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设计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课题:“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课型:鉴赏课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教材分析外国美术艺术因创作倾向不同,在形式语言上有多种表现手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我们将按画派择要向学生介绍。
首先介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教材编排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达.芬奇积木年之久创作的著名肖像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画家拉斐尔的《西斯庭圣母》、《雅典学院》;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和《墨西》以及尼德兰画家扬.凡.爱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等作品。
通过欣赏,使学生从作品的不题材、不同形式、不同的艺术品格,体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艺术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分别从三个方面设定了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A 了解文艺复兴期间艺术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B 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C 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宗教、历史、社会等背景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的观察、对比、讨论和探究归纳出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
这样,学生能够提高对绘画、雕塑作品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来体会艺术之美。
从文艺复兴作品反映人文精神,来理解神人之间和谐,进而联系到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教学重点: 重点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即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对三人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研究。
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及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理由:由于涉及到外国古代艺术、文化史,以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学生理解起来必然有一定的难度)教具准备:黑板、课本、多媒体教学内容:一、导入(1)复习:同学们,继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之后,十五、十六世纪,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就是文艺复兴,那么,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对西方美术产生了怎样的巨大的影响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今天的课程学习中····板书课题:“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2)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拉斐尔的《椅中圣母》与中世纪的壁画《圣母子》对比,以突出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四课内容。
外国美术鉴赏部分整体主要围绕绘画、雕塑、建筑等建立知识架构,暗含着外国美术发展史的时间线脉。
1、从认知来讲: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将向学生们着重介绍在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美术最具代表性的五位美术家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的分析。
通过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一些重要美术家及其经典作品,以期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
本课同时也为文艺复兴以后出现的在欧洲美术中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主要艺术流派的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的理解和鉴赏奠定基础。
可以说文艺复兴美术在教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核心纽带的作用。
2、从思想情感来讲:作品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要求学生能够领悟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
3、从审美教育来讲:本课内容在欣赏和鉴别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尊重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适用于高一下半学期或高二年级的学生。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来看:对于美术鉴赏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一些观察方法以及艺术语言的欣赏与评述,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前一章节宗教建筑中的难点学习,他们已经认识了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欧洲中世纪宗教文化有一个相对较全面、深刻的印象,这为学习新课内容作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
2、从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来看: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有着比较强烈的兴趣。
3、从学生学习的具体困难来看:文艺复兴无论在时空方面都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设计理念: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深入分析,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美术鉴赏《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讨论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4.实践活动,巩固提高:
-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魅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或鉴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技法、风格特点,如透视法、明暗对比、解剖学等。
4.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从形式、内容、意义等方面分析、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
5.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作业难度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意,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作业布置要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度,及时给予指导,提高作业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技法、风格特点,如透视法、明暗对比、解剖学等。
-能够运用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深入分析、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在欣赏作品时能提出独到见解。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授课人:苏红李丽君教学目标: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
3、认识和了解本课所列举外国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体验并评述外国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研究和挖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欣赏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美术作品。
环节:一、交流导入区别: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首倡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着重空间透视和人物的坚实造型,画面绚丽、人物健美。
中世纪督教美术的作品,主要功能在于塑造礼拜像,利用偶像来引导他们的信仰,画面死气沉沉,充满非自然的神性而无人性。
外国美术作品可分为:壁画、雕刻、板上油画等多种形式,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外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名人名作。
{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板书]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请同学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下半叶 - 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一场以意大利为发源地开始遍及欧洲各地的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的时代背景,是欧洲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及其政治上的相对独立。
