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共23页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认知概念,直接来 自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吸取了完形派思想中某 些积极成果,认为行为表现为整体的行为,这种 有目的的整体性的行为是学习认知的结果。
托尔曼把试误论与目的认知论相结合,认为在刺 激和反应之间有目的与认知等中介变量,不但研 究行为的外部表现,还要探讨内部大脑活动。从 内容上看,他是强调认知理论的,从形式上看仍 采用S—R说,故有人说“托尔曼是混血儿,是兼 而取之”。
4、托尔曼实验的总结
(1)学习是整体性和有目的性的行为。托尔曼强调行为的整体性, 认为行为是一种整体现象。这种整体性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认 为目的和认知是行为的血和肉,是行为的直接特征。因此,有人称托 尔曼的理论为“认知-目的说”。托尔曼反对行为主义者把复杂的行 为序列分解还原成大量简单的刺激-反应的单元,认为必须根据可观 察到的整体特征来认识和解释行为。由此,托尔曼首先强调整体性是 由学习获得的,不是先天的知觉格式塔;其次强调问题情境是成型的, 刺激是有组织的。一切形式的知识都是融合成为一个的完整的体系, 所以,只有当我们考察具有某种固定的和可预测的目的的各种行为的 整个序列时,才有可能理解行为;再次,认为行为的可塑性也是学习 整体性的特征。托尔曼还认为,既然行为具有可塑性,那么行为具有 目的性和认知性两个方面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3、动机理论实验——关于潜伏学习的开创性实验
(1)实验过程:他把白鼠分成四组:甲组是不饥 饿也不给奖励;乙组是饥饿但不给奖
励;丙组是给奖励但不饥饿;丁组是既饥饿又给 奖励。实验结果表明,丁组白鼠奔跑速 度最快, 甲组白鼠几乎没有表现出操作水平的改进。由此, 托尔曼认为,动机因素显然是受两方面因索制约 的,驱力(内驱力)和目标物体的诱因价值〔奖 励)正是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动物对目标物体的要 求、使用预期、认知地图或其它认知结构以及显 示适当行为的程度。
托尔曼

学习的自主性 与迫切性
当人原有的“认知地图”与环境产生长途时,人总是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行 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学生部应该受控于教师应当驻东莞的加工信息,构 建理解,成为一个积极的他就这。从潜伏学习的角度看,没有强化学习都 会进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习也不只是靠外部的强化自身也有学习的 需要,因此满足求知需要时首要目标
5
主要著作
托尔曼的主要著作
《动物与人的目的性行为》(1932)
《战争的内驱力》(1942)
此外,他的学生们还选辑出版了
《托尔曼论文集》(1951)
《托尔曼自传》(1952)
6
托尔曼的主要理论
整 体 论
7
认知行为主义产生背景
▪ 托尔曼认为,华生在许多地方都用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 的概念来描述行为,并用构成行为的严格的物理的和生 理的肌肉抽搐来给行为下定义,但事实上他常会滑到一 个不同的、自相矛盾的见解上去(章益,1983年)。 ▪ 在托尔曼看来,刺激-反应的联结并不是一种经验的事实 ,也不是客观的资料,而只是对行为发生的生理机制的 一种推论或猜测。 ▪ 所以,尽管托尔曼与早期行为主义者一样都注重行为, 但他认为在解释行为时引用机械论哲学既无根据又不理 想。所以研究认知行为主义。
行为的决定因素——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 1、定义:介于环境刺激和可观察的外 部行为反应之间,对行 为产生导向作用的心理过程。 2、表现形式:认知、期望、目的、假 设和嗜好 需求系统(需要变量):有 机体生理需 要和内驱力状况。 3、种类 行为空间(认知变量):个 体知觉到的 存在于不同地点、距 离、方向的事物 信念—价值体系:个体将环 境中的客体按 照学习的结果加以归 类和分化形成等级
14
谢谢
made by jone sandy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在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思想的冲撞和新思想的融合,特别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结合,后人称之为“折中主义”。
托尔曼和他目行为主义41页文档

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
中介变量
行为的原因
• 环境刺激 • 生理内趋力 • 遗传 • 过去的训练 • 年龄
•行为主义:S——R; 托尔曼:S——O——R
• 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 1951年改为三种范畴:需求系统、信念 价值和行为空间
学习理论及其经典实验
学习的经典实验
• 位置学习实验 • 奖励预期实验 • 潜伏学习实验
精力投入
• 精力投入(cathexes)从弗洛伊德分析学的 动机理论中借用过来的,是指有机体在 体验到某种趋力时寻找某些目标的倾向。 换言之,精力投入是指在某种趋力与某 种目标物体之间形成的关系。当某种目 标物体满足了某种趋力时,要求获得这 种目标物体的精力投入就形成了。
形成等值信念
• 等值信念(equivalence beliefs)不仅仅只是 相信在某种情境里会得到奖励或惩罚, 而是认识到这种情境等同于奖励或惩罚, 因而这种情境本身就具有奖励或惩罚的 作用。
消极方面
参考书目
