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综合训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格登少年时对虫子很感兴趣,很想成为研究它们的科学家,可是他实在太“笨”了。
那天,从伊顿公学加德姆老师手中,格登接过自己的成绩单,看了看,顿时满脸通红,羞愧不已。
是的,这的确是一份令人尴尬的成绩单,分数惨不忍睹。
各科成绩的总和不及人家的零头,尤其是理科,门门功课倒数,而生物学甚至在全年级250名学生中排倒数第一。
加德姆老师给予的评语更加令人难堪,他说:“我相信你想成为科学家,但以你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
你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你个人以及想教导你的人来说,这根本是浪费时间。
”拿着成绩单,格登郁闷极了,含着眼泪跑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那是学校一间闲置的小仓库,他课余时在那里饲养了很多毛毛虫。
忽然,一只蝴蝶在他眼前飞舞了几圈,扑落在成绩单上。
格登不禁眼前一亮,这才注意到,原来他所饲养的毛毛虫好多已经变成蝴蝶,在仓房里翩翩起舞。
他甚至注意到,一只蝴蝶正在从蛹壳中挣脱出来,那柔软皱缩的翅片,就在空中尽力地伸展着,虽然艰难,却很执着。
格登深受感染,满心郁闷烟消云散。
他想,我这只笨笨的毛毛虫,难道真如加德姆老师所说,不能羽化成蝶吗?于是,他把差评成绩单放在自己房间的书桌上,用玻璃板压着。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盯着它看上一会儿,明显是在与之较劲。
这样的举动,不止一次,也不止两次,是无数次;坚持了不止一年,也不止两年,而是六十四年……凭着一股倔强劲儿,格登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一次又一次用实际成就向那份差评成绩单宣告:“你所说的不是事实!”中学毕业后,他考入牛津大学,攻读动物学;25岁那年,他成功克隆出一只青蛙而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之父”;79岁时,因为巨大的专业成就,他荣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惨不忍睹”的意思是________。
在文中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横线画出来。
小学三年级阅读综合训练和答案

小学三年级阅读综合训练和答案:第一篇:《齐白石》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
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蜢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
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
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
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
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
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时双腿的动作为止。
别人劝他把蚱蜢拴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著名—— 喜爱——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昏暗—— 仔细——3、用“——”画出齐白石勤于观察的一句话。
4、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及讲解:第二篇《吃墨水》陈毅幼年时酷爱读书。
他总是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看上几页。
如果发现了一本好书,那简直比遇上什么都高兴。
有一次,他到一位亲戚家去过中秋节,进门就看见了一本自己很想读的书。
于是,他忘了步行几十里路的疲劳,躲到一个屋里专心地读起来,一边读,一边用毛笔批点。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我会读一读,做一做。
奶奶的绒线帽每到冬天,奶奶总要戴那顶灰色的线线帽去街上。
可今天,她却只围了一条长围巾。
她说:“绒线帽破了个洞,补一补才能戴。
”我看看绒线帽,想了想,跑回屋里,从箱子里翻出了一副小时候的棉手套,拼下上面那朵小红花放在小洞上比了比,正合适!我用线仔细地补好,放在奶奶的床上。
晚上,我听到奶奶的喊声:“谁帮我补好了帽子,又漂亮,又暖和!”我偷偷地笑了,这是我的小秘密,要藏在我心里。
(1)“绒”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査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査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査音节________。
(2)给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①我用线仔细地补好。
________②奶奶的帽子又漂亮又暖和。
________(3)请你用横线画出奶奶第二次说的话。
(4)文中说“我的小秘密”是指()A.奶奶的绒线帽破了个洞。
B.“我”帮奶奶补好了绒线帽。
C.奶奶总要戴绒线帽去街上。
(5)奶奶知道“我的小秘密"吗?你从第几自然段看出来的?解析:(1)纟;6;R;róng(2)认真;好看(3)谁帮我补好了帽子,又漂亮,又暖和!(4)B(5)知道;第3自然段【解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河子秋色秋天来到了新疆,石河子街上的菊花开得正盛,金色与红色居多。
花瓣一层又一层,组成了一个小团,茸茸的,算是一朵又算是千朵万朵,织成一条条带状的花圃(pǔ),绕(rào)着楼,沿着路,静静地闪耀(yào)着它们的光彩。
还有许多荷(hé)兰花,叶小,形状如铜(tónɡ)钱,簇(cù)拥(yōnɡ)着,仰起小脸笑着。
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wěn)它们的脸。
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jiāo)。
一来新疆,我就感到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大。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10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10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10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
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
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
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着一两张满被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
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已爬到了斑驳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
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墙绿叶。
10.本文段选自叶圣陶写的一散文《牵牛花》。
1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系]人心情 [嫩]绿满[被]细白绒毛默[契]A.ji nen pi qiB.xi lun pi qi c.xi len bei qi D.ji nenbei xi12.联系上下文释词。
浑忘意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的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怎样的感情?请选出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
()A.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生长快速的欣赏之情B.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格外茂盛的赞美之情c.表达作者对牵牛花勃发的生命力和长势之旺盛的欣赏赞美之情D.表达作者对牵牛花具有生命力和长势之茂盛的欣赏赞美之情1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文眼。
