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动物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融合实验

动物细胞融合**班姓名:*** 实验时间:2013.09.16 同组者:***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2、学习化学融合和电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3、观察动物细胞融和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二、实验原理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诱导的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
融合得到的细胞可以是同核体(成活率高),也可以是异核体(成活率低)。
融合方法有以下几种:1、病毒诱导融合(1958)原理:改变细胞膜的结构。
2、化学诱导融合(1975)以聚乙二醇(PEG)为例。
原理:结构相对稳定;相似相溶,亲脂剂扰乱破坏酯双分子层的分子结构;与氢键结合导致细胞脱水。
分子量越大,融合率越高,PEG分子量一般400~6000,科研中多使用800~1000,本实验使用4000。
PEG浓度一般40%~60%。
作用时间1~5min。
控制PH值8.0~8.2。
温度38~40℃。
3、电激诱导融合(1978)原理: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为偶极子(细胞通常带负电),沿电场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由于张力作用,两细胞融合。
优点:易控制;高效;无毒。
二、细胞融合的应用1、动物细胞融合:杂合抗生素生产;动物疾病防治;生产单克隆抗体(骨髓瘤与淋巴细胞杂交瘤,发现致病细胞,制作靶向药物,作为免疫试剂);改良创造新菌种;基因定位和绘制人类基因图谱(杂种细胞中某一染色体或其片段的存在与否细胞的某一性状表达与否相联系,从而可以实现把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或某一区段上);生产树突状细胞抗肿瘤疫苗;用于动物育种;用于细胞疗法(将患者的任何体细胞与去核卵细胞融合,融合子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囊胚,囊胚的内细胞团是多能干细胞,对多能干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定向分化可形成所需的组织和器官用于器官移植,不仅解决了器官和组织来源问题,并且也避免了宿主对外来物的免疫排斥。
)2、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病害防治;新品种开发。
三、实验用品1、材料鸡血红细胞2、试剂50%PEG、Hank’s溶液(pH7.4)、Alsever’s细胞保存液(氯化钠、柠檬酸钠、葡萄糖,抗凝血)、0.6mol/L 甘露醇溶液、0.85%氯化钠溶液3、器材倒置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电融合仪、血细胞计数器、量筒、注射器、烧杯、载玻片、盖玻片、200μL及1mL微量移液器、枪头、离心管、废液缸等。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动物细胞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物医
学研究以及生物技术领域。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首先,电融合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它利用高压脉冲或直流电场的
作用,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细胞融合。
电融合方法操作简单,融合效率高,可以用于不同种类细胞的融合,因此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化学融合是另一种常用的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化学融合利用化学物质
(如聚乙二醇)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融合。
化学融合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用于大规模的细胞融合实验,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病毒介导的融合是一种新兴的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该方法利用病毒载体
介导细胞融合,可以实现特定细胞的融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病毒介导的融合方法在基因治疗和细胞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还有许多其他动物细胞融合方法,如光融合、磁场融合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融合方法。
总的来说,动物细胞融合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技术,不同的融合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动物细胞融合方法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为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细胞融合技术实验方案

二、实验原理
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 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相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 ,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 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 PEG是被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二、实验原理
化学法以其成本低廉、 设备要求低、可大规模 诱导、没有种属限制等 优点,已成为人工诱导
细胞融合的主要手段
其中,PEG 法是使用最广 的细胞融合方法
PEG 诱导法具有操作简单, 融合效果相对较好,容易 获得 融合体的优点,不仅 在实验室经常使用,而且 PEG 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 验是细胞生物学本科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鸡血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用无面注射落先吸入Alesver溶液1ml,再从鸡翼下静脉取血0.5-1mL,取出后放人刻度离 心管中,再加入2-3mLAlesver溶液,使总量为4-5 mL,混匀并封口,置于4℃冰箱内(可供 一周内使用)
实验步骤
2、PEG诱导融合
(1)取保存的鸡血,离心去除Alsever溶液,以0.85%氯化钠溶液制成5%-10%的悬液 (2)称取1gPEG(相对分子质量4000)放入试管内,在沸水浴中融化后,加入1mL预热的Hanks 溶液,混匀,制成50%的PEG溶液。放入37℃水浴中待用
院学 报 ,2007,29(5):79
-82
[5] 马云 , 何昆 , 王晓玉 , 等 .PEG 诱导鸡红细胞融合 影响因素探讨 [J].