由意大利开始,以后席卷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欧洲新兴起的资产阶级继承、借鉴和利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对于破除近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识和宗教神学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高中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
3、认识和了解本课所列举外国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体验并评述外国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研究和挖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欣赏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美术作品。
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感受1、学生回答外国美术作品的多种形式。
师:同学们,你平时看过外国哪些美术作品?研究过哪些外国美术作品?学生回答,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形式的外国美术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外国美术作品可分为:壁画、雕刻、板上油画等多种形式,你最喜欢看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外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名人名作。
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板书]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二、学生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1、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他的两幅最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奠定了他在世界美术上的重要地位。
(1)《最后的晚餐》(壁画,484×880cm,1495年-1497年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参见P177页样画)这是一幅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耶酥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的宗教故事,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绘画题材。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设计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外国鉴赏部分第四课。
外国美术鉴赏整体主要围绕绘画、雕塑、建筑等建立知识框架 暗含着外国美术发展史的时间线脉。
(1)从认知来讲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着重向学生们介绍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位美术家以及对他们代表作品的分析。
通过相关链接 介绍同时期的其他美术家及其经典作品 以拓宽学生视野 加深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
可以说文艺复兴美术在教材中起核心纽带的作用。
(2)思想情感上要求学生能够领悟作品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从中得到思想启迪。
(3)审美教育上 本课内容在欣赏和鉴别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尊重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查阅,并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交流,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观察、对比、讨论和探究,归纳出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杰出之处。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善于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来体会艺术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领悟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
从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反映的人文精神,加深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学习欣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4.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评述艺术美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积极性高,对欣赏艺术作品很陶醉,兴趣很浓厚。
由于本课涉及到一些历史知识,正好这也是学生们在历史课中学过的内容,所以对于文艺复兴美术的历史背景学生并不陌生,对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经典美术作品帮助很大。
但学生美术鉴赏的方法单一,对作品的鉴赏表面化,通过本课教授的一些鉴赏方法,达到让学生能感受到作品产生时代背景、大师们的超高技艺、作品的精神内涵带来的美得享受。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的《“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种类、题材、造型技法、艺术风格,体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欣赏与相互探讨,加深对文艺复兴三杰对西方艺术所作出的奉献,掌握对于西方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习艺术巨匠勤奋的创作精神,从文艺复兴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理解和感悟人本主义理念的意义。
重点:通过对达芬奇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风格特点和造型特点。
难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讲述法、引导探究法、欣赏、启发、讨论等。
多媒体课件。
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电影片段《达芬奇》中对《最后的晚餐》的视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上,提出问题:这是谁的作品? 耶稣的门徒是哪一个?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由此引出课题(板书)《“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环节二:拓宽思维,直观感知1.教师继续展示《最后的晚餐》。
提问一:这是什么时期的作品?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单小结文艺复兴艺术的特色。
提问二:除了达芬奇,这一时期代表人物还有谁,有什么艺术主张?对画家进行介绍,学生答复教师小结,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2.教师播放《蒙娜丽莎》,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三:作品中描绘了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优美的风景、端庄的女子等)环节三:循循善诱,具体提问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那个神秘的微笑又代表了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整体的感知,畅所欲言。
(提示学生从构图、明暗及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以及色调等方面去。
) 教师根据学生答复,简要总结。
(正面胸像构图;眼睛等五官和手部刻画细腻,表达人文精神等)提问五:你觉得背景和人物色调和谐么?为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么?学生同桌两人一组讨论,教师引出“渐隐法”的运用,并简要讲述表达情感。
高三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4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高三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4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第四课“巨人”辈出一一文艺复兴美术教学目标: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3、认识和了解本课所列举外国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体验并评述外国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究和挖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欣赏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美术作品。
课时:2 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感受1、学生回答外国美术作品的多种形式。
师:同学们,你平时看过外国哪些美术作品,研究过哪些外国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形式的外国美术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 “外国美术作品可分为:壁画、雕刻、板上油画等多种形式,你最喜欢看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外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名人名作。
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 板书,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二、学生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1、达?芬奇(1452年,1519 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他的两幅最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奠定了他在世界美术上的重要地位。
(1)《最后的晚餐》(壁画,484X 880cm 1495年,1497年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参见P177页样画)。
