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与建议
国内外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比较与经验借鉴

国内外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比较与经验借鉴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已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个人对于财富管理和增值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对国内外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进行比较,并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
一、国外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
以美国为例,其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金融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从传统的储蓄、债券、股票投资,到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美国的金融机构注重客户细分,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
例如,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推荐稳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对于追求高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客户,则提供股票基金等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组合。
此外,美国的金融教育普及程度较高,个人普遍具有较强的理财意识和金融知识。
金融机构也通过举办讲座、在线课程等方式,不断提升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欧洲国家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德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同时,德国的保险市场十分发达,保险产品在个人理财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国内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财富的管理和增值。
国内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的理财产品,如银行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
许多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和服务上大同小异,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金融机构的客户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机构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过于注重业绩,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和投资教育不够充分,导致一些投资者在不了解产品风险的情况下盲目投资。
再者,我国投资者的金融知识相对欠缺,理财观念相对保守。
中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

中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2012-01-08 20:52:42)转载▼分类:毕业实训标签:财经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与可随意支配资产的不断增加,人们的个人理财需求也日益旺盛,加上银行自身经营理念的转变,中间业务尤其是个人金融业务逐渐成为银行经营的重点业务,而个人金融业务中的个人理财业务更成为银行吸引优质高端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利润核心业务之一。
同时,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商业银行首先与我们正面接触的就是市场与人才,而能与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并可能打败我们的就是银行的中间业务,其中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就是一个突破口。
我国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深入分析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与国外发展成熟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根源,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对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个人理财的概念。
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与现状,对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根源提出有效对策。
本文系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的专题研究。
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第二部分是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现状,主要介绍西方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历程以及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现状;第三部分是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
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the income level and can push asset increases, people's personal finance demand also increasingly vigorous business philosophy, plus the Banks themselves among the change, personal financial business and, in particular, the bank management business gradually become key business, while individual financing business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of more become Banks attract high-quality high-end customers, expand the market share and increase profits one of core business. Meanwhil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foreign commercial bank first and we positive contact is market and talents, and with ou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to compete, and possibly beat us is bank of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individual financing business is a breakthrough. China's individual financing business will enter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with foreign development mature, the comparison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oot causes, and recommending operative Suggestions, in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ccelerate individual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finance.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concluded and analyzed, China's commercial bank individual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blems. Finally, according to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problem causes.This article is normative research method using the project research. Full text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the first part is a summary of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 individual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western Banks, mainly introduce th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process and domestic business bank individual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third part i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The fourth part is to our country of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hinking.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e; product innovation引论“个人理财”、“个人财务规划”等名词已日益成为我国银行业流行的概念。
中外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比较分析

中外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比较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对比,从市场环境、服务对象的定位、理财产品、服务理念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缺陷与不足,较西方成熟完善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差距。
