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清单
地理五大地区知识点

《东南亚》—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基地1.构成: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教材p34正文前两行。
2.地理位置:(1)纬度:位于低纬度,属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2)半球:跨南北半球,位于东半球。
(3)海陆:北邻中国大陆南临大洋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中南半岛:(1)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地势北高南低。
人口和城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区。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每年6-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易发旱涝灾害),降水多,为雨季。
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少,为旱季。
农作物一般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菲律宾北部也是。
(3)河流:大河较多,自西向东依次是伊洛瓦底江中国叫怒江(流经缅甸仰光)、萨尔温江、湄南河流经泰国曼谷、湄公河流经老挝万象和柬埔寨金边(流经6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在中国叫澜沧江)、红河流经越南河内。
前两条属于印度洋水系,后三条是太平洋水系,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
流向自北向南。
马来群岛:(1)地形:多山地,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人口和城市、经济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区。
这里多火山、地震,原因从2个角度分析: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苏门答腊岛多火山地震: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其中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千岛之国”,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2)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还包括马来半岛南部和菲律宾群岛南部。
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3)河流:短小湍急。
4.准确找出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和新几内亚岛,其中新几内亚岛属于大洋洲,属于马来群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知识总结

《东南亚》知识总结
【知识梳理】
1.位置范围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_________之间,属于五带中的_____。
(2)海陆位置:地处_____与大洋洲,_______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范围: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部分。
北回归线热带
亚洲太平洋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自然环境
(1)位置:位于_____半岛和_________岛之间。
(2)意义:是从_____、_____向东航行到_______、_____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_______与_______的重要海上通道。
马来苏门答腊
欧洲非洲东南亚东亚太平洋印度洋
4.人文环境
(1)农业。
①农作物粮食作物:_____
热带经济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
橡胶油棕椰子蕉麻
(2)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本区是___________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华人、华侨
【名师点睛】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青海省,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
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在越南流入南海。
【归纳总结】
1.东南亚人地关系的体现。
东南亚主要知识点

东南亚知识要点
1. 东南亚主要有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
中南半岛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主要是黄种人。
东南亚华人和华侨的祖籍多是:广东、福建(两个侨乡)
4.读“东南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事物名称:国家 B是泰国,内陆国E是老挝;
与中国相邻的国家D 越南 , E 老挝 ,A 缅甸。
首都②曼谷③金边④万象,★中南半岛的①②③④等这些大
城市主要分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主要原因是这里
地形相对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东南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A国缅甸仰光的大金塔,B国泰国
曼谷的水上市场,C国柬埔寨的吴哥窟,D国越南的下龙湾,
新加坡—花园城市,还有印尼的巴厘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3)河流甲是萨尔温江,丙是湄公河,其中中南半岛的河流流向
多为自北向南流,山河分布的大势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东南亚气候湿热,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主要粮食作物是水
稻,经济作物与最大产地:橡胶(泰国)、油棕(马来西亚)椰子(印尼—最大生产、菲律宾—最大出口国)、蕉麻(菲律宾)。
地理东南亚南亚西亚知识点

