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主体页眉页脚
论文写作中的页眉页脚

论文写作中的页眉页脚页眉和页脚是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版权信息和页码,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便利。
本文将就论文写作中的页眉页脚进行详细解析与讨论。
一、页眉的作用与设置在论文写作中,页眉是出现在页面的顶部,通常包括作者的姓氏、论文题目、日期等信息。
页眉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方便读者识别。
通过页眉中的作者姓氏和论文题目,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到当前页所属的论文和作者,方便查找和引用。
2. 维护版权。
通过在页眉中加入作者的姓氏和日期等信息,可以保护作者的版权,防止他人未经授权的转载和使用。
3. 提升专业性。
页眉作为论文写作的标准组成部分,其设置合理与否能够间接反映出作者的专业水准。
PAGE的页眉设置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 在Word软件中,通过选择页面布局选项,可以很方便地插入页眉。
选择好合适的字体、字号和样式后,即可在页面顶部设置所需的内容,如作者姓氏和论文题目。
2. 在LaTeX论文模板中,通过设置相应的指令,也可以轻松实现页眉的插入。
例如,使用\usepackage{fancyhdr}指令加载fancyhdr宏包后,可以通过\lhead{作者姓氏}\chead{论文题目}\rhead{日期}的方式设置页眉。
二、页脚的作用与设置页脚是出现在页面底部的一部分,通常包括页码、版权声明、DOI 等信息。
页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指示论文的进度。
通过页脚中的页码信息,读者可以清楚地知晓当前所处位置以及各章节的分布情况,方便查阅。
2. 方便读者引用。
若论文需要被引用或参考,页脚中的页码可以提供方便,使他人能够准确地引用论文中的特定部分。
3. 提供版权信息。
页脚中的版权声明可以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防止未经授权的转载和使用。
PAGE的页脚设置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 在Word软件中,通过选择页面布局选项,可以很方便地插入页脚。
选择好合适的字体、字号和样式后,即可在页面底部设置所需的内容,如页码和版权声明等。
课程设计页眉页脚写什么

课程设计页眉页脚写什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页眉页脚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应用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页眉页脚的定义、作用和常见类型;了解页眉页脚的设计原则和技巧;掌握页眉页脚在不同文档中的应用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设计工具,如字体、颜色、线条等,进行页眉页脚的设计;能够根据文档内容和风格,选择合适的页眉页脚设计,提高文档的美观度和专业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页眉页脚在文档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文档编辑习惯;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页眉页脚的基本概念:介绍页眉页脚的定义、作用和常见类型,使学生对页眉页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页眉页脚的设计原则和技巧:讲解页眉页脚的设计原则,如简洁、一致、突出重点等;介绍页眉页脚的设计技巧,如字体、颜色、线条等的选择和运用。
3.页眉页脚的应用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讲解页眉页脚在不同文档中的应用方法,如文章、报告、简历等。
4.页眉页脚的设计实践:学生动手实践,运用基本的设计工具,进行页眉页脚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页眉页脚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应用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页眉页脚的设计原则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页眉页脚在不同文档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页眉页脚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提供一本关于页眉页脚设计和应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页眉页脚设计和应用相关的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课程设计论文主体页眉页脚 5

第 1 章绪论1.1 集散控制系统简介集散控制系统即分散控制系统。
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采用控制功能分散、显示操作集中、兼顾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的新一代仪表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采用控制功能分散、显示操作集中、兼顾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的新一代仪表控制系统。
名称:DCS,全称: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定义:DCS是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的简称,国内一般习惯称为集散控制系统。
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显示(CRT)和控制(Control)等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组态方便。
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和产品在工业生产和民用工程自动化使用中占主要地位。
随着生产过程工艺技术不断更新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各种类型,不同功能和大小规模的集散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不但工业生产离不开集散控制技术,而且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和集散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例如,在大型公众文化文艺活动中,大规模的灯光和道具背景都可以采用集散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