通过对比,本文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几点思路和建议。
一、个人理财业务基本内涵所谓个人理财,对客户而言,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及财富增值目标,根据自己的资产分配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在专家的建议下调整资产分配及投资策略,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账户回报及相关信息,达到最高的增值目标。
对银行而言,就是研究开发切合客户需要的个人理财产品及提供专业顾问服务,协助客户实现长期的生活及投资目标。
二、中外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开展对比分析虽然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快,但无论从理念、内容、形式、服务上都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一)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财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发展潜力巨大;而外国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步入成熟期。
鉴于我国理财业务市场广阔,外资银行已经在抢滩个人理财市场,汇丰、渣打、花旗等银行进入我国之始,便携其全球网络资源和品牌优势,目标直指我国个人理财市场。
渣打银行创立的“优先理财”服务品牌,宣称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人理财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理财业务水平,学习国外银行业先进的理财理念、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个人理财业务重点对象市场定位不同。
国外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将个人金融业务作为发展重点,面向中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十分激烈。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外对比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外对比一、前言随着大众理财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内银行率先推出个人理财服务,银行个人理财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和管理,也存在着差异和不同点。
本文将从产品特点、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
二、产品特点1.产品类型在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固定期限、浮动收益等。
固定期限指的是定期理财,具备较低的风险,是大多数年长客户的选择,目前固定期限的年化收益率约在3%~5%之间;而浮动收益指的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收益率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高。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包括存款、基金、股票、债券等,相比之下,国外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为丰厚,但风险也更高。
2.产品期限在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较短,一般在1~3年之间,但是也存在长期理财产品,如10年、20年、30年等,目前长期理财产品在国内并不普遍。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更加灵活,除了固定期限的产品外,还有短期、中期、长期等投资产品。
三、风险管理1.风险分散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和产品设计,因此,在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中,大量的权益类产品(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的出现,也使得个人理财投资风险更高。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更加重视资产分散,旨在通过投资不同种类的资产来化解风险。
例如,在美国投资股票时,一般要选择多种不同行业的公司股票来构建投资组合。
2.风险警示在中国,由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银行在推出产品时通常都会以明显的红色警示框的形式提醒客户投资风险,并要求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
而在国外,银行则更注重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采用投资者测评等方式给予投资者更加客观、深入的风险告知。
四、市场营销1.采用的宣传方式国内个人理财市场主要采用的营销方式是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传统的宣传方式,如中国农业银行在电视上推出的关于某个保本理财产品的广告。
国内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探讨

国内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探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面临巨人的发展潜力和机遇,中外资银行将在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本文在比较分析了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和劣势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内银行的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标签: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一、国内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1.营销渠道与目标市场定位分析中资银行拥有数量众多的营业网点,但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等无形营销渠道的市场渗透度不高。
尽管网点作为个人理财业务营销渠道的优势是能够加大对客户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但这种营销渠道不仅成本较高,还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银行无法与客户实现无缝对接。
在个人理财目标市场选择上,由于中资银行拥有广泛的、各种层次的客户群体,其目标市场偏向于大而全,服务对象门槛设置较低,并且大多数服务是免费的。
中资银行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往往没有太大差别,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争取到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长久下去中高端客户将会转而选择目标市场定位较高的外资银行,势必造成优质客户的流失,而这部分客户恰恰是真正可以带来高利润率的群体。
外资银行在营业网点数量、客户基础等方面并不占优势,但它们更多地依赖于高科技和网络,通过建设网上银行、自助银行、CALL CENTE、以及全国联网的ATM机与POS机等现代化界面,可以使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与银行的互动式无缝对接,因此外资银行无须自建网络,只需付出极小的成本即可享受这些资源。
外资银行的目标市场近期内主要是高端客户市场,其布局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2.理财产品的设计和运用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中资银行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银行只能代销这些产品,而不能针对客户的需要设计出个性化理财产品,这极大地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中资银行还不允许离岸投资,因此其个人理财产品比较单一,增值性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服务需求。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理财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金融活动。
为了满足个人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发展了各种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比较分析,从产品类型、风险管理、收益率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
1. 产品类型比较1.1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货币基金、股票型基金、固定收益类产品、保险产品等。
货币基金是最为普遍的个人理财产品之一,由于其流动性强、风险较低的特点,备受投资者的青睐。
此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债券基金)和保险产品也是个人理财的重要选择。
1.2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国外,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理财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化。
除了货币基金、固定收益类产品等传统产品外,一些商业银行还推出了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如结构性投资产品、衍生产品等。
此外,国外商业银行还提供了更全面的股票投资、外汇交易等金融衍生品服务。
1.3 比较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较少,主要以相对传统的货币基金、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
相比之下,国外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然而,一些创新产品也可能存在更高的风险。
2. 风险管理比较2.1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国内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方面较为谨慎。
银行会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为客户匹配适当的产品。
此外,商业银行还会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更新产品的风险提示和禁止性投资范围。
