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运用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的分析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发表时间:2019-09-16T17:09:23.8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作者:王丽华高佳殷志君[导读] 目的:了解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王丽华高佳殷志君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 224200【摘要】目的:了解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随机分组,普通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
比较两组满意度;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听力;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针对性护理组的满意度是50(100.00),普通护理组则是41(82.00),P<0.05。
针对性护理组心理状态、听力高于普通护理组。
针对性护理组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少,P<0.05。
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有3例,普通护理组并发症出现了9例。
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措施;效果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措施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鼓膜穿刺术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与临床医生的治疗密切相关,而且与临床护理措施密切相关[1]。
然而,要评价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医生的抢救因素很重要,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本研究分析了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我院2016年3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组,针对性护理组年龄23-65岁均(43.67±2.33)岁。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L I U Y o n g WANG Z h i - g a o S ONG Xi a o — — q i u Z HE NG Pe i — — q i HU ANG L i n
T h e T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o s p i t a l o f Yo n g f e n g C o u n t y i n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Yo n g f e n g 3 3 1 5 0 0 , C h i n a
研 究组 在此 基础上联 合地 塞米 松鼓 室注射 治 疗 , 分析 两组患 者 的临 床疗效 。 结果 研 究组 总有 效率 为 9 3 . 0 2 %, 明
显高 于 对照 组 的 6 9 . 7 7 %, 两 组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P < O . 0 5 ) 。 结论 鼓 膜穿 刺联 合 地塞 米松 鼓 室 注 射治 疗分 泌性 中耳 炎 , 疗效 显著 , 值 得 临床推 广应 用 。 【 关 键词 】 鼓膜 穿刺 ; 地 塞米松 ; 分 泌性 中耳 炎 【 中图分 类 号】R 7 6 4 . 2 1 【 文 献标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0 2 ( c ) 一 0 0 5 7 — 0 3
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鼔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鼓膜穿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单纯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
随访调查3个月~1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比较两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法比单独采用鼓膜穿刺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地塞米松;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4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15-02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鸣耳痛及鼓室积液等,属于中耳非化脓性耳病,如果患者未及时得以治疗,随着时间和病情的加重,轻则听力下降,重则引发耳聋,不仅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严重扰乱了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临床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1]。
为了探究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分别采用单纯鼓膜穿刺手术治疗和鼓膜穿刺加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然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两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6±2.1)岁,平均病程为23.6周;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9.4±3.8)岁,平均病程为24.2周。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目的探究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案的优势和临意义。
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9 例(88 耳),按患者或其监护人意愿分成两组,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定期随访,对治疗后耳的听力及其他相关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价,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出院后随访1~6 个月,试验组治愈21耳,治愈率48.8%,试验组治疗痊愈15耳,治愈率为3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
结论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關键词:中耳炎;分泌性;穿刺治疗目前我国分泌型中耳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人和儿童均为易感人群,长期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可间接导致听力损害、患儿语言发育受限及增加中耳炎发作的危险。
即积极合理的联合治疗对此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9例(88 耳),其中男性38 例(52 耳),女27例(36耳);年龄9~45岁,平均(31.47±6.13)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2.73±4.19)月。
对照组35例45耳采用单孔鼓膜穿刺结合常规药物局部给药或者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43耳患者用鼓膜双孔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和外用或口服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症状主要为耳鸣、耳闭塞感、耳痛。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差异无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用一个孔鼓膜穿刺抽液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具体过程:首先对患者的外耳道皮肤进行碘伏擦拭消毒,然后将在 1.0%丁卡因中浸润过得棉签贴于患者鼓膜上5~8 min,进行麻醉;麻醉结束后采用5号细长型针进行穿刺;穿刺针进入鼓室后,导入注射器针头,用注射器抽搐内部积液,抽尽积液后,拔出针头。
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包括鼻剂滴鼻,口服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同时口服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药物治疗1w为1个疗程,患者手术结束后服药1个疗程后复查,效果欠佳者可重复以上过程进行第2次治疗。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

愈、 显著 进步 和进步 的患者 归为好 转组 , 无变 化 、 恶化 、 亡 死
的患者归为无好 转组 。治 疗前 后查 肝功 能 、 肾功 能 , 详细 记
录 不 良反 应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采用 检验 , 所有数据用 SS 1. 计 P S 30统
软件包进行分析 , 显著性差 异水平为 P《 . 5 00 。
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中华神经科杂 志,9 6 2 ( ):8 . 19 ,9 6 3 1 [ 赵琪 彦 , 3] 王莉 , 培昌 , . 王 等 脑梗死 与心肌 梗死 患者血脂 、 血尿 酸、 纤维 蛋白原和血小板参数 的变化及 其意义 . 首都 医科 大学
学报 ,0 0 3 ( )7 _8 2 1 ,1 1 :57 .
