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摄像构图参考
婚礼拍摄详细流程(双机位)精辟(精)

婚礼拍摄流程(双机位)精辟徐祥勇摄像A负责新娘全程摄像B负责新郎全程【新娘化妆】摄影师:A 拍摄内容: 1。
造型店门头,拍摄造型店的门头全景,特写。
保证最少两个镜头 2。
新娘化妆打底贴睫毛眼影修眉腮红画唇每项流程分别拍摄近景,特写。
3。
化妆工具眼影唇彩粉底盒面霜睫毛膏每件工具分别拍摄近景,特写。
切换拍摄化妆师使用工具的动作。
4。
头发造型烫卷造型穿戴首饰(项链,耳环,头冠)近景,特写. 5。
定妆造型展示转裙子动作窗前静止造型局部造型。
6。
新娘出门,上车离去全景跟拍。
【新娘等待迎接】摄影师:A 拍摄内容:一:新娘家布置类 1.床铺全景,不同角度床头柜相册其他各类照片 2.各方位喜字特写。
不同技巧.例如衣柜,台灯等喜字。
新娘粘贴喜字。
3。
梳妆台梳妆台,近景与特写拍摄梳妆台上各类玩具玩偶与首饰 4。
近景拍摄各方位婚纱照,运动技巧。
二:新娘个人造型状态类(最少选拍两项)全中近拍摄 1。
新娘在喜字前的造型 2.新娘在床上的造型 3.新娘镜子前的造型 4.新娘在窗户前的造型 5.新娘在静态摆拍造型三:新娘表情类(最少选拍两项) 特写拍摄 1。
新娘空灵的表情2。
新娘喜悦的表情 3.新娘可爱的表情 4.新娘搞怪的表情 5.新娘的眼神特写 6。
新娘的嘴部特写 7。
新娘的手部特写四:新娘行为类(参考) 1。
新娘写日记或玩电脑 2。
新娘发表网络日志(播客) 3。
新娘收到手机祝福 4.新娘照相机自拍(适用年轻新娘) 5。
新娘抚摸陪嫁品 6。
新娘饮食,例如吃巧克力,喝咖啡…… 7。
新娘个性另类的行为。
五:新娘与家人活动类(1,6,7必拍,其他选拍) 1.全景拍摄新娘与亲朋合影 2.家人整理陪嫁品 3。
藏新鞋(可留悬念) 4.彩带师布置彩带与气球。
5。
家人准备荷包蛋。
6。
新郎叫门时的表情,行为 7.新郎叫门时堵门人的表情,行为. 【新郎化妆】(供选) 摄影师:B 拍摄内容: 1.整装待发打领带穿衣服 2.准备红包【车队扎花】摄影师:B 拍摄内容: 1。
拍摄婚礼的机位和技巧

拍摄婚礼的机位和技巧现在婚礼的拍摄,双机位是圈内一般认为的最基本配置。
现在大、中城市中的婚庆服务公司多采用双机位拍摄,标清摄像机仍在呈减少态势,更多的摄像师早已在这些年来步入高清摄像机的拍摄。
双机位婚礼拍摄强调两位摄像师的默契配合。
一般婚庆服务公司的摄像师多年来长期一起工作,默契程度较高,而作为新人宾客的业余摄像师之间的默契则较少。
过去婚礼上经常会看到有好几个新人的宾客拿着摄像机来为新人来拍摄,他们彼此之间不认识,拍摄前也不相互沟通,自己拍自己的,各自都抢占自认为是最佳的拍摄位置,结果拍摄的都是相同机位景别相差不大的画面。
最后或将素材都交给新人,或将自己拍摄的素材简单编辑一下交给新人。
其实新人在拍摄前可以将两位摄像师相互介绍一下,让他们之间有个分工合作,这样拍摄时就不至于都挤在一起了。
即使新人没给他们相互介绍,两位摄像师也应该本着对新人负责的态度,有必要事先沟通一下,确定各自拍摄的机位和由谁来后期编辑,一般来说,后期编辑者经验相对多些,由他来分配机位更合适。
当双机位拍摄同一被摄对象时,摄像机一定要全程拍摄,切忌几秒钟一个镜头一关机,这样的素材在后期编辑时是没法同步对位使用的。
拍摄过程准备过程两台摄像机可以分别在新郎和新娘家拍摄。
A机拍摄新郎及新郎的家人,拍摄内容和方法可参考上期介绍的单机位的拍摄。
B机拍摄新娘及新娘的家人,重点是拍摄新娘的化妆过程。
化妆过程不必全程实录,但每个化妆步骤最好都有记录,化妆师如何给新娘化妆眼、眉、嘴,如何卷发、盘发,如何戴首饰,一步一步地从一个少女蜕变成美丽新娘。
