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高级管理与集群环境搭建-

合集下载

oracle集群搭建步骤

oracle集群搭建步骤

oracle集群搭建步骤Oracle集群搭建步骤Oracle集群是指利用多台服务器和相关软件技术,将多个独立的Oracle数据库实例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负载均衡,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搭建Oracle集群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Oracle集群的搭建步骤。

第一步:规划在搭建Oracle集群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集群规划。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集群中数据库实例的数量、服务器的数量和配置、存储设备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集群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确保集群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

第二步:准备环境在搭建Oracle集群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首先,要确保服务器满足Oracle集群的最低硬件要求,并安装好操作系统。

其次,需要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在每台服务器上进行相应的配置和初始化。

第三步:配置网络Oracle集群的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配置网络时,需要为集群配置一个统一的主机名,并确保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可以相互通信。

此外,还需要配置监听程序和服务名称,以便实现客户端与集群的连接。

第四步:创建共享存储Oracle集群需要共享存储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负载均衡。

可以使用共享磁盘阵列(SAN)或网络附加存储(NAS)来实现共享存储。

在创建共享存储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和初始化,并确保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都可以访问共享存储。

第五步:安装集群软件在搭建Oracle集群之前,需要安装相应的集群软件。

Oracle提供了Oracle Clusterware和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RAC)软件,用于实现集群的管理和数据库实例的共享。

安装集群软件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和初始化。

第六步:创建集群安装完成集群软件后,需要创建集群。

在创建集群时,需要配置集群的名称、节点信息、资源组等,并确保集群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配置集群的监控和故障转移,以便实现集群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安装与配置指南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安装与配置指南

目录第1章 配置内核参数 (1)第2章建立ORACLE用户 (3)1.1.在超级用户下创建新的组和用户 (3)1.2.建立O RACLE软件的安装目录 (3)第3章 安装ORACLE补丁与JAVA开发包 (4)3.1安装P3006854_9204_LINUX补丁 (4)3.2安装J A V A开发包 (4)3.3软件介质 (4)第4章 安装ORACLE DATABASE (5)4.1编辑 (5)4.2启动O RACLE U NIVERSAL I NSTALLER (OUI) (5)第5章 创建数据库 (11)5.1编辑 (11)5.2切换到ROOT的终端,安装 OPATCH。

(11)5.3最后切换到ORACLE终端 (11)第6章 参数配置建议 (17)第1章 配置内核参数Oracle数据库对系统的硬件配置有基本的要求,包括机器主频、磁盘空间和内存大小,但作为服务器的机器一般是满足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下面的一些参数需要根据机器系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内存的大小来进行设置,这里假定内存为2G,页面大小为4K。

为使Oracle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运行时有更好的性能,应尽量给数据库留出较多的内存。

在以下的内核生成过程中,假设内核源码位于/root/kylin2.0,并定义为环境变量KSROOT。

# cd $KSROOT/arch/i386/conf# cp GENERIC ORACLE# cat >> ORACLEoptions SEMMAP=128options SEMMNI=128options SEMMNS=32000options SEMOPM=250options SEMMSL=250options SHMMAXPGS=65536options SHMMAX=2147479552options SHMALL=524287options SHMMNI=4096options SHMSEG=4096options MAXDSIZ="(1024*1024*1024)"options MAXSSIZ="(1024*1024*1024)"options DFLDSIZ="(1024*1024*1024)"注:根据上面的假定,Kylin页大小为4k ,这样2G的内存,其SHMALL可以为524288,这里设定524287,也是考虑到实际情况,用dmesg工具就可以看到,可用的内存实际上并没有2G,比2G稍少。