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实验报告

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的细胞行为和变化
实验材料:鸡血红细胞、50%PEG溶液、0.85%氯化钠溶液、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原理:聚乙二醇(PEG)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相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
子层的互相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实验步骤:1、取鸡血,离心后去除上清液,以0.85%氯化钠溶液制成5%~10%的悬液
2、加入GKN液4ml,混匀
3、加入14滴PEG液,静置3~5min后混匀,放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有些细胞发生质膜融合
分析与讨论:细胞融合的应用有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构成新菌株、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技术培育新植物、细胞杂交瘤技术与单克隆抗体、用于基因定位和绘制人类基因
图谱、用于生产树突状细胞抗肿瘤疫苗、用于动物育种、用于细胞疗法等。
动物细胞的融合(完整版)

预冷得0.25mol/L蔗 (3)匀浆:加入 )匀浆:加入8ml预冷得 预冷得 蔗 糖-0.003mol/L氯化钙溶液于烧杯中,尽 氯化钙溶液于烧杯中, 氯化钙溶液于烧杯中 量剪碎肝组织, 量剪碎肝组织,将剪碎的肝组织倒入玻璃 匀浆器, 匀浆器,使匀浆器下端侵入盛有冰块的器 如冰盘)。左手握匀浆器, )。左手握匀浆器 皿(如冰盘)。左手握匀浆器,右手将匀 浆捣杆垂直插入管中匀浆, 浆捣杆垂直插入管中匀浆,直至看不到明 显的组织块。 显的组织块。 层纱布( (4)过滤:用8层纱布(先用少量生理盐 )过滤: 层纱布 水或蔗糖液润湿纱布) 水或蔗糖液润湿纱布)过滤匀浆液于离心 管中。 管中。 (5)离心:在天平上平衡每对离心管, )离心:在天平上平衡每对离心管, 2500r/min离心 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另一 离心 , 离心管中,大约剩余1ml左右的上清液。 左右的上清液。 离心管中,大约剩余 左右的上清液
6.细胞融合诱导剂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生物性 细胞融合诱导剂种类很多, 细胞融合诱导剂种类很多 和化学性两类。常用的主要有灭活的仙台病毒和 和化学性两类。 聚乙二醇等, 是一种去垢剂, 聚乙二醇等,PEG是一种去垢剂,易得,用法简 是一种去垢剂 易得, 融合效果稳定, 单、融合效果稳定,是目前运用的比较多得一种 诱导剂。 诱导剂。
(2)将悬液移入离心管中,以800r/min离心7将悬液移入离心管中, 800r/min离心7 离心 8min,倾去上清液,加入8~10mlHanks 8~10mlHanks, 8min,倾去上清液,加入8~10mlHanks,再次悬浮 细胞,离心洗涤一次, 细胞,离心洗涤一次,倾去上清液后将离心管倒 置于滤纸上,尽量流尽剩余液体。(这一步很重 置于滤纸上,尽量流尽剩余液体。(这一步很重 。( 因为残留液体会改变PEG的浓度) PEG的浓度 要,因为残留液体会改变PEG的浓度) (3)用手指轻弹离心管底壁,使沉淀物松散。然 )用手指轻弹离心管底壁,使沉淀物松散。 后吸取制备好的50%PEG0.4ml,在37水浴中, 水浴中, 后吸取制备好的 , 水浴中 于90s内逐滴加入离心管中,边加边振荡离心管, 内逐滴加入离心管中,边加边振荡离心管, 内逐滴加入离心管中 使之与细胞混匀,然后加入8~10mlHanks液,轻 使之与细胞混匀,然后加入 液 轻吸打混匀, 以稀释PEG。 轻吸打混匀,在37℃水浴中静置 ℃水浴中静置5min以稀释 以稀释 。 离心弃上清液后,加入2~3ml含小牛血清人 含小牛血清人1640 离心弃上清液后,加入 含小牛血清人 培养液, 培养液,在37℃水浴中孵育 ℃水浴中孵育30min。 。
动物细胞融合法

动物细胞融合法
动物细胞融合法指的是利用细胞膜融合的原理,将两个或多个动
物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大细胞。
这样的方法被
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研究,特别是在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领域。
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法,科学家们可以研究细胞内部的过程,如细
胞质流动、酶催化和细胞膜的作用等。
同时,动物细胞融合法也可以
用于生殖医学和遗传学的研究。
此外,动物细胞融合法还可以应用于细胞疫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在细胞疫苗制备方面,科学家们可以将病原体与宿主细胞融合,使得
宿主细胞产生病原体特异性抗原,从而制备出相应的疫苗。
在基因治
