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制作工艺
旗袍工艺流程

旗袍工艺流程旗袍工艺流程旗袍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女性服装,以其独特的剪裁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
下面将介绍一下旗袍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制作旗袍需要准备材料和工具。
主要材料包括丝绸、棉布或蕾丝等面料,以及纽扣、拉链等辅料。
工具则有剪刀、缝纫机、针线等。
第一步是量身定制。
每个人的身材都不一样,因此旗袍需要按照个人的身形来剪制。
裁缝会先详细测量客人的身材,包括胸围、腰围、肩宽等,并记录下来。
第二步是裁剪。
根据客人的身材尺寸,裁缝会在布料上标明尺寸,并使用剪刀将布料裁剪成对应的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仔细,以确保裁剪出的布料尺寸准确无误。
第三步是缝制。
将裁剪好的布料使用缝纫机缝制在一起。
根据旗袍的设计和客人的要求,缝纫机会在布料的边缘缝制一定的宽度,以及其他细节的部位。
这个过程需要需要很高的技术和经验,以保证缝合线条平直、细腻。
第四步是精修。
在缝制好旗袍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精修。
裁缝会使用针线和剪刀,对旗袍的大小、线条和细节进行调整,以使其更加贴合客人的身形,并且使整体效果更加完美。
第五步是质检和修整。
在旗袍制作完成后,裁缝会对其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没有任何的瑕疵。
如果发现问题,裁缝会进行修复或重新制作,以保证所有旗袍都是完美的。
第六步是最后的加工。
在确定旗袍没有任何问题后,裁缝会将纽扣、拉链等辅料缝制到旗袍上,并做最后的整理和熨烫工作。
这个过程旨在使旗袍更加美观,同时提高其穿着的舒适度。
最后,旗袍经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制作完成,可以进行包装和交付给客人了。
总的来说,旗袍的制作工艺流程需要经过量身、裁剪、缝制、精修、质检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细致和精湛都对制作出高质量的旗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经过一系列的精细工艺,才能制作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旗袍。
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

(3)修剪缝份,使之均匀一致。
(4)翻折滚边布,在面料滚边折痕处缉“明线” ,或在里片手针缲缝滚边布,见图。
6、缝合右身止口部位 缝份1cm。将缝份修剪 成0.4cm,翻折烫平,见图。
右
7、合肩缝 分别缝合衣片和里片肩缝,劈缝。
8、手针固定领窝及偏襟部位 缝份0.7cm,防 止弧线部分拉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偏襟及领窝部位滚边 方法同下摆。偏襟 部位滚边布稍拉紧,防止外翘,见图。
3、修正方法 (1)增加前后领宽。 (2)前肩斜度增大0.5cm左右。 (3)前肩线比后肩线短0.5cm左右,见图。
二、弊病现象之二
1、外观形态 (1)胸部绷紧。 (2)胸部周围有斜向皱纹。
2、产生原因 (1)前腰节长度不足。 (2胸围加放量不足或胸围前片分配量不足。
3、修正方法 (1)增加前腰节长度,加大腋下省量。
22、手针暗缲里片左侧缝开口 针距要小,松 紧适宜。
23、两侧开衩止口点处封结 见图。
三、整烫
整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烫前要把旗袍所有线头剪净,把手针固定
线拆净。 (2)胸部、背部及臀部下摆处放在布馒头上整烫
。 (3)不能有水迹,烫黄、烫焦现象。 (4)手针钉盘扣位置要准确,缝线松紧适宜。领
4、手针固定前衣片及前里片、后衣片及后里 片下摆开衩部位 要求缝份0.7cm,距里子 开衩点1cm处水平剪0.7cm剪口,见图。
5、前后片下摆及开衩处滚边 滚边方法如下:
(1)滚边布按宽度方向对折,烫平。
(2)滚边布与开衩部位对齐,0.4cm缝份。圆 角部位滚边布要留一定的吃势量,里片剪 口以上部分不缝。
125
40.5
25
38
39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
1. 设计方案:传统旗袍的缝制首先需要有一个设计方案,定义了旗袍的样式、款式和细节。