ORACLE 12C R2 RAC DG双节点主库单节点备库集群主备部署搭建

ORACLE 12C R2 RAC DG双节点主库单节点备库集群主备部署搭建

ORACLE 12C R2 RAC+DG集群主备部署搭建目录1、ORACLE 12.2软硬件要求 (3)1.1 硬件最低配置要求 (3)1.2 ORACLE 12.2认证的OS软件版本 (3)2、整体规划部分 (4)2.1 IP地址规划 (4)2.2 操作系统本地磁盘分区规划 (4)2.3 共享存储与ASM磁盘组规划 (5)3、操作系统配置部分 (5)3.1 配置hosts文件 (5)3.2 安装RPM包 (5)3.3创建用户组 (6)3.4 创建文件目录及权限配置 (7)3.5 配置环境变量 (8)3.6 安装cvuqdisk (9)4、修改操作系统配置 (9)4.1 开启nscd (9)4.2 关闭防火墙 (9)4.3 禁用selinux (9)4.4 关闭TransparentHugePages (10)4.5 配置/etc/security/limits.conf (10)4.6 配置/etc/sysctl.conf (10)4.7 配置/etc/pam.d/login (11)4.8 配置DNS (11)4.9 修改时间同步方式 (12)4.10 修改nsswitch.conf (12)4.10 配置NOZEROCONF (12)4.11 配置互信 (13)5、ASM磁盘配置部分 (13)5.1 UDEV配置asm磁盘(两个节点都执行) (13)5.2 验证asm disk生成 (14)5.2 修改磁盘属性 (14)6、grid软件安装 (14)6.1 检测安装环境 (15)6.2 安装GI(Grid Infrastructure) (16)7 、asmca创建其它asmdiskgroup (26)8、database软件安装 (27)9、创建CDB (32)10、创建PDB (37)10.1 以命令方式创建PDB (37)10.2 查看创建成功的PDB (38)11、备库安装ORACLE12C R2 数据库软件 (38)12、DG 主库配置 (38)13、DG 备库配置 (42)14、RAC+DG 主备切换switchover (48)15、RAC + DG主备切换failover Failover切换一般是PRIMARY 数据库发生故障后的切换,这种情况是STANDBY数据库发挥其作用的情况。

oracle集群方案

oracle集群方案

Oracle集群方案1. 什么是Oracle集群?Oracle集群是一种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它通过将多个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共享存储和负载均衡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Oracle集群可以提供故障转移和自动切换功能,确保数据库在单个节点故障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2. Oracle集群的优势2.1 高可用性Oracle集群通过使用共享存储和故障转移技术来提供高可用性。

当一个节点故障时,集群中的其他节点会自动接管故障节点的工作,确保数据库系统的连续可用性。

这种自动故障转移可以显著降低系统停机时间。

2.2 性能扩展通过将工作负载分布在多个节点上,Oracle集群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性能。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处理部分请求,并且可以动态调整节点之间的工作负载,以保持系统的平衡和高效。

2.3 简化管理Oracle集群提供了集中管理的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集群管理工具来管理和监控整个集群。

集群管理工具可以自动检测节点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简化了管理操作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Oracle集群的实现方式3.1 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RAC是Oracle集群的一种实现方式,它使用共享存储来存储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并使用集群软件来管理和协调多个节点的工作。

RAC可以在多个节点上同时执行数据库操作,提供了高可用性和性能扩展的功能。

在RAC中,每个节点都可以独立地执行数据库操作,并且可以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进行通信和数据同步。

节点之间可以共享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这样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一致性。

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会接管故障节点的工作,以确保数据库的连续可用性。

3.2 Data GuardData Guard是Oracle集群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它使用物理复制或逻辑复制的方式在不同的节点上创建备用数据库。

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同步,备用数据库可以在主数据库发生故障时接管其工作。

搭建Oracle高可用(HA)数据库环境

搭建Oracle高可用(HA)数据库环境

搭建Oracle高可用(HA)数据库环境2008-05-08 10:4524*7(有些叫法也为24*7*365)的高可用系统越来越多的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那是因为在实际环境中,不间断的系统代表的就是不间断的义务收入。

但是◆怎么样搭建与治理24*7的高可用环境?◆各种各样的高可用环境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我们是否适合于哪种环境?◆现在高可用环境的主要方式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话题,都是决策者与实施者都应当考虑的,也是本文所探讨的,我们需要搭建一个怎么样的高可用环境,才能真正做到最适合。

一、什么是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在高可用的解释方面,有人给出了如下的诠释:(1)系统失败或崩溃 (system faults and crashes)(2)应用层或者中间层错误 (application and middleware failures)(3)网络失败 (network failures)(4)介质失败,一般指存放数据的媒体故障 (media failures)(5)人为失误 (Human Error)(6)容灾 (Disasters and extended outages)(7)计划宕机与维护 (Planned downtim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tasks)可见,高可用不仅仅包含了系统本身故障,应用层的错误,人为错误等等,还应当包括数据冗余、容灾以及计划的维护时间,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高可用环境,不仅仅是能避免系统本身的问题,还应当能防止天灾人祸,以及有一个简单可靠的系统维护方法(如微码升级、软件升级等等计划停机维护)。

