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超详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超详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超详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

考点1 分子

1、 概念:分子是 最小的粒子。

2、 分子的特点:①分子总是在不停的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

②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 。

③分子间有 ,且分子间隔受热 ,遇冷 。

一般地,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分子间间隔大小: > >

利用①③两条特点可以解释: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间的变化、气体压缩等。 3、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2 原子

1、 概念:原子是 最小的粒子。

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再分

2、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 成新的分子或物质。(举例)

原子的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了解) 怎样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①原子一般是 、 、 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如 原子。 ②原子的种类由 决定。

③、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关系

在原子中, = = = 。 ④、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 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比值,单位为 。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上,即相对原子质量≈ +

三、元素

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2.元素之最

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3.H 表示 、1个 。2H 表示 ,H 2表示

Cu 表示 、 、

画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

( )

原子核( )

核外电子( )

质子( )

中子( )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你发现什么规律?

原子序数=

质量数=

练习:H2O 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H2O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

CH4 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Na+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

NH4+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

H2SO4 含有个原子个电子个氧原子个氢原子NH3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

CO2含有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

OH—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

S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

Mg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

第三节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

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层,最多的有层。

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②第一层最多能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能排个电子,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一个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4.离子的形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离子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通过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

变回原子。

5.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Mg2+表示。2O2-表示。

6.一定带正电的粒子:、、;一定带负电的粒

子:、;不带电的粒子有:、、。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表示和

-2 第四节 化学式与化合价

1.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 化学式

①表示 (宏观意义) ②表示 (微观意义)③表示 (宏观意义) ④表示 (微观意义)如H 2O 的意义:

①表示 (宏观意义) ②表示 (宏观意义)③表示 (微观意义) ④表示 (微观意义)

3. 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 ;4H 2O :表示 。

4.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3H 2O :3表示 。

5.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H 2O :

2表示 6. 化学式的书写:

⑴单质:A :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碘这七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表示。

例如:氢气: 、氧气: 氮气: 氯气;

B :除上述七种以外的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铁: ;红磷: 钙:

⑵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根据名称从右写到左。若已读出原子个数的

就直接写;若未读出原子个数的需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例如:四氧化三铁: ; 氯化镁:Mg +2 Cl -1

2;硫酸钠: Na +1

2SO 4

4.化合价:元素化合价是一个原子在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标出化合价,“+”、“-”写在前,数字写在后。

如试写出①负一价的氯元素 ②正三价的铁元素 ③负二价的硫酸根 ④氧化铝中铝现显三价

5.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 价,非金属元素显 价。在化合物里 为0。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

同一元素在不同物质里 显不同的化合价。在同一种物质里,同一元素 显不同的化合价(填“可以、不可以”) 元素化合价口诀 原子团及化合价

6.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正价前,负价后,十字交叉右下处,化简才是原子数”。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硫酸亚铁 ②氯化铁 ③碳酸钙 ④硝酸银 ⑤氢氧化铝 3. 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①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 。如2H 中的“2”表示 。 ② 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 。如2H 2O 中的“2”表示 。

③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 。如CO 2中的“2”表示 。

④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如Fe 3+中的“3”表

示 。

+3

示 。

4. 小结微粒个数的表示方法:(考点八)

①原子个数的表示: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②离子个数的表示: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③分子个数的表示: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

5、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以A m B n 为例, 即(+a)×m +(-b)×n =0

6、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1)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 (2)原子团顺口溜:

负一价硝酸氢氧根,负二价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注意:氯元素在氯化物中显-1价,硫元素在硫化物中显-2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

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式子的化学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 )之和

如:计算 (NH 4)2CO 3的 相对分子质量

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之比,在计算时要注意标清元素的顺序。

计算NH 4NO 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

①计算160千克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 ②计算多少千克NH 4NO 3中含有35千克氮元素?

