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章节习题:文学素养
2019下半年吉林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资料:文化素养—文学类

2019下半年吉林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资料:文化素养—文学类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9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文化素养——文学常识部分的相关知识点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主要是以客观题为主。
主要的考查方向是对于中外文学常识的积累。
在学习时重点掌握作者与作品间的对应关系,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针对这一部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并配以习题加以巩固。
一、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常识部分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及现当代文学两方面着重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及宋元明清文学等方面着重复习。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从现、当代文学作品及“茅盾文学奖”相关作品来进行学习。
接下来以隋唐五代文学为例展开学习。
1.初唐诗人。
“初唐四杰”主要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其中王勃的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一句流传度较广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以及他的《滕王阁序》需要掌握。
此外,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以及骆宾王的《咏鹅》也需要有所了解。
2.盛唐诗人。
盛唐诗人这一部分需要大家着重复习,在历年的考试中出题频率较高。
“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的代表作《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需要大家掌握。
高适、岑参需要大家掌握他们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
被称为“诗仙”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以及《望庐山瀑布》等。
被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其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以及“三吏”和“三别”,其中出题频率较高的就是他的“三吏”,分别是《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36-第四章 文学素养(一)

第四章文学素养(一)第四节文学素养一、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篇(一)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等。
【例2018年上-真题单选】汉画像石是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内容丰富多彩。
图2是以汉画像石为图案的纪念邮票,该图表现的神话故事是()。
A.女娲补天B.精卫填海C.嫦娥奔月D.羲和浴日网校答案:C网校解析:本题考查艺术知识。
汉画石像邮票表现的神话故事是嫦娥奔月。
故本题选C。
(二)先秦文学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两个部分。
(1)历史散文《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由伏生传下来。
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春秋》:《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
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此书。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浙江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归纳:文学常识考试试卷

2015年浙江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归纳:文学常识考试试卷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很多粉丝对自己的偶像十分崇拜,有时甚至幻想自己就是偶像,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A.移置B.回归C.投射D.认同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__。
A.汉武帝B.董仲舒C.郑玄D.朱熹3、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____A:0~2岁B:2~3岁C:3~6岁D:5~6岁4、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认识不准确的一项是()A:《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B:《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C:《规范》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可以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D:《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5、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__ 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6、班级群体的__体现为教学和教育功能。
A.维持性功能B.生产性功能C.凝聚功能D.社会助长作用7、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8、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现实的艺术,它所凭借的.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特殊的审美手段是____A:色彩B:动作C:声音D:语言9、在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时,下列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A:赞科夫B:瓦?根舍因C:布鲁纳D:保罗?朗格朗10、某省一座古墓前些年被盗,杨某等13人被描,但是有漏网之鱼。
(最新整理)中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模拟题附答案

