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多线程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在本次嵌入式实验中,我深入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
实验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紧凑、高效、实时性强,并且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
通过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我们了解到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嵌入式系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设计嵌入式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实验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与软件开发环境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
硬件平台是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
而软件开发环境则提供了开发嵌入式系统所需的工具和库函数。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搭建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并使用软件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对嵌入式系统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
实验三: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保证系统对外界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实时任务的创建和调度,以及实时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机制。
实时操作系统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和相关的调度算法。
实验四:嵌入式系统的通信与网络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通信与网络。
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通信协议和网络协议,如UART、SPI、I2C、TCP/IP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通信和网络协议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多线程程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多线程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多线程的创建、同步和通信方法。
3. 熟悉Java中多线程的实现方式。
4. 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IntelliJ IDEA3. 编程语言:Java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 创建多线程程序,实现两个线程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
2. 使用同步方法实现线程间的同步。
3. 使用线程通信机制实现线程间的协作。
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两个线程类,分别为Thread1和Thread2。
```javapublic class Thread1 extends Thread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执行Thread1的任务for (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Thread1: " + i);}}}public class Thread2 extends Thread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执行Thread2的任务for (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Thread2: " + i);}}}```2. 创建一个主类,在主类中创建两个线程对象,并启动它们。
```java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1();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2();thread1.start();thread2.start();}```3. 使用同步方法实现线程间的同步。
```java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Override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 = 0; i < 10; i++)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Thread.class) {count++;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count);}}}}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1 = new SynchronizedThread();Thread thread2 = new SynchronizedThread();thread1.start();thread2.start();}```4. 使用线程通信机制实现线程间的协作。
嵌入式多线程 实习总结(有感想)

解压应用程序以及多线程应用程序设计实习过程首先完成上次实习没有完成的解压应用程序的部分。
设置好宿主机和目标机的IP地址后,运行FTP软件。
将压缩包从右侧的宿主机本地目录“拖到”左侧的目标机目录中。
最后在超级终端上完成解压。
其次完成多线程的部分,运行虚拟机后,步骤如下:1、挂载NFS服务。
系统设置部分需要完成关闭防火墙,设置宿主机和目标机IP(需在一个网段内),配置NFS服务器。
之后:service nfs start。
启动。
挂载NFS时候出现了问题。
当设置宿主机IP为192.168.1.155之后,在虚拟机的LINUX终端里mount了192.168.1.155(也就是自己挂载自己),然后总感觉不对,鼓捣了半天,又在超级终端里ifconfig之后出现了三个IP地址,第一个是inet addr,第二个是broadcast,第三个是子网掩码,但是我当时没看懂第二个地址,于是又把宿主机的IP设置为了192.168.1.255。
老师一说才想起来计算机网络课上讲的,C类的网络地址,后8位若为全1,应该是广播地址才对。
反正这块乱了。
分析后,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挂载的深层含义不懂,没明白其实是目标机想要宿主机里的东西,所以要从超级终端里挂载host下的目录。
最终完成挂载。
Mount –t nfs 192.168.0.2:/arm2410cl/ /mnt/nfs (老师说这里直接写/mnt不好,会覆盖掉mnt目录,如果以后要挂载其他的应用,就不好弄了。
)2、第一步成功后,在超级终端上cd arm2410cl/exp/basic/02_pthread。
成功进入,make语句后,用命令:./pthread成功运行。
3、在虚拟机的LINUX终端上,也进入了arm2410cl/exp/basic/01_hello,但是不能运行hello,用gcc hello.c –o hello之后,./hello就能运行了。
用这个方法,完成02_pthread,发现gcc提示几个相似错误,都跟main函数里的一个函数有关。
嵌入式报告实验报告

嵌入式报告实验报告1. 引言嵌入式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应用广泛且日益重要。
嵌入式报告实验是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实际操作和测试的过程,旨在验证嵌入式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评估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嵌入式报告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2. 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嵌入式报告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测试来评估嵌入式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验证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系统的各种输入输出功能;评估系统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2.2 实验环境实验使用的嵌入式系统硬件为XX处理器,集成了XX模块和XX接口。
软件方面,使用XX嵌入式操作系统和XX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
2.3 实验步骤1) 配置硬件环境:将嵌入式系统与外部设备连接,确保硬件环境正常。
2) 编写测试程序:根据实验目标,编写相应的测试程序,包括输入输出测试、性能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等。
3) 软件调试:通过软件调试工具对测试程序进行调试,确保程序逻辑正确。
4) 硬件调试:通过硬件调试工具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硬件模块正常工作。
5) 实验运行:将测试程序下载到嵌入式系统中,运行测试程序并记录实验数据。
6) 数据分析与总结: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嵌入式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输入输出测试通过设计一系列输入输出测试用例,测试嵌入式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
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按键输入、传感器数据采集、外部设备通信等。
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式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正常,能够准确获取和处理各种输入信号,并成功输出相应的结果。
3.2 性能测试通过设计一系列性能测试用例,测试嵌入式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实时性。
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任务切换速度、响应时间、系统负载等。
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式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和实时性,能够快速响应各种任务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3.3 异常情况测试通过设计一系列异常情况测试用例,测试嵌入式系统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嵌入式实训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嵌入式系统在现代工业、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开设了嵌入式实训课程。
