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
中国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作业答案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作业1、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2、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槃》)写一篇赏析短文。
3、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同意子夜》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它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一典型的民族资本家形象。
吴荪甫,他是上海滩上财力雄厚的工业巨头,他是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的大老板;而这样的一个大人物为什么“不得善终”呢?这不仅是时代的悲剧更是其自身的悲剧。
正如茅盾在《再来补充几句》中所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
”吴荪甫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有很强的事业心,不是庸碌无能之辈;他有雄心有壮志,要把“半死不活的所谓的企业家们”全部打倒;他有魄力,知道怎样将别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还有作为老练资本主义企业家的教养、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以及丰富的阅历和经验。
他的事业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双桥镇的企业、裕华丝厂、益中公司。
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的事业却寸步难行。
这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从整个时代大环境来看,半殖半封的社会下的民族资产经济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本就是举步维艰,并且军阀混战,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更是摇摇欲坠;其次,吴荪甫无法改变中国丝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日本丝排挤打击的被动局面,而当他把损失变相转嫁给工人时,必然引起工人的不满和反抗。
4、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
《寒夜》中曾树生的外在性格是显而易见的。
用巴金的话说;她生性“怕冷、怕叔寞,,, “爱动、爱热闹”,“爱过热情的生活”①。
她有一个灿烂的青年时代,也曾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
共同理想使她和同读教育系的汪文宣相爱,并在没有举行结婚仪式的情况下与汪同居了。
这在中因的三十年代,称得r恤一个大胆的举功。
曾树生以行动向封建礼教宣战,表明她确是一个不甘平庸、向往过热情生活的人。
北语18春《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

(判断题) 1: 《夜的眼》最早地表现了中国经历长期“内乱”之后,时代精神的主调由“斗争”向“建设”转化的机运。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2: 《黑骏马》将《人生》式的关于“土地”的主题深化为“文化”的主题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3: 路遥的短篇小说《乡场上》中偏僻而恒久的山村乡场是中国农村的缩影,社会心理演示的舞台。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4: 赵树理的全部作品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农民的翻身和翻身的挫折,《平凡的世界》则是中国农民二次翻身的史诗。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5: 周而复的《五月乡战》描写个体生命不可能游离于民族命运,而终于与抗日救国融为一体。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6: 路遥的小说《人生》以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山村为基点,对社会生活做全景式描写,形成一幅包括农村、城市、官场、学校、矿山等场景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7: 郑子云是张洁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中的主人公。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8: “改革文学”以忧虑的眼光反映了改革大潮中社会心理上产生的“浮躁”,表现了克服“浮躁”,坚实地走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的思想。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9: 路遥的短篇小说“陈奂生系列”在从农村到城市较为宽阔的背景下,描绘农民在历史转折之后的心灵变化历程。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10: “吃不饱”可谓赵树理创作的最终主题。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11: 《白鹿原》表现了人在历史激流中的无奈处境,个体选择经常被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所驱动。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12: 岳之峰是《春之声》中的人物。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13: 《长城万里图》标志着周而复超越了《上海的早晨》所体现的阶级模式而较为强烈地表现民族意识。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3秋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26 分)
【题目】,王利发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选项.A]《红旗谱》
[选项.B]《铜船共渡》
[选项.C]《关汉卿》
[选项.D]《茶馆》
[正确选择]:D
【题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选项.A]《孔乙己》
[选项.B]《狂人日记》
[选项.C]《伤逝》
[选项.D]《祝福》
[正确选择]:B
【题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选项.A]《大堰河——我的保姆》
[选项.B]《我爱这土地》