在拍摄化妆过程的间隙,还可以拍摄一些新娘的婚纱、婚鞋、饰品等和婚礼有关的元素。
同时可以抓拍前来的闺蜜和宾客,一般前来的闺蜜和宾客都会和新娘说话,可以拍摄一些新娘、伴娘焦点变换的镜头。
拍摄时要注意新娘和宾客说话的完整性,只言片语的视频素材编辑时意义就不大了,除非你去掉同期声加音乐。
另外还可以给她们设计一些动作,比如伴娘给化妆的新娘拍照,给她看,有一些动态镜头。
婚礼摄像脚本(非常实用)

婚礼摄像脚本(非常实用)(详细脚本)男方摄像师拍摄内容(副机)新郎家拍摄1新房拍摄:重点展示细节布置的特写及全镜头。
2新郎在镜子前整装:(系领带,穿西装,扣纽扣)镜头对着新郎正面拍一组镜头,对着新郎背部拍摄镜子里的镜中像拍一组。
3新郎给父母戴花,伴郎帮新郎戴胸花:重点拍摄戴胸花的动作。
4新郎手拿手捧花出房门,走向车队,其他亲人朋友走在新郎后面。
5花车多角度镜头,重点拍摄头车花饰,车队整齐摆放的场景。
6新郎上车的镜头:新郎从远处向头车走来,伴郎为新郎开车门,新郎进入车内对着镜头微笑或摆手。
7花车起步的镜头,路上车队不同景别镜头,不少于30个。
新娘家拍摄画标记的地方需要全程记录1新娘家放鞭炮的镜头:摄像车要提前到达准备。
2到新娘家,新郎下车的镜头。
3新郎拿着手捧花走向新娘家的镜头。
4新郎叫门镜头全程记录,别停机:重点拍新郎叫门的神情。
5新郎进屋,拿着手捧花单膝跪地求婚,新娘接过手捧花,然后新郎给新娘戴胸花,机器只对着新郎拍照,如果拍的效果欠好,可以让新郎再重新表演一遍。
6新郎找鞋的进程,机器随着新郎拍照。
7找到鞋后,让新郎对着镜头展示下,再为新娘穿上。
8新郎与新娘亲密的靠在一起,让新郎深情的吻一下新娘。
9新郎给新娘父母戴胸花。
10新郎从床上抱起新娘出门,抱上花车(让另一个摄像提前抵达婚车前策应)11新郎和新娘上车后,提示他们对着镜头打手势。
拍摄车队不同角度,不同景别镜头(画面一定要拍稳,让司机配合好),车队镜头不少于30个。
1饭店全景拍摄(重点拍摄饭店的名字和饭店整体外观)2车队到达饭店门口。
3新郎下车,然后从车里抱出新娘。
4新郎和新郎向来宾朋友微笑并招手。
5新郎与新娘手牵手,站在花车前面,头部相靠,对着镜头笑容。
6新郎与新娘牵手走入饭铺。
路上车队拍照饭店门口拍摄画标记的地方需求全程记录第1页(主合同附件)喜宴现场画标记的地方需要全程记录,不能停机。
1喜宴现场的现场布置(重点拍照背景板,花艺,烛台,香槟台,主桌摆设等细节镜头)2来宾在签到台签字并送红包。
婚礼拍摄构图的实用技巧有什么

婚礼拍摄构图的实用技巧有什么对摄影师来说,摄影技术无疑是实现创意的手段。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婚礼拍摄构图的实用技巧有什么,希望能帮到你。
1. 将影像构筑于光线之上光线无疑是影响摄影作品的重要因素。
纪实婚礼摄影师要学会观察光线,并在有限的环境下有意识地寻找光线,进而控制和利用光线的无限变化,这甚至比光线质量(或强度)更能左右最终影像的成败。
(1)各种天气下光线的应对晴天时室外建议不选用12点左右的光线进行拍摄,因为室外光线较硬,易给人物留下生硬的线条。
可以将人物置于阴影处拍摄,若当人物脸上出现光斑时,可调整摄影角度;阴天,云层受到阳光的照射,形成巨大的柔光光源,这种光线色调柔和,饱和度高,使人物脸部柔和但缺乏层次,如需要一点立体效果,只要简单利用闪光灯控制好角度即可获得;如果遇上雨天,请不要沮丧,这绝对是上天的恩赐,我们可以拍摄地面的倒影,凝结的雨水,制造出星星点点的感觉,还可以用慢门制造出丝绸般的感觉,但不建议大范围移动,可以固定在淋不到雨的地方进行拍摄。
这张作品是在雨中拍摄的。
当时的灯光已经昏暗,我用离机闪光照亮人物,光线勾勒出人物的线条,同时也照亮了纷飞的雨珠,为画面带来独一无二的意境和氛围。
