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资料)、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3、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构成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4、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数量标志,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品质标志。
5、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离散变量,身高、体重、年龄属于连续变量。
6、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构成了总体,居民家庭的收入是数量标志。
`7、某市职工人数普查中,该市全部职工人数是指标,每一个职工是总体单位。
8、从个人奖金最高额、最低额,企业奖金总额和人均奖金总额等方面研究某企业奖金的分配情况,该项研究中统计指标是企业奖金总额、人均奖金总额,变量值是奖金最高额、最低额。
二、单选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 调查单位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D 总体单位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的设备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3、下面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B )。
A 某地区的粮食总产量B 某地区的全部企业C 某商场全年商品销售额D 某地区全部职工人数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
A 社会总产值B 产品合格率C 产品总成本D 人口总数~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 )。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7、某工人月工资1500元,工资是( A )。
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8、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A 职工的年龄B 职工的性别C 政治面貌D 籍贯9、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统计总体为( D )。
《统计学》课程习题及答案.docx

《统计学》课程习题(修订)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査,想要通过调査来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4.某车间按工人日产量情况分组资料如下:根据上表指出:(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
(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E出生人口数F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___________ ;(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___________ (3)质量扌旨标有: _____________ ;(4)数量指标有: _____________ ;(5)离散型变量有:_______________ ;(6)连续型变量有:____________ o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8869289999469508641050927949852102792897881610009181040854110090086690595489010069269009998861120893900800938864919863981916818946926895967921978821924651850要求:(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PART:1导论《第一套》一、填空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工作程序是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及统计推断法。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是(D)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4、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A、从个体到总体B、从总体到个体C、从定性到定量D、从定量到定性5、一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一个指志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变量包括标志和(D)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指标7、在研究城市商业企业状况中,商业企业的营业员人数是(A)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值D、标志变量8、以产品等级来衡量产品质量优劣,则该产品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9、就统计指标而言,变异是指(D):A、数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质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统计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D、以上都是正确的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总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也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三、多选题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BC):A、意识活动B、实践活动C、认识活动D、改造活动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ABD):A、总体随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现而改变。
B、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可以改变为总体单位。
C、只能是总体变为总体单位D、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单位可以改变为总体。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5、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7、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8、张明同学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为476分是统计指标。
()9、对某地区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银行的每个职工是调查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所有工业企业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6、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7、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B、克服困难C、进行交流D、认识社会8、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
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指标值B、标志值C、变异度D、变量9、对公司所有记账员进行工作考核,每一个记帐员的记帐差错率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10、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统计学 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 A )。
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
A.64.5和78.5B.67.5和71.5C.64.5和71.5D.64.5和67.5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平均差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C )。
A.计划完成成都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1.2003年全国男性人口数为66556万人,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四、最佳选择题1.随机事件是指E。
A.发生概率为0的事件B.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C.发生概率很小(如P<0.05)的事件D.发生概率未知的事件E.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其发生概率为0<P<12.抽样研究的目的是D。
A.研究样本的特征B.研究总体的参数C.用总体的信息推断样本的特征D.由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E.以上均不对3.下面变量中,其观测值属于定性数据的是B。
A.脉搏B.血型C.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E.血压4.下面变量中,其观测值属于定量数据的是B。
A.性别B.体重C.血型D.职业E.民族5.抽样研究中的样本应是 C。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四、最佳选择题1.为了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为( D )。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2.适用于用算术均数反映其平均水平的资料应服从( A )。
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D.正偏态分布E.负偏态分布3.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应选用( E )。
A.XB.SC.X和SD.M和QRE根据资料的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趋势及离散趋势指标4.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C )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5.比较身高和胸围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6.计算150名12岁正常男童身高的平均数一般选用( A )。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E.方差7.描述一组食物中毒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一般选择( C )。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E.方差8.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以(E )指标为好。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第⼀章导论练习题1.单选题(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C)。
A、总体性B、具体性C、总体性和具体性D、同⼀性(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D)。
A、平均价格B、单位成本C、资产负债率D、利润总额(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C)。
A、资产总额B、总⼈⼝C、资产报酬率D、⼈⼝增加数(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A)。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C、两者没有关系D、两这互为基础(5)⼀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个标志B、只能有⼀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若要了解某市⼯业⽣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D)A每⼀个⼯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产设备D每⼀台⼯业⽣产设备(7)某班学⽣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D)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9)现要了解某机床⼚的⽣产经营情况,该⼚的产量和利润是(D)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0)劳动⽣产率是(B)A动态指标B质量指标C流量指标D强度指标(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下述⽅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B)A统计分组法B⼤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12)(C)是统计的基础功能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13)(A)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命线A真实性B及时性C总体性D连续性(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B)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15)数量指标⼀般表现为(C)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众数(1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A指标和标志之间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B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数值表⽰的C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2.多选题(1)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ABC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选择题1、统计的三种含义中,做为基础的是()A、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C、统计学D、统计资料2、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3、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性别B、民族C、健康状况D、年龄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A、每一户B、每个人C、每个地区的人D、全国人口数目5、统计学是()A、实质性科学B、方法论科学C、纯自然科学D、社会学科学6、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B、利税总额C、劳动生产率D、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平均工资B、人均可支配收入C、资金利税率D、粮食总产量二、填空题1、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对统计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引入了统计学2、统计的三种含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名词解释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四、简答: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和规律2、简述统计学的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
