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学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THANK YOU
采用冷敷、按压、抬高等方法, 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恢复。
失眠
采用头部按摩、揉捏等手法,舒 缓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04
推拿学的临床应用
推拿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康复
推拿可通过刺激皮肤和深层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 进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对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 统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骨关节疾病康复 推拿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促进关节活动度恢复, 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 著效果。
03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01
02
03
适应症
颈部肌肉紧张、疼痛,活 动受限,头晕、头痛等症 状。
治疗方法
采用揉、捏、滚、推等手 法,舒缓颈部肌肉,缓解 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
注意事项
避免暴力操作,以免加重 病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 等严重情况,应谨慎选择 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
适应症
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活动受限等症状。
治疗方法
采用按、揉、推、扳等手 法,缓解腰部肌肉紧张, 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急性期应以缓解疼痛为主, 避免过度刺激;缓解期可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预防 复发。
肩周炎的推拿治疗
适应症
01
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夜间加重等症状。
治疗方法
02
推拿技巧与效果评估
技巧掌握
推拿医生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推拿技巧,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同 时,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感受,以便更好地调整手法和力 度。
效果评估
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治疗结束后,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手法。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的特点与优势
01 02 03 04
优势
无副作用:推拿学采用自然疗法,非药物疗法,不使用化学药物或其 他有害物质,因此具有无副作用的优势。
适应范围广:推拿学适用于各个年龄段、性别、体质的人群,可用于 治疗多种疾病,同时也可用于预防和保健。
疗效显著:推拿学通过手法操作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见效快、 疗效显著的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结词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防 止病情恶化。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表现为腰部疼痛、 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 手法治疗、针灸、拔罐等多种方式,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 能,防止病情恶化。
肩周炎
总结词
推拿治疗肩周炎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肩部活动范围,促进肩周炎的康复。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表面做轻柔的环形揉动,产生温热感和放 松效果,有助于缓解肌肉疼痛和疲劳。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表面做平稳的推动,产生轻柔的刺激和舒 适感,有助于舒缓肌肉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技巧与要领
01
02
03
04
力度适中
推拿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 用力或过于轻柔,以达到有效
的刺激和放松效果为宜。
推拿学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 局部血液供应,改善组织营养 状况,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
缓解肌肉紧张
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减轻疼痛和僵硬,改善肌肉 功能。
松解粘连组织
推拿可以松解粘连组织和瘢痕 ,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缓 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调整神经系统
推拿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 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改善睡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02
CATALOGUE
推拿基础理论
经络与穴位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经络与穴位是推 拿学的基础,通过刺激穴位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分类
穴位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等,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了解 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是进行推拿治疗的条件。
推拿学特点
推拿学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 特点,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气血来到 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与发展
推拿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中医理论,经过长期实践 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全 的学科体系。
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历 代名医都对推拿学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奉献。
01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定义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推拿手法和穴位来到达保健效
果的方法。
02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缓解儿童常见病、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缓解中老年常
见病等。
03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如儿童常用
捏脊、揉腹等手法,中老年常用推拿腰背、拍打四肢等手法。
现代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推 拿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 善。
推拿学的应用范围
内科疾病
推拿学对于一些内科疾病如感冒 、咳嗽、哮喘等有一定的治疗效
果。
骨伤科疾病
对于一些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等,推拿学通过手法治 疗和康复训练来缓解症状。
其他疾病
推拿学还可用于治疗一些神经系统 疾病、妇科疾病等,对于一些慢性 病和亚健康状态也有一定的调理作 用。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
特点
推拿手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适应症广等特点,是中医治疗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手法历史与发展
历史
推拿手法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 中就有相关记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 验。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推拿手法在 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科学 成果,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理论 和治疗方法的学科。
当缩短பைடு நூலகம்拿时间。
避免常见错误操作
避免暴力操作
推拿师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暴力, 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避免过度操作
推拿师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反应, 如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 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
避免在禁忌部位操作
推拿师需熟悉人体解剖结构,避免在 禁忌部位如骨折处、肿瘤处等进行推 拿操作。
推法
01
02
03
04
操作方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一定 部位或穴位上,沿一定方向进 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
适用部位
适用于头面、颈项、腰背、四 肢等部。
功效作用
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舒 筋活络、调和营卫等作用。
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注意手指或手掌要贴 紧皮肤,用力要稳,速度要缓
慢而均匀。
拿法
操作方法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
目录
• 推拿手法概述 • 推拿基本手法介绍 • 推拿常用手法详解 • 推拿手法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 推拿手法实践应用案例分享
01 推拿手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推拿手法是一种以手法操作为主, 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 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中医疗法。