(2)将人物置于明暗交错中人物的光影与明暗,其实就是利用光的方向特性而实现的。
在拍摄前,注意哪些区域在光线下,哪些区域在阴影中,适时调整人物和拍摄的位置,造就明暗交织,光影流离,具有艺术魅力的画面。
(3)光线不佳时尽量将人物接近光源相机上的设置可以选择更大的光圈和更高的ISO,将人物的面部朝向光源处,尽可能受光。
由于光比大,不受光的地方都会隐藏在阴影中,形成浓重的暗调影像。
其实每次新娘在化妆的时刻,我愿意去表现一个特别安静的场景。
当时房间的光线很暗,只有一个窗户,我让新娘面向窗户让脸部尽量受光,并对其测光,让没有受光的地方都隐藏在黑暗中,用这样浓重的影调去烘托新娘的静美,如果我要用人造光将画面都照亮,也就得不到这样安静的画面了。
拍摄婚礼的机位和技巧三机位篇

拍摄婚礼的机位和技巧三机位篇在大城市中,拍摄婚礼采用三机位高清摄像机的形式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一些专业的婚礼视频服务机构,通常会使用比小画幅摄像机影像质量更好的Super35mm全画幅摄像机或者单反照相机来拍摄婚礼视频。
三机位拍摄由于有更充分的时间,有些时候可以运用一些拍摄的辅助工具,比如滑轨、小摇臂、手持减震器等,拍出更精致的画面。
三机位拍摄基本上能保证不遗漏整个婚礼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最后呈现给新人的是一个完美的作品,是一份永久的回忆。
拍摄过程准备过程A机和B机的拍摄内容和方法可参考上期双机位拍摄,C机可作为机动机位来拍摄。
如果婚礼典礼的现场在婚礼当天早上布置的话,C机可以去现场拍摄一些场地布置的花絮,宾客的进场和签到。
比如工作人员如何布置舞台、灯光,如何安置花门、花艺,如何餐桌摆台等等,这些镜头都可以渲染婚礼的气氛,最终不仅能给整个婚礼纪实增色不少,同时也是婚礼精剪短片和婚礼MV不可缺少的素材。
如果婚礼现场前一天已经布置完毕,(可以在布置时去一台摄像机拍摄布置和彩排)新娘比较注重自己的化妆过程的话,C机可以去新娘家拍摄。
这样B机和C机可有明确的分工,B机专门负责拍摄新娘的化妆过程,也包括伴娘和新娘母亲的化妆。
而C机则可以拍摄一些新娘的婚纱、婚鞋、饰品等和婚礼有关的元素。
在拍摄前来的闺蜜和宾客的同时,还可以抓拍一些有意义的、有趣的镜头。
由于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因此每个镜头可以拍摄得更加精细。
比如可以使用滑轨、灯光等设备,拍摄出更为专业的画质。
可换镜头全画幅摄影机或者单反相机拍摄时,可以换着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和效果各异的滤镜。
鱼眼镜头可以获得夸张的透视效果,微距镜头和增距镜可以把微小物体拍得更大的。
如果新郎准备了豪华的迎亲车队,比较注重迎亲的队伍的话,C 机可以去新郎家拍摄室外的装扮婚车和准备迎亲的亲朋好友。
迎亲过程A机和C机同时去迎亲时,一台摄像机在摄像车上拍摄车队,另一台摄像机在迎亲婚车上拍摄新郎。
非常全面的婚礼当天摄影技巧

婚礼跟拍的拍摄清单 (1)婚礼当天摄影技巧事例婚礼当天摄影技巧事例 (3)婚礼跟拍技巧和经验分享 (7)婚礼全程跟拍攻略(组图介绍) (10)婚礼时尚摄像拍摄简介 (23)婚庆摄像的摄影技巧、婚礼跟拍方法婚庆摄像的摄影技巧、婚礼跟拍方法 (31)婚礼跟拍的拍摄清单如果你是一名婚礼跟拍,请记得拍摄下面这些。
如果你是一名新人,请记得提醒你的婚礼跟拍要拍摄下面这些。