15.下列各项是对(牵牛花》一文中牵牛花象征意义的理解,请找出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A.逗人喜爱的牵牛花象征着新生事物值得赞美。
B.生长着的牵牛花象征着新生事物。
c.充满“生之力”的牵牛花象征着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是极其旺盛的。
D.生长快速、顽强的牵牛花象征着新生事物发展的迅速和不可阻挡。
答案:(十)10.抒情 11.A 12.完全忘掉了自己的感情13.c 14."生之力"不可得见...."生之力"了15.A。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精选[a] “时间就是金钱。
”听说,这句话在深圳特区经过一番剧烈争论之后,才取得合法地位,登上名言的宝座。
现在,全国各地经常在讲这句话。
确实,它反映了生活中的真理,警策人们□□□□,□□□□,□□□□。
活生生的事实说明:“时间就是金钱。
”同时,它使我又联想到:时间,还有更丰富的意义蕴含于其中。
[ b ]学生,把时间和知识看作是等价的,任何知识,都是时间换来的。
惜时和求知是一致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用青春年华去猎取知识,充实自己,年少智高,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
[c 〕①参加社会活动,与人交往,也可以在守时与惜时上,看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②准时到场,“宁可我等他人,不可他人等我。
”③这也需要一点自我牺牲精神。
④少闲扯,少废话,不罗索 , 多为对方着想,用制作“压缩饼干”的方法对待时间的使用,这既是一种自我修养,也是尊重别人。
⑤鲁迅的话说得好,无端的消耗别人的时间,就是浪费他人的生命。
(6) 守时——讲信用;惜时——讲风格。
(7) 这不是道德又是什么![d ]战士,把时间看成是纪律的象征。
迟到或者早退一分钟,都为军纪所不容。
时间,又是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一分钟抢占制高点,就多一分胜利。
看过电影《南征北战》的同志都还记得,敌我双方在凤凰山两恻同时抢登摩天岭,结果我军早攀上一分钟,把敌人完全歼灭了。
[e] 可见,时间,不只是金钱,它还是纪律,是胜利,是知识,是智慧,是能力,是道德,是文明…16. 在文中句子的空格里填上三个短语,其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哪一项?()A 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多创财富 B. 提高效率多创财富珍惜时间C. 多创财富珍惜时间提高效率D. 提高效率多创财富珍惜时间1. 本文中间三段的次序已被打乱,从上下文看,合理的排列顺序应是哪一项?()A [ b] [ d] [ c 〕 B. [ d][b ][ c 〕 C.[c 〕[ b 〕[ dj D [ d] [ c 〕[ b ]2.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本文的论点。
苏教版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

苏教版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莫干山的蝉鸣》①到莫干山避(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②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
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yíng réng)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
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
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
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③突然——又一个突然,停了。
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④真奇怪……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5.把第3自然段划横线的那个长句,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飞的蒲公英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
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珊瑚大海退潮了。
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
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人们看到珊瑚的色彩这样美丽,形状这样奇怪,以为它们是长在海底的植物。
其实它们不是植物,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
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
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
它们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个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当食物。
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
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
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
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
(1)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珊瑚样子的句子。
(2)整体感知: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A.珊瑚非常美丽B.珊瑚是一种小动物C.西沙群岛是怎样形成的D.珊瑚是怎样形成的(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珊瑚是()A.植物B.动物C.石灰质②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珊瑚是( )形成的。
A.第2自然段B.第3自然段(4)珊瑚岛是怎样形成的?(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解析:(1)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
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2)D(3)C;B(4)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
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
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
(5)珊瑚虫以什么为食?【解析】【分析】(1)、(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练习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
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的细雨______的露珠______的绿叶______的海洋(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①形状:______②颜色:开始呈______,后来______(3)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2. 《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______。
(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
(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体现这一方法的词语是______和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综合训练(总分50分)姓名: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2分)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
前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浏览信息、购买生活用品等。