现在高可用的计算方法一般以年在线率来计算,如规定一年之中的可用环境要达到99.95%,那么24*365*(1-99.95%)=4.38小时(包括维护时间)。

那么假定一个系统本身一年之中故障时间是1小时,但是计划维护时间却花了20小时,那么这个系统也不能算是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高可用环境。

VCS集群环境配置实例(入门篇)

VCS集群环境配置实例(入门篇)

VCS集群环境配置实例(入门篇)VCS集群环境配置实例(入门篇)1、系统配置目标2、基本的硬件环境3、硬件连接及配置要求4、安装操作系统及补丁的安装过程5、开始安装Raid Manager 6.22.16、开始安装vxvm 3.57、安装oracle数据库8、安装VCS软件9、安装Veritas Cluster Oracle agent10、修改相关的配置文件11、附录***********************1、系统配置目标***********************两个系统跑一个服务(分oracle),能够自动切换或者手动***********************2、硬件环境和软件介质***********************硬件:Ultra 10主机两台,配置相同,其每台的详细配置如下:1、CPU(US-IIi 333MHz),内存(512MB),本地硬盘20GB 各1块,2、双通道差分卡各1块;非集成网卡各2块3、网线,光纤线,电源线若干A1000磁盘阵列(内置若干硬盘)1个软件准备:Solaris 8 for SPARC(4 disks)(安装介质)8_Recommended.zip(patch)(/doc/4c11956780.html,上下载)Veritas Cluster Server 3.5安装介质Veritas Volume Manager 3.5安装介质Oracle 8.1.7.0.0安装光盘2张SUN Raid Manager 6.22.1***********************3、硬件连接及配置要求***********************连接A1000、Ultra 10主机的基本电源线、鼠标、键盘等基本外设网线的链接要求:两台主机的心跳线直接用交叉线直连;服务网卡用cross-over网线连接到switch 从A1000上的两个SCSI接口分别连接到2个主机的差分SCSI卡上修改1#机的差分卡的scsi id。

ORACLE集群概念与原理

ORACLE集群概念与原理

第一章集群的概念和发展1集群的概念1.1集群相关术语定义1.1.1服务硬件服务硬件是指提供计算服务的硬件,比如PC机、PC服务器。

1.1.2服务实体服务实体通常指服务软体和服务硬体。

1.1.3节点(node)运行Heartbeat进程的一个独立主机称为节点,节点是HA的核心组成部分,每个节点上运行着操作系统和Heartbeat软件服务。

在Heartbeat集群中,节点有主次之分,分别称为主节点和备用/备份节点,每个节点拥有一个唯一的主机名,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组资源,例如磁盘、文件系统、网络地址和应用服务等。

主节点上一般运行着一个或者多个应用服务,而备用节点一般处于监控状态。

1.1.4资源(resource)资源是一个节点可以控制的实体,当节点发生故障时,这些资源能够被其他节点接管。

在Heartbeat中,可以当做资源的实体如下:(一)磁盘分区、文件系统(二)IP地址(三)应用程序服务(四)共享存储1.1.5事件(event)事件也就是集群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例如节点系统故障、网络连通故障、网卡故障和应用程序故障等。

这些事件都会导致节点的资源发生转移,HA的测试也是基于这些事件进行的。

1.2什么是集群简单的说,集群(cluster)就是一组计算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向用户提供一组网络资源,这些单个的计算机系统就是集群的节点(node)。

一个理想的集群是,用户从来不会意识到集群系统底层的节点,在他们看来,集群是一个系统,而非多个计算机系统;并且集群系统的管理员可以随意的增加和删改集群系统的节点。

与单一服务实体相比较,集群提供了以下两个关键的特性。

(一)可扩展性。

集群的性能不限于单一的服务实体,新的服务实体可以动态的加入到集群,从而增强集群的性能。

(二)高可用性。

集群通过服务实体冗余使客户端免于轻易遭遇到“out of service”警告。

当一台节点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时候,这台服务器上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在另一节点服务器上被自动接管。