婚礼前的静物组:迎宾牌、蛋糕、香槟塔、烛台、会场的装饰花、会场外观、手工制作品(戒枕等)、婚宴桌上的桌牌、餐具、餐巾、喜糖、喜酒、喜烟、喜字、喜饼、喜茶、喜贴、喜果、点心、家具的布置、餐桌花、签到本、酒店大堂、酒席的场面、酒席上的布置、酒店的外观、杯碟、合卺杯、喜贴内容;婚礼前的新娘:化装中、等待中、照镜子、新娘的鞋和包、手饰、枕头、白手套;婚礼前的新郎:礼服、礼服配饰、鞋;婚礼抓拍:婚礼跟拍还要抓拍新人的表情、动作,关键是不要让新人觉察,也许能捕捉到意想不到的动人画面;接送新娘时:花车、花车的装饰、车队;婚礼仪式中的新人:入场、许下誓约、交换戒指、新娘的表情、新郎的表情、深情对视、新郎揭开新娘面纱、新郎亲吻新娘、新人互赠礼物、牵手、切蛋糕、倒香槟、点烛台、众人往新人身上撒花、新娘抛花、新人敬酒、与亲友欢谈、干杯、来宾的祝福;婚礼仪式后:新人合影、新娘婚纱全身照、新人瞬间自然的微笑、新人与亲友合影、新人退场、新人的背影。
如何在婚礼前与跟拍摄影师沟通:Q:在婚礼之前,跟拍摄师需跟新人沟通吗?A:如果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能很快了解整场婚礼的亮点,由于婚礼当天基本上都是采用抓拍的方式只是在一旁记录婚礼当天所发生的一切,所以在婚礼前只需要提前知道一下新人一些特殊要求特别希望拍到的一些场景,比方婚礼上的布置或者是某位亲友要多拍几个特写等等就可以了。
Q:对于新人来说,最好为自己的婚礼安排几个摄影?A:要看新人的具体预算。
通常两个摄影师会更有利于抓拍。
其中一位主拍,一位辅拍。
婚礼摄像拍摄技巧

婚礼摄像拍摄技巧全攻略1、移摄花车为了表现强烈的喜庆色彩,您可以对花车运用移摄,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极富临场感,更能让人真正感觉到画面在动,其效果比较自然。
对于花车,您可以采用“弧形移动”的移摄方法进行拍摄,就是把摄像者手握摄像机,对着花车,然后围绕花车以圆形或弧形方向移动,而不是直线移动。
在拍摄时要注意步伐的移动,如果你想向右边侧步行走,首先要两腿微曲,再把左脚移到右脚前,让右膝的前端碰到左膝的背部,当左脚碰到地面时,把身体的重心慢慢移转到左脚上,然后把右脚向后绕过左脚站稳⋯⋯依次重复以上的动作,就会完成整个拍摄过程,这样可以避免走路时带来的震动,使机器的移动达到滑行的效果。
弧摄的弧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且在整个片段中,花车都应该维持在画面中央。
在进行移动拍摄时应力求画面平稳,而平稳的重要一点在于保持画面的水平。
无论镜头运动速度快或慢,角度方向如何变化,如非特殊的表现,地平线应基本处于水平状态。
当然,无论如何变化,您要保持拍摄一直都在拍摄范围内,且随时调整焦点以保证被摄主体始终在景深范围之中哦。
2、跟摄新人这里在摄像时需要运用一些跟摄镜头,这样可以真实地记录新娘的一些行动情况及事件发生的经过,能给人一种真实感。
在进行跟摄拍摄时可以采用前跟、后跟、侧跟这三种方式。
前跟是从被摄主体的正面拍摄,也就是摄像师倒退拍摄,背跟和侧跟是摄像师在人物背后或旁侧跟随拍摄的方式。
跟摄时要用画框始终“套”住运动中的新娘。
使观众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视点相对稳定,形成一种对动态人物或物体的静态表现方式,使动体的运动连贯而清晰。
利用跟摄方法进行摄像,要尽量使用数码摄像机的自动功能,如光圈调节、快门速度调整、自动调整白平衡以及自动对焦等等,以拍摄出清晰的画面。
在跟摄时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
不管画面中人物运动如何上下起伏、跳跃变化,跟镜头画面应基本上是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性运动。