祝 学成
【 摘要】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 中耳 炎临床疗 效。方法 选 择我
院 20 07年 1 2月至 2 0 0 9年 1 2月分 泌性 中耳炎 患者共 患耳 8 3例 , 以上 患者分 为两 组 , 将 观察 组和对 照 组 。其 中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穿刺抽吸治疗 。观察组 在鼓膜穿 刺抽吸基础 上行地塞米 松冲洗 。结 果
注射液在 治疗脑梗 死方 面疗 效 优于 对照 组 。研 究发 现灯 盏 细辛注射液 主要有效 成 分为 绿原 酸 、 咖啡 酸 、 ,- O 咖啡 1 5二一 一 酰奎 宁酸和野黄岑苷 等 , 过多 年 的临床 应用 研究 表 明 , 经 灯 盏细辛 注射 液能降低 脑 血管 阻力 、 除氧 自由基 、 制钙 超 清 抑
3 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 的神经 系统 急症 , 残率和 致死 率 高 , 致 灯 盏细辛注射液是从灯盏花 中提取精炼 而成 的注射液 , 具有抗 血栓和抗氧 自由基生成 的作用 , 但对于其 治疗脑梗死 的有 效
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鼓膜穿刺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评价

自1 9 6 5年在大肠癌提取物 中发现 C E A以来 , 国内已见有
依 次为妇科 、 呼 吸、 消化 道疾病 分布最多 , 而C A1 5 3活性 水平
异 常前 2 0种常见诊断或主诉 ,占全部异常病例 的 7 0 . 3 7 %, 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C E A的临床报告 , 但 多属探讨 某单一疾病 中 C E A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口 】 , 或C E A与其他肿瘤标志物 的诊断效率评价 比较 , 有关 C E A疾病谱 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本研究是 国内首 次包 括全部 门诊 及住 院患者 检测 C E A活 性水平 的回顾性 研 究, 其结果可以客观 、 准确地反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进 行C E A检测的真实情况 ,从而间接地反映辽宁省和东北地 区综 合性 医院 C E A疾病诊断谱。 在本 研究 全部 2 9 3 3 9例 C E A测 定结果 中 , 7 7 . 1 %的病 例 ( 2 2 6 1 1 例 )测定结果正常 , 6 7 2 8 例 为异 常结果 ( 4 . 3 g / L以
中的价值f J ] . 江西医学检验 , 1 9 9 9 , 1 7 ( 1 ) : 2 7 — 2 8 . [ 3 】 王爱娥 , 董书奎 , 王清娟 , 等. 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早期诊 断和预后
功能不全 , 支气管疾病也 有所升高 , 但其 活性 水平均在低 活性
水平 区间( 4 . 3 ~ 1 0 g / L及 1 0 — 2 0 g / L ) ; 部分 良性疾病也 见于 高 活性 水平 区间( > 1 5 g / L ) , 但通过 查阅病案发 现 , 患者均存 在恶性病既往病史或现病史 , 这一结论与前人研究相符嘲 。 通过 查 阅病案还发现血清 C E A水平升高 的无临床症状 的结肠直肠 病患者有恶性变趋 势 , 这一发现在 国外文献 中也有报道 。 诊断 谱 中标志物非明确诊断疾病 ,其异常水平超过正常上限 3 倍,
鼓膜穿刺下药物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观察

和声 导抗 , 并随访 1 。 年 13 疗效评定标 准 . 治愈 : 临床症状消失 , 语频听力恢复 到
发病前水平 , 鼓膜正常 , 鼓室导抗 图恢 复至“ ” ; : A 型 有效 症状
消失 或 明显减 轻 , 语频 听力提 高 1 0~1 d , 未达正 常 , 5B 但 鼓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分泌性 中耳炎 4 例 (0耳) 急性 ( O 4 , 病程 <3
为, 主要 的病 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 、 感染 和免疫 反应 , 多数研
究倾 向于咽鼓管功能障碍 及中耳黏 膜“ 黏液纤 毛输 送系统”
功能 障碍… 1。治疗 的关键 是恢 复 咽鼓 管通 气 , 解除 中耳 负
鼓 膜 穿 刺 下 药 物 灌 洗 治 疗 分 泌 性 中耳 炎 4 0例 观 察
马艳红 , 陈英波 , 张武政
( 平顶 山市直机关门诊 部, 河南 平顶山 47 0 ) 60 0
【 关键词 】 鼓膜穿刺; 灌洗; 药物 分泌性中耳 炎
[ 中图分类号 ] R 6 .1 74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06 (0 8 2 3 9 20 )0—27 —0 32 1
恢复功能 的作用 。鼓膜置管只能有助于鼓 室的通气 引流 , 对
上鼓 室、 下鼓室及后鼓室 的通气 引流差L 。 2 J
经临床 观察 , 一般鼓膜 穿刺抽液后鼓 膜穿刺孔 1 ~3天 即可 闭合 , 在咽鼓管 功能 尚未恢复 时常 再次 出现积液 。本治 疗法在鼓 膜穿刺后 隔 日行高 负压吸 引可使鼓 膜穿 刺孔延 期
3次以上 5例( 性) 慢 。男 1 , 1 例 ; 龄 8~6 2例 女 8 年 2岁 , 病
耳内镜下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镜下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摘要】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耽误治疗可能导致听力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外科治疗方法有鼓膜穿刺,鼓膜切开及鼓室置管等。