6第二章一、选择题1、搜集初级资料的主要方法是()A、业务记录B、调查C、统计表D、整理表2、某地为了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3、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也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能进行4、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状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我国自1953年以来,在全国范围进行的五次人口调查是()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均为非全面调查,二者的基本区别在于()A、组织方式不同B、作用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先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区分为()A、国家、部门和地方的统计报表B、定期报表和年报报表C、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D、单一表和一览表8、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A、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B、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C、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D、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9、典型调查属于()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专门调查D、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10、我国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是()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定期调查E、经常性调查11、抽样调查是()A、一种非全面调查B、永远存在抽样误差C、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调查单位D、不存在抽样误差,只存在登记性误差E、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或内容的承担者是()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C、调查对象D、统计报表13、调查表的种类()A、只有单一表B、只有一览表C、有单一表和一览表之分D、有计算表和分析表之分14、调查表通常由()组成A、表头B、表体C、表格D、表外附加E、表身15、在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A、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B、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C、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E、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判断题:1、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2、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3、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的调查方法()4、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5、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思考题1、什么是普查?普查和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2、某家电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一下问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度根据以上问题,做以下练习:1、请你设计出一份调查方案2、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3、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第三章一、判断题1、某班学生分别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
这是一种复合分组(对)2、在统计分组时,分组标志包括(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3、品质分组是按事物的(属性差异)分组,数量分组是按事物的(数量差异)分组。
二、选择题1、如果要反映某单位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可编制()A、单项数列B、品质数列C、组距数列D、等距数列2、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时,可采用()A、连续组距数列B、不连续组距数列C、品质数列D、连续或不连续组距数列3、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人口按性别分组C、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4、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性别B、年龄C、职业D、月收入E、职称5、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A、职工按工龄分组B、职工按职别分组C、职工按民族分组D、职工按性别分组6、下列分组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年龄B、工龄C、民族D、受教育程度E、月工资收入7、人口按年龄分组()A、品质标志分组B、数量标志分组C、可采取单项式分组D、可采取组距式分组E、复合分组8、连续变量的分组()A、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B、不能进行组距式分组C、进行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一般不能进行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9、分配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A、等于100%B、小于100%C、大于100%D、不等于100%10、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1025B、1050C、1100D、115011、组距数列中,计算组中值的方法有()A、(上限+下限)/2B、上限-邻组组距/2C、下限+邻组组距/2D、上限+邻组组距/2E、(上限-下限)/212、人口死亡率按年龄分组属哪种频数分布()A、钟形分布B、正J形分布C、U形分布D、反J形分布14第四章一、选择题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的子项与母项必须是()A、来自有联系的总体B、在经济内容上存在着客观联系C、同属于一个统计总体D、两个没有依附关系的总量指标2、在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则算术平均数值()A、偏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B、偏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C、与权数大小无关D、仅与各标志值大小有关3、若在组距数列中,每个组中值减少10,各组的次数不变时,其算术平均数()A、减少10B、不变C、增加10D、无法决定4、在变量数列中,各组次数增加一倍,则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A、不变B、增加1倍C、增加2倍D、减少1倍5、在计算平均指标是,容易受到变量数列极端值影响的是()A、众数B、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D、权数6、中位数由变量数列中的()A、标志值的平均数值大小决定B、标志值大小决定C、极端值大小决定D、居中的变量值决定7、某班组8名工人日产量(件)分别是7,8,9,10,11,12,13,14,则这个数列中()A、有众数B、没有众数C、10是众数D、11是众数8、人们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础指标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标志变异指标9、时点指标的数值()A、通常连续登记B、具有可加性C、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D、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10、表现不同类产品产量的无法直接汇总的总量指标是()A、价值量指标B、时期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11、某高校今年招生2000人,年末在校学生为21000人,则()A、均为时点指标B、均为时期指标C、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D、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12、如果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水平,则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A、前者是标志总量,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后者是标志总量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D、都是标志总量13、商品销售额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实物指标D、价值指标E、总量指标14、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全国人口数目B、出生人口数C、死亡人口数D、工伤死亡人数E、回国定居人口数1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全国从业人员数B、全国职工人数C、工资总额D、税收总额E、全国现有基本单位数16、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A、最小值B、最大值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零17、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A、最小值B、最大值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零18、说明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离散趋势的指标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19、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甲数列的标准差小于乙数列的标准差,那么()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平均数的代表性甲数列高于乙数列C、平均数的代表性乙数列高于甲数列D、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判断20、比较两个不同平均数的同类现象或两个性质不同的不同类现象平均数的代表性,采用()A、标准差系数B、标准差C、平均差D、全距21、变异指标是()A、衡量数列的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B、测定数列的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因反应各变量值的离散趋势,又叫标志变动度D、说明变量值的集中趋势E、评价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22、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不同是()A、作用有别B、计算公式的依据不同C、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不同D、说明同质总体的变异程度有差异E、受极端值的影响程度不同。
23、和算术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系数C、全距D、平均差E、标准差24、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今年比去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A、150%B、94.4% C104.5% D、66.7%25、200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86‰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6、平均每百户城居民拥有小轿车数是()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为2002年的109.1%,这是()A、比例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相对指标28、长期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任务时,检查其计划执行情况应按()A、水平法B、累计法C、推算法D、直接法29、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A、平均单位成本B、人口出生率C、人口死亡率D、人口性别比例E、人口密度30、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是()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C、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E、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
二、计算题就业人员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1年73025 36513 16284 202282002年73740 36870 15780 21090求:(1)2001年和2002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以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1)(2)就业人数的动态相对指标计划产量实际产量上月实际产量一分厂440 440 380二分厂440 400 410三分厂700 650 690计算该企业及各分厂:(1)计划完成情况(2)和上月相比的动态相对指标1996 1997 1998 19992000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 4.55.1 5.9 2.5 2.5 1.3 1.7 (1)计算该地区1996-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程度(2)该地区提前多少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五年计划规定指标4、某单位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