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

合集下载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doc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doc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1. 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氯气有毒,液氯无毒B.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C.工业上将H2.Cl2混合气光照来合成HClD.氯气与烧碱溶液能反应生成盐和水2. 氯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A.褪色B.变成红色C.先褪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褪色3. 有关下列反应产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Cl2中点燃铁丝,有FeCl2生成B.将Cl2通入水中,有HCl生成C.将Cl2通入KBr溶液中,有Br2生成D.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有NaClO生成4 .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可将气体通入()A.苛性钠溶液B.饱和NaHCO3 C.澄清石灰水D.饱和NaCl溶液5.“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PH﹥7,对某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

你认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A.SO2 B.Na2CO3 C.KMnO4 D.NaClO6.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2H2O实验室常用此反应制备Cl2,浓盐酸在此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A.只有还原性B.还原性和酸性C.只有氧化性D. 氧化性和酸性7.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NaClO溶液B.Ca(ClO)2溶液C.氯水D.CaCl28. 欲将含盐酸的CaCl2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无指示剂的条件下最好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氨水B.Na2CO3粉末C.NaOH溶液D.石灰石粉末9.有关氯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新制氯水中只有Cl2和H2O分子。

高一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一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氯及其化合物1.【易】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B.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C.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 lO-2+H2↑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A l3++H2↑【答案】B【解析】A、D选项电荷不守恒;C项反应不正确,正确的反应式应为:2Al+2OH-+2H2O======2AlO-2+3H2↑。

2.【易】有盐酸、氯化钾、氢氧化钾和新制氯水四种溶液,仅用一种试剂就能把它们区别,这种试剂是()A.AgNO3溶液B.酚酞试液C.紫色石蕊试液D.饱和食盐水【答案】C【解析】分别取四种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溶液是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溶液是新制氯水;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氯化钾溶液。

3.【易】下列有关氯水和液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混合物B.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都有强氧化性D.都显酸性【答案】C【解析】氯水是混合物,含H+、Cl-、HClO等,而液氯是纯净物。

4.【易】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某溶液,振荡后能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加入的液体是()A.水B.FeCl2溶液C.硝酸银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由上图可知:加入的溶液能够与Cl2发生反应,并得到无色溶液,D正确;加入水得到的氯水溶液呈浅黄绿色,A错误;2FeCl2+Cl2======2FeCl3,FeCl3溶液呈棕黄色,B错误;加入AgNO3溶液后能够生成AgCl白色沉淀,C错误。

5.【易】(2012·淮安高一检测)洪水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1)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1)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1)一、 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一定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100mL3.00mol 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 的物质的量为0.0500 mol 。

(1)所得混合物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22n Cl :n H =________。

【答案】2H OH H O -++=、22Cl 2OH Cl ClO H O ---+=++ 0.250 3:2【解析】【分析】由溶液中含有0.0500 mol 次氯酸钠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氯气过量,反应得到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详解】(1)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时,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 += H 2O ,Cl 2+2OH —=Cl —+ClO —+H 2O ,故答案为:OH —+H += H 2O ,Cl 2+2OH —=Cl—+ClO —+H 2O ;(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可知:n (Na +)=n (Cl -)+n (ClO -),n (Cl -)=n (Na +)-n (ClO -)=0.1L ×3.00mol/L-0.0500mol=0.250mol ,则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0.250mol ,故答案为:0.250;(3)根据Cl 原子守恒可知,n (Cl 2)=12×n (NaOH )=0.15mol ,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0500 mol 次氯酸钠消耗过量氯气0.0500 mol ,则与氢气反应的氯气为0.15mol-0.05mol=0.1mol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l 22HC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 (Cl 2):n (H 2)=0.15mol :0.1mol=3:2,故答案为:3:2。

氯及其化合物习题

氯及其化合物习题

氯及其化合物巩固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C.使淀粉KI试纸变蓝(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2.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l2和苛性钾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可能发生不同反应B.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是0.42N AC.原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0.3 molD.生成物中Cl-的物质的量为0.21 mol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B.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氯气的制备实验,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C.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D.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4.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收集氯气并防止污染空气D.用装置丁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5.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若浓盐酸过量,则理论上MnO2可全部消耗完B.Ⅱ图:证明新制氯水只具有酸性C.Ⅲ图:产生了棕黄色的雾D.Ⅳ图: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6.如图是一种实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弹簧夹。