其中鼓膜穿刺术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方法。
【关键词】鼓膜穿刺耳内镜地塞米松我科从2010年2月———2014年7月,用耳内镜引导下,行鼓膜穿刺术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0年2月———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5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男36例,女15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50.1±4.5)岁,平均病程(1.5±1.1月)。
其中单耳发病41例,双耳发病9例。
自述听力下降31例,耳闷耳堵塞感45例。
行鼓室导抗图示:B型曲线。
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瘤)占位。
1.2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患耳朝上,常规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外耳道,用0度耳内镜仔细观察鼓膜及中耳积液情况,用浸有盐酸丁卡因的棉片作鼓膜表面麻醉15分钟;麻醉满意后,用1ML或2ML注射器连接短斜面7号穿刺针,在耳内镜引导下于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作鼓膜穿刺,从中耳腔抽出积液,看到积液抽吸干净后,从穿刺口内缓慢注入地塞米松,看到穿刺口内有药液溢出或询问患者是否有液体从鼻咽部流下,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说明注射药物成功。
穿刺注药后,常规用抗生素,稀化粘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2.6周[1],每周随访1次,随诊1.3个月。
1.3疗效评定治愈:症状消失,鼓膜标志清,纯音听阈检查示:气骨导差缩小15dB以上或气骨导差小于10dB,鼓室导坑图为A型[好转:症状减轻,鼓膜标志正常或欠佳,纯音听阈检查示:气骨导差缩小10dB以上,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C型[无效:症状无改善,鼓膜内陷或标志不清,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0dB以下,鼓室导抗图为B型[2]。
2.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治愈45例,治愈率为:88.2%,好转6例,好转率为:11.8%,有效率为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运用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29T15:54:44.2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作者:常鸿
[导读] 实施药物联合鼓膜穿刺术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听力。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562400)
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运用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84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单独药物治疗和联合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有效率为88.09%,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施药物联合鼓膜穿刺术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听力,其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关键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药物治疗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的情况,该疾病分两种类型,急性和慢性。
患者就诊是因为感冒出现咽喉疼痛、鼻堵流涕,针对于该疾病,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1],本文主要研究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特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84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84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42例,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为(46.8±1.3)岁,病程3天~1个月,平均病程(17.1±1.4)天;对照组患者为42例,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为(41.4±1.4)岁,病程2天~1个月,平均病程(18.2±1.5)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单独药物进行治疗,主要为雾化吸入和药物保守治疗,其中雾化治疗采用8万u庆大霉素和4000u的糜蛋白酶进行组合,混合成1ml的雾化液,采用氧气雾化,其氧流量速度为6L/min,患者采用鼻吸入,每天2次,每次20min左右,治疗7d,在此同时,配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其药物主要为抗生素,丙酸氟替卡松鼻气雾剂以及麻黄素滴鼻,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2]。