某元素的质量=某混合物的质量×纯度×某元素质量分数

* 亚铁指化合价为+2的铁元素,亚铜指化合价为+1的铜元素。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化合物

氧化物

盐 (每个阴离子的第一个纵行写化学式,第二个纵行写名称)

有机物

其他:氨气

常见物质的俗名

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三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一单元测量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公交车站,一站路大约有1千米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①一粒药片有1克②两包盐有1千克 ③一头大水牛重一吨 1、(1)3米=()分米70毫米=()厘米8千米=()米 5069米=()千米()米4厘米8毫米=()毫米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 (2)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30分米○13米1999克○2千克9900千克○9吨600米○6千米 37吨-6000千克=()吨4千米+7000米=()千米 600克+2千克=()克8分米-43厘米=()厘米 2、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3、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作10 。 1

4、把一个铁丝围成的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变成一个正方形框架,这个正方形框架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6、(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2)加一条线段,把方格纸中的图形改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 第四单元难点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1、把竖式填写完整。 □ 8 )□7 □□ 3 □ □)□9 7 □ 7 □ □) 2 8 □□ 4 □ □)□8 4 5 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 39 6×()< 23 40>7×() 3、□÷9=3……□余数最大是()。 □÷□=□……6 除数最小是()。 □÷5=4……□被除数最大是()。 □÷□=7……3 被除数最小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大全)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大全)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2.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单位不是克,错误; 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正确; D、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正确。故选B。 【点睛】 以钠为例,元素周期表中信息:

。 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 确的是() 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数目减少了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选项错误; B、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 组合的构成,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C、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 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与分子的数目无关, 选项错误;D、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选 项错误,故选B。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 n n () 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答案】A 【解析】 【分析】

2013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知识点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单质等。Fe 、He 、 S 、C 、P 、S 、Si 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H 2O 、CO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 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 (一种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 氧化物 H 2O CuO CO 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 2SO 4 HNO 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 4 Na 2CO 3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分子只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不能说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如:水分子比构成它的氢、氧原子大,但也有比水分子大的原子。 纯净物:①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①宏观:由多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由多种分子构成。 不具有固定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或原子)的运动速度和间隔发生变化,而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并未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构成新的物质。 如:水的蒸发是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通电分解是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氧分子。 3、原子的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a 、 原子 原子核(正电) 中子(不带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b 、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c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 d.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e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元素或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f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 a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b\、公式:x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为“1”,符号:”Ar ” c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易错题复习 01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就是()分,走一圈就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就是()秒,走一圈就是()秒。 2、8:20小明正在瞧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就是()。 3、4000米-2000米=()千米13千米-6千米=()米 2吨+3000千克=()吨1千米+800米=()米 10毫米+20厘米=()厘米1厘米-6毫米=()毫米 8000米-2千米=()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8、()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就是()。 02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就是35吨。() 2、0与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与。()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就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就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就是 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就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就是10千米。() 03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小学三年级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下 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复习建议: 1)看本学期我们完成的练习纸和作业本,原来的错题现在弄懂了吗? 2)根据查漏补缺的情况,说一说在答题时,要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3)再根据查漏补缺的情况,找相应的练习进行自主练习 4)最后,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做完成“卷子”后的检查? 实战演练: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 40)平方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2、今年全年有(366)天,第一季度是(91)天。从今往后,第一个闰年是( 2016)年。 3、□73÷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4)。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周长是(40)厘米。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周长是(50)厘米。(像类似这样的拼一拼、剪一剪等题目,要记得动手按要求画一画。) 二、选择

1、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A) 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 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2、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D) A、小明家的客厅大 B、小芳的客厅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说明:因为两家用的地砖每块大小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大的,所以不能判断。)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B)(说明:平均体重在45和23之间。) A、45千克 B、32千克 C、23千克 4、25×40积的末尾有(A)个0 。 A、3 B、2 C、1 (说明:25×4=100,别忘了原来因数末尾的0。)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C)平方米 A、320 B、6400 C、400 (说明:要注意审题,这里的80是周长,所以要先求出边长:80÷4=20,再用边长×边长=面积,算出。) 6、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C) A、7 B、8 C、9 (余数比除数小,即除数要比余数大。) 7、852÷8的商(A)(中间有没有0,要看每个数位上的数够不够商1决定。) A、中间有0 B、中间没有0 C、末尾有0 8、704被7除,结果是(B)(通过判断商的位数即可判断。) A、10......4 B、100......4 C、1000 (4) 9、当A÷B=13……9时,B最小,A=(C) A、117 B、130 C、139 (说明:先判断B最小应该是10,再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算出。)10、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C )人。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故含有氧分子,正确,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C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 4.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2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答案】B 【解析】 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 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 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5.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易错题汇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试题汇总1、期末考试时,三年级数学考试时间为90分钟,如果上午8:00开始考试,那么应在()结束考试。 2、5分=()秒2分米=()毫米7米=()厘米 3、50÷()=7……1,()里应该填();()÷9=8……8,?()里应该填(). 4、从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5、两支铅笔一样长,小明用去了这支铅笔的四分之一,小丽用去一些后,还剩下这支铅笔的四分之一。()用的多。 6、(1)请你在下面的方格中设计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一格代表1厘米)并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红色。