[选项.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选项.D]《旷野》
[正确选择]:B
【题目】,《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
[选项.A]老舍
[选项.B]丁西林
[选项.C]陈白尘
[选项.D]夏衍
[正确选择]:D
【题目】,《祝福》中的主人公是
[选项.A]祥林嫂
[选项.B]单四嫂子
[选项.C]华老栓
[选项.D]闰土
[正确选择]:A。
13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234

D. 胡风
正确答案:A
3. _______不啻对于“文革”的控诉状。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喊出人民心声”。
A. 《将军吟》
B. 《伤痕》
C. 《我应该怎么办》
D. 《神圣的使命》
正确答案:B
4. ________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对于民族灵魂的戕害,对于祖国未来的戕害。
A. 《登记》
B. 《三里湾》
C. 《小二黑结婚》
D. 《李有才板话》
正确答案:A
17. 范登高是_____中的人物。
A. 《登记》
B. 《三里湾》
C. 《小二黑结婚》
D. 《李有才板话》
正确答案:B
18. 王利发是________中的人物。
A. 《春华秋实》
B. 《正红旗下》
A. 方之
B. 高晓声
C. 李准
D. 王蒙
8. ____A____的《李顺大造屋》以短篇篇幅,通过一个普通农民辛酸的造屋史,浓缩了近三十年中国农村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农民可怜的生存状态史。
A. 高晓声
B. 古华
C. 王蒙
D. 鲁彦周
B. 《纪念碑》
C. 《一代人》
D. 《致橡树》
17. 在当代文学中,___B_____最早地展现了少年布尔什维克出身的主人公在自1949年到1979年间所有重要的内心活动,构成了一个历史运行轨迹中的心灵的历程。
A. 《春之声》
B. 《布礼》
C. 《青春万岁》
13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
一、单选题
1. _____________是“大墙文学”的代表作。
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满分答案

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满分答案第一篇: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满分答案作业名称: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4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详细信息: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__________就是小说中在寻找的第一个歌唱春天的云雀。
他的小说总是首先成为标志出“时间运行的轨迹”的里程碑。
A、高晓声B、古华C、王蒙D、鲁彦周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王蒙在__________里最早地表现了“转机”。
A、《夜的眼》B、《布礼》C、《青春万岁》D、《活动变人形》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__________将雪域高原神秘的自然景观及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熔铸成壮美的意象,在这种意绪的咏叹中,揭示自然和文化的奥秘,总体把握一个古老民族对生命创造和生存苦难的体验和领悟。
A、《回答》B、《纪念碑》C、《诺日朗》D、《致橡树》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__________描写“荒谬”年代的劳改队,只是驱赶人们整天排队、出工、报数、点名,像工具一样地干活,上天赋予人们享受正当快乐的权利被剥夺净尽。
A、《灵与肉》B、《绿化树》C、《男人的一半是女人》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王蒙的__________表现从苦难中走过来的少年布尔什维克在明媚的春天里,温暖的阳光下的幸福感、自豪感,准备建设的激情。
A、《春之声》B、《布礼》C、《青春万岁》D、《活动变人形》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浩劫”过后自私、狭隘、卑下的社会风气的鄙夷,对自主独立的人格精神的抒发,对伟岸、挺拔、坚实的人格理想的向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次作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柔石在《二月》中塑造的追求精神自由的"寻梦者"的形象是( )。
2.《日出》的主题是( )。
3.曹禺的( )是30年代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4.于伶的( )是"孤岛"文学的代表作。
5.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叙述了一个以( )为中心的多角恋爱故事。
6.1936年在革命作家之间发生了“国防文学”和“()”两个口号的论争。
7.三十年代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的作者是()。
8.卞之琳、李广田和()因合出《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9.以1942年发表的小说( )为标志,巴金的创作风格分为前后两期。
10.丁玲的( )描写了华北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变化11.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街头剧是( )。
12.( )是抗战时期历史最久的刊物。
13.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 )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4.茅盾创作于四十年代的小说( )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
15.194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标志着沙汀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
16.徐讦的长篇小说( )以浪漫主义的激情编织了一个富有传奇性的生动故事,以想象化的方式营构了中、美、日三国间谍之间的明争暗斗。
17.赵树理把自己的小说称为是( )。
18.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成功地运用了陕北民歌( )的形式,在诗歌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19.历史剧《海瑞罢官》的作者是()。
20.小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21.1978年4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艾青复出后的第一首诗()。