2. 面料选择:传统旗袍的面料选用通常以丝绸为主,因丝绸质地柔软光滑,具有良好的垂坠感。
同时,根据季节和用途的不同,也可以选用其他面料如棉布、麻布等。
3. 裁剪:按照设计方案,将面料剪裁成所需的各个零部件。
裁剪时要注意面料的花纹和纹理的一致性,以保证传统旗袍的整体效果。
4. 缝合:通过缝合将各个零部件拼接在一起。
缝合主要采用手工缝纫或机器缝纫,其中手工缝纫更为传统且精细。
在缝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线迹的平直和接口的牢固。
5. 衬里:将旗袍的衬里与面料进行缝合,主要是为了增加旗袍的质感和舒适度。
衬里的选择取决于面料的厚度和透明度。
6. 点缀:传统旗袍的点缀非常重要,通常包括领口、袖口、腰带和饰品等。
点缀的选择要与旗袍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可以使用刺绣、盘花、翻领等装饰技巧。
刺绣通常是手工完成,需要考虑线迹的精细和图案的准确性。
7. 风格处理:传统旗袍在缝制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风格的处理,如衣身的剪裁和细节的安排等。
衣身的剪裁要考虑到身材的曲线和比例,以强调女性的魅力。
细节的安排包括纽扣的选择和位置、领口的形状和褶皱的处理等。
通过以上的工艺技术,传统旗袍得以完成。
这种缝制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旗袍在中国服装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旗袍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细的手工缝制和优雅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源远流长,凝聚了百年的智慧和传统文化。
除了上述提到的步骤,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介绍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技术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8. 领口处理:旗袍的领口是设计亮点之一,传统旗袍通常采用立领或者开领的设计。
旗袍的制作方法

旗袍的制作方法一、旗袍的起源与发展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起源于192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国服装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旗袍通常以丝绸或棉布为面料,设计简洁而具有优雅的线条,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婀娜姿态。
二、旗袍的制作工艺2.1 材料准备制作旗袍所需的材料有: - 丝绸或棉布:具有光泽和柔软的面料,可以展现旗袍的美观效果。
- 珍珠扣子或纽扣:作为装饰和固定旗袍的元素,选择款式适合的扣子。
- 缝纫线和缝纫工具:用于缝制旗袍的各个部分。
- 剪刀和钢尺:用于测量和剪裁布料。
2.2 剪裁与缝制制作旗袍的过程可以分为剪裁和缝制两个主要步骤。
2.2.1 剪裁1.测量身体尺寸:使用钢尺测量胸围、腰围、臀围等尺寸,确保旗袍能够贴合身体。
2.根据测量结果,在布料上标记出相应的尺寸。
3.使用剪刀按照标记剪裁布料,得到旗袍的各个部分,如前胸、后背、袖子等。
2.2.2 缝制1.使用缝纫机或手工缝纫,将旗袍的各个部分缝合在一起。
2.首先缝合前胸和后背部分,注意保持对称和平整。
3.然后缝合袖子,确保袖子与身体躯干的衔接自然而舒适。
4.最后缝合裙摆,需要保持裙摆的线条流畅和无皱褶。
2.3 饰品与修饰旗袍制作完成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当的饰品进行装饰,以增加旗袍的美观度和独特性。
1.使用珍珠扣子或纽扣装饰旗袍前襟,可以选择相应的款式与颜色。
2.在腰部或领口处,可以添加一些刺绣图案或绣花,增加旗袍的艺术感。
3.可以选择一些细节设计,如褶皱、荷叶边等,以使旗袍更加精致。
三、旗袍的穿着与养护3.1 穿着技巧穿着旗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穿戴前应将旗袍摊平,并检查是否有破损或褶皱。
2. 穿戴时应先穿过头,然后将旗袍下摆拉至地面,并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3. 注意肩部线条的对称和平整,避免衣服滑落。
