏凡有所举举 15、⎩⎨⎧) ()(布被覆尸流血被面被四、背诵与默写:一)、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6分)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四)(含答案)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四)(含答案)

单元测试(四)(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晶莹.(yín)太阳寨.(zhài) 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B.揽.(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契.约(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解析:A项中“莹”应读yíng;C项中“沛”应读pèi;D项中“契”应读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解析:C项中“陡帩”应为“陡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解析:“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与语境不符。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①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整体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主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单元测试(五)(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单元测试(五)(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单元测试(五)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伫立(zhù)迸溅(bìng) 怆.然(chuàng) 忍俊不禁.(jīn)B.决眦.(zì) 颤.抖(zhàn) 岱.宗(dài) 火灼.灼(zhuó)C.凝望(níng) 孱.头(chàn) 忏.悔(chàn) 盘虬卧龙(qiú)D.伶仃(dīng) 猥.琐(wěi)萋.萋(qī) 仙露琼浆(qióng)(解析:A项“迸溅”应读bèng;B项中“颤.抖”应读chàn;C项中“孱.头”应读càn。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枯愧淅沥幽寂赤裸B.遗憾花苞苦涩嫩黄C.笼罩涉足缈小恍然D.花辫懊丧魂魄萋萋(解析:A项中“枯愧”应写为“枯槐”;C项中“缈小”应写为“渺小”;D项中“花辫”应写为“花瓣”。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C.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轰轰烈烈....、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慨:“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啊!”(解析:B项“追溯”比喻回首或钩沉往事,探寻本质或源泉,与语境不符;C项“轰轰烈烈”应改为“生生不息”;D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发笑,与语境不符。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测试一、积累和运用(21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 稀梳(shū)莅临(Iì)栖息(qī)发髻(jì)B. 竦峙(sǒng)花苞(bāo)诱惑(huó)乌桕(jiù)C. 淅沥(xī)酝酿(rǎng)粗犷(kuàng)镶嵌(xiāng)D. 憔悴(cuì)梦寐(mèi)高邈(miǎo)黄晕(yùn)2.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A. 然而B. ……的样子C. 这样D.对(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 炫耀B. 展示C. 表现D.显示(3)日光永远那么毒, 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

()A. 声音很大B. 非常晴朗C. 亮光很强D. 宏大明亮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我生日那天, 母亲送了我一个小礼物,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盒。

B.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 他终于忍无可忍, 出声为自己辩解起来了。

C. 这个贼得手非常快, 动手干净利落, 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D.天灰蒙蒙的, 不一会儿, 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4.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 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2019年2月14日, 来自陕西的大赛青年团选手陈更凭借超强的诗词________(储蓄储备贮藏)和强大气场, 一举夺得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奖杯。

(2)近年来, 国内外游人________(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 使武林圣地生机勃发。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 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9分)⒈抄写下列文字,要求正确美观。

(2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⒉填空、默写。

(每空1分,共11分)①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③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⑤《春望》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大雪之后奇丽的景观,让人感到好似春天来到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⒊连线题。

(6分)①强项令文选萧统南宋②迢迢牵牛星后汉书酷吏传辛弃疾南朝梁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稼轩长短句范晔唐④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岑嘉州诗集岑参南朝宋⒋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是()。

(2分)A.杀而鬻之(yù)其人遂无以对(suì)脉脉(mò)B.为之敛手(liǎn)恶吏苛刻(wù)岑参(cān)C.以奴骖乘(cān)臧亡匿死(nì)搔首(sāo)D.立斩以徇(xùn)必蹙额(cù)锦衾(qīn)⒌画线字解释有误的是()。

(2分)A.子无扑矣(打)B.有颁犒,均给军吏(都分给)C.吴玠素服飞(白色的衣服)D.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平民)⒍下列画线的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是()。

(2分)A.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

B.张俊尝问用兵之术徙知端州以宣尝为二千石C.杨朱之弟曰布D.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其狗不知,迎而吠之善以少击众⒎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是()。

(2分)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虽被攻克但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已到,城市四处草木深深。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卷过大地白草都被折断了,塞北的天气八月就大雪纷飞。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一整天也写不成一篇文章,眼泪就像雨一样落下。

D.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峦随低平的原野逐渐消失了,长江水流入了广阔的平原。

⒏下列文言文翻译有误的是()。

(2分)A.故人、亲党皆绝之。

老朋友、亲戚都死光了。

B.由是捕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的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C.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

把所有的武官都召集到一起,商量好以后再打。

D.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这此)都是将士们出力的结果,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呢?二、阅读理解(31分)(一)(11分)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告。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⒈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3分)包拯()殿中丞()涿州()徙知端州()以遗权贵()尝()⒉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有误的是()(2分)A.主来诉(牛的主人)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不久)C.徙知端州(迁徙)D.使契丹(出使)⒊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2分)A.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为什么割了牛舌头反而又来告牛的主人呢?B.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前任太守借进贡的名义大都索取了几十倍的砚台送给当朝的权贵们。

C.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包拯命令制造者只做够进贡的数量。

D.其人遂无以对。

那个人于是不再反对了。

⒋①②③段各叙述了包拯某一方面的品行才能,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⒌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你看过吧,或许你还看过一些戏曲里的“包公案”,请你写出追随包公,帮助他办案的几位英雄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四位即可)(1分)(二) (12分,每小题2分)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⒈这首诗中描写的主要景物有哪些()A.残阳B.珠C.江水D.弓E.夜月F.露珠⒉“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如果把“铺”改成“照”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⒊这首诗描写的是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这段时间里的景物。

⒋诗的前两句描写什么?诗的后两句又描写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⒌为诗中“可怜”一词选择恰当的解释()A.可爱B.可惜C.值得同情D.怜爱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8分,每小题2分)赵括纸上谈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

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率捕战,秦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⒈给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注音。

①少时学兵法()②不将括即已()③悉更约束()④数十万之众()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以天下莫能当()②括纯母问奢其故()③而绝其粮道()④秦悉坑之()⒊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⒋根据短文内容,简要说出“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40分)初一生活即将过去,你的脑海中一定有许多回忆,有许多思考……请以“我的初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记叙文或散文均可,5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