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习题及答案
液压马达作业

(4.15)第二次(液压马达)作业及答案一、填空:1、液压马达是将输入的_液压能________转换为旋转运动的 _机械能________ 。
2、马达是—执行—元件,输入的是压力油,输出的是_力_和_力矩_。
二、选择:1、高速液压马达其额定转速在(D )r/min以上。
A 、200B 、300C 、400D 、5002、低速液压马达其额定转速在(B )r/min以下。
A 、100B 、500C 、400D 、3003、在叶片马达中,叶片的安置方向为(C )。
A、前倾B、后倾C、径向三、判断:1、液压马达是将输入的压力能转换为旋转运动的机械能(V )2、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在结构上基本相同,二者在工作原理上是可逆的。
(V )3、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一般是可以通用的。
(X )4、齿轮液压马达中齿轮的齿数一般选得较少。
(X )5、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X )四、简述:1、如何改变液压马达转子的方向?改变液压马达的进出油的方向。
2、按工作特性,液压马达可分为哪两大类?高速和低速液压马达3、从能量的观点来看,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从结构上来看,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从能量的观点来看,液压泵是将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中的油液压力能,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元件;而液压马达是将输入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扭矩和转速,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它们都是能量转换装置。
从结构上来看,它们基本相同,都是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工作的。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习题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2.1填空题1.齿轮泵有外啮合和内啮合两种;叶片泵有双作用式和单作用式两种;柱塞泵有径向和轴向两种。
2.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是液压泵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由于泵存在内泄漏,所以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3.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每转一转,由其密封油腔几何尺寸变化所计算得出的输出液体的体积,用V cm/r。
表示。
常用单位34.在高压齿轮泵中,为了减少泄漏,常用的有浮动轴套和弹性侧板两种自动补偿端面间隙装置。
5.变量叶片泵依靠偏心距的变化的变化,来改变泵的流量,柱塞泵是改变柱塞的行程,使密封容积变化,来实现吸压油。
2.2选择题1.液压泵进口处的压力称为 D ;泵的实际工作压力称为 A ;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 C ;泵短时间内超载所允许的极限压力称为 B 。
A.工作压力 B.最大压力 C.额定压力 D.吸入压力2.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得到的流量称为 C ;泵在规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输出的流量称为 B ;泵在某工作压力下实际输出的流量称为 A ;A.实际流量 B.额定流量 C.理论流量3.调节图2-11中的弹簧3的压缩量的大小,就可使图2-12中的曲线 A 。
A.BC左右平移 B. AB上下移动 C. BC的斜率变化4.液压马达工作存在泄漏,因此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 B 其输入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5.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A 实际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2.3判断题1.双作用叶片泵可改变泵的流量。
(×)2. 齿轮泵的吸油口尺寸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
(√)3.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额定压力的大小。
(×)4. 限压式变量泵主要依靠泵出口压力变化来改变泵的流量(√)5. 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相比较,柱塞泵最高压力最大,齿轮泵容积效率最低,双作用叶片泵噪音最小。
(√)6.YB型叶片泵中的叶片是依靠离心力和叶片根部的油压力,紧贴在定子内表面的。
《液压传动》习题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1-1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1-2 液压传动装置由()、()、()和()四部分组成,其中()和()为能量转换装置。
1—3 设有一液压千斤顶,如图1—3所示。
小活塞3直径d=10mm,行程h=20mm,大活塞8直径D=40mm,重物w=50000N,杠杆l=25mm,L=500mm。
求:①顶起重物w时,在杠杆端所施加的力F;②此时密闭容积中的液体压力p;⑧杠杆上下动作一次,重物的上升量H;④如果小活塞上有摩擦力f l=200N,大活塞上有摩擦力f2=1000 N, 杠杆每上下动作一次,密闭容积中液体外泄0.2cm3至油箱,重新完成①、②、③。
图题1—3第二章液压油液2-1 什么是液体的粘性?2-2 粘度的表式方法有几种?动力粘度及运动粘度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什么?2-3 压力和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如何?2—4 我国油液牌号与50℃时的平均粘度有关系,如油的密度ρ=900kg/m3,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 30号机油的平均运动粘度为( )m2/s;2)30号机油的平均动力粘度为( )Pa .s;3) 在液体静止时,40号机油与30号机油所呈现的粘性哪个大?2—5 20℃时水的运动粘度为l ×10—6m2/s,密度ρ=1000kg/m3;20℃时空气的运动粘度为15×10—6m2/s,密度ρ=1.2kg/m3;试比较水和空气的粘度( )(A)水的粘性比空气大;(B)空气的粘性比水大。
2—6 粘度指数高的油,表示该油 ( )(A) 粘度较大; (B) 粘度因压力变化而改变较大;(C) 粘度因温度变化而改变较小; (D) 粘度因温度变化而改变较大。
2—7 图示液压缸直径D=12cm,活塞直径d=11.96cm,活塞宽度L=14cm,间隙中充以动力粘度η= 0.065Pa·s 的油液,活塞回程要求的稳定速度为v=0.5 m/s,试求不计油液压力时拉回活塞所需的力F等于多少?图题2-7第三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3-1 静止流体力学3—1什么是液体的静压力?压力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压力的单位是什么?3—2在图示各盛水圆筒活塞上的作用力F=3000 N。
液压试题2及答案

