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2节 密度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1、进一步理解密度概念。
能灵活运用密度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2、能够理解题意,寻求解决方法,解决相应问题;3、通过学习,培养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意识。
学习重点:熟练、灵活应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包括变形公式)进行计算,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学习难点:根据题意,明晰解题思路,建立关系式,解决问题。
自探合作学习一:灵活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8、空心问题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
(1)、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请用三种方法解)(2)、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3)、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103千克/米3)合作学习二:9、混合问题(1)一质量为232克的铜铝合金块,其中含铝54克,求合金的密度?(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2)为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取了10dm3的黄河水,称其质量是10、18kg、已知沙子的密度ρ沙=2、5103kg/m3,问黄河水的含沙量是多少?(即每立方米黄河水中含沙多少千克)自测1、有铜线890千克,铜线横截面积是25毫米2,铜密度是8、9103千克/米3,求铜线的长度。
2、有一体积为30cm3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铜的=8、9g/cm3、求:(1)空心部分体积;(2)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
3、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1、1103kg/m3的盐水,现要配制500cm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600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应该加多少?自结自我评价:(你学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6、2 密度课型: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执教人:使用时间:班级: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理解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会在方格纸上描点作图2、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4、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一、【复习巩固】1、什么是质量?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和而改变。
2、托盘天平如何使用?(六字概括)123456二、【合作探究】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小明同学用测出三个铁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图6-2-1a所示:请根据此表格数据在课本图6、2—1的方格纸中描点连线,画出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
※ 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表1)质量m / g体积 V /cm3m/v(g/cm3)铁块17910铁块215820铁块3(表2)质量m / g体积V /cm3m/v(g/cm3)木块1木块2木块31、定义(密度)2、公式:公式推导式;※当某种物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对吗?()3、单位:;单位换算:水的密度是,读作,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换算关系:4、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区别:特性:物体具有一种性质,且是特有的,别的物体一般不具有,指某物体特有的性质。
属性:物体具有一种性质,别的物体也可以具有,指物质共有的性质。
例1、已知例2、某同学买一桶油,上面贴着5L,求这桶油为多少千克?()随堂练习:、1、一杯酒精质量为m,密度为ρ,用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酒精的质量、密度分别为()A、m,ρ;B、 m,ρ;C、m,ρ;D、m,ρ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B、因为铝的密度比铁小,所以铝比铁轻C、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的密度小D、密度同则物质同,密度不同则物质不同3、一块冰融化成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大;B、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C、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D、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V / cm3m / g甲0图11、3、211-3-2乙[学法指导] 物质相同,但物质的状态不同,其密度也是不一样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6、2《密度》课标要求: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考纲要求:理解密度的概念;能使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1、情境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6min自主学习教材第115--116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4、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约22min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1、由公式:ρ=m/v 可以变形为m= 和v= 密度知识通常的应用有: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2、典例探究(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例1: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2)关于判断空心实心的专题训练例2: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 ,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1cm3 ,质量为79 g,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3)关于运用密度进行的综合计算例3:有一个瓶子装满煤油后的总质量为1100g ,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260g ,则该瓶子的质量与容积各是多少?(ρ煤油=0、8103kg/m3)五、整理收获精讲点拨约4min六、达标测评自学教材P115-116页例题,体会解决密度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组内探讨,交流。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密度导学案

不同的小组测量的物质不同,于是就设计A、B两种导学案第五章第二节密度导学案(A)【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学习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学习过程】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实物请学生予以辨别,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根据颜色、气味判断出。
(2)出示奖牌让学生辨别材料,进一步引导当外观无法辨别时需采用其他方法。
设计意图:为引出课题埋下伏笔一、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学生来说设计的方案,从而确定实验的方法。
小提示:(1)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2)测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是: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说出同种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过不同组得出的液体、金属和非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得出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即比值是的。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____.把你所测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图像(体积为0时,质量也是0,所以根据m=0和V=0,也可以作出一个点)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整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让抽象的知识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我是通过做实验测出的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讨论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比值不同。
进而尝试用做图象的方法处理分析结果。
评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得到实验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密度这个概念,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07页密度的内容自主完成下列各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密度知识的应用》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2.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公式的运用;难点:如何将密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尺子、天平、砝码、液体等);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潜水员潜入深水压强增大,引入密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密度公式的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密度实验,如测量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密度知识。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与密度相关的实例,如:为什么冰漂浮在水面、为什么气泡在水中会上浮等,让学生学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现象。
5.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以及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冰漂浮在水面上?(2)为什么气泡在水中会上浮?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掌握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
引导学生关注密度知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导学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难点与重点”和“教学过程”两个部分。
6.2密度(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6.2 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 会查密度表。
4. 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学习重点】1.密度的概念;2.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通过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比,它们的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质不同,其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