4. 配上适合的高跟鞋和配饰,以展现旗袍的独特魅力。
3.2 养护方法为了保持旗袍的美观和持久性,需要做好养护工作: 1. 避免接触尖锐物品和摩擦物,以防止面料磨损或损坏。
旗袍做工艺流程

旗袍做工艺流程
《旗袍做工艺流程》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之一,其制作工艺流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包括选料、剪裁、缝制、装饰等环节。
首先是选料,选料是旗袍制作的第一步,选用高质量的丝绸或者棉布作为原材料非常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旗袍的款式和风格选择合适的面料,各种绸缎、丝绒、麻布等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接下来是剪裁,剪裁是旗袍制作的关键步骤,需要将选好的面料按照设计图案进行剪裁,裁剪出外套、裙子和领子等部分。
剪裁时需要非常精确,以确保后续的缝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然后是缝制,缝制是旗袍制作的最复杂的环节之一,需要高超的缝纫技巧。
裁剪好的布料需要经过缝纫机进行拼接,制作成完整的旗袍。
在缝制过程中,工匠们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保证每一处接缝都牢固而精美。
最后是装饰,装饰是旗袍制作的点睛之笔,包括刺绣、镶钻、扣子等。
这些细节的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但也正是这些细节的精细处理,让旗袍变得更加精美和华丽。
总的来说,旗袍制作工艺是一个需要经过精湛技艺和耐心细致的过程。
只有经过反复的打磨和精心的对待,才能制作出一件
良好的旗袍作品。
现如今,在工业化的环境下,手工制作的旗袍成为了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加值得我们去珍惜。
中国式服装的制作— 女旗袍的设计及工艺技术

第六步:斜条与袖面: 利用斜条的拉伸力在袖子的前后定段部分均匀的分布袖子 的缩量。 第七步:绱袖子 把缩好的袖子与衣片的袖子辑缝在一起。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八步:贴衬: 把袖头上下3cm的距离打上 剪口,分缝烫好,再贴上小衬。 第九步:合袖里 把袖里与袖里相合,因袖子与 衣片袖山相差2.5cm左右,里片也 是一样,但袖里的工艺要求不是太 高,所以在合缝时,可以使用手工 直接缩进就可以。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4拉链的制作工艺:
正面效果
反面效果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5面里固定工艺:
第一步:合肩 分别把面与面,里与里的肩 部缝合。后肩一般比前肩稍大 0.4cm左右,缝合时在颈肩点 2cm到肩端点4cm之间,把这些 多量归到前肩上。 第二步:合侧缝 合侧缝时,也是面面相合,里 里相合,里子要合到开衩部位。 第三步:翻烫面里 把里子反过来后,先烫整细部, 再烫整大片。
第三步:手扦下摆、门襟 用手针把下摆、门襟里子扦在面 料向里0.3cm左右的距离,距离要一致。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一步:辑嵌条与袖口
嵌条与袖口边对齐辑缝,辑缝时还在原镶条的线 上或外偏0.1cm进行,辑完后把缝份清剪成0.3cm。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二步:缝合拉链与衣片里布 缝合拉链与里布时可以不 使用单边压脚,缝线距离也可 稍大些,0.4cm左右可以。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4拉链的制作工艺:
《旗袍缝制工艺》课件

100%
东方美学的代表
旗袍完美地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曲 线美和婉约气质,它体现了东方 美学对于和谐、自然和含蓄的追 求。
80%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旗袍在保留了传统元素的同时, 也融入了西方的裁剪技巧,是传 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典范。
旗袍的款式分类
长旗袍
长旗袍通常长度过膝,是最常 见的款式之一,适合正式场合 穿着。
常用面料种类
丝绸
质地轻薄、柔软,光泽感强,是制作旗袍的经典 面料。
绒布
质地厚实,保暖性好,常用于秋冬季节的旗袍制 作。