由于具有数字控制,网络通信,监控组态和决策信息处理的功能,集散控制成为了工业和工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使用形式。
集散控制系统在航空航天工程,能源工程,石油和化学工程,生产流水线,制造工程,交通车辆控制,工程测量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环境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1)高可靠性:由于DCS将系统控制功能分散在各台计算机上实现,系统结构采用容错设计,因此某一台计算机出现的故障不会导致系统其他功能的丧失。
此外,由于系统中各台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比较单一,可以针对需要实现的功能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软件的专用计算机,从而使系统中每台计算机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毕业论文页眉页脚怎么设置

毕业论文页眉页脚怎么设置毕业论文页眉页脚怎么设置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页眉和页脚是一个常见的设置,它们不仅能够提供论文的基本信息,还能使论文整体更加规范和专业。
本文将介绍毕业论文页眉页脚的设置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正确地完成这一部分的编排。
一、页眉的设置页眉是位于页面顶部的一行文字,通常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学校名称和日期等信息。
设置页眉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设置要点:1. 标题:页眉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保持一致,字体大小和样式也要统一。
可以选择加粗或者使用特定的字体,以突出论文的主题。
2. 作者姓名:页眉中的作者姓名应该与正文中的作者姓名一致,可以选择加粗或者使用特定的字体,使其更加醒目。
3. 学校名称:页眉中的学校名称应该与正文中的学校名称一致,可以选择加粗或者使用特定的字体,使其更加突出。
4. 日期:页眉中的日期应该是论文完成的日期,可以选择加粗或者使用特定的字体,以与其他信息区分开。
5. 位置:页眉通常位于页面的上边距内,距离页面顶部一定的距离。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微调,使其与页面的其他元素协调一致。
二、页脚的设置页脚是位于页面底部的一行文字,通常包括论文的页码和其他附加信息。
设置页脚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设置要点:1. 页码:页脚中的页码是论文的页码,应该从正文开始计算,包括引言、目录等部分。
页码可以选择居中、居左或居右等位置,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2. 附加信息:页脚中还可以包括其他附加信息,如论文的版本号、作者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添加,但要注意不要过多,以免影响页面的整体美观。
3. 位置:页脚通常位于页面的下边距内,距离页面底部一定的距离。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微调,使其与页面的其他元素协调一致。
三、注意事项在设置页眉页脚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格式统一:页眉页脚的格式要与正文保持一致,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
统一的格式能够提升论文的整体质量和专业性。
论文格式页眉页脚修改

论文格式页眉页脚修改在学术界撰写论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其中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细节就是论文的格式设置。
其中,页眉和页脚的设计在整个论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设置页眉和页脚可以提高论文的整体形象,增加阅读体验,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论文的专业态度和细致程度。
因此,对论文格式中的页眉和页脚的修改和调整是写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页眉设置页眉是位于每一页顶部的文字或标识,通常包括论文的标题、作者姓名、页码等信息。
正确设置页眉可以让读者清晰地了解论文的来源和结构,提高整体的可读性。
在设置页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页眉内容:页眉应该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姓名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可以在需要的地方添加节名或章节名等信息,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结构。
2.页眉位置:页眉通常位于页面顶部靠左或居中的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术规范进行设置。
确保页眉不会干扰到正文内容。
3.页眉样式:可以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和颜色来设计页眉,以突出重要信息同时保持整体的美观性和一致性。
页脚设置与页眉类似,页脚是位于每一页底部的文字或标识,通常包括页码、日期、引用来源等信息。
页脚的设置也十分重要,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1.页脚内容:页脚通常包括页码和日期等基本信息,特别是在长篇论文中,添加页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定位内容位置,方便阅读和引用。
2.页脚位置:页脚一般位于页面底部的居中或靠外侧位置,确保不会与正文内容重叠或混淆,保持页面整洁。
3.页脚样式:与页眉类似,同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学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和颜色设计页脚,使其与整篇论文风格一致。