另外,跟镜头是通过机位运动完成的一种拍摄方式,镜头运动起来所带来的一系列拍摄上的问题,如焦点的变化、拍摄角度的变化、光线入射角的变化,也是跟镜头拍摄时应考虑和注意到的问题。
最全情侣婚纱照拍摄姿势

百万新人信赖的结婚网站最全情侣婚纱照拍摄姿势【婚礼纪】是一站式结婚服务平台,“电子请柬”和“照片视频”免费制作,探讨年轻男女的婚恋问题,解决各类备婚难题,浪漫婚礼一键搞定。
现在把情侣写真当做婚纱照拍摄的彩排的新人真的很多,拍摄情侣婚纱照练练镜头感、拍摄动作表情也是很好的,对于情侣来说也是让感情升温的好时机哦~对于不太会摆姿势的新人来说,小编今天的文章最全情侣婚纱照拍摄姿势你是一定要看的!一、拍摄姿势——构图篇1、全身构图:这种构图情侣二人整体出境,因此对于被背景和新人服装搭配也很讲究。
2、半身构图:半身构图方式可以表现出你们的亲密,情侣之间可以互相挽着手、牵着手,也可以羞涩的对视,还可以依靠在男友怀中。
3、特写构图:在特写构图中,眼神和表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眼神和表情可以多练练,在心中模拟一个场景去感受该是什么样的神情和表情。
二、拍摄姿势——内景篇1、侧身亲吻男生可以从后面抱住女生的腰,侧头亲吻一下女生的耳垂,这个超级撩有没有!情侣婚纱照一些亲密的动作也是很美的,不要拘谨放不开哦。
2、背靠男友怀中两个人坐在一处地毯上、沙发上,男生在女生背后,女生背靠在男生的怀里,娇小依人!3、面对面式百万新人信赖的结婚网站面对面式可以拍出两个人的小表情、眼神,效果很浪漫。
如果两人站的距离稍远,女生可以配合小道具身体向前倾一些,可以让画面更有意思!三、拍摄姿势——外景篇1、背对背式情侣背对背,两两分开抬头看着天空。
这与面对面又是不同的感觉啦~2、奔跑背景两个人做一个往前跑的动作,同时放飞事前准备好的气球,在蓝天白云之下,奔跑在绿地之中的两人,还有缓缓飘飞的气球,真美!!3、牵手牵手是很经典的情侣婚纱照姿势啦,牵手不管是拍往前走,往后走,还是你站着不动,拍摄效果都是很甜蜜的。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情侣婚纱照拍摄姿势啦,情侣们拍摄时可以尝试一下的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构图经典入门>>电影构图的概念和风格电影构图是指什么,又有哪几种基本的风格,本文进行初步的介绍。
>>电影构图技巧总结构图技巧难以穷尽,不过,本文介绍了在电影制作中最经常使用的一些构图技巧,并配图说明。
>>和电影大师学构图大师电影也疯狂:菜鸟可以理解的拍摄构图>>看电影,学构图分析电影画面基础美学之构图——看《神探》高潮戏从《神探夏洛克》看摄影构图>>电影构图的概念和风格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动态和静态的)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
一般来说,电影画面构图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部分。
主体指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处于中心的地位。
陪体是指与主体构成一定的关系,作为主体的陪衬而出现的人或物。
环境是围绕着主体与陪体的环境,包括前景与后景两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的组合关系构成特定的图形。