推拿手法学-ppt课件

推拿手法学-ppt课件
渗透而加强疗效。
(三)推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
上,缓缓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一种手法。用指 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1.动作要领 沉肩,垂肘,肘关节微屈或屈曲。指、 掌或肘部紧贴皮肤,压力要平稳,速度要均匀而缓 慢。推法频率每分钟30~60次。
2.临床应用 本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有行气 活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健脾和胃的功能。临 床用于肝郁气滞、脘腹胀满、肩臂酸痛、麻木不仁
1、改善肌肉营养代谢。 2、促进组织修复。 3、分离粘连。 4、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5、促进突出物的回纳或移位。 6、解除肌肉痉挛。 7、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 8、促进水肿、血肿的吸收。
第五节 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
1、按经络循行,顺为补 2、按血流方向,向心为补 3、按手法刺激强度,轻为补 4、按手法频率,缓为补 5、按手法的运动方向,顺为补 6、按治疗时间,长为补
沉肩、垂肘、悬腕
手握空拳、拇指自然着力
一指禅推法(二):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主动 左右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节律性地摆动。
腕部向内摆动
腕部向外摆动
一指禅推法(二):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主动 左右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节律性地摆动。
腕部向内摆动
腕部向外摆动
2.临床应用 本手法接触面积小,深透度大, 刺激量属于中等,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 有调和营卫,舒筋活络,健脾和胃,祛瘀消 积,调和脏腑的功能。临床上多用于伤、内、 外、妇、儿各科许多病症。如头痛,胃脘痛,
1.动作要领 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 肘关节略低于腕部。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 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压力平稳,不可用蛮力,摆动幅度要均匀, 动作要灵活,要紧推慢移。手法频率每分钟

《推拿按摩学》课件

《推拿按摩学》课件
2 穴位理论
穴位是人体特定位置的穴道,推拿按摩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治疗疾病。
3 作用机理
推拿按摩通过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和经络,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 疼痛等。
第三章 按摩手法
1
揉法
2
揉法是一种旋转或滚动的按摩手法,通过
用手指、手掌或拇指旋转按摩穴位,以缓
解肌肉紧张和促进血液流通。
针灸按摩法
针灸按摩法是一种结合针灸和按摩的手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插入针刺并进行事项
应用范围
推拿按摩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缓 解、放松肌肉、促进康复和提 升身体健康等领域。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要注意 环境卫生、穴位选择和按摩力 度等,以确保按摩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禁忌症
推拿按摩在一些情况下是禁忌 的,如怀孕期间、伤口处、发 热时等。在这些情况下,应避 免进行推拿按摩。
第五章 推拿按摩技能训练
1 基本操作
推拿按摩的基本操作包括正确的姿势、手法和力度,学习这些基本操作可以提高按摩的 效果和效率。
2 常用手法演练
在演练中,可以学习和练习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如推法、揉法、捏法等,以熟练掌握 它们的使用。
3
摇法
4
摇法是一种按摩手法,通过用手指和手掌
在穴位周围轻柔地来回摇动,以促进气血
流动和消除疲劳。
5
推法
推法是一种基本的按摩手法,通过用手掌 和指尖的推拿力量在穴位上施加推动的力 量,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捏法
捏法是一种用拇指和其他手指轻轻捏取穴 位或肌肉的按摩手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和 放松紧张的身体部位。
历史
推拿按摩起源于古代中医理 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 在不同文化中发展并形成了 不同的流派和技法。