2.2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相对更加灵活。
他们通常会提供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工具,如期权、期货等。
商业银行也会通过基金经理或专业投资团队进行投资组合管理,以控制整体风险。
2.3 比较分析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较为保守,主要通过匹配适当的产品和提供风险提示来管理风险。
相比之下,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加细致,提供更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组合管理服务。
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概况

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概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个人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服务渠道不断拓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创新理财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控等方式,不断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赢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而在国外,各国商业银行也在不断推出各类个人理财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更是将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重点发展项目,通过技术创新、跨界合作等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
国内外商业银行不仅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还需要注重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字数:210】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况,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探讨其发展趋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同时为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实现财务管理和财富增值的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的总结和展望,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金融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财富管理意识的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研究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为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领域的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财富管理和投资理财。
而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则成为了广大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和增值的首选。
本文将分别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比较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和多样化。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理财和股票理财。
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是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主流。
1.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多种多样,种类丰富,涉及到多种投资类型。
其中,比较受欢迎的理财产品包括定期存款、余额宝、高端理财、基金等。
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具备一些不错的优点,比如说收益更高、更加安全、更加透明等。
2.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中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涉及到了多个投资领域,包括债券、基金等多种类型。
其中,比较受欢迎的产品包括中国银行活期存款、固定存款,以及中国银行人民币理财、外汇理财等。
也因为具备了这些优点,中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比较受欢迎,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3.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农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比较稳健,其中比较受欢迎的产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债券理财、贵金属理财等。
农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比起来,还有一些明显的优点,例如风险更小、质量更好等。
海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随着国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海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已经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海外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和外汇投资。
目前海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正逐渐成为客户理财和增值的首选。
1.摩根大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摩根大通银行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在个人理财领域强有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员也使得该银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推动了自身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摩根大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涉及到投资策略、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综合等方面,并且推出了各种个具有不同期限点和风险的基金。
2.瑞士信贷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瑞士信贷银行主要的业务是为高净值人群提供个人理财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理财业务概述个人理财是指根据自身财务状况,风险接受能力,建立个人财务规划的投资活动,包括储蓄、国债、基金、股票等内容。
国内外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认识不尽相同:国外的个人理财业务多指具有专业资格的理财师,按照客户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其风险偏好程度进行了解,明确客户的要求与目标,在其他专业人士(会计师、律师等)的协助下,帮助客户合理储蓄、合法避税、以及提供其他资产管理的服务。
而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一个“如何增加自己财产”的简单认知上。
二、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一)产品国外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为顾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另外,国外银行重视核心产品建设,注重与其他产品的“差别化”。
与国外理财产品正好相反的是国内理财产品的“同质化”。
全国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在其功能特点、投资方式、收益模式上都大同小异,只有名称与形式略有不同。
由于国内各类产品的特点不明显,之前还发生过理财产品与储蓄业务界定不清,造成消费者混淆的状况,最终不但引起法律纠纷,还有可能破坏商业银行商誉与形象。
(二)经营模式国外银行多采用混业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对产品进行跨领域开发,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较强的理财产品;而我国银行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使用分业经营的模式,分别从银行、证券、保险方面开展产品开发。
所以,当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业务种类齐全的综合性全能银行时,难免失去有利竞争地位。
同时,分业经营模式也正是我国理财产品大同小异、类型单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很难达到真正的个性化服务。
(三)客户资源国外银行对顾客资源细分十分重视,集中主要力量为优质客户服务,尽可能的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理财产品。
国外银行大多注重对客户心理的研究,为了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定期开展不同的社区活动,理财知识培训讲座;或者定期请VIP客户、金融界专家等专业人士举办交流会,以这种形式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近年来国内银行确实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出了“微笑服务”的理念,但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四)道德规范银行之间的服务质量差距还体现在对客户信息的保密性上。
国外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程度非常严密,工作人员都保持着较高的职业道德。
然而,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国内银行经常出现客户资料泄露的情况,这也是由于相关部门监管和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