电影构图的三种风格1 “纪实风格构图”强调影像忠实于现实,反对刻意追求和营造 画面的形式美感,画面随意、松散,无规律可循。
2 “表现风格构图”强调影像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内心感受的能 力,反对机械地复制世界的影像,刻意追求形式美 感,与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差别很大。
3 “经典风格构图”它界乎前两种风格之间,汲取二者的优势, 避免二者的缺陷,力图将真实感和造型性完美结 合,使观众觉得画面完全真实,同时又很精美。
>>电影构图技巧总结什么是构图技巧?构图技巧描述的是导演在拍摄一场戏时,定位、组合、安排以及观看被摄物体在画面内的位置的方式。
也许导演结构了这样一个镜头,正面角色都在银幕的左边、反面角色都在银幕的右边,也许他会让摄影机稍微倾斜一些,以增加镜头的张力。
构图的理念是从几千年的美术史中继承下来的,而且,每一种构图法则在电影领域里都是很有意义的。
本书绝不打算成为取景和构图方面的权威论著,关于这个主题,已经有了大量的优秀教科书。
然而,在电影制作中最经常使用的一些构图技巧还是被列于此文之中。
摄影机高度(Camera Height)摄影机的高度对于一个镜头的意义有相当大的影响。
如果你只给观众展示一个人的脚,就会产生一种神秘感——他们是谁?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技巧。
如果没有展示人物的脸,但是展示了他们上半身躯体,你会发现多了一些关于他们信息(他们也许正在用手做什么),但是仍然不能确切知道他们是谁。
最后,当摄影机高度上升到角色眼睛的位置时,悬念才会消失,角色被展现出来。
实例分析观看影片《罗丝玛丽的婴儿》(Rosemary’s Baby,1968),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场景中的罗丝玛丽拿着一把刀,此时摄影机变换了摄影机高度以显示她的不同情绪状态,她的脚、她手里的刀、她那恐惧和焦虑的特写都强化了镜头的效果。
戏剧性角度,极端角度,鸟瞰视角(Dramatic Angle, Extreme Angle, Bird’s-eye View)戏剧性角度可以强化一场戏的情感冲击力。
摄影机的低角度使得角色和物体仿佛很高大、很有力。
摄影机的高角度给角色一个被贬低的感觉———好像观众正在俯视他们。
极端角度就是夸张了的戏剧性角度。
极端的低角度可以起幅于被摄物的脚下,朝天拍摄。
极端的高角度可能是在高耸的办公大楼上向下观看,俯瞰人类的渺小。
鸟瞰视角是一种极端角度,就是把摄影机直接置于场景的上方、径直向下拍摄。
实例分析在影片《出租汽车司机》(Taxi Driver,1976)中,用了一个很高的戏剧性角度让观众看到了交火之后的残杀。
在影片《飞瀑欲潮》(Niagara,1953)中,戏剧性角度用在了一个男人杀害他的妻子的时刻。
低角度在影片《野良犬》(Stray Dog,1949)中,用于表现一场对话,画面的大部分都被上方的乌云所占据。
在影片《乌鸦》(The Crow,1994)中,使用了很多极端角度来实现连环漫画的美感,连环漫画是一种常见的媒介,它的角度和透视都是很夸张的。
在影片《终结者2:审判日》(Terminator2:Judgment Day,1991)中,很多表现终结者的镜头都是从低角度拍摄的,这种技巧强化了终结者这一形象的精神力量。
银幕方向(Screen Direction)保持一组镜头的视觉流畅是十分有必要的。
简单地说银幕方向是指场景中被摄物的朝向——左或者右。
在剪接的时候,银幕方向可以用来维持视觉上的连续性,或者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使用,从而增强场景的冲击力。