疗方面,动物细胞融合法可以使患者的细胞与健康捐献者的细胞融合,将健康的基因导入患者的细胞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动物细胞融合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和应用手段,为人
类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它能够促进基因编辑和疾病研究。
本
文将介绍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应用和潜在风险。
原理
动物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这种技术通
常通过融合剂(如聚乙二醇)或电脉冲的方式实现。
一旦细胞融合成功,细胞的核和细胞质将合并成一个新的细胞。
应用
动物细胞融合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项主要的应用是制造杂交动物,这对基因工程和疾病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细胞融合还被用于体细胞核移植和克隆技术中,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在实验室中研究和改变动物基因的平台。
潜在风险
尽管动物细胞融合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由于技术上的复杂性,动物细胞融合的成功率并不高,有时会导致细胞死亡或克隆动物的出现异常。
此外,动物细胞融合还可能导致遗传信息的混合和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这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在未来,科学家们需要继续研究动物细胞融合的机制和影响,以更好地利用这
一技术。
同时,应该加强对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潜在风险的监管,以确保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安全应用。
动物细胞融合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为基因编辑和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
的工具。
然而,科学家们仍需不断探索其机制和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其安全应用。
细胞融合实验

LOGO
实验结果:
第9页
恳请各位同学批评指正!
汇报人:玉苏普·胡加阿布拉 2019年11月22日
LOGO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
第5页
1、材料: 鸡血红细胞
2、试剂 : 50%PEG、GKN溶液、Alsever's细胞保存液、0.85%氯化钠 溶液。
3、 器材 : 倒置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废液缸、 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 的是化学诱导融合 的方法,利用PEG使 鸡血红细胞发生融 合。具体实验步骤
3、化学诱导融合
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 磷脂酰丝氨酸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 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 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 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PEG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如下:
取鸡血 2ml+2mlAlsever液, 再加入6mlAlsever 液,混匀后制悬液
(4℃保存)
老师已做 好,可直 接使用
LOGO
四,实验步骤:
第7页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取(1)中悬液1ml+4ml的 0.85%的NaCl溶液,进行以下 三次离心处理:
①在1200r/min下离心5min,去 掉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 溶液至5ml; ②1000-1200r/min下离心5min, 去掉上清液,再加入0.85%的 NaCl溶液至5ml; ③1000-1200r/min下离心7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8年4月9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丁志康系年级:2016级组别:1-1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学号:201600140055 实验序号:4一、目的要求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