地理东南亚南亚西亚知识点一、东南亚:1、东南亚地区国家:东南亚有十个地区国家,分别是: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2、东南亚地理概况:东南亚地区位于东半球,拥有世界上最多热带森林,有大约10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拥有广阔的沿海地带,雨林一直延伸到四面环山,包括了多壮观的热带山景,多条河流。
3、东南亚气候特点:东南亚地区的气候温和,有许多特点特征,如气温高,多雨,无冬季,湿度大,风速较小。
二、南亚:1、南亚地区国家:南亚有八个地区国家,分别是: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阿富汗。
2、南亚地理概况:南亚位于东半球,包括印度次大陆西面的印度湾和孟加拉湾,地形主要为沿海平原,内陆地区多山地,有许多大的河流。
3、南亚气候特点:南亚的气候热带、温带,年降水量120mm以上。
夏季炎热、多雨,昼夜温差大;冬季湿冷,主要是冷雨天气,最低气温可达-2℃以下。
三、西亚:1、西亚地区国家:西亚有八个地区国家,分别是: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和卡塔尔。
2、西亚地理概况:西亚位于东欧、西南亚和中东三个大洲之间,是欧亚大陆的枢纽。
主要特征有:沿海地带宽阔,内陆气候温暖、多雨;沙漠地带大部分为热带沙漠,夏季气温高达50℃以上,冬季气温25℃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mm。
3、西亚气候特点:西亚的气候热带西北季风、阿拉伯沙漠热带干旱。
夏季炎热干燥,气温可达50℃以上,秋季转暖,气温稍降;冬季温暖,气温25℃以上,有少量降雨;春季气温差异较大,偏暖,多雨。
七年级东南亚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东南亚知识点归纳一、介绍东南亚地理位置和区域的划分东南亚位于南亚和东亚之间,涵盖了 11 个国家,包括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文莱和东帝汶。
整个地区被分为两个次区域:大一格区(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占据)和小一格区(由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占据)。
这些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形成了一个综合多样性的地相。
二、东南亚历史概述1.早期历史:东南亚各地在商业、文化和宗教方面与印度和中国有很多接触,特别是在东南亚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巴厘岛。
2.殖民地时期:欧洲列强在东南亚掌握了权力,并把东南亚转变成了运输和贸易的中心。
该区域的社会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西方侵略和统治。
3.独立和现代化:在 1945 年至 1999 年之间,东南亚国家陆续宣布独立。
这些国家现在正朝着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东南亚经济东南亚是世界经济积极成长的区域之一,金融、投资和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
其中的三个经济体,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被誉为“新兴市场”。
东南亚的经济总体上是一个混合体,有高度发达的亚洲“四小虎”,也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如缅甸和老挝。
然而,东南亚在商业和投资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它们的经济正在逐渐增长和现代化。
四、东南亚文化和社会东南亚地区有广泛的区域特色和差异,但由于对外联系的共同点,该地区不断从中国、印度、中东、欧洲和美洲的文化影响中吸收营养和发展自身的文化。
东南亚的民族和语言多样性也反映了其历史的多元性。
该地区仍有闲散劳动力的存在,政治联合体建构仍不完善和放缓。
另外,该地区也存在着贫困、性别不平等、劳工安全和人权侵犯等问题。
五、东南亚政治和安全东南亚的政治格局是凝聚力相对较弱的。
虽然东盟被视为一个实际的区域组织,但每个成员国都有其自身利益,并不总是能够团结一致。
该地区的安全格局充满挑战,包括污染、海洋领土争端等棘手问题,导致该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摇摆和纠纷。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东亚、南亚和大洋洲之间,包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
该地区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隔马六甲海峡与南亚相望,北与中国、印度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二、气候特点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在25℃-31℃之间。
该地区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气候湿热。
台风频发,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对城市和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三、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金、银、铜、锡、水稻、橡胶、棕榈油等。
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橡胶和棕榈油生产国,菲律宾和泰国是重要的矿产资源输出国。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四、城市发展东南亚城市化进程迅速,主要表现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加速,东南亚很多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南亚主要城市包括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菲律宾的马尼拉、新加坡、泰国的曼谷、越南的河内、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等。
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了人口、财富和权力,成为国家经济和政治的中心。
五、环境问题东南亚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其中,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垃圾处理等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涉及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对于了解东南亚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东南亚城市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南亚板书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板书知识点总结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家。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一、地理知识东南亚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赤道以南、亚洲大陆东部和南部、太平洋西部,包括了一些岛屿和半岛。
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气候、生态和自然资源。
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了高原、山地、平原和海岸地带。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湄公河、横贯越南的高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岛和爪哇岛等地形都是东南亚地区的特色地貌。
东南亚的气候: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季风气候和雨林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在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东南亚的河流和湖泊:东南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如湄公河、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上游的湄曼寮、湄音、湄公、湄方、湄地、湄亚、六湄、赛汶河、美茵河、濑苏巴(Satang)河和巴厘河等。
这些水系对东南亚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影响。
二、历史知识东南亚的早期文明:东南亚地区曾是许多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如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雅加达文明和印度尼西亚文明。
这些文明在东南亚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
东南亚的殖民历史:在历史上,东南亚地区曾被欧洲列强殖民统治,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属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和西班牙东印度公司等。
这些殖民统治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南亚的民族独立:20世纪中期,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如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这些国家的独立意味着东南亚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步走向繁荣和发展。
东南亚的近代历史:1949年以来,东南亚地区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越南战争、印尼政变、泰国政变、柬埔寨内战、老挝内战和缅甸政变等。
高二东南亚知识点