修改建议来自不同学术机构或期刊的论文格式要求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在修改页眉和页脚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建议:1.统一格式:确保页眉和页脚的格式在整篇论文中保持一致,包括字体、字号、位置等,以保持整体的协调性。
2.准确信息:页眉和页脚中包含的信息应该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别字或错误的页码,以避免给读者造成困扰。
毕业论文页眉页脚设置

毕业论文页眉页脚的设置一、首先要做的是把所有章节分节在目录、摘要、英文摘要、所有章节、参考文献、致谢前加分节符步骤:点击“页面布局" →分隔符→“分节符"里的“连续"二、插入页眉1、目录、摘要、参考文献等页眉的设置(因为目录摘要、参考文献等的页眉不分奇偶页)双击小节第一页的页眉→将“设计”中链接到上一条页眉点掉(很重要) →将奇偶页不同选中→插入(也可以直接输入,后面的不用操作)→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中选择标题(目录自己输)→这节的名称(这里注意,因为选中了奇偶页不同,所以奇偶页都要设置一遍)2、正文页眉的设置下面按照奇页章节题目,偶页论文题目为例操作(1)奇页章节题目的页眉添加:双击每章节第一页的页眉→将“设计”中链接到上一条页眉点掉(很重要)→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中选择“标题" →这节的章节名称→点击“插入”完成页眉添加→点击“设计”中下一节,重复以上操作,编辑下一章节,特别提醒,链接到上一条页眉点掉(2)偶页章节题目的页眉添加:光标放置正文第2页页眉处→将“设计”中链接到上一条页眉点掉(很重要)→插入(也可以直接输入,后面的不用操作)→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中选择“编号项" →论文名称→点击“插入"完成偶页页眉添加以上是页眉的插入操作,若封面页眉处出现横线,可以通过以下操作去掉将光标放置封面页眉处→点击“开始" →点击“样式”后的下拉菜单→选择“全部清除"三、插入页码1、目录、摘要的页码将光标放置目录或摘要第一页的页脚处→将“设计”中链接到上一条页眉点掉(很重要)→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选择要求的页码格式,选择“页码编号"中的“起始页码”→确定→再点击页码→选择“页面低端”→选择页码位置就好了2、正文的页码将光标放置正文第一页的页脚处→将“设计”中链接到上一条页眉点掉(很重要) →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选择要求的页码格式1,2,3,…,选择“页码编号"中的“起始页码"1 →确定→再点击页码→选择“页面低端" →选择页码位置;到这里第一节的页码设置好了,会发现第二章又是从1开始编码,进行下列操作将光标放置页码为1的正文页的页脚(一般为第二章开始的章节首页) →将“设计"中链接到上一条页眉点掉(很重要)→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选择“页码编号”中的“续前节”→确定→再点击页码→选择“页面低端”→选择页码位置;点击“设计”中下一节,重复以上操作,编辑下一章节。
2019论文格式页眉页脚_论文格式_

2019论文格式页眉页脚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顺序依次为:封面、原创声明、任务书、、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论文主文。
除封面外,其余都要页眉,一般是大学名字+毕业设计(论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居中,页面上方。
页脚是从中文摘要开始的,需要注意的是为区分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正文,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页脚一般为罗马数字,如i、ii(其实一般也就这两页),字体为新罗马字母,小五号;正文一般从绪论开始,页脚从1开始,为阿拉伯数字,直到最后,字体为新罗马字母,小五号。
将论文主体分成摘要和绪论以后部分两节,分别设置页脚即可。
然后通过大纲工具生成目录(这需要之前设置好各个章节的级别)。
最好全部做成一个文档,以便于后面的刻盘。
课程设计论文主体页眉页脚

第1章绪论1.1智能照明智能照明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受市场的消费意识、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推广力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迅速发展,各类智能照明产品纷纷面市,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49亿元成长到2009年的137亿元人民币。
前瞻网预测预测,中国高端智能照明市场5年内容量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智能照明系统厂商就已经在中国投资建厂。
进入21世纪,国内智能照明厂家和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涌现出了如瑞郎、百分百照明、清华同方、索博等大小不一的几十家企业,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但由于国外品牌智能照明系统起步早,跨国企业研发实力较强,其产品在创意、质量等方面均走在智能照明行业前端,国内智能照明市场目前是国外品牌的天下。
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大型公用建筑(如体育场馆、写字楼、酒店等)和70%以上家居智能照明系统的市场份额,国内现有的业内企业目前还无法与之争锋。
与传统照明相比,智能照明可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目的,因此智能照明在家居领域、办公领域、商务领域及公共设施领域均有较好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智能照明市场并未成熟,智能照明的应用领域还主要集中在商务领域和公共设施领域,酒店、会展场馆、市政工程、道路交通领域内对智能照明的采纳使用较多;此外,办公建筑和高端别墅项目也有采用智能照明。
随着国内智能照明研发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推广力度的加大,家居领域的智能照明应用有望得以普及。