ORACLE数据库部署手册范本

ORACLE数据库部署手册范本

ORACLE数据库部署手册1.Oracle简介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或简称Oracle。

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款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是在数据库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

可以说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强,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微机环境。

它是一种高效率、可靠性好的适应高吞吐量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2.Oracle安装医院部署数据库要求使用Oracle 11G R2(64Bit)正版数据库,建议使用医院采购的正版oracle11g数据库软件。

本文档详细介绍Oracle11gR2的安装步骤、常用服务、日常使用等。

本文档主要介绍Oracle11gR2数据库的安装步骤,关于不同应用程序的具体数据库配置,则在对应的应用程序的产品手册中详细描述。

2.1.安装环境的要求2.2.安装步骤1)运行安装文件打开安装包后,双击setup.exe文件;稍等片刻后,出现如下所示的安装界面;如下图1所示:图 12)配置安全更新等oracle安装程序启动以后,第二步就进入了【配置安全更新】环节,这一步可将自己的电子信息填写进去点击“下一步”;如下图2所示:图 23)选择安装选项安装选项有三种选择:新部署数据库时选择“创建和配置数据库”,点击下一步;当安装完毕数据库管理软件后,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数据库实例,点击“下一步”;如下图3所示:图 34)系统类选项设置进入“系统类选项设置”,系统类选项设置分为桌面类和服务器类两种;如下图4所示:桌面类:使用桌面类系统安装。

使用WINDOWS系统则使用此类典型安装。

服务器类:适合linux服务器环境下的高级安装。

图 45)典型安装配置选择桌面类之后,默认为典型安装,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继续;如下图5所示:Oracle基目录:目录路径不要含有中文或其它的特殊字符软件位置:也即是实例存储的目录数据库文件位置:放置数据库文件的位置数据库版本:这里选择使用企业版字符集:选择默认值ZHS16GBK字符集(此处字符集一定要选择这个)全局数据库名称(即实例名称)和口令:全局数据库名(数据库名称):orcl,管理口令(密码):根据需要设置注:此处实例名称和口令十分重要(相当于SQL数据库的登录名和密码),请单独记录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racle数据库高级管理与集群环境搭建最佳实践
一、培训收益
通过此次课程培训,可使学习者获得如下收益:
1.深入了解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逻辑结构;
2.数据库启停控制和参数维护;
3.网络配置,数据库的动态注册和静态注册;
4.数据库空间大小估算、REDO和UNDO设置;
5.数据库用户权限管理;
6.数据库并发管理,阻塞状态和死锁处理;
7.使用RMAN完成数据库备份及恢复,RMAN备份过程监控、优化;
8.数据库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
9.Data Guard使用场景,物理Data Guard环境搭建;
10.使用Data Guard Broker控制switchover和failover;
11.Oracle Clusterware的原理讲解及安装配置实战;
12.Oracle RAC的原理及安装配置实战;
13.客户端连接高可用;
14.集群环境的节点添加和删除。

二、培训特色
1.本课程培训时长4天;
2.课程全过程贯穿实战项目的演示实验,使学员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杨老师ORACLE顶级专家,曾就职甲骨文公司8年以上,ORACLE技术的研究者与倡导者,
国家信息技术紧缺技术人才培养工程NITE特约培训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政府信息化建设评审专家与技术顾问,曾在大型上市企业从事MIS/ERP/KSS技术开发与研究,致力于企业级软件技术的推广应用,擅长大型数据中心的设计与调优,具有丰富的软件工程开发经验和工程实施背景。

目前担任多家企业数据中心技术顾问,为国内多个行业进行Oracle数据库课程培训,全国巡讲上百场,深受广大学员好评。

贾老师博士、Oracle学者,国内第一代Oracle专家级用户,长期致力于Oracle技术研究与推广,从事OLTP/ERP/DSS产品开发与研究,擅长大型数据中心的设计、调优与数据保障等。

陈老师OCP、OCM,高级Oracle数据库专家,精通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架构,数据库管理、调优、RAC等高级应用,丰富的Oracle实施、部署及数据保障经验。

袁老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精通Oracle数据库,丰富的大型项目数据库部署实施经验,丰富的性能调优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