棉麻
透气性好,吸湿性强,适合夏季穿着,也是常见 的旗袍面料。
蕾丝
具有浪漫、唯美的风格,常用于女性化的旗袍款 式。
面料的选择依据
01
02
03
季节
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合的 面料,如夏季选择棉麻, 冬季选择绒布。
《旗袍缝制工艺》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旗袍简介 • 旗袍缝制工艺流程 • 旗袍面料的选择与搭配 • 旗袍的保养与收藏 • 旗袍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
01
旗袍简介
旗袍的历史背景
起源
旗袍起源于清代满族人的传统服装“旗装”,后来 经过汉族裁缝的改良,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魅力 的女性服饰。
民国时期
旗袍经常作为设计师品牌秀场上 的亮点,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
国际时装周
在国际时装周上,旗袍常被用作灵 感来源,与其他元素融合展现出新 的时尚风貌。
高定系列
高级定制的旗袍展现了精湛的缝制 工艺和华丽的细节,是时尚界的珍 品。
旗袍在日常生活中的穿着
休闲场合
旗袍可作为日常休闲穿着,展现 出轻松自在的风格。
旗袍缝制工艺

▪ 后衣片归拔——把后衣正面相对 在中心线处折叠,放在案扳上, 把侧腰中腰处拔开,后中腰处归 缩,侧缝臀部的凸势进行归缩处 理,余量推到臀部,再把后袖笼 略归一下,把凸势推向背处,推 出肩胛凸势。
第三十三页,共70页。
▪ 5.粘烫牵条 ▪ 牵条的作用:牵条起牵制
作用,防止拉伸变形 (biàn xíng)。对于一些 轻薄面料,牵条还起着减 少缝口起皱的作用。 ▪ 牵条的用途:服装中凡是 容易拉伸变形(biàn xíng)的部位都应敷上牵 条,如袋口、驳口线、领 口线、袖窿、门襟止口等。 敷牵条时,一般要略拉紧 一点敷上,特别是易拉伸 的部位。
▪ 10.缝合(fénghé)底襟 ▪ 11.翻烫底襟
第三十七页,共70页。
▪ 12.定底襟和绱拉链(lāliàn)于里右侧
第三十八页,共70页。
▪ 13.绱拉链(lāliàn)于面右侧
第三十九页,共70页。
▪ 14.合肩缝和侧缝 ▪ 15.劈烫肩缝、侧缝
第四十页,共70页。
▪ 16.合缝(hé fénɡ)圆偏襟 烫圆偏襟
六、滚边旗袍(qípáo)的缝制工艺
第五十九页,共70页。
第六十页,共70页。
缝制工艺与要求 在缝制之前,必须检查面料(miàn liào)、里料
及零部件的裁配是否齐全准确。
▪ 1、锁边(suǒ biān) 2.收前、后片省 3.烫省缝
第六十一页,共70页。
4.归拔衣片
5.粘烫牵条
第六十二页,共70页。
常用(chánɡ yònɡ)旗袍领款
第十二页,共7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前后片下摆及开衩处滚边 滚边方法如下: (1)滚边布按宽度方向对折,烫平。 (2)滚边布与开衩部位对齐,0.4cm缝份。圆角部位滚边布要
留一定的吃势量,里片剪口以上部分不缝。
Page 24
(3)修剪缝份,使之均匀一致。 (4)翻折滚边布,在面料滚边折痕处缉“明线”,或在里片
手针缲缝滚边布,见图。
Page 19
二、旗袍的制作工艺
1、粘领衬
Page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做领子 缝合领下口,修剪缝份成0.5cm,熨烫翻折,领 上口缉0.3cm明线固定 。
Page 21
3、前后衣片缉省(包括里片) 要求省尖要尖、要直,线头打 结,腰省缝份倒向中心线。
Page 22
4、手针固定前衣片及前里片、后衣片及后里片下摆开衩部 位 要求缝份0.7cm,距里子开衩点1cm处水平剪0.7cm 剪口,见图。
第十一章 旗袍缝制工艺
满族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 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 滚装饰。
Page 2
满族旗装的工 艺特点:是精 细的手工制作, 适用各种刺绣、 镶、嵌、滚等 工艺。
Page 3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 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 短、腰身也越为合体。刺绣精细。经过多年演变,旗袍前 后片分离,有肩缝,袖子采用装袖结构,适合各类体型的 人穿着。
在领口线上,其余盘扣要与偏襟止口垂直。
Page 36
11.3 旗袍质量标准
Page 37
Page 38
Page 39
11.4 旗袍常见弊病及修正 一、弊病现象之一