二、单项选择1.曹七巧是张爱玲哪部小说中的主入公?()A.《封锁》B.《金锁记》C.《倾城之恋》D.《十八春》2.1938年成立于武汉的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是()A.文协B.左联C.七月派D.太阳社3.下列属于秧歌剧的作品是()A.《刘胡兰》B.《王秀鸾》C.《兄妹开荒》D.《赤叶河》4.下列作品中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是()A.《高干大》B.《李家庄的变迁》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种谷记》5.小说《哦,香雪》的作者是( )A.宗璞B.海子C.铁凝D.严歌苓6.《游园惊梦》的女主人公是( )A.桂枝香B.蒋碧月C.月月红D.蓝田玉7.《红旗谱》的背景是( ) 4.AA.北伐大革命前后冀中平原上的革命风云B.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的革命风云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的革命风云D.北伐大革命前后湖南地区的革命风云8."一个布尔什维克,经验要丰富,但是心要单纯。
12、陕师大《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题附答案

陕西师大远程教育学院中文专升本科函授生《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题附答案一、填空题。
1、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 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至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
2、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3、1979年召开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之后,《人民日报》社论用“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取代了过去惯用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4、“十七年”文坛的小说创作方面,赵树理《登记》中的小飞娥,孙犁《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李准《李双双小传》中描写的李双双,都表现了农村女性形象的多种形象。
5、在1985 年的文化寻根小说中,韩少功《爸爸爸》所描写的楚文化背景,阿城《棋王》所流露的道家文化倾向,王安忆《小鲍庄》所涵盖的儒家文化底蕴,颇具寻根意向。
6、90年代的文坛,更趋向于商品经济语境下的多元化写作,以张承志、张炜为代表的创作,体现了新理想主义的倾向;以谈歌、关仁山、何申为代表的《大厂》、《麦河》、《年前年后》;小说,形成了现实主义冲击波;还有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文本写作,以及卫慧、绵绵为代表的新新人类小说,皆为这一时期出现的创作现象。
7、《红日》(吴强)、《青春之歌》(杨沫)、《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保卫延安》(杜鹏程)、《关汉卿》(田汉)、《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创业史》(柳青)、《红旗谱》(梁斌)、《林海雪原》(曲波)。
8、《致大海》(普希金)、《哥德巴赫猜想》(徐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双桅船》(舒婷)、《陈毅市长》(沙叶新)、《文化苦旅》(余秋雨)。
9、《红高粱》(莫言)、《一地鸡毛》(刘震云)、《烦恼人生》(池莉)、《长恨歌》(王安忆)、《白鹿原》(陈忠实)、《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10、谢惠敏《班主任》、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丙崽《爸爸爸》、印家厚《烦恼人生》。
北语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3

15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3一、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冯幺爸是何士光小说《乡场上》中的主人公。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2. 《小鲍庄》表现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启示我们思考社会主义的“中国化”问题。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3. 路遥的小说《人生》以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山村为基点,对社会生活做全景式描写,形成一幅包括农村、城市、官场、学校、矿山等场景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4. 蒋子龙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描写国务院某部围绕着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其焦点就是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5. 《小鲍庄》以本土文化化解外来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学较早地对阶级本位文化的反思。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6. 郑子云是张洁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中的主人公。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7. 《黑骏马》将《人生》式的关于“土地”的主题深化为“文化”的主题.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8. 寻根文学作家将目光投向整体的现实人生,注目于民族的生存状况,普遍地发现民族文化的危机。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9. 《小鲍庄》中捞渣的行为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代相传的结果。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0. 刘心武的长篇小说《钟鼓楼》精心地描写了钟鼓楼前一个四合院里的北京市民群落的社会生态景观。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1. 在《透明的红萝卜》,莫言以黑孩的感觉系统为视角来叙述故事,描绘了一个儿童感觉化的世界。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2. 汪曾祺以散文化小说形式描写建国前苏北城镇的市井生活。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3. 《小鲍庄》是中国新文学诞生以来第一篇以伦理、以仁义为正面主题的作品。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4. 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通过对一个穆斯林家族几十年曲折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生活和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苹果树下》出自以下哪个组诗?(B )