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打开弹簧夹B时,C 中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当关闭弹簧夹B时,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

则D瓶所盛的溶液是A.饱和NaCl溶液B.浓硫酸C.水D.稀盐酸7.氯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A.褪色B.变成红色C.先褪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褪色8.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氯水还可杀菌消毒。

高一化学氯及其化合物试题

高一化学氯及其化合物试题

高一化学氯及其化合物试题1.如图所示,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氯气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与反应的氯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铝与氯气反应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当消耗相同质量的氯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

再由反应的方程式:2Na+Cl22NaCl、Mg+Cl2MgCl2、2Al+3Cl22AlCl3、2Fe+3Cl22FeCl3可知,当有3 mol Cl2参加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Na)="6" mol×23 g·mol-1="138" g,m(Mg)="3" mol×24 g·mol-1="72" g,m(Al)="2" mol×27 g·mol-1="54" g,m(Fe)="2" mol×56 g·mol-1="112" g,即m(Na)>m(Fe)>m(Mg)>m(Al),所以d表示铝与氯气反应。

【考点】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2.50g含有1.17g氯化钠和0.84g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搅拌、静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87g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D.氟化钠和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1.17g氯化钠和0.84g氟化钠的物质的量都为0.02mol,若氟化银难溶于水,因为加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氟离子和氯离子完全沉淀,所以沉淀的总物质的量应为0.04mol,其质量为5.41g,而实际得到固体2.87g,说明氟化银不是沉淀;若固体为氯化银,其物质的量等于0.02mol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说明氯离子沉淀完全,所以答案选D。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可通过反应NaClO+ 2NH3 = N2H4 + NaCl+ H2O制取。

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在实验室制取N2H4,设计了如下实验:(1)制备NaClO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3Cl2 + 6NaOH Δ5NaCl+ NaClO3 + 3H2O)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

③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当生成71g氯气时,被氧化的HCl为_________mol。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将NaClO溶液倒入烧杯中,持续通入NH3制取N2H4。

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火箭发射时用N2H4作燃料,用N2O4助燃,燃烧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MnO2 + 4HCl(浓)ΔMnCl2 + Cl2↑+ 2H2O 2 Cl2 +2OH-= Cl-+ ClO-+ H2O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防止溶液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 2NH4Cl+Ca(OH)2ΔCaCl2 + 2NH3↑+ 2H2O 2N2H4 + N2O4点燃3N2 + 4H2O【解析】【分析】(1) ①根据仪器的构造判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漏气;③该装置是用来制备氯气的,MnO2 与浓盐酸反应生成MnCl2 、 Cl2和H2O;试管内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④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冰水的作用是防止溶液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2) 实验室利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固体制取氨气;(3)火箭发射时用N2H4作燃料,用N2O4助燃,燃烧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氮气和水蒸气。

高一年级上册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一年级上册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一年级上册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2CuCl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2Cl 和HClO 两种分子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D.氯水放置数天后呈无色,pH 变大3.向新制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产生的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加入物质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A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l Ag AgCl -++↓B 石蕊溶液显红色 氯水中有H HClO +、C3CaCO有气体放出 2322CO 2H H O CO -+++↑D 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 2Cl 有漂白性A.AB.BC.CD.D4.锥形瓶中装有部分变质的漂粉精粉末和红色纸花,向其中注射浓盐酸,观察到纸花褪色,并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2Ca(ClO)具有漂白性B.实验中只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浓盐酸中的HCl 被氧化D.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只有2Cl5.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漂白剂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C.《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223Cu (OH)CO ]得铁化为铜”。

其中白青属于盐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2CaCl 与空气中的2CO 反应生成3CaCO 6.利用氯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

图中①~⑩均含氯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1)④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⑦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