另外,由于我国银行分业经营体制的特点,银行不能直接涉足保险业和证券,只能进行代销;又因为代销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业务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夸大收益,隐瞒风险,严重误导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造成了不良影响。
(五)营销方式我国银行的营销方式相对保守,缺乏市场开拓意识,总是被动坐等顾客上门。
例如,现在银行的服务窗口旁虽然提供了一些个人理财产品介绍的宣传册,但业务员很少主动寻找潜在客户。
而大多数顾客缺乏对基金、国债等专业金融知识的了解,单单通过对宣传册的阅读,很难产生投资兴趣。
(六)员工专业水平的比较国外理财人员招聘和考核程序都十分严格,理财服务经理大都获有注册金融理财师资格(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能够通过分析客户现实状况,及各种投资产品的不同特点,全方位的给出最优投资组合,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国内理财人员业缺少相关专业资格,专业素质不高,即使是经过培训,也只能对单一的理财产品进行推销和介绍,缺乏对保险、股票、基金、期货等金融产品的综合认识,很难为客户提供最有效的投资组合。
大部分员工把服务重点放在了一般日常业务上,在个人理财方面,缺乏个性化服务,对任何人都是同一套说辞。
(七)技术支持国外商业银行提供了非常全面的自助式服务功能,使顾客可以随时通过手机、Email或自助服务机器办理日常业务。
中国商业银行在对日常业务的技术支持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三、借鉴国外经验,寻找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出路(一)产品创新既然分业经营模式限制了产品创新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道路。
比如说,把银行自身的专有优势与当地环境特色结合在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特色产品,做到真正的产品差异化,创立品牌效应,设立自己独有的理财产品。
(二)突破经营模式的制约分业经营模式不利于公平的国际竞争,所以打破分业经营模式对理财产品经营范围的限制,通过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组合来分散风险,是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努力的方向。
其中,银行对保险业务的代理也是“分业管理,混业合作”的典型体现。
(三)客户细分提高客户忠诚度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按实力与需求的不同把客户分为三类:第一类客户,收入维持在中下水平,银行存款额度维持在较低程度,对个人理财需求较低,对相关投资知识理解有限。
这类顾客一般是实用性金融业务,如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或信用卡服务的主要客户群。
第二类客户,收入相对较高,对投资知识有一定了解,通常是大众理财业务的主要支持群体。
理财经理需要根据这类客户的兴趣和经济水平提供“半个性化”理财服务。
第三类客户,人数极少但拥有极丰富的资金,对理财业务要求很高。
现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对这种客户大都提供的是“一对一”的贵宾服务。
其实,如有必要,可以成立“多对一”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与建议黄华灵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大门的打开,国外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入到了与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来。
由于体制限制、经营模式等原因,中外商业银行的同类业务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特点,分析中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混业经营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285-01(下转第331页)(三)对统计调查周期确定现代服务业分布范围广泛,统计周期必须确定,否则不利于数据的计算和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统计周期的确定要遵循可操作性,定期掌握各行业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变化情况,制定其趋势图,以作为以后分析的资料。
(四)对统计调查职能部门的确定以前的统计调查职能部门存在很多缺陷,数据采集还局限于统计部门统一包办,不利于数据准确性,出现问题也会出现错误连环。
所以为了提高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要进行对统计调查部门的改进。
各职能部门注重其相互的协调和交流,对职工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能力,各部门都有其相应的单位责任。
注重数据的采取的准确和分类汇总、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还要注意数据信息的公开透明性,接受人们的相互监督。
(五)对样本总体框的确定和维护统计部门在取得行业实际情况,各资料数据等记得记录,还要制定样本框数据库,不断进行维护,根据企业的发展和时代社会的进步,要不断更新数据信息,使其保持新鲜化、连续性。
通过样本的确定和维护,使行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更规范,更完善。
三、对服务业发展的建议了解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对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发展服务业有很多方面的建议,主要有以下的建议:(一)加强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政府和各组织部门支持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服务业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注重服务业的重要地位,在产业发展时,要积极发展服务业,加大服务业的力度。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服务业的重要性,制定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还要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各组织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水平,完善组织规章制度,共同促进其发展。
(二)加强各领域的相互作用,制定服务业的规划前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各行业的交流,加强其互补性,促进其共同进步,从而使服务业带动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地位。
各地区根据当地的政策和方针,在服务业方面也应制定相应的规划,绘制其发展蓝图,对服务业更好的发展进行深度研究与开发。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改进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其调查方法,这样才能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1]李金龙.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现代经济信息,2011.[2]李金昌,徐璐.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业统计[J].浙江:浙江统计,2007.[3]钟晓燕.我国服务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湖南:企业家天地,2010.(上接第285页)模式,集中不同方向专业人才组成多元化投资咨询小组,从投资规划、合理避税、信托管理等方面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另外,充分使用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以客户为中心,完善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有助于提升客户忠诚度。
(四)重视培养职业道德监管制度的松散,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部分业务员在职业道德方面的缺失。
首先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应该在完善现有的监管文件的同时,加大文件的执行力,必要时,提高惩罚力度,强调遵守制度的重要性。
其次,重视业务人员的道德方面培养。
不泄露客户资料,不隐瞒重要信息,在向顾客推销理财产品时,做到诚实守信原则。
(五)丰富营销方式充分利用电视、手机、网络资源以轻松的形式普及理财知识,比如说,可以编制3分钟动漫短剧讲解什么是基金。
这样做比用晦涩难懂的书册进行宣传更有效。
另外,当大众对理财知识掌握得足够多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着一个规范成熟的市场。
(六)注重员工培训,完善考核制度在员工进入银行时,就要对选拔制度进行完善和严格执行,以保证竞争机制的公平公正公开。
个人理财咨询师需要具有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法律、会计甚至心理学等多方面的能力。
银行可以选择与教育机构合作,高校为银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员,银行为高校解决学生就业实习问题,达到双赢。
另外,引进高素质的投资顾问可以提升顾客对银行的信任度。
商业银行也可以鼓励自己现有的员工参加专业培训,考取专业证书。
并在经济和时间上给予一定支持,与此同时,规范考试制度,使考核与奖励相结合,从本质上,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七)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做好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例如:在银行布局安排上,可以进行一定调整,为真正有投资实力的客户提供安全私密的空间,必要时提供“多对一”的服务,让大客户感到被重视。
其次,提供完善的自助服务系统,使客户随时自主办理简单业务。
这样在客户得到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1]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浙江金融,2007(5).[2]Banister, P.M.(2004), Australia Financial Planning Handbook.2004.[3]韩润生,张娟娟.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分析和建议[J].西部金融,2011(10):67-68.作者简介:黄华灵(1984-),女,河北保定人,西悉尼大学研究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应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