推拿手法学ppt课件

推拿手法学ppt课件

推拿手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结合具体病例,介绍推拿手法在治疗 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如颈椎病、腰椎 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习成果展示
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展示自己在学习 过程中掌握的推拿手法技能。
提出对课程内容的改进意见和对教学 方法的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善 课程设计和提高教学效果。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推拿手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肌 劳损、失眠、头痛等。
禁忌症
推拿手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如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恶性肿瘤、骨折等患 者应慎用或禁用推拿手法。此外,孕妇、月经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也需谨慎选择 推拿治疗。
02
常用推拿手法介绍
Chapter
1 2
定义
以指或掌在皮肤上做环形摩擦的手法。
分类
指摩法、掌摩法。
3
注意事项
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擦法
01
定义
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02
分类
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
03
注意事项
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相平;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
推拿手法学ppt课件
目录
• 推拿手法学概述 • 常用推拿手法介绍 • 特殊推拿手法展示 • 推拿治疗原则与选穴方法论述 • 推拿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防范措施讲解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推拿手法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推拿手法学是研究推拿手法的理 论、技能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 科。

《推拿手法》ppt课件

《推拿手法》ppt课件

02
CATALOGUE
常见推拿手法介绍
揉法
01 02
定义
以指、掌、掌根、小鱼际、四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前臂尺侧肌群 肌腹或肘尖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带动受术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 动作,使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的手法。
分类
指揉法,大鱼际揉法,掌揉法,掌根揉法,前臂揉法,肘揉法。
03
注意事项
推拿作用
推拿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等作用, 广泛应用于伤科、内科、妇科、儿科等领域。
手法分类与特点
手法类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推拿手法可分为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 类和运动关节类等六类。
手法特点
各类手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如摆动类手法以轻柔缓和为特点,适用于全 身各部位;摩擦类手法以产生热量为特点,适用于腰背部等肌肉丰厚处;振动类 手法以高频振动为特点,适用于头面部等小部位。
推法
定义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 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 直线推动的手法。
分类
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
注意事项
操作时力度应均匀,速度 适中,保持一定的节律性 。
拿法
定义
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的罗纹面对称用力内收的手法。
分类
三指拿法,五指拿法。
注意事项
操作时力度应适中,不宜过重或过轻,保持一定的节律性。
操作时应保持一定的节律性,力度轻柔深透,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摩法
定义
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做环形摩擦的手法。
分类
指摩法,掌摩法。
注意事项
操作时力度应轻柔,速度均匀,不宜过快或过慢 。
擦法
01
02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转,法从手出”。
22
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1、体位选择原则: 1)使病人感到舒适、放松的体位。 2)有利于手法操作的体位 3)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体位
23
手法刺激强度选择原则
手法刺激的强度与压力、作用部位、着力面 积、受力方式、操作时间有关。 1)压力越大,则刺激强度越强 2)经络、穴位等较敏感的部位,易获得较强 刺激;反之则较弱 3)着力面积大,则刺激强度小,反之则大
功。 4导引注重防病于未然,推拿注重治病于已
成。
9
手法的补泻
1.轻重补泻 一般来说,轻手法为补,重 手法为泻 2.方向补泻 向心为补,离心为泻;推上 为补,推下为泻;由外向里为补,由里 向外为泻;逆时针旋转为补,顺时针旋 转为泻。 3.频率补泻 一般来讲,缓摩为补,急摩 为泻。