而网络平台依托大数据,就能掌握用户的大量信息。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18年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APP,其比例比去年提高了两成;网民希望揭露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黑心企业的比例,从去年的五成上升到七成;一旦遭遇信息诈骗,网民选择投诉曝光的比例,从去年的58.7%提升到83.1%。
【材料三】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认为: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并不明确,哪些信息类型可以被互联网平台搜集和提供给第三方?哪些情况下将被视为侵犯用户隐私?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变化。
因此不能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
【材料四】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日渐完善。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表示:“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篡改,不泄露,不毁损,不出售,不非法向他人提供,这是网络平台必须承担的义务。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4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调查显示的结果。
(4分)
3.综合以上材料,探究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4分)
二、课外古诗词赏析(8分)
浣溪沙苏轼
麻叶层层檾①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③软④肌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
①檾(qīnɡ):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
②络丝娘:指缫丝女。
③捋(luō)青捣麨(chǎo):摘下青嫩的麦子,炒熟后,捣成粉片状。
这是穷人青黄不接时的食品。
④软:吃饱。
4.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农事活动?(4分)
5.词的最后一句“问言豆叶几时黄”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4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0分)猩猩嗜酒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
大麓①之人设以醴尊②,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
织草为履③,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
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
已而谓其朋曰:“盍④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
已而取差⑤大者饮,又骂而去之。
如是者数四,不胜其唇吻⑥之甘也,遂大爵⑦而忘其醉。
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
麓人追之,相蹈藉⑧而就絷⑨,无一得免焉。
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注释】①麓(lù):山脚下。
②醴(lǐ)尊:醴,甜酒。
尊,同“樽”,酒壶。
③履:鞋。
④盍(hé):何不。
⑤差:稍微。
⑥唇吻:指的是嘴。
⑦爵:古代的一种酒杯。
⑧蹈藉:践踏。
⑨就絷(zhì):被拘囚。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8分)
(1)兽之好酒.者也()(2)骂而去.之()(3)不胜.其唇吻之甘也()(4)恶.其为诱也()
7.翻译下列句子。
(8分)
(1)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
(2)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8.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示?(4分)
仿写、续写训练:9.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
(2分)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4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
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高傲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莽撞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跌倒时,它呼唤你________。
11.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4分)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追求,令你___ _____,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
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更用她 ___;母亲永远是你的灿烂阳光。
答案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19.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极易被泄露。
(2分,大意对即可。
)
20.网民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2分,大意对即可。
)
21.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应依法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网络平台应守法经营;
网民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每点1分,共4分。
意近即可。
)
六、课外古诗词赏析(4分)
23.煮茧、缫丝(每点1分,共2分)
24.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2分,意近即可。
)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25.(1)酒:喝酒。
(2)去:离开。
(3)胜:能忍受。
(4)恶:厌恶。
(每个1分,共4分。
)26.(1)编织了很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
(共2分,关键词“属”1分,表达通顺明白1分。
)(2)可是最终免不了一死,是贪婪造成的。
(共2分,关键词“卒”1分,判断句式1分。
)27.(2分)“贪婪者没有好下场”或“要想取之,必先与之”。
(2分,意近即可。
)
7.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出青春的某些特点,句式与例句相似。
示例:青春是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8.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
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高傲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莽撞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跌倒时,它呼唤你________。
[答案]清醒谦恭(谦虚、谦逊)谨慎(小心)站起(站立)
9.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追求,令你________,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
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更用她的________;母亲永远是你的灿烂阳光。
[答案]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爱心为你消除了成长中的烦恼(智慧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