1.2 C-BUSC-Bus 是一种以非屏蔽双绞线作为总线载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照明、空调、火灾探测、出入口、安防等系统的综合控制与综合能量管理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C-Bus 是一个十分灵活的柔性控制系统,这是因为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元件自带微处理器且通过总线互联,外部事件信息来自输入元件,通过总线到达相应的输出元件并按预先编好的程序控制所连接的负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课程设计采用单片机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AT89S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显示电路。
它可以实时的显示,实现对温度的测量,显示和报警等功能。
本课程设计采用AT89S51单片机控制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最后在LCD1602上显示温度值的温度检测系统。
系统设计了相关的硬件电路和相关应用程序。
硬件电路主要包括AT89S51单片机最小系统,测温系统,LCD液晶显示电路等。
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读出温度子程序,LCD显示程序等。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DS18B20;显示电路ABSTRACTThis course is design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realize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Its main components are:AT89S51,temperature sensor and display circuit.It can display real-time,realize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display and alarm,etc.This course design USES AT89S51control temperature DS18B20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acquisition,finally on the LCD1602displa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system.System design the related hardware circuit and relevant applications. Hardware circuit including AT89S51minimum system,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LCD display circuit,etc.System program mainly includes the main program,read the temperature subroutine,LCD display program,etc.Key words:AT89S521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DS18B20.Display circui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4)1.1选题的背景 (4)1.2数字温度计简介 (4)1.2.1数字温度计的特征 (4)1.2.2设计实现的目标 (5)第2章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6)2.1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6)2.1.1显示电路方案 (6)2.1.2测温电路方案 (6)2.2系统总体方案 (7)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8)3.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8)3.1.1复位电路 (9)3.1.2晶振 (9)3.2温度传感电路设计 (10)3.3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 (11)3.4显示电路的设计 (12)3.5报警电路 (13)第4章系统软件的设计 (14)4.1程序流程图 (14)4.1.1主程序 (14)4.1.2显示电路框图 (15)4.1.3读出温度子程序 (15)第5章系统调试 (17)5.1硬件调试 (17)5.2软件调试 (17)总结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工业改造的逐步实现.能够独立工作的温度检测和显示系统应用于诸多领域。
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敏电阻为温度敏感元件。
热敏电阻的成本低,但需后续信号处理电路,而且可靠性相对较差,测温准确度低,检测系统也有一定的误差。
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这里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精确,数字显示,适用范围宽等特点。
选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件,DSl8B20作为测温传感器通过LCD1602并行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通过DSl8B20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数据转换,该器件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线性度较好,在10℃~30℃最大线性偏差小。
该器件可直接向单片机传输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
另外,该温度计还能直接采用测温器件测量温度,从而简化数据传输与处理过程。
1.2数字温度计简介1.2.1数字温度计的特征温度是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实时在接触到的物理量,但是它是看不到的,仅凭感觉只能感觉到大概的温度值,传统的指针式的温度计虽然能指示温度,但是精度低,使用不够方便,显示不够直观,数字温度计的出现可以让人们直观的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温度到底是多少度。
数字温度计采用进口芯片组装精度高、高稳定性,内电源、微功耗、不锈钢外壳,防护坚固,美观精致。
数字温度计采用进口高精度、低温漂、超低功耗集成电路和宽温型液晶显示器,内置高能量电池连续工作≥5年无需敷设供电电缆,是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好、适用性极强的新型现场温度显示仪。