A、《博斯腾湖滨》
B、《吐鲁番情歌》
C、《果子沟山》
D、《天山牧歌》
2、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表现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是(C
A、《红旗谱》
B、《林海雪原》
C、《青春之歌》
D、《红日》
3、老舍话剧中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经典”和现实主义话剧的高峰的是(C )
A、《龙须沟》
B、《西望长安》
C、《茶馆》
D、《春华秋实》
4、下列哪一部话剧是田汉历史剧创作的高峰之作?(B )
A、《胆剑篇》
B、《关汉卿》
C、《蔡文姬》
D、《文成公主》
5、下列哪一作品是张洁创作的“改革小说”?(A )
)
A、《沉重的翅膀》
B、《花园街五号》
C、《男人的风格》
D、《三千万》
6、《太阳下的风景》是(C )回忆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名篇。
A、季羡林
B、余秋雨
C、黄永玉
D、唐弢
7、深刻展现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事业追求和生活风貌的“手抄本”小说是(A )
A、《第二次握手》
B、《公开的情书》
C、《金光大道》
D、《波动》
8、下列哪一作品是杨绛散文的代表作?(C )
A、《耕堂读书记》
B、《谈生命》
C、《干校六记》
D、《女孩子的花》
9、下列属于“文化寻根”小说的是(A )
A、《棋王》
B、《受戒》
C、《游园惊梦》
D、《陈奂生上城》
10、下列哪一位是新生代诗人中“新古典主义”倾向的代表?(D )
A、韩冬
B、周伦佑
C、丁当
D、海子
11、以“文化散文”创作而引起广泛反响的作家是(D )
A、巴金
B、冰心
C、孙犁
D、余秋雨
12、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的是(D )
A、北岛
B、舒婷
C、芒克
D、顾城
13、《绝对信号》整部剧作运用了(C )手法,描写了几个年轻人在历史巨大变革时期所产生的心理失衡、苦闷彷徨的矛盾心态。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象征主义
D、自然主义
14、下列哪部王安忆创作的作品荣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B )
A、《流水十三章》
B、《长恨歌》
C、《纪实与虚构》
D、《小鲍庄》
15、下列哪位作家不是“先锋小说”家(C )
A、马原
B、余华
C、徐星
D、洪峰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析小说《红旗谱》的民族化风格。
答:《红旗谱》表现出成熟的民族风格,对长篇小说的民族化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①思想内容方面②语言方面朴实明快、浑厚粗犷的民族色彩。
③在结构布局上,小说以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手段精心组织全篇,但又没有完全模仿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写法,而是保持人物的集中、故事的独立。
④表现手法上,小说以传统白描为主,又适当采用了西方的心理透视法,融会中西文化精华。
2、什么是“反思小说”?其代表性作家作品主要有哪些?
答:“反思小说”的定义。
是“伤痕小说”合乎规律的发展和衔接。
最早问世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短篇《剪辑错了的故事》,此外,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方之的《内奸》,刘真的《黑旗》,王蒙的《布礼》、《胡蝶》、《相见时难》、《活动变人形》, 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古华的《芙蓉镇》等也是反思小说中的优秀之作。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结合具体作品,论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答:《随想录》共分为五集。
内容广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回忆往事、怀念故人之作,全书既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又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随想录》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作者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苦的经历,他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文革”进行反思。
在思想上的另一独特性还在于充满了作家的自省意识,无情地、痛苦地、赤裸裸地呈现自我。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儿篇非常感人的著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景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
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仟悔意识”结合在一起,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
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当巴金以割裂伤口的勇气揭示出这一切潜隐在个人和民族灾难之下的深在内容时,他其实也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
而《随想录》真正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的所在,便是它由作为知识分子的仟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
比如巴金起初通过谈论创作自由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证明独立思想对于作家的重要性(如《“遵命文学”》、《“长官意志”》、《文学的作用》、《要不要制订“文艺法”》等篇),
《随想录》的艺术价值在于文中的动人诗意。
其艺术价值还在于写法的不拘一格,不受约束地抒情写意、生发议论、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