例如:若一个导演正在拍摄两个相互交谈着的角色,他可能要用到特写。
他必须当心,总得从相同的一侧来拍摄演员。
如果他没有这样做,可能就会使某个演员在这个对话片段中面朝银幕的右边,而在另一个片段中却朝向银幕的左边。
这会使观众感到非常困惑。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80毅规则——为了确保银幕方向的一致,你必须呆在角色周围的一个180毅的弧度内。
当然,所有的规则都是可以被打破的,这取决于导演的决定。
实例分析在影片《从海底出击》(Das Boot,1981)中,当驶向大海时,潜水艇永远朝向银幕的右边,而当返回港口时则永远朝向左边。
倾斜的地平线,倾斜的角度(Tilted Horizon, Canted Angle)众所周知,地平线倾斜也叫做“荷兰式倾斜(Dutch tilt)”或者“倾斜角度(canted angle)”,倾斜的地平线一般指是的将摄影机稍微向一边倾斜,以增加镜头的张力。
当存在醒目的水平条线和垂直的线条时,这个技巧最具表现效果,摄影机倾斜的角度会得到强化。
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任何物体都习惯于直上直下,所以由于倾斜的地平线而产生的斜线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实例分析在影片《第三人》(The Third Man,1949)中,从头到尾广泛使用了倾斜的地平线。
在影片《渔王》(The Fisher King,1991)中,倾斜的角度用来表示帕里精神状况的不稳定性。
大特写(Extreme Close-Up)简单来说,大特写一般是指将一个小的被摄物放大观看,使之充满整个画面。
由于我们并不习惯于看到那些通过非常规手段被放大了的细节层面的东西,所以大特写就容易引人注意。
让单一的特征充满画面,观众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这个物体上,而排除了其余的一切干扰。
大特写可以用来强调一个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或者强调一个对话段落,例如:如果要表现角色神经紧张,导演可能就会用大特写切换到男演员紧握的手或者女演员转动的眼睛上。
实例分析在影片《U 型转弯》(U Turn,1997)中,大特写时常被怪异地穿插在动作和对话场景中。
在影片《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1997)中,当莉露发现了战争的恐怖时,我们看到了她睁大眼睛的大特写。
舞台调度(Staging)舞台调度在某种程度上与蒙太奇相反,不是在全景镜头、特写镜头、反打镜头、场景切换镜头之间剪切,舞台调度指的是拍摄长镜头段落。
舞台调度这个名称源于它类似于观看舞台上正在表演的一场戏剧。
当你观看一场戏剧时,没有摄影机在角色之间的来回切换,对于所有表演的动作,观众都是从一个单一的距离和单一的角度来观看的。
实例分析影片《绳索》(Rope,1948)是希区柯克(Hitchcock)的一部实验性质的电影作品,影片由非常长的长镜头构成。
伍迪·艾伦(Woody Allen)因为拍摄段落非常长且不用剪切的镜头而广为人知。
这种方式给了演员更多的即兴创作的自由,因为他们不用担心后期制作时剪接师如何把剪下来的镜头拼接到一起。
纵深舞台调度,平面舞台调度(Deep Staging, Planar Staging)纵深舞台调度指的是让画面中的角色与角色之间保持极大的距离,以强调纵深。
一个角色可能从始至终处于远处的门厅,同时另外一个角色处于很靠前的位置。