这是一幅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耶酥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的宗教故事,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绘画题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
3、认识和了解本课所列举外国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体验并评述外国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究和挖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欣赏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美术作品。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
1、学生回答外国美术作品的多种形式。
师:同学们,你平时看过外国哪些美术作品?研究过哪些外国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形式的外国美术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外国美术作品可分为:壁画、雕刻、板上油画等多种形式,你最喜欢看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外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名人名作。
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
[板书]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二、学生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1、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他的两幅最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奠定了他在世界美术上的重要地位。
(1)《最后的晚餐》(壁画,484×880cm,1495年-1497年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参见P177页样画)这是一幅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耶酥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的宗教故事,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绘画题材。
这幅画以怎样的表现形式?人物的姿态和心理反应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构图?采用一种什么透视法?你对这幅壁画总体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人物姿态各自不同”、“心理反应当然也不同,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爱憎鲜明,犹大与众不同”、“体现多样统一构图原则方法”、“表现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平行透视法”。
(2)《蒙娜丽莎》(板上油画,53×77cm,1503年-1506年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被称为“神秘的蒙娜丽莎”的世界名画,画中人物画的是谁,说法不一,永远是后人讨论的重要话题,我们无法说清,而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出色运用的透视法则以及表现人文精神绘画手法是我们永远讨论的重要话题。
(让学生自由组合,交换自己赏画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梦幻般的风景”、“成角与平行透视相结合的方法”、“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她耐人寻味的形象体现了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
教师小结:达·芬奇的作品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
2、米开朗基罗·波那罗帝(1475年-1564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巨人。
他的雕刻名作《大卫》和《摩西》,西斯廷教堂
的天顶画《创世纪》,以及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拱顶,体现了他在美术领域中的突出成就。
(1)《大卫》无论是青铜像还是大理石像都是世上一绝,你们喜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作简单介绍)[来源:学§科§网]
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是基督教圣经中的少年英雄。
他以全新的艺术形象,体现了高度的人体造型技巧,它一直被列为人体造型的范本。
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青铜像是先制模再铸造,大理石先选石材,造型,再雕刻成型,工艺非常精巧。
(2)《摩西》(大理石,高225cm,1545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藏)
摩西是基督教圣经中的英雄人物,是带领犹太人摆脱埃及人奴役的解放者,是犹太人崇敬的最伟大的先知。
作者创作的摩西雕像是教皇朱利安二世陵墓中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雕像作品,一是要看雕像的整体造型;二是要看雕像的工艺;三是要看所雕人物的气势。
”(要求学生根据图像大胆发表自己欣赏作品的感受和艺术品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整个雕像有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和威严”、“凝视的目光和垂胸的美髯进一步衬托出他大义凛然的气概”“右手紧紧地保护着象征‘摩西十诫’的石板,意味着他对保卫人民的忠诚的信心”、“极其复杂的衣纹
和质感的处理,摩西的双臂肌肉和静脉的刻画,使人忘记了这是冰冷的大理石,分明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雕刻技巧。
”
(3)《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壁画,13×36m,1508年-1512年,罗马梵蒂冈宫内的西斯廷教堂)教堂天顶画:面积468平方米,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天顶中部长方形共画了九个场景,按照先后是:光与夜的分离、创造日月、创造天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乐园、诺亚祝祭、大洪水、诺亚醉酒等九个画面。
长方形画面四周画的是圣经中的先知、女神、祖先等。
如此宏大而复杂的画面,与教堂天顶的复杂结构融为一体,这是史无前例的的伟大创造。
画面中所画的人物和事件虽然源于宗教传说,但这些人物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逆来顺受的奴仆和罪人,而是身强力壮、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先知、英雄,是对人的创造力的歌颂,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作者对宗教传说的再创造和再造化。
教师引导学生对P182页部分放大作品欣赏、品味,从而挖掘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深刻内涵。
教师小结: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
3、拉斐尔·桑西(1483年-1520年),从多才多艺这一点来讲,拉斐尔不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但从善于吸取名家之长集于一身,创造出清新、宁静而又幽雅秀美的艺术风格来讲,却又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何况他又是英年早逝(只活了37岁)。
拉斐尔创造的一系列圣母像,体现了古典艺术所追求的理想美,成为西方古典美术女性美的典型。
他为罗马梵蒂冈宫签字大厅创作的三幅大型装饰壁画,即《小考佩尔圣母》、《椅中圣母》、《雅典学院》,显示了年轻的拉斐尔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
这里我提示同学们的是《雅典学院》又称《雅典学派》或《哲学》,画中描绘了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五十多名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以真实写照歌颂人类对智慧的真理和的追求和向往,赞美人的创造力。
教师小结:拉斐尔的作品优雅、秀美,犹如广阔而又明朗的原野。
4、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1390年-1441年),论知名度,扬·凡·埃克显然不如意大利的“三杰”,但谈及欧洲油画发展的历史,就不能不谈到扬·凡·埃克,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发明了油画颜料的新配方,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解决画家运笔流畅、色彩更加丰富的问题”、“他的肖像画有重大创新意义不受前人的影响。
”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木板油画,81.8×59.7cm,1434年伦敦国立美术馆藏)
扬·凡·埃克《阿尔诺非尼夫妇像》这幅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你能说与前面欣赏“三杰”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男女组合的全身双人肖像是史无前例的”、“肖像的背景是极其真实的室内景也是罕见的”、“这幅画不仅极其写实,而且充满象征意味,如,新娘的白头巾表示纯洁,小狗象征对爱情的忠诚,红色的帐幔代表性的和谐,室内的吊灯和烛光象征上帝之光,壁上的镜子代表基督教宣扬的天堂等。
”
5、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1471年-1528年)
恩格斯把丢勒看作是和达·芬奇一样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说:“阿尔布莱希特是画家、铜牌雕刻家、塑像家、建筑家,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
”
《四使徒》(木板油画,单幅215×75cm,1523年-1526年,德国莱尼黑志绘画馆藏)
师简述:这是丢勒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四使徒”指的是基督教的四个门徒即约翰、彼得、保罗和马可。
丢勒将他们也作为“使徒”,显示出他强烈的新教色彩,同时,画中的四使徒,实际上代表了四种性格:乐观、冷静,暴躁和忧郁。
从画面上你们能辨别四种性格的人吗?
三、课堂总结
文艺复兴美术界辈出的名画家很多,如意大利波提切利,代表作《春》、《维纳斯的诞生》;乔尔乔内,代表作《入睡的维纳斯》;提香,代表作《花神》;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代表作《雪中猎人》等等。
这些都是文艺复兴美术界精品之作,是我们欣赏研究的永恒话题。
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