• 托尔曼.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 •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 • 鲍尔等.学习论:学习活动规律的探索 •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教育心理学 • 张奇,学习理论 • 章益,新行为主义学习论 •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 •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 • 叶浩生等.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位置学习实验
奖励预期实验
潜伏学习实验
•
甲组:无奖励
学习的理论
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
期待的内容和期待的种类
期待的内容
• 对目标的期待扩展到 对“方向——距 离——关系”的期待;
• 对“手段——结局——关系”的期待; • 对“符号——格式塔”的期待等。 • 对目标对象的认知形成“目标——对象”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符号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遵循着指向 目标的一些符号,是在弄清他的通路,是在遵循 着一种地图,即他不是在那里学会动作,而是在 学会意义。”期待奖赏、位置学习、潜在学习三 种情境有力支持这一学说。
托尔曼的实验
1、预期说
(1)实验过程:托尔曼认为,对奖励的预期在 学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让我们先来看托尔曼 的一个动物实验。他训练两组白鼠走迷津。甲组 白鼠到达目的箱后得到的是葵花籽,乙 组白鼠得 到的是麦芽糖。看来,麦芽糖比葵花籽更受欢迎, 因为乙组白鼠跑得比甲组更快些。但训练十天后, 实验者把两组白鼠的食物对换了一下,即现在甲 组获得 的是麦芽糖,而乙组获得的是葵花籽。
托尔曼把试误论与目的认知论相结合,认为在刺 激和反应之间有目的与认知等中介变量,不但研 究行为的外部表现,还要探讨内部大脑活动。从 内容上看,他是强调认知理论的,从形式上看仍 采用S—R说,故有人说“托尔曼是混血儿,是兼 而取之”。
3、动机理论实验——关于潜伏学习的开创性实验 (1)实验过程:他把白鼠分成四组:甲组是不饥 饿也不给奖励;乙组是饥饿但不给奖 励;丙组是给奖励但不饥饿;丁组是既饥饿又给 奖励。实验结果表明,丁组白鼠奔跑速 度最快, 甲组白鼠几乎没有表现出操作水平的改进。由此, 托尔曼认为,动机因素显然是受两方面因索制约 的,驱力(内驱力)和目标物体的诱因价值〔奖 励)正是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动物对目标物体的要 求、使用预期、认知地图或其它认知结构以及显 示适当行为的程度。
4、托尔曼实验的总结
(1)学习是整体性和有目的性的行为。托尔曼强调行为的整体性, 认为行为是一种整体现象。这种整体性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认 为目的和认知是行为的血和肉,是行为的直接特征。因此,有人称托 尔曼的理论为“认知-目的说”。托尔曼反对行为主义者把复杂的行 为序列分解还原成大量简单的刺激-反应的单元,认为必须根据可观 察到的整体特征来认识和解释行为。由此,托尔曼首先强调整体性是 由学习获得的,不是先天的知觉格式塔;其次强调问题情境是成型的, 刺激是有组织的。一切形式的知识都是融合成为一个的完整的体系, 所以,只有当我们考察具有某种固定的和可预测的目的的各种行为的 整个序列时,才有可能理解行为;再次,认为行为的可塑性也是学习 整体性的特征。托尔曼还认为,既然行为具有可塑性,那么行为具有 目的性和认知性两个方面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课件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9
• 托尔曼用“符号”来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并且认为,学习 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学习的是能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符号所 代表的意义,是形成一定的“认知地图”,这才是学习的实质。
(认知地图:托尔曼根据白鼠学习迷宫的实验提出,动物学习不是 在一连串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而是在脑内形成了迷宫的格 局,托尔曼称之为认知地图。)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8
• 2、位置学习实验: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 行认知
•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不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认知性。 因为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和条件, 它必须对这些情境和条件因素进行认知,才能学会达到目的的手 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达到学习的目的。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Biblioteka 10• 从起点到达事物箱共有
三条通道,通道1和通
道2有共同的部分,白
鼠先从起点出发后先自
由探索到达食物箱子的
道路,其后堵塞A点,
白鼠在通道2和通道3之
间练习,最后堵塞A点
并关闭通道2,白鼠只
能走通道3.由此白鼠熟
悉所有的三条通道然后
堵塞B点,白鼠从起点
出发到达B处受阻后返