(2)请你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使他们周长相等。 页 1 第 至少需要几个盘子才能装下这些鸡蛋?个鸡蛋,个鸡蛋,每个盘子里装67、有58 棵树,1008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1)湖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8 他一共跑了多少米?怎样为最节省材料?米的长方形菜地,米,宽8(2)张爷爷要用篱笆靠墙围一块长12 请你画出示意图,并算出至少需要多少米篱笆?千米。)是13)学校操场一圈是250米,跑((千米,上70、一辆卡车早上八点出发送货,

途中要走230千米,卡车平均每小时行9 )把货送到。午11点(()后面藏着几?、、10 ))(7(8()3 ()2() )(+ 3 6 +()5()+3 ()5 02 )()2 4 (9 0 3 、猜猜我是几?11 。)604多197,我是(1、我比。)的和少138,我是(2、我比326加253 。)76,我是(3、854比 我多)个)条直的边和(,他们都有(()12、我认识的 四边形有()()角。厘米,这厘米,另一组队边的长度和是1013、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的长度和是16 )厘米。个平行四 边形的周长是(、把一个大长方形纸剪成两个小长方形,那么这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的和与原来大14 不变变短了C、变长了)。AB长方形的周长相比,( 、某园区内有一个长方形花圃和一个正方形花圃,且它们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15那么长方形花圃的宽是多少米?米,长方形花圃的长 是5花圃的边长是4米, 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四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厘米,宽416、把一张长8 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能想出几种剪法?)篱笆长多少米?米的长方形苗圃,如果在苗圃的四周围上篱笆,5米宽417、有一块长如果苗圃的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米?。7 )个)。54里面最多有(、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如果除数是185,余数可能是(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含知识点总结和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梳理] 考点1 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 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 元素符号 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 ①表示氢元素 H 2H:表示二个氢原子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版有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例1】(2019青岛)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点拨: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A解释正确;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B解释不正确;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是因为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C解释正确;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化学不变,分子发生改变,D解释正确。 答案:B 【例2】(2019丽水)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A.原子B.中子C.电子D.质子 解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其中“”应填入的是原子。 答案:A 【例3】(2019安徽)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点拨:碳、铝元素属于不同种类的元素,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错误。有图可知,铝的原子序数为13,故C正确。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带g是错误的,故D错误。 答案:C 【基础巩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易错题合集(必考、推荐)

第一单元测量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公交车站,一站路大约有1千米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①一粒药片有1克②两包盐有1千克 ③一头大水牛重一吨 1、(1)3米=()分米70毫米=()厘米8千米=()米 5069米=()千米()米4厘米8毫米=()毫米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 (2)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30分米○13米1999克○2千克9900千克○9吨600米○6千米 37吨-6000千克=()吨4千米+7000米=()千米600克+2千克=()克8分米-43厘米=()厘米 2、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4、把一个铁丝围成的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变成一个正方形框架,这个正方形框架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6、(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2)加一条线段,把方格纸中的图形改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 第四单元难点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1、把竖式填写完整。 □ 8 )□7 □□ 4 □ □)□9 7□ 7 □ □) 2 8 □□ 4 □ □)□8 4 5 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在○里填上“>”“<”或“=”。 90秒○2分钟6小时○600分钟100秒○1分钟180分钟○3小时 3、填写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是40()。②运动会上,赵伟用13()跑完50米。 ③脉搏跳8下用了6()。④兰兰做30道口算题用了3()。 4、先填写钟面上显示的时刻,再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5、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要坐45分钟的车,他们8:30分准时到达,请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6、一列火车本应10:50分到南京站,现在晚点25分钟,火车将在几点到达?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注意:0乘任何数都得0 1、估一估,算一算。 52×6≈97×4≈296×8≈910×4≈77×5≈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1 超市的营业时间为:早9:00 开门,晚8:00 、 关门。现在是早上8 :40,还要等多久才开门 呢? 一列火车本应9:15 到达,现在要晚点25 分2、 钟, 请问什么时候火车才能到达? 3、实验小学作息时间表:早上7 :00 到校 7:50-8 :10 早操 8:20-9 :00 第一节课 9:10-9 :50 第二节课 10 :00-10 :05 眼保健操 10 :05-10 :45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 (1)上午第一节课用多长时间? 2) 上午10 :02 同学们在做什么?