1.2.2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方式同对照组相同,鼓膜穿刺术,首先取患者的侧坐位,患耳朝上,清除患者耳部的分泌物,并且对其耳周进行消毒、铺巾,在将2%丁卡因进行鼓膜表面麻醉,随后将患者的患耳向后牵拉,充分暴露其鼓膜,在耳内镜下进行手术,先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进行穿刺,在鼓膜前下部刺入到患者的鼓室,随后抽出中耳的积液。
针对于积液黏稠,且不易抽吸的的患者,可以先在鼓室内注入2mg的地塞米松以及0.2g的头孢呋辛钠,将耳部稀释后,在实施抽吸治疗,术后后退出穿刺针,并实施常规的消毒[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改善情况。
1.4判定标准[4]
治愈:患者的耳闷、耳鸣等症状完全消失,检查后,鼓膜颜色恢复正常,且活动度良好;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鼓膜内陷的情况明显改善,听力有所提高;
有效:患者的听力提高明显,有轻微耳闷塞感、耳鸣等症状,经检查鼓膜颜色、活动度均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无变化,听力无提高。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方法包对本组研究中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率(%)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这种潜在的危险非常大,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目前在临床上也是一种治疗难度比较高的疾病,患者在发生该疾病后,对其听力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实施药物和手术治疗,但是单一的药物治疗其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有关报道指出,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鼓膜穿刺术,具有很好
的疗效,该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耳中的积液,改善其听力,并且当空气通过穿刺孔,进入给患者的中耳后,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压力,使其压力平衡,进而改善患者中耳缺氧的情况,同时,其中耳腔积液中含有细菌,而穿刺术可以有效的影响细菌的生存环境,可提高其药物效果,加强药物的渗透能力,改善其代谢,另外,该手术方式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影响较小,且预后较快,术后不会出现并发症,因此将药物和鼓膜穿刺术相结合,可有效的提高药物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5]。
具相关报道称,该治疗方式可以提高的中耳黏膜病变的恢复,减少其病变的情况,采用耳内镜可以清楚的观察患者中耳部位,确保手术的成功率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同时,由于中耳腔积液的自行吸收较为迅速,因此,单独药物的治疗时间较长,而采用手术治疗,可以提高其自愈能力,对鼓膜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有效率为88.09%,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实施药物联合鼓膜穿刺术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听力。
总之,针对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来说,单独的药物治疗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因为有研究认为正常情况下中耳通过吞咽时咽鼓管的泵作用及中耳腔—咽鼓管黏膜纤毛清除系统而达到自洁功能,但如果中耳腔负压、积液达到一定程度这些功能就会受到抑制,将药物和手术相结合,可提高药效,及时的清除其积液,改善患者中耳的负压,对改善其功能有中药的作用,因此采用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的恢复,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参考文献
[1]张艺.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体会[ J ].现代护理杂志,2012,15(4):555-556.
[2]陆伟明.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2011,10(3):129-130
[3]高云鸿,高占梅,饶胜国,等 . 鼓膜穿刺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 J ]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598—1600.
[4]田小燕,罗璝,等.生物膜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 J ]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4):661-663.
[5]汪吉宝.对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工作的几点看法[ 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15(4):4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