1、外观形态 (1)前肩两侧有斜向皱褶。 (2)斜褶从肩缝指向袖窿方向。 (3)前肩部不平整。
Page 40
2、产生原因 (1)绱领时前领口拉长。 (2)前后领宽不足,领口弧线与颈部不吻合。 (3)前肩斜度偏小。 (4)前后肩线长相等,没有吃势量。
Page 44
3、修正方法 (1)增加前腰节长度,加大腋下省量。 (2)胸围加放量增大或前胸围分配量加大,可以采用
Page 25
6、缝合右身止口部位 缝份1cm。将缝份修剪成0.4cm,翻 折烫平,见图。
右
Page 26
7、合肩缝 分别缝合衣片和里片肩缝,劈缝。 8、手针固定领窝及偏襟部位 缝份0.7cm,防止弧线部分拉
长。
Page 27
9、偏襟及领窝部位滚边 方法同下摆。偏襟部位滚边布稍拉 紧,防止外翘,见图。
Page 6
二、部位测量与规格设计
(一)测量的主要部位与方法
1、领围 用软尺经喉结下围量一周,为净领围尺寸 ,用N′表示。
2、背长 用软尺量后颈根点至腰围后中心点的距离 。
3、前腰节长 用软尺从颈肩点经胸高点量至腰围线 的距离。
4、胸高 用软尺从颈肩点量至胸高点的距离。 5、胸围 用软尺经胸高点水平围量一周,为净胸围
Page 41
3、修正方法 (1)增加前后领宽。 (2)前肩斜度增大0.5cm左右。 (3)前肩线比后肩线短0.5cm左右,见图。
Page 42
二、弊病现象之二
1、外观形态 (1)胸部绷紧。 (2)胸部周围有斜向皱纹。
Page 43
2、产生原因 (1)前腰节长度不足。 (2胸围加放量不足或胸围前片分配量不足。
胸围
腰围
臀围
袖长
160/84 A
125
40.5
25
38
39
39
90
72
96
20
Page 10
Page 11
四、旗袍的样板图与零辅料裁剪
Page 12
Page 13
Page 14
Page 15
Page 16
Page 17
(二)旗袍排料图
Page 18
11.2 旗袍缝制工艺 一、推、归、拔、烫的工艺处理
Page 4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 点:是式样简洁合 体的线条结构代替 精细的手工制作。
Page 5
11.1 概述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旗袍的设计,构思巧妙,结构严谨,采 用高立领,偏襟结构,腰部较合体,两 侧开衩。不仅能充分展示人体曲线美, 而且行动方便。旗袍面料多采用真丝绸 缎、绒料及棉麻织物,素色及各种花色 均可。
位。 22、手针暗缲里片左侧缝开口 针距要小,松紧适宜。
Page 34
23、两侧开衩止口点处封结 见图。
Page 35
三、整烫
整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烫前要把旗袍所有线头剪净,把手针固定线拆净。 (2)胸部、背部及臀部下摆处放在布馒头上整烫。 (3)不能有水迹,烫黄、烫焦现象。 (4)手针钉盘扣位置要准确,缝线松紧适宜。领口盘扣要钉
包方法同西服袖。 16、绱袖片 方法同西服袖。袖山点与肩缝、袖缝要对齐。
Page 32
17、手针固定垫肩 针距适中,松紧适宜。 18、缝合里片侧缝 左侧缝位于衣片拉链同样部位留30cm
开口。靠近开衩点5cm手针缲缝。缲缝部分见图。
Page 33
19、绱袖里片 20、手针固定袖里缝份和垫肩 要求松紧适宜。 21、手针固定袖口衣片及里片,滚边 滚边接缝处在袖缝部
Page 28
10、领子上口线滚边 方法同下摆,见图。
Page 29
11、绱领 要求领下口净份和领窝滚边布对齐,在领口滚边 布折痕处缉明线。
Page 30
12、缝合前后衣片侧缝,劈缝 右侧缝上下片对齐缝合,左 侧缝腰围处留30cm开口。
13、绱拉链 左侧缝开口处绱隐形拉链。
Page 31
14、合袖片 分别缝合袖片及袖里片,劈缝。 15、抽袖包 袖片及袖里片分别抽袖包,吃势量稍小。抽袖
尺寸,用B′表示。
Page 7
6、腰围 用软尺经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为净腰围尺
寸,用W′表示。
7、臀围 用软尺经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为净臀围
尺寸,用H′表示。
8、肩宽 用软尺经后颈点量两个肩端点之间的距离,用S′
表示。
9、袖长 按款式要求,任意确定。 10、衣长 用软尺从后颈点量至踝骨上下,用L表示。
Page 8
(二)规格设计
1、领围 N=(净领围) N′+4cm左右。 2、胸围 B=(净胸围) B′+6cm左右。 3、腰围 W=(净腰围) W′+4cm左右。 4、臀围 H=(净臀围) H′+4cm左右。
Page 9
三、旗袍结构制图 实例
(一)旗袍制图规格
部位
衣长
前腰 节
胸高
背长
领围
总肩 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