3) 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走10 分钟,你最晚什么 时候从家里出发?说说你的理由。 4) 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请你写出第四 节课的上课时间。 4、用一根长 2 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 4 根凳子 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5、一根 4 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 有多长? 6、一个游泳池长50 米。如果游 1 千米,要游多少 个这样的长度? 7、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 千米,他们上午8 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 千米,中午12 时能到达吗? 8、王老师每天从家步行20 分钟到学校,他每分钟大 约走100 米,王老师的家距离学校有多远? 9、用900 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337 只小鸡,下 午比上午多孵出118 只。

(1)下午孵出多少只小鸡? (2)这一天共孵出多少只小鸡? (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10、8 月 4 日停水预告: 上午7:30-11 :30 海边街 下午9:00-11:00 青年路 上午11 :50-下午1:30 迎泽小区下午2:00-4 :00 并州路 (1)你知道哪个地段停水时间最长吗? 2)王红的妈妈12 :00 回家,发现停水了。你知道他家住在哪里吗?还要多长时间才能来水?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10、快餐店上午8:30 开门,晚上8:00 关门,中间休 息 2 小时。你能算出它全天的营业时间吗?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易错题整理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易错题整理 数学小册: 1.用竖式计算: 24 X 2 = 84÷4 = 612÷2 = 566÷8 = 商是()位数商是()位数 2.解决问题。 ⑴小李和小张各打一份稿件,这份稿件一共有1800字,小李已经打好了。小张每分 钟打200多个字,一共打了9分钟。请问谁打的字多一些? 小李□小张□ ⑵足球:128元,排球:79元篮球:98元 ①买一个足球和3个排球一共要用多少元? 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一共要用多少元? ③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列式解答。 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 cm 3cm 5cm 7cm

5. 芳芳练习跑步。她沿着长12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4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6. 李大爷家有一个靠墙的长方形苗圃,长和宽分别是10米和8米。如果用竹篱笆围这个 苗圃,至少需要多少米竹篱笆? 数学大册: 1. 全班有40名同学和两位老师,给每人买1支圆珠笔,带320元够不够? 够 □ 不够 □ 2. 用竖式计算 6 X 82 473 X 8 3. 用一根彩带捆扎礼品盒。捆一个礼品盒用去75厘米,捆4个同样的礼品盒后还剩200 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米? 4. 72与5相乘,积不会小于( )百 ( );688与7相乘,积不会超过( ) 千( )百。 5. 在○里填“>” “<” 或“=” 。 708 X 3 ○ 308 X 7 250克+ 350克 ○ 500克 6. 艺蕾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其中三(1)班有50人,其余每班都有 49人。要给每人发 一根竖笛,大约买多少根就够了?(在合适的答案后面话“√”。 100根 □ 150根 □ 200根 □ 7.① 一瓶矿泉水重250克,( )瓶这样的矿泉水重1千克。 A .2 B. 4 C. 8 ②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的3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的( )倍。 A .3 B. 12 C. 6 8米 10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 B、582 C、418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 B、11:45 C、11:35 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 A、3800千克 B、3吨9千克 C、3吨900千克 7、一桶水重() A、20千克 B、200千克 C、2000千克 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A、5圈 B、50圈 C、5小格 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2小时50分 B、2小时10分钟 C、1小时50分钟 10、()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A、12:00 B、6:00 C、3:00

二、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三、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3、4000米-2000米=( )千米13千米-6千米=()米 2吨+3000千克=()吨1千米+800米=()米 10毫米+20厘米=()厘米1厘米-6毫米=( )毫米 8000米-2千米=()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一、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 H 2O CuO CO 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 2SO 4 HNO 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 4 Na 2CO 3 三、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5) 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四、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 、书写方法: b 、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 、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 +12 2 8 2 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 第一电子层 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带 电) (不带电)(带 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正 负 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O : 氧元素 一个氧原子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NaCl 硫酸锌ZnSO4(显著特征:含有SO4 CO3 NO3 OH NH4 PO Cl等原子团) 4 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 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闻到气味等;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子相同物质相同,分子不同物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学会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三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汇总