(2)②属于__________(填“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氯及其化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B.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氯气C.氯气有漂白性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3.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A.次氯酸见光分解B.次氯酸漂白有色布条C.次氯酸有强氧化性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4.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常使生成的氯气通过两个洗气瓶,第一个洗气瓶中盛有A.浓硫酸B.烧碱溶液C.饱和食盐水D.石灰水5.氯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A.褪色B.变成红色C.先褪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褪色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不能称为燃烧的是A.铁丝在纯氧中加热B.将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C.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D.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后伸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7.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能溶于水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8.自来水是用Cl2杀菌消毒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鉴别A.酚酞溶液B.FeCl3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9.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所得溶液变质的是①NaOH②AgNO3③Na2CO3④NaBr⑤FeCl2A.②④B.④⑤C.①④⑤D.全部10.最早发现氯气的化学家是A.法国的拉瓦锡B.英国的道尔顿C.英国的普利斯特里D.瑞典的舍勒11.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和氯气不是同种物质B.标准状况下Cl2的密度为3.17 g·L-1 C.液氯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气能导电,是电解质D.液氯是混合物,氯气是纯净物12.为了防止储存氯气的钢瓶被腐蚀,钢瓶在装入氯气前必须A.充入稀有气体B.用盐酸彻底清洗C.彻底干燥内壁D.除去表层的铁锈13.(1)新制备的氯水显__________色,说明氯水中有__________分子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选择题(共40分)1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2.近两年,全国发生了多起氯气泄漏及爆炸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多人伤亡。

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润湿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⑦3.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错误!减小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D.加入少量水,氯水中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某溶液中含有HCO错误!、SO错误!、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l2,溶液里上述四种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HCO错误!B.SO错误!C.Cl-D.Na+6.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含氯消毒剂的使用逐渐增多,但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对于含氯消毒剂中毒的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清新处B.若出现误食现象,需要给中毒者服用稀NaOH溶液进行中和C.若含氯消毒剂溅入眼中,需要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D.若皮肤被含氯消毒剂腐蚀,则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7.已知反应2Cl2+HgO错误!HgCl2+X,X+H2O===2Y,生成的X是一种黄棕色气体,下列有关X、Y的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l2O B.Y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强光照射Y,Y会发生分解D.X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8.标准状况下,将a L H2和Cl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气体通入含b mol 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ClO-、lO错误!,且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8∶1∶1,则原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 )A.a/2mol B.(a/22.4-b)molC.(a/22.4-b/2)mol D.b/2 m ol9.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浪费。

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C.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入氯气的电极移动D.通氯气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10.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

混盐CaOCl2中不同价态的氯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生成Cl2。

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OCl2与稀硫酸反应产生1 molCl2时转移2 mol电子B.CaOCl2的水溶液呈碱性C.CaO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CaO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16分)(Ⅰ)已知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是一个可逆反应,即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且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是一种酸性比碳酸还要弱的酸。

(1)分别写出盐酸、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新制氯水里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可向其中加入下列的________。

A.NaOH固体B.水 C.NaClO固体 D.NaHCO3固体 E.CaCO3固体(3)根据次氯酸及有关物质的性质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解于水:Cl2+H2O2H++Cl-+ClO-B.氯气溶于石灰水:Cl2+2OH-===Cl-+ClO-+H2O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D.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SO2:ClO-+SO2+H2O===HSO错误!+HClO(Ⅱ)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4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 1.12 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________。

13.(14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助凝、杀菌、除臭为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生产工艺如下:已知:①2KOH+Cl2===KCl+KClO+H2O(条件:温度较低)②6KOH+3Cl2===5KCl+KClO3+3H2O(条件:温度较高)③2Fe(NO3)3+3KClO+10KOH―→2K2FeO4+6KNO3+3KCl+5H2O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产工艺应在________________(填“温度较高”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

(2)写出工业上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2FeO4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KOH溶液是在每100 mL水中溶解61.6g KOH固体(该溶液的密度为1.47 g/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5)在“反应液Ⅰ”中加KOH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

A.与“反应液Ⅰ”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B.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C.为下一步反应提供反应物 D.使副产物KClO3转化为KClO14.(16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正确组合是________。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④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⑤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⑥KMnO4和浓盐酸混合。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④⑥ D.全部可以(2)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

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A、B选项中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铜和氯化钠固体。

C中,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当两者遇强光(如燃着的镁条)会发生爆炸;氯化氢气体遇水蒸气会形成雾而非烟雾,C错。

D中,氯水久置后,其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最终变为稀盐酸。

答案:C2,解析:浓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因此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润湿的口罩,并转移到远离事故点且地势较高的地方;氯气虽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因此,应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来解毒。

答案:B3,解析:B项,I2的氧化性不如Fe3+强,不会发生I2氧化Fe2+的反应;C项,Cu与S反应产物为Cu2S;D项,Ca(ClO)2有强氧化性,能将SO2、CaSO3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