二、实验原理1、细胞融合的概念细胞融合(cell fusion),细胞遗传学名词,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的杂种细胞的过程,也被称为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
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homokaryon);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则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n)。
同种细胞在培养时2个靠在一起的细胞自发合并,称自发融合;异种间的细胞必须经诱导剂处理才能融合,称诱导融合。
2、细胞融合的方法及发展简史①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a.生物法(病毒诱导融合):某些病毒因为其被膜中含有融合蛋白,可以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同时也可以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所以这些病毒经紫外线灭活后可作为细胞融合的生物诱导剂使用,例如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
b.化学法(化学诱导融合):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
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
PEG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c.物理法(电激诱导融合):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
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
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②细胞融合的发展简史Muller于1838年观察到脊椎动物肿瘤细胞能在体内自发地融合产生多核的肿瘤细胞。
Virchow于1858年描述了正常组织、发炎组织以及肿瘤组织中的多核细胞现象。
Luginbuhl于1873年观察到天花病人的血液中也有多核的血细胞存在。
Lange于1875年第一个观察到脊椎动物(蛙类)的血液细胞发生融合的过程。
Cienkawski(1876)、Buck(1877)、Geddes(1880)在无脊椎动中发现了细胞合并现象。
1958年日本学者冈田(Okada)发现仙台病毒具有触发动物细胞融合的效应。
1974年华裔加拿大学者高国楠创立了聚乙二醇(PEG)化学融合法。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成功地融合了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而产生能分泌稳定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978年Ulrich Zimmermann(德国)发明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融合仪”,首次报道了电融合技术。
其融合率又提高数百倍。
有效融合率达50-80%。
1984年日本的柏屋高弘(Takahrio kasuya)等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激光融合仪”,使细胞融合更快捷。
3、聚乙二醇(PEG)介导的细胞融合◆聚乙二醇(PEG)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存在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多聚体。
◆PEG是一种亲脂剂,能扰乱和破坏脂双层的分子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膜质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进而细胞质沟通,形成一个大的双核或多核或多核融合细胞。
◆PEG可与水分子借氢键结合,导致细胞脱水而发生质膜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细胞融合。
4、细胞融合的应用◆细胞工程基础:动物细胞——单克隆抗体制备;植物细胞——繁育新品种。
◆研究细胞的遗传和发育:基因表达和激活观察。
◆核质关系研究核起主导作用但收到质的影响。
三、实验用品1. 材料:鸡血红细胞,兔血红细胞。
2. 试剂:50%PEG、GKN溶液、Alsever’s细胞保存液、0.85%氯化钠溶液。
3. 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废液缸等。
四、实验步骤1、取鸡血2ml+2ml Alsever液,再加入6mL 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即为鸡血红细胞母液(此步骤已由老师完成)。