中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模拟题附答案1.下列地形中,形成的原因与其他地形形成的原因不同的是()。
[单选题] *A. 喜马拉雅山脉B. 安第斯山脉C. 东非大裂谷(正确答案)D. 科迪勒拉山系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写的是()。
[单选题] *A. 中秋B. 端午C. 重阳(正确答案)D. 清明3. 《卖报歌》是以下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单选题] *A. 冼星海B. 聂耳(正确答案)C. 贺绿汀D. 华彦钧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家用冰箱不宜存放汽油、乙醇等易燃性液体B. 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底部喷射C. 火灾现场中首先对人造成危害的一般是烟雾和毒气D. 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先打开门窗然后关闭气源和大功率家用电器(正确答案)5. 关于下列这幅画,作者和作品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张大千--《振衣千仞岗》B. 徐悲鸿--《愚公移山》(正确答案)C. 徐悲鸿--《八骏图》D. 徐悲鸿--《四横五百壮士》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是() [单选题] *A. 闰土B. 阿QC. 涓生D. 四凤(正确答案)7. 长篇小说《红与黑》的作者是() [单选题] *A. 巴尔扎克B. 都德C. 司汤达(正确答案)D. 莫泊桑8. 下列选项中,描写在西汉末期与匈奴单于和亲,稳固边疆的人物是() [单选题] *A. 西施浣纱B. 貂蝉拜月C. 昭君出塞(正确答案)D. 贵妃醉酒9. 下列选项中,年龄与称谓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女子13岁--豆蔻年华B. 男子20岁--弱冠C. 女子15岁--及笄之年D. 男子50岁--不惑之年(正确答案)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单选题] *A. 铁B. 氧(正确答案)C. 氢D. 铝11. 下列选项中的节日与民族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芦笙节--苗族B. 火把节--蒙古族(正确答案)C. 开斋节--维吾尔族D. 那达慕--蒙古族12..《革命练习曲》的作者是谁( ) [单选题] *A. 肖邦(正确答案)B. 柴可夫斯基C. 贝多芬D. 巴赫13.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 [单选题] *A. 九华山B. 武当山(正确答案)C. 峨眉山D. 五台山答案解析: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青城山14. 下列诗人与称号对应不符的是( ) [单选题] *A. 李白--“诗仙”B. 李贺--“诗鬼”C. 白居易--“诗魔”D. 刘禹锡--“诗圣”(正确答案)15.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天才”。
国考中学综合素质第四章 文化素养选择题题库

第四章文化素养1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为()。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鲁迅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是()。
A.美国B.中国C.苏联D.英国[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1957年10月4日苏联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3除非包裹的大小尺寸符合规定,否则邮局不会接受。
而且,所有被邮局接受的包裹都要有退回地址。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也必为真?()A.邮寄包裹的收费主要是以重量计的B.只要包裹的大小尺寸符合规定,邮局就一定会接受C.如果一个包裹的大小尺寸符合规定,并有退回地址,则无论它多重,都会被接受投递D.一个大小尺寸不符合规定、但却有退回地址的包裹,决不会被邮局接受投递[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由题干“除非包裹的大小尺寸符合规定,否则邮局不会接受”可以得到“一个大小尺寸符合规定的包裹,邮局不会接受”,进而可以得到D正确。
4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
A.片段搜索引擎B.资料搜索引擎C.元搜索引擎D.字符搜索引擎[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三种,分别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5 19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导致制蜡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得照明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现实。
在19世纪的早期和中期,人类发现了利用碱和硫酸提炼动物脂的工艺,其产品硬脂比没有提炼的动物硬脂更加坚硬,燃烧时间也更长。
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人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
下列关于19世纪人类发明了硬脂产品以后的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蜡燃烧时没有太多烟尘B.蜡燃烧时散发出香味C.蜡没有达到普遍使用D.蜡燃烧时间不长[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从题干中“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人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可以直接选出A为正确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四章文化素养

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四章文化素养(常考题型:选择题)一、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考过8次)1.秦统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中原。
建立起中国再與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政治上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军事方面统一车轨、驰道;思想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
■2.科举制:隋炀帝时加了进士科。
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
3.历史典故【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喜谈兵法,后来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作战,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鞠躬尽瘁】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草木皆兵】典出《晋书•苻坚载记》所记测水之战,前秦国主苻坚亲自率军攻打东晋,双方在八公山对峙,苻坚看晋军军容严整,误以为八公山上的草木皆是晋军。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其主战场在欧洲战场和西线战场,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5.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改变了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大战形势转折,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5年5月和8月,德国、日本相继投降,二战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考过2次,积累作文素材)【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以“仁”为核心,“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本,被后人称为“六经”。
文化素养练习题