是传统现场指针双金属温度计的理想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数字温度计采用温度敏感元件也就是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热电偶,半导体,热敏电阻等),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温度变化和电信号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如线性关系,一定的曲线关系等,这个电信号可以使用模数转换的电路即AD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再送给处理单元,如单片机或者PC机等,处理单元经过内部的软件计算将这个数字信号和温度联系起来,成为可以显示出来的温度数值,如25.0摄氏度,然后通过显示单元,如LED,LCD或者电脑屏幕等显示出来给人观察。
这样就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基本测温功能。
数字温度计根据使用的传感器的不同,AD转换电路,及处理单元的不同,它的精度,稳定性,测温范围等都有区别,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规格的数字温度计。
1.2.2设计实现的目标1)测温基本范围10℃~30℃。
2)超温报警。
3)LCD屏幕显示实时温度。
第2章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2.1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2.1.1显示电路方案方案一:采用数码管动态显示使用七段LED数码管,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法来显示各项指标,此方法虽然价格成本低,但是显示单一,且功耗较大。
方案二:采用LCD液晶显示采用1602LCD液晶显示,此方案显示内容相对丰富,且价格不高。
综合上述原因,采用方案二,使用LCD液晶作显示电路。
2.1.2测温电路方案方案一: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测温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2系统总体方案根据上述方案比较,结合题目要可以将系统分为主控模块,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报警模块。
系统框图如2-1所示。
图2-1系统框图AT89S51复位电路报警电路显示电路温度传感器晶振电路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3.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目前的单片机开发系统只能够仿真单片机,却没有给用户提供一个通用的最小系统。
由设计的要求,只要做很小集成度的最小系统应用在一些小的控制单元。
其应用特点是:(1)全部I/O 口线均可供用户使用。
(2)内部存储器容量有限(只有4KB 地址空间)。
(3)应用系统开发具有特殊性图3-1最小系统图单片机最小系统如图3-1所示,其中有4个双向的8位并行I/O 端口,分别记作P0、P1、P2、P3,都可以用于数据的输出和输入,P3口具有第二功能为系统提供一些控制信号。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MCS-51单片机工作所必须的时钟控制信号,内部电路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严格地按时序指令工作。
MCS-51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向放大器,该高增益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芯片的引脚XTAL1,输出端为XTAL2。
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电路中的微调电容通常选择为30pF 左右,该电容的大小会影响到振荡器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
晶体的振荡频率为12MHz。
把EA脚接高电平,单片机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但在PC值超过0FFFH(4Kbyte 地址范围)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MCS-51的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
采用最简单的外部按键复位电路。
按键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来实现的.我们选用时钟频率为12MHz,C1取47μf。
3.1.1复位电路在振荡器运行时,有两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出现在此引脚时,将使单片机复位,只要这个脚保持高电平,52芯片便循环复位。
复位后P0-P3口均置1引脚表现为高电平,程序计数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全部清零。
当复位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芯片为ROM的0000H处开始运行程序。
该芯片的复位脚为9脚,所以复位电路接AT89S51的9脚,具体电路如下图3-2所示。
当采用的晶体频率是6MHZ 时,可取C=22UF,R=1K;当采用的晶体频率为12MHZ时,可取C=10UF,R=8.2K。
不过这都是最佳的组合,也可以有其它大小的电容电阻,只要符合电路要求就可以,如本文就采用22UF的电容和10K的电阻,经试验也满足要求。
图3-2复位电路图3-3时钟信号电路(晶振)3.1.2晶振为了产生时钟信号,在内部设置了一个反相放大器,XTAL1是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XTAL2是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也是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当使用自激振荡方式时,XTAL1和XTAL2外接石英晶振,使内部振荡器按照石英晶振的频率振荡,就产生时钟信号。
晶振一般使用石英晶体,其频率由系统需要和器件决定,在频率稳定度要求不高时也可以使用陶瓷滤波器。
使用石英晶体时C1、C2为C1=C2=30(±10)pF,使用陶瓷滤波器时,C1=C2=40(±10)pF。
本系统用12MHZ的石英晶振,接AT89S51的18和19脚,具体电路如图3-3所示。
3.2温度传感电路设计DS18B20的性能特点:采用单总线专用技术,既可通过串行口线,也可通过其它I/O 口线与微机接口,无须经过其它变换电路,直接输出被测温度值(9位二进制数,含符号位)测温范围为10℃-30℃内含64位经过激光修正的只读存储器ROM适配各种单片机或系统机用户可分别设定各路温度的上、下限内含寄生电源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 和TL,高速暂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