平面舞台调度在剧场里是很有根基的,所有角色在舞台上拍成一排。
平面舞台调度强调的是展开了的舞台场景的平面。
实例分析在影片《处女泉》(The Virgin Spring,1960)中,几个角色在餐桌前拍成一排,这是一个平面舞台调度的例子。
在影片《局外人》(The Outsiders,1983)中,使用了纵深构图,在雨天湿滑的街道上,戴利在前景中奔跑,警车处在远远的后景中。
在影片《红胡子》中,四个医生坐下来吃饭。
他们从左至右排列,面向摄影机,这是一个平面舞台调度的例子。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一片频繁地使用了纵深舞台调度。
在影片《2001 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中,有一个大会的场景,在讲台上发言的人位于整个画面的背景处。
【纵深舞台调度】【平面舞台调度】视线引导(Lead the Eye)导演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构成一个场景:运用场景内的被摄体来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一个特定的物体、人物或者画面内的某一处。
视线引导通常需要通过利用较长的物体(比如:一排栅栏、一条蜿蜒的道路、一张餐桌、甚至是一排演员)来完成。
这个技巧的优点在于,使观众在面对一个复杂的场景时更容易明白自己应该看向何处,或者有时使用这个技巧只是出于美学方面的考虑。
实例分析在影片《犹在镜中》(Through a Glass Darkly,1961)中,一个长长的码头把观众的视线引向大海。
在影片《目击者》(Witness,1985)中,一群坐着的阿曼门诺派教徒,构成了一条线。
这条线将观众的视线引到了站在背景处的一大片阿曼门诺派教徒那里。
《目击者》还使用了长长的道路和栅栏进行视线引导。
在影片《耻辱》(Shame,1968)中,丽芙·乌曼(Liv Ullman)沿着一条长长的道路奔跑,寻找她的丈夫。
在电影《圣保罗号炮艇》(The Sand Pebbles,1967)中,一排燃烧着的中国舢板起着视线引导的作用。
在电影《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1941)中,一条弯曲的小道起了视线引导的作用。
《乱世儿女》(Barry Lyndon,1975)中,则通过一面长长的石墙来作视线引导。
影片《铁窗喋血》(Cool Hand Luke,1967)中的一排停车计时器起着视线引导的作用。
在另外一个镜头中,铁轨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了远处的背景中。
在影片《电视台风云》(Network,1976)中,桌上的一排台灯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了背景处的首席执行官身上。
在电影《空难遗梦》(Fearless,1993)中,一根旗杆把观众的目光引向旗杆下面的杰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身上。
在影片《纸月亮》(PaperMoon,1973)中,一辆卡车沿着一条长长的道路,从山上盘旋而下。
影片《霹雳炮与飞毛腿》(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1974)中,一座大桥起了视线引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