文化素养练习题1. 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思维、情感和世界观等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它是人类与文化互动的产物,也是构建一个包容、进步和开放的社会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2.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我们能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拓宽自己的眼界。
例如,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家族伦理以及女性地位等;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可以了解英国文化和戏剧艺术的发展。
3. 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也是提高文化素养的有效方法。
艺术展览可以让我们欣赏到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使我们对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博物馆则可以展示历史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让我们了解不同文明的发展轨迹。
通过参观这些场所,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力。
4. 学习一门音乐乐器也是培养文化素养的好方式。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乐器,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学习乐器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耐心、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5. 参与社交活动是增进文化素养的一种方式。
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通过交流,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能够与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例如,可以加入文学俱乐部、绘画班或者参与社区活动,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交流自己的文化体验。
6. 旅行也是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方式。
通过亲身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习惯和传统等。
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当地的食物、参观当地的建筑和风景名胜,使自己对于其他文化的认知更加全面。
7. 反思和总结是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经常思考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知。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素养,并不断提高对于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总结:文化素养练习题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方法。
11-第四章《文化素养》-文学素养

---------------------------------------------------------------最新资料推荐------------------------------------------------------ 11-第四章《文化素养》-文学素养第四章《文化素养》-文学素养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的统一文字书写形式。
2.B【解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3.A【解析】六大古都包括:洛阳(洛邑)、南京(金陵)、西安(长安)、北京(北平)、开封(汴梁)、杭州(临安)。
4.A【解析】1977 年是一个平年,是农历丁巳年(蛇年)。
5.D【解析】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6.A【解析】鸣凤出自巴金的《家》,涓生出自鲁迅小说《伤逝》,祥林嫂出自鲁迅小说《祝福》,孔乙己出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7.B【解析】巧果即七夕果,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
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巧日)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
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前后是巧果的生产旺季。
8.A【解析】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1/ 8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9.D【解析】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属于秋季。
10.B【解析】阳关大道是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
11.C【解析】鸿雁传书出自《汉书》卷五十四,与苏武牧羊有关。
12.C【解析】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
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
吕蒙就对蜀防刘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
于是,吕蒙对鲁肃说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文字称为()。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3.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4.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
公元1976年是农历丙辰年,据此推算,公元1977年应该是()。
A.农历丁巳年B.农历戊午年C.农历丙寅年D.农历辛亥年5.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A.笙B.笛C.箫D.芦笙6.(2014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是()。
A.鸣凤B.涓生C.祥林嫂D.孔乙己7.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8.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
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9.(2014年真题)下列节气不在春季的是()。
B.惊蛰C.清明D.白露10.“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哪里的道路?()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11.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12.(2012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与典故“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有关的一项是()。
A.吕布B.张飞C.吕蒙D.司马懿13.一甲子是()年。
A.十C.五十D.六十14.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15.(2013年真题)下列不是我国刺绣工艺中“四大名绣”的是()。
A.苏绣B.京绣C.湘绣D.蜀绣16.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17.《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吴B.贾D.史1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的是()。
A.《牛郎织女》B.《孟姜女哭长城》C.《白蛇传》D.《山海经》19.下列诗人中被称为“诗鬼”的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20.以下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A.宣纸B.湖笔C.徽墨D.河砚21.(2012年真题)下列节日中,“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所描写的是()。
A.清明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22.中国古代用“羞花”来形容哪位美女?()A.西施B.杨贵妃C.貂蝉D.王昭君23.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诗圣”“诗鬼”的唐代诗人是()。
A.杜甫、李白、贾岛B.李白、杜甫、李贺C.杜甫、李白、白居易D.李白、杜甫、李商隐24.“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李白的《长干行》B.自居易的《长恨歌》C.李煜的《虞美人》D.李商隐的《无题》25.“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的观点。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6.“豆蔻”是指()岁。