回D点,此时2,3通道可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17
• 4、托尔曼实验的总结
• (1)学习是整体性和有目的性的行为。托尔曼强调行为的整体 性,认为行为是一种整体现象。这种整体性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 知性,认为目的和认知是行为的血和肉,是行为的直接特征。因 此,有人称托尔曼的理论为“认知-目的说”。托尔曼反对行为 主义者把复杂的行为序列分解还原成大量简单的刺激-反应的单 元,认为必须根据可观察到的整体特征来认识和解释行为。由此, 托尔曼首先强调整体性是由学习获得的,不是先天的知觉格式塔; 其次强调问题情境是成型的,刺激是有组织的。一切形式的知识 都是融合成为一个的完整的体系,所以,只有当我们考察具有某 种固定的和可预测的目的的各种行为的整个序列时,才有可能理 解行为;再次,认为行为的托可尔曼塑的符号性学习也理论是学习整体性的特征。托尔18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1)实验结果:若三条通道都畅通,白鼠选择
第一条通道;若A处阻塞,白鼠选择第二条通道; 若B处阻塞,白鼠选择第三条通道。
(2)实验解读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学习是对“符号-完型”的认知; 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
变量(O)。
托尔曼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认知概念,直接来 自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吸取了完形派思想中某 些积极成果,认为行为表现为整体的行为,这种 有目的的整体性的行为是学习认知的结果。
(3)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
“符号”,是托尔曼对刺激使用的术语,“完形”即格式塔,与格式 塔理论一样,完形意味着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他进一步指出, “符号-完形”包含对意义目标与手段-目的关系的认知。只有当外 部感觉(符号)和内部表象(知觉)结合成为联想结构并构成各种关 系组合体时,才能形成一种格式塔完形。他认为白鼠的位置学习不是 一连串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获得了与其所处环境有关的符号及其 代表的意义,并在一种完形内使符号(刺激结构模式)组合成一个新 的完形的过程,即在头脑中形成了“符号-完形”认知结构,这种 “符号-完形”认知结构,托尔曼称之为“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这种地图是“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 构。白鼠就是在跑通道时,通过学习,获得了“认知地图”,所以, 它们能够按照认知地图去行动,选择捷径,得到食物。
托尔曼理论评价
托尔曼坚持以客观方法来研究整体行为,坚持行 为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但又不拘泥于早期行 为主义的限制,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深 入探讨了决定行为的有机体内部因素并赋予整体 行为以目的性和认知性等特征,从而使其理论具 有了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学的特征。托尔曼的理论 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贡献也是显而易见 的。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认知地图:托尔曼根据白鼠学习迷宫的实验提出 ,动物学习不是在一连串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 系,而是在脑内形成了迷宫的格局,托尔曼称之 为认知地图。)
• 从起点到达事物箱
•
甚接奖错食次实 至受励次物数验 超食组数奖和结 过物的和励通果 了奖相通组过表 食励似过,迷明 物组,迷,津, 奖,但津但的经 励其在的延时常 组学第时迟间得 。习十间奖显奖
效一与励著组 果天无组低犯 明开食的于错 显始物犯无的
• (2)实验的启示:托尔曼认为,实验组的白鼠在无食物奖
励的情况下每天仍然在进行学习,它们在走迷津的过程中 熟悉了可通过迷津的路径,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迷津的“ 认知地图”,形成了对路径的认知性期待,只不过在无奖 励的情况下,这种学习效果没有表现出来。这种学习故称 之为潜伏学习。当实验组的被试得到食物强化后,这种潜 伏学习的效果即刻表现于外。托尔曼的动机说,告诉我们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当的激励要比不予激励更能提 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内 在学习动力的前提下给予激励要比学生在缺乏内在的学习 动力的情况下给予激励具有更好的效果。
• 托尔曼把试误论与目的认知论相结合,认为在刺
激和反应之间有目的与认知等中介变量,不但研 究行为的外部表现,还要探讨内部大脑活动。从
内容上看,他是强调认知理论的,从形式上看仍
采用S—R说。
• 3、潜伏学习实验——关于潜伏学习的开创性实验 • (1)实验过程:他把白鼠分成3组:A组经常的得
奖组;B组是无食物奖励组;C组是前十天一直没 有食物奖励第十一天得到食物奖励的实验组。这 是一个白鼠走迷津的实验,由14个单元的复合T形 通道构成,每一单元都有通过的门和不可通过的 门构成,选择锁的门,算犯错误一次,若通过, 可直接进入下一单元,如此通过十四个单元到达 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