本次实验报告将针对实训课程中的部分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
2. 熟悉嵌入式开发工具和环境。
3. 熟练使用C语言进行嵌入式编程。
4. 学会调试和优化嵌入式程序。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训课程共安排了五个实验,以下是每个实验的具体内容和实验步骤:实验一:使用NeoPixel库控制RGB LED灯带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NeoPixel库控制RGB LED灯带,实现循环显示不同颜色。
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连接NeoPixel LED灯带。
(2)编写程序,初始化NeoPixel库,设置LED灯带模式。
(3)通过循环,控制LED灯带显示不同的颜色。
实验二:使用tm1637库控制数码管显示器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tm1637库控制数码管显示器,显示数字、十六进制数、温度值以及字符串,并实现字符串滚动显示和倒计时功能。
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连接tm1637数码管显示器。
(2)编写程序,初始化tm1637库,设置显示模式。
(3)编写函数,实现数字、十六进制数、温度值的显示。
(4)编写函数,实现字符串滚动显示和倒计时功能。
实验三:使用ds18x20库和onewire库读取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数据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ds18x20库和onewire库读取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输出温度值。
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连接DS18B20温度传感器。
(2)编写程序,初始化ds18x20库和onewire库。
(3)编写函数,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输出温度值。
实验四:使用ESP32开发板连接手机热点,并实现LED1作为连接指示灯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ESP32开发板连接手机热点,并通过LED1指示灯显示连接状态。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嵌入式实验主要涉及到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针对特定应用领域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开发流程,并且亲自动手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开发,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包括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外设接口设计、电源电路设计等。
在实验中,我们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了合适的处理器和外设,进行了相关接口的设计和连接,确保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后,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编写各种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使用C语言编写了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并进行了调试和测试,确保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测试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工具,通过对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评估,发现并解决了一些潜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嵌入式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也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嵌入式系统,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嵌入式实验通过对硬件设计、软件开发、调试测试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增强了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和热情。
北京科技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6---嵌入式Linux 多线程编程实验

北京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2018年5月7日实验名称:实验六嵌入式Linux多线程编程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线程的运行机制、创建方法及特点。
2.掌握线程退出、线程等待、线程清除等函数的使用方法。
3.学会线程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linux操作系统64位实验内容与步骤:编写程序,完成如下五个功能,要求写出编程思路、实验步骤,显示程序运行结果,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1)有一个int型全局变量g_Flag初始值为0;2)在主线程中起动线程1,打印“this is thread1”,并将g_Flag设置为1;3)在主线程中启动线程2,打印“this is thread2”,并将g_Flag设置为2;4)线程1需要在线程2退出后才能退出;5)主线程在检测到g_Flag从1变为2,或者从2变为1的时候退出。
实验数据:编程思路:本实验我是主要是用到进程与线程相关的概念,有关线程操作的函数,线程之间的互斥以及线程之间的同步这些内容,在编写程序代码时,首先定义一个int型全局标志g_Flag,设置其初始值大小为0,初始化进程锁pthread_mutex_t mutex,然后初始化条件变量pthread_cond_t cond,声明两个线程函数,分别为thread1和thread2,定义两个线程id分别为tid1和tid2,创建线程,如果线程创建成功的话就返回0,否则的话就返回一个正数,如果rc2不等于0的话,说明创建错误,在线程1程序入口,启动进程thread1,输出enter thread,执行进程1打印出this is thread1,g_Flag的值也同时输出,输出结果为1,得到当前线程id,接下来如启动进程互斥锁,如果g_Flag的值为2则说明线程thread2已经执行了,这时候进程2打印出this is thread2,g_Flag的值为2,首先退出进程2,然后再退出进程1,通过调用pthread_exit()函数实现进程的退出,当g_Flag的值发生变化,当其从1变为2或者从2变为1时,主线程能够检测到g_Flag发生的变化,调用pthread_exit()函数退出主线程。
嵌入式实验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嵌入式实验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以ARM处理器为平台,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熟悉ARM处理器的基本架构和编程环境。
2. 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1)硬件平台:ARM处理器开发板(2)软件平台:Keil uVision5、GNU ARM Embedded Toolchain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首先,将开发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安装Keil uVision5和GNU ARM Embedded Toolchain软件。
接着,配置开发板,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2)编写程序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嵌入式系统程序。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始化:设置时钟、GPIO、中断等。
2)主循环:实现程序的主要功能。
3)中断处理:处理外部中断。
4)延时函数:实现延时功能。
(3)编译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4)下载程序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上。
(5)调试程序在开发板上运行程序,通过串口调试软件观察程序运行情况,并对程序进行调试。
(6)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3. 实验项目(1)点亮LED灯通过控制GPIO端口,实现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2)按键控制LED灯通过检测按键状态,控制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3)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使用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例如定时关闭LED灯。
(4)串口通信实现串口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点亮LED灯实验成功实现了通过控制GPIO端口点亮LED灯的功能。
2. 按键控制LED灯实验成功实现了通过检测按键状态控制LED灯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线程实验日志
实验题目:多线程
实验目的:
⏹了解多线程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习pthread库函数的使用。
实验步骤及结果:
1、阅读源代及编译应用程序
进入/root/share/exp/basic/02_pthread目录,使用vi编辑器或其他编辑器阅读理解源代码。
运行make产生pthread可执行文件。
2、下载和调试
切换到minicom终端窗口,先像实验一一样,把串口、网线、电源线接好,配置好实验箱的IP地址,然后使用NFS mount宿主机(虚拟linux)的/root/share 到目标板(实验箱)/host 目录。
具体命令见图片中的命令,注意IP地址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
图2.4配置实验箱IP地址并mount 宿主机linux的/root/share到目标板(实验箱)/host目录
⏹进入/host/exp/basic/pthread目录,运行pthread,观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
运行
程序最后一部分结果如下:
⏹
图2.5进入/host/exp/basic/pthread目录运行pthread
⏹
图2.6运行结果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