在物理学中,用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2.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的公式为______。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常用单位有,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g/cm3= kg/m3。
纯水的密度是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与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选填“有关”或“无关”)。
【合作探究】探究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 提出问题(1)现在有几组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铝块和铜块、水和酒精、盐水和糖水、木头和海绵,你能分辨吗?说明判断方法。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气味、味道、等性质分辨不同的物质,这些性质常常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
事实上,我们分辨不同的物质,就是利用了它们所具有的某些性质。
(2)下列三种情况中的金属块,你能分辨出来吗?①两块用纸套包裹的体积相等的铜块、铝块;②两块用纸套包裹的质量相等的铜块、铝块;③两块用纸套包裹的体积、质量都不相等的铜块、铝块。
【总结】此时既不能仅通过比较来分辨,也不能仅通过比较来分辨。
究竟通过比较什么能够分辨出铜块和铝块呢?这正是我们探究的问题。
2. 猜想既然单纯比较质量或体积不能分辨它们,那么通过寻找和的关系,也许能找到一种方法……3. 实验设计(1)取几个不同体积的长方体铝块,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长、宽、高,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密度学习内容:本部分内容主要讲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单位和公式.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记住一些常用物质的密度.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突破: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难点: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知识回顾1、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有如下操作步骤A.把游码移动标尺左端“零”点上B.将被测物体放入左盘中,在右盘中由小到大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D.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E.用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作为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1)上述步骤中,____步骤有错误,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上述步骤的代号按照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位的换算:1m3=____cm3=_____mL 1mL=_____L=_____m3 0.5kg=_____g●新课预习:1.物理学中,把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V 表示 ,m 表示2.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单位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3.水的密度是 ,它表示的意思是 。
4.把一枝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枝蜡烛的质量将 ,密度将 。
二、达标导学与课堂交流(一).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活动1:用天平称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关于称量结果,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活动2:用刻度尺测出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铝块(固体)的体积(如果铝块的外形不规则,我们可以借助量筒利用排水法测它的体积)分别用天平测量他们的质量, 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在下表内:表1 活动3:用量筒分别量取20 cm 3 、40 cm 3和60 cm 3的水(液体),用天平称出体积不同的水的质量,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并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图像。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通过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3.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第113-114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铝块、木块来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分别测出铝块和木块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
下表记录的实验测得得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铝块1 10 27 1.82 20 54 1.83 30 81 1.8木块4 10 8.0 0.85 20 16 0.86 30 24 0.8(1) 分析上表中铝块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析上表中木块次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1)和(2)得出的结论:。
(3)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4或2与5或3与6,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4)分析上表中铝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关系,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密度(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1. 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理意义)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___________,一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的大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与m、V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
二、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按教材P14面的步骤测量铝块的质量、体积并将实验数据填入P14面的表格,并做图、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________。
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________。
2、作出的图像是怎样的?如果是一条直线,说明了什么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测量铁块体积和质量并和铝块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自学教材P15—P16 面回答下列问题
1、密度的定义是:
2、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变形公式是:________ 、
________。
3、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什么可以用来表示物质的特性之一(密度)?
2、试一试推出两个密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3、讨论:P16面的“想想议议
4、用物理和数学的方法说明: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或: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5、教材上的例题除了告诉我们了解题方法外,还告诉了我们“密度”的应用之一是:。
(三)展示反馈:利用上所学的有关密度的知识,做好下面两个题目
1、一个铜球体积为10㎝3,质量为
62、3g,通过计算说明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若把此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此球的总质量是多少g?
2、烧杯中盛满水称得质量为250克,再放入一个石子后称得质量是300克,然后把石子小心取出称得烧杯和水的质量为200克,求:(1)石子的体积是多大?
(2)石子的密度是多大?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疑难向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测试:
1、铝的密度是
2、7103kg/m3,读作________。
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 __。
2、对于密度公式它表示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成________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________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 ________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________,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________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________ 比。
3、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4、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
它的真实含义是( )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木头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5、给你一架天平,一杯盐水,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另给适量的水测量盐水密度,实验步骤为:(1)称出盐水的质量:①称出______的质量,记为m1;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为m2;③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________(2)测量盐水的体积:①在倒入量筒内的质量为m的盐水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盐,然后将盐水倒回盐水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使_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盐水的体积_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m3④水的体积V水=________(3)则盐水的密度ρ盐=________
6、某液体的质量是110克,体积是100厘米3,它的密度是_____克/厘米3,等于____千克/米
3、7、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4∶1,体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 ____。
8、气体是很易被压缩的,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体积被压缩后,它的密度()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9、一个烧杯质量是50g,装体积是100mL的液体,总质量是13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10、能装0、5㎏水的瓶子,最多能装密度为0、8103kg/m3煤油多少㎏?
11、(选做)已知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现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是()
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
12、(选做)能装500克水的瓶子,能够装某种液体4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