10
递质的概念
所谓递质就是推拿时,在医者手上蘸些 油、水等类的液体或粉末,涂在体表的 治疗部位上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或借 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增强手法疗效。 这种液体或粉末统称为推拿递质。
治疗头痛烦热等证,这是世界上唯一可信的早期 治疗医案。 3.汉马王堆古墓出土文物帛书《导引图》 4.医圣张仲景在《金》一书中,首创以手法抢救心 跳凑停,其方法目前临床中仍在应用。 5.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首先记载膏摩的手法, 后汉张仲景在金贵要略中予以发展,提出了“膏 摩”之名。 6.名医华佗发展了导引按摩的方法,创造了“五禽 戏”
7
推拿与导引
导引又称道引,近代多称气功,是“导气令和, 引体令柔”的意思。唐代王冰认为:“导引,谓 摇筋骨,动支节”,
8
推拿与导引的区别
1导引指通过呼吸运动与肢体运动相结合而 达到强身治病目的的一种体育保健方法。 推拿则是指以手法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2导引讲究功法锻炼,推拿讲究手法技巧。 3导引依靠内功,自动,推拿依靠外功,他
推拿手法学
1
推拿概念
是在人体一定的部位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 和
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包括功法训练)来防治 疾病的一种方法
2
推拿发展简史
秦汉以前 1.《韩非子》曾以“弹”的方法治疗皮肤的
痤疮。 2.《五十二病方》有按摩治疗癃闭的记载等
等。
3
秦汉时期 1.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2.《史记》记载,名医淳于意用“寒水推”的方法,
推拿的禁忌症
禁忌症要完全牢记 1.严重心脑、肺疾患的患者或是极度衰弱者,不能承受 推拿手法的刺激者。 2.有出血倾向和血液病患者,手法刺激可能导致局部组 织内出血者。 3。局部有严重皮肤损伤或是皮肤病患者,手法作用可使 皮肤损伤加重。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骨肿瘤、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骨折患者,手法可使感染扩散,骨质破坏。 5.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柱症状者,手法 可能加剧脊髓损伤。 6.妊参三个月以上的孕妇的腹部、腰部、合谷、至阴等 部位,手法刺激有引起流产的可能。 7.精神病患者不能与医生合作,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冬青膏 由冬青油、薄荷脑、凡士林和少许 的麝香配制而成,该剂具有温经散寒和润 滑作用。常用于小儿虚寒性腹泻以及软组 织损伤,加强手法的透热效果。 红花油 冬青油、红花、薄荷脑配制而成, 有消肿止痛等作用。 外用药酒 自己根据病情自行配制,这里对 于一些有毒的药物用量可以稍微加大,与 内服相比。
13
11
常用的推拿递质
滑石粉 滑石粉有润滑作用,一般在夏天应 用,适合于各种病症,尤其在小儿推拿中 运用最广。 葱姜汁 用葱白和生姜捣烂取汁使用,或是 将葱白和生姜切片倒入75%的酒精沁泡使 用,能加强温热散寒作用,常用于小儿冬 春季虚寒症。 麻油 加强手法的透热效果,另外多用于民 间的刮痧疗法。
12
14
推拿治疗的内涵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 论,运用推拿手法(及现代技术手段?) 施术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以达到 防治疾病目的的一门临床课。
15
如何学好推拿学
多看:看人、看解剖、看神经、看文献 多练:练手法、练身体
16
手法的分类原则
1、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摆动类、摩擦类、振颤类 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
6
宋金元时代 《圣济总录》记载了手法治疗眼病的方法,开创眼 科疾病推拿治疗的先河。 明代 1.《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按 摩又称为推拿,也是从这时小儿推拿的名称沿革而 开始的。 2.《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 清代 吴谦《医宗金鉴》里,把摸,接,捏,按,摩, 推,拿列为伤科八法。
17
2、根据手法作用力方向分类
1)垂直用力类:按、点、压、滚、弹 2)平面类手法:摩、擦、推 3)对称用力类:拿、捏、搓、捻 4)对抗用力类:扳、拔伸 5)复合用力类:摇、背、脊柱旋转扳法
18
根据手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分类
1)松解类: 以一定的压力作用于软组织的一类手法。
2)整复类: 以一定的技巧力作用于骨关节葛洪在《肘 后救卒方》中介绍了颞颌关节脱位的整复 手法为世界上最早的颞颌节脱位整复手法
2.葛洪发明捏脊疗法,后世广泛用于小儿推 拿。
5
隋唐时代 1.设置了推拿专科:隋代在太医署内设专职按摩博
士,此是国家行政机构设置按摩科目及专职人员 的最早记载。 2.扩大了推拿治疗危急重病的范围:《外台秘要》 记载了“天行病”(烈性传染病),霍乱,转筋, 腹通,厥逆等病症的治疗方法,首次记载了用脐 上盐摩法治疗逆产的方法,这是世界上首例产科 手法。 3.《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骨折复位前要先用摸 法触摸伤处,识别骨折移位情况,分别采用拔伸, 捺正等手法予以整复,再用软垫杉树皮加以固定。 另外,还描述了髋关节脱位的足瞪复位法和肩关 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
关 节错缝的一类手法。
19
根据手法的应用对象进行分类
1)成人推拿手法 2)小儿推拿手法
20
手法的基本要求
(一)松解类手法的要求 概括为十个字,又称“十字诀” “八字”要求: 1、持久 2、有力 3、均匀 4、柔和 “两字”目的:渗透
21
(一)整复类手法的要求 概括为“稳、准、巧、快”四个字 1、稳:安全性 2、准:有效性 3、巧:技巧性 4、快:疾发疾收 《医宗金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