B.十五六C.七八D.十八27.“小李杜”是指()。
A.李白和杜甫B.李白和杜牧C.李商隐和杜牧D.李商隐和杜甫28.“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中均包括()。
A.兰、梅B.松、梅C.竹、菊D.竹、梅29.下列哪个乐曲不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A.《高山流水》B.《阳春映雪》C.《梅花三弄》D.《汉宫秋月》30.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
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3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纪传体通史B.编年史C.国别史D.编年体通史32.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是()记载历史的。
A.以历史事件为中心B.以朝代更迭为中心C.以历史人物为中心D.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33.(2013年真题)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是()。
A.《左传》B.《史记》C.《国语》D.《春秋》34.(2012年真题)在下列传统节日中,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
A.清明节B.重阳节C.端午节D.元宵节35.龙门石窟位于()省。
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36.海明威的小说()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A.《老人与海》B.《丧钟为谁而鸣》C.《永别了,武器》D.《太阳照样升起》37.下列作品中不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是()。
A.《童年》B.《少年》C.《在人间》D.《我的大学》38.下列作家中,以短篇小说创作而著称于世的一位是()。
A.莫泊桑B.巴尔扎克C.托尔斯泰D.普希金39.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是()。
A.但丁——《神曲》一意大利,莫里哀——《伪君子》——法国B.司汤达——《红与黑》——法国。
狄更斯——《双城记》——英国C.屠格涅夫——《复活》——俄国,海明威——《老人与海》一美国D.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苏联,伏尼契——《牛虻》——爱尔兰40.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
A.宋朝B.元朝C.唐朝D.明朝41.李清照的词中有一句为“人比黄花瘦”,其中的“黄花”是()。
A.腊梅花B.黄花C.菊花D.丁香花42.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广泛地描写了在旧世界崩溃和新世界诞生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俄罗斯的生活。
A.《战争与和平》B.《复活》C.《苦难的历程》D.《安娜•卡列尼娜》43.(2012年真题)下列不属于杜甫所著的是()。
A.《新婚别》B.《长恨歌》C.《登高》D.《石壕吏》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色幽默”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B.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于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美文坛,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C.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主要表现在“二战”后的法国文学中D.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45.巴金的《爱情三部曲》不包括()。
A.《雾》B.《电》C.《雨》D.《春》46.《保卫延安》的作者是()。
A.柳青B.杜鹏程C.吴强D.李晋47,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是下列哪部作品?()A.《静夜思》B.《天净沙•秋思》C.《山剧秋暝》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8.下列作家中不是唐宋八大家的是()。
A.曾巩B.欧阳修C.柳宗元D.黄庭坚49.(2013年真题)下列选项中,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A.《兰亭集序》B.《赤壁赋》C.《九成宫醴泉铭》D.《洛神赋》50.中国吝啬鬼形象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和珅B.严监生C.时迁D.阿Q51.《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
A.雨果B.大仲马C.小仲马D.巴尔扎克52.“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出自()。
A.《山海经》B.《封神榜》C.《搜神记》D.《史记》5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的名言。
A.班固B.司马迁C.刘醒龙D.司马光5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
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祝福》D.《女神》5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是()的名言。
A.孔子B.庄子C.孟子D.老子56.(2013年真题)希腊神话中作为太阳之神被人们接受的是()。
A.阿瑞斯B.阿波罗C.宙斯D.俄狄浦斯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
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问题:分别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个领域中,举出一个你所熟悉的中国作家及其作品。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纪年是人们给某一年起名的方法。
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帝王纪年,从即位年用元年、二年、三年……改元时,用“中二年”“后元年”等。
从汉武帝到清末,用年号纪年;1911年推翻帝制之后采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采用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干支纪年认为兴自东汉。
东汉四分历以前,用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
到现在来用干支纪年。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的纪年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郑州举行,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年文化品牌,确定于2010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正式推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届时将举办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2010年2月9日豫台网讯问题:(1)根据材料指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举办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材料中的“大宋”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问题:(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儒家学说从哪一时期开始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2)列举传人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两项宋代科技成就。
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的统一文字书写形式。
2.B【解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3.A【解析】六大古都包括:洛阳(洛邑)、南京(金陵)、西安(长安)、北京(北平)、开封(汴梁)、杭州(临安)。
4.A【解析】1977年是一个平年,是农历丁巳年(蛇年)。
5.D【解析】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6.A【解析】鸣凤出自巴金的《家》,涓生出自鲁迅小说《伤逝》,祥林嫂出自鲁迅小说《祝福》,孔乙己出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7.B【解析】巧果即七夕果,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
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俗称巧日)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
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前后是巧果的生产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