2、取1ml母液+4ml的0.85%的NaCl溶液,在1200r/min下离心5min,去上清液,再加入5 mL 0.85%的氯化钠溶液。
3、1200 r/min 离心5分钟,去上清液。
4、将离心后的沉降血球(去上清后约0.1-0.2ml)加入GKN液至1-2ml,使之成10%的细胞悬液。
5、取上述10%的血球悬液1ml,加入3mL GKN液,使每毫升含血球15,000,000个(即1500万个),混匀后即得到血红细胞稀释液。
6、分别按照如下的比例吸取鸡红细胞稀释液、50% PEG液、及兔血,混匀常温下静置2-3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下观察结果:a)1mL鸡血红细胞稀释液+0.5mL 50% PEG;b)0.5mL鸡血红细胞稀释液+0.5mL 50% PEG;c)0.5mL鸡血红细胞稀释液+1mL 50% PEG;d)0.25mL鸡血红细胞稀释液+0.25mL兔血+0.5mL 50% PEG。
五、实验结果1、在三个不同浓度的鸡血红细胞与50%PEG的混合溶液中,都可以看到鸡血红细胞相互之间出现一些黏着甚至融合的现象,其中PEG浓度最高的c液中细胞融合的程度更深,现象更明显,以下附上试验照片,拍摄时间为4月9日下午。
图1 鸡血红细胞融合整体结果(10×40)图2 两鸡红细胞初步开始融合(10×40)图3 两鸡红细胞之间膜逐渐融合(10×40)图4 两鸡红细胞基本融合为一体(10×40)图5 两鸡红细胞融合完毕(10×40,示双核)图6 三个鸡红细胞基本融合为一体(10×40)图7 四个鸡红细胞发生细胞融合(10×40)图8 多个鸡红细胞发生细胞融合(10×40)图9 大量鸡红细胞融合成不规则状团块(10×40)2、在鸡红细胞和兔红细胞及50%PEG的混合溶液中既可以观察到鸡红细胞之间的融合现象、又可以观察到兔红细胞之间的融合现象,还可以观察到鸡红细胞与兔红细胞发生细胞融合的现象,以下为相关试验照片,拍摄时间为4月9日下午。
图10 鸡红细胞与兔红细胞混合液细胞融合现象整体结果(10×40)图11 两兔红细胞发生细胞融合(10×40)图12 两兔红细胞融合成哑铃型(10×40)图13 两兔红细胞基本融合完毕(10×40)图14 多个兔红细胞发生细胞融合(10×40)图15 鸡、兔红细胞相互黏着(10×40)图16 鸡、兔红细胞开始发生细胞融合(10×40)图17 鸡、兔红细胞进一步融合(10×40)图18 鸡、兔红细胞基本融合为一体(10×40)图19 鸡、兔红细胞分别发生细胞融合的横向比较(10×40)六、注意事项1、取鸡血时应注意加入Alsever液,给鸡红细胞提供养分,使其可以在实验前持续保持生理活性。
2、离心前要注意加入等渗的氯化钠溶液,而不能使用蒸馏水。
3、配置10%细胞悬液时应根据离心管底部红细胞的量来决定加入的GKN液的量,以保证细胞悬液的浓度在10%左右。
4、当PEG的加量较大时(比如b液和c液),应在加入50%PEG液后稍等40s,让密度较大的PEG液沉在试管底部,之后在震荡摇匀,以防密度较大的PEG液在溶液上方直接离心,对红细胞产生较大压力,导致细胞破裂或融合成团块,影响实验结果。
5、加完PEG液后,应稍等2-3min等待细胞充分融合后再观察。
七、思考与讨论1、实验过程中,发现PEG浓度高的c液中细胞融合程度比a液和b液稍高,但不明显,重新取鸡红细胞悬液和兔红细胞悬液各0.25mL,加入3mLPEG溶液,混匀,等待两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融合现象极为明显,大量红细胞融合结成巨大的团块,以至于甚至形成类似于细胞凝集反应中肉眼可见的红色粉状颗粒,推测加大PEG的加量很可能能够使细胞融合更剧烈。
2、实验过程中,先取加入PEG混匀后2min的细胞悬液观察,之后再从试管中取反应10min的细胞悬液观察,理论上发现反应10min的细胞悬液中细胞融合现象会更明显,但实际上差别并不明显,尤其在PEG加量少的a液中,推测可能是由于反应的时间还不够长,或者加入PEG后的混匀阶段就已经使细胞间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接触和反应,致使之后静止期间细胞融合反应发生的较为缓慢。
3、发现用振荡器进行更长时间震荡后的细胞悬液内细胞融合现象会更明显,推测是在高速的震荡中红细胞之间相互碰撞,细胞融合发生的概率增大,建议可以增加一组实验内容,用加入等量红细胞悬液和50%PEG液的三组悬液,分别用振荡器震荡5s,20s,60s,之后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悬液之间细胞融合的程度有无明显差别。
4、实验过程中发现加入等量鸡血红细胞悬液和兔红细胞悬液的那组装片中,显微镜下观察到兔红细胞的数量比鸡红细胞多,推测可能是鸡红细胞悬液的稀释倍数比兔红细胞悬液的稀释倍数大,或者兔血中红细胞含量原本就比鸡血高,或者稀释是按照离心后红细胞体积进行的稀释,而兔红细胞个体小,等体积情况下数目更多。
5、观察到兔红细胞发生细胞融合的比例比鸡红细胞高,且兔红细胞在混合细胞悬液中呈球状而非圆盘状,推测兔红细胞在0.85%的氯化钠溶液中发生低渗吸水现象,导致细胞膨大呈球状,细胞形状的改变使兔红细胞间更容易发生细胞融合,而鸡红细胞在0.85%的氯化钠等渗溶液依然呈圆盘状,细胞性状不利于细胞融合的发生,建议尝试使用0.8%的氯化钠溶液作为鸡红细胞的稀释液,使鸡红细胞发生吸水膨胀,看能否提高鸡红细胞发生细胞融合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