一、 1、32×30积的末尾有()个0,25×20积的末尾有()个0。 2、125×8的末尾有()个0, 3、28×50的积的末尾有()个0。14×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4、470×30的积的末尾有()个0,250×4的积的末尾有()个0。 5、1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25×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 1、537÷5的商是()位数。581÷4的商是()位数,387÷9的商是()位数。 2、486÷6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3、288÷3商的最高位在()位,商是()位数。 4、239÷8的商大约是(),57×32的积大约是()。 5、72×33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6、65×24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上是()。 7、在竖式 6 5 中,6与2相乘表示的是()。 ×2 8 三、 1、下午3时和晚上10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和()。 2、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5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3、下午4时和晚上1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和()。 4、下午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3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为()。 5、21时是晚上()时,下午4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时。 6、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3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7、晚上8: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为()。 8、六一汇演从8:30开始,经过1小时40分钟结束,结束的时刻是()。 9、一节课从8:45开始到9:25结束,一共上了()分钟。 10、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早上8:00上班,中午休息2小时,妈妈下班时刻是()。 11、张师傅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张师傅一天工作()小时。 四、 1、今年的一、二、三月共有()天,明年的一二三月共有()天。 2、去年是2016年,去年的2月份有()天,全年有()天。 3、闰年的上半年有()天,闰年的下半年有()天。 4、平年的上半年有()天,平年的下半年有()天。 5、2017年是()年,这年的1、2、3月共有()天。 6、今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从今往后的第一个闰年是()年。 7、2016年的第一季度共()天,2017年的第一季度共()天。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易错题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易错题整理 姓名 1、 2、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那么拼成的图形中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3、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那么拼成的图形中周长最短是多少厘米? 4、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长方形吗?能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吗?(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5、你能用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吗?画一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6、用()个或()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周长是 10厘米的长方形,画一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7、下图中,如果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一?如果涂色部分用300表示,那么长方形用几表示? 8、 (1)小明从家出发,经过邮局到少年宫,一共走了9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小明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直接去少年宫,正好走了7分钟。从他家直接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

9、 10、 11、 12、 13、 一个橙子重多少克?14、 15、 (1)买5袋开心果要多少元?(2)84元可以买多少袋花生? 16、 17、

18、小玉家养鸡和鸭一共54只,卖掉20只鸡后,鸡和鸭的 只数同样多。她家原来养鸭多少只?养鸡多少只? 19、停车场有12辆卡车,大客车的辆数是卡车的3倍,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小汽车有多少辆? 20、奶奶买了一根5米长的红丝绳编中国结。 (1)编一个中国结要用红丝绳105厘米,编2个要用多少厘米? (2)编好2个中国结,这根红丝绳还剩多少厘米?还够编3个中国结吗?为什么? 21、 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2、23、小欣家离学校750米。一天早晨,他从家去学校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记带语文书。于是他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晨,小欣上学大约一共走了多少米? 24、2016年有52个星期零2天,这一年有多少天? 25、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 2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7、小芳和妈妈去外婆家,买两张火车票一共用去了84元。小芳的火车票票价是妈妈的一半,小芳的火车票票价是多少元? 28、光明灯泡厂试验生产一种新型节能灯。第一批生产了640个,经检验,其中有10个不合格。将合格的节能灯每6个装一盒,需要多少个包装盒?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 质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联 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备注1.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 由分子构成的。 2.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4.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5.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6.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 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能挥发出氨气。 三、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1.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 种分子构成。 3.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 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练习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课题1、分子和原子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H2O)、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氧化汞(HgO)等由分子构成。金属(如Fe、Hg、Mg等)、金刚石、石墨、硅(Si)、稀有气体(He、Ne、Ar)由原子构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由离子构成。NaCl由Na+和Cl-构成。CuSO4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SO42-)构成。 2、分子的特征:①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不管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的分子都在不停运动。把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无色)的A烧杯和盛有浓氨水的B烧杯用大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氨分子从 A烧杯运动到 B烧杯形成氨水是酚酞溶液变红。 ③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时变大,遇冷时变小。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气体受热膨胀或被压缩)一般也是因为分子间间隔改变,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体积、分子数目都不改变。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概念: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其中的最小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而不是说分子的质量、体积最小) 例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对于由原子或离子的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其原子或离子保持,如汞(Hg)的化学性质由汞原子保持。氯化钠(NaCl)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氯离子保持(填离子符号)。 ②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 4、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H2O)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CO2)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氨分子(NH3)是由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5、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分子生成或是说分子的种类改变(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都不变。 6、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中含有一种分子分子,纯净物的组成、性质固定。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分子,混合物的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或是说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 如: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氢气(H2)在氯气(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这个化学反应: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在加热氧化汞(HgO)粉末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汞,每两个氧原子 构成一个氧分子。 7、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再分。 课题2、原子的结构 1、原子构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3、在原子中:①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原子序数 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