高二东南亚知识点东南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由10个国家组成,分布在亚洲大陆与环太平洋地区之间。
该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多元的社会发展模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理特点东南亚地区位于赤道两侧,地形复杂多样。
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菲律宾则拥有众多火山岛屿。
马来半岛连接了亚洲大陆与东南亚地区,并且有许多海峡和水道在此交汇。
该地区还拥有众多热带雨林、珊瑚岛屿和河流,其中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湄公河就流经东南亚。
2. 文化遗产东南亚地区是多民族、多文化的汇聚地。
该地区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和传统手工艺等。
例如,印尼的婆罗洲岛上有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庙——婆罗浮屠,而柬埔寨则以吴哥窟闻名于世。
泰国的泰拳和越南的水上木偶戏是地区内深受欢迎的传统表演艺术。
3. 宗教信仰东南亚地区的宗教信仰多样,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和民间信仰等。
其中,佛教在该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家有着广泛的佛教信徒。
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盛行,而菲律宾则以天主教信仰为主。
4. 经济发展东南亚地区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橡胶、棉花等。
此外,东南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和棕榈油生产地之一。
该地区的制造业、旅游业和金融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5. 区域合作为了加强地区内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该组织于1967年成立,旨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合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
6. 持续发展挑战尽管东南亚地区取得了经济和社会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环境问题成为重要议题,如森林砍伐、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等。
另外,一些地区还存在经济落后、教育和卫生条件不佳等问题。
总结: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100S—250N,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东临南海,西临孟加拉湾,马来群岛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交通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范围:
①包括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南部,与中国山水相连,山—横断山脉,水—澜沧江、怒江、沅江等河流相连)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②国家与首都:与中国相邻:老挝(内陆国)首都:万象越南(河内)、缅甸(内比都)。
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加坡(新加坡)
3、地形地势特征:
中南半岛
山脉:长山山脉
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特征:山脉南北延伸,地势北高南低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4、河流
(1)马来群岛河流特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水量与流速)中南半岛的河流特征: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道渐宽,水流平缓。
(2)主要河流:
①注入太平洋的有:
红河(我国境内元江)、
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被称为“亚洲多瑙河”在中国境内是澜沧江,越南境内注入南海),
湄南河(唯一没有发源于我国的河流);
②注入印度洋的有:
萨尔温江(中国境内是怒江)
伊洛瓦底江等
(3)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①分布特点: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②形成原因: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c开发历史较早,经济发达。
(4)拓展建模:城市沿河分布的利与弊
①利:
a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水运便利,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c为城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
d使城市景色优美,发展旅游业等
②弊:
a河流洪涝灾害带来经济损失;
b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城市生态恶化;
c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等
d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5、东南亚气候:
A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雨季为5——10月)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的南部和马来群岛,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
6、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1)粮食作物:水稻
种植的条件:
a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
c劳动力充足,
d种植历史悠久,当地人喜食大米等。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2)热带经济作物: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棚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a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
b世界最大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
c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和蕉麻生产国:菲律宾
d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印度尼西
7、热带旅游胜地:
旅游资源:泰国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婆罗浮屠塔,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等。
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有:
a,东南亚北部与中国山水相连,距离近,交通便利,路途耗时短.
b,东南亚秀美的热带风光以及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c,东南亚华人华侨比重较大,语言沟通障碍小,有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