液压试题2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液压系统中,以下哪个元件是用于控制油液流动方向的?A. 泵B. 阀C. 缸D. 马达答案:B2. 液压系统中,压力损失主要发生在哪个元件上?A. 泵B. 阀C. 缸D. 马达答案:B3. 液压系统中,以下哪个元件是用于储存油液的?A. 泵B. 油箱C. 缸D. 马达答案:B4. 在液压系统中,以下哪个元件是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A. 泵B. 阀C. 缸D. 马达答案:B5. 液压系统中,以下哪个元件是用于转换能量的?A. 泵B. 阀C. 缸D. 马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元件是液压系统中常见的动力元件?A. 泵B. 阀C. 缸D. 马达答案:A D2. 液压系统中,以下哪些元件是用于控制油液流动的?A. 单向阀B. 溢流阀C. 节流阀D. 换向阀答案:A D3. 在液压系统中,以下哪些元件是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A. 单向阀B. 溢流阀C. 节流阀D. 减压阀答案:B C D4. 液压系统中,以下哪些元件是用于储存油液的?A. 油箱B. 蓄能器C. 过滤器D. 冷却器答案:A B5. 在液压系统中,以下哪些元件是用于转换能量的?A. 泵B. 马达C. 缸D. 阀答案:B 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提供动力的。
答案:泵2.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储存油液的。
答案:油箱3.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转换能量的。
答案:马达4.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控制油液流动方向的。
答案:阀5.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调节油液压力的。
答案:溢流阀6.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调节油液流量的。
答案:节流阀7.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吸收压力冲击的。
答案:蓄能器8.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过滤油液的。
答案:过滤器9.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于冷却油液的。
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

、判断题1. 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2. 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液压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理论流量( )3. 液压泵自吸能力的实质是由于泵的吸油腔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油腔( )4. 为了提高泵的自吸能力,应使泵的吸油口的真空度尽可能大( )5. 双作用叶片泵可以做成变量泵( )6. 齿轮泵的吸油口制造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 )7. 柱塞泵的柱塞为奇数时,其流量脉动率比偶数时要小( )8. 限压式变量泵主要依靠泵出口压力变化来改变泵的流量( )9. 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相比较,柱塞泵最咼压力最大,齿轮泵容积效率最低,双作用叶片泵噪音最小( )10.从能量转换的观点来看,液压马达与液压泵是可逆工作的液压元件,所以在实际应用中, 同类型的液压泵都可以直接作液压马达用。
11.用职能符号绘制的液压系统图表明组成系统的元件、元件间的相互关系、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安装位置及布管。
12.根据实验结果而推荐的可连续使用的最高压力为泵的额定输出压力。
13.在系统中,液压泵的实际工作压力是泵的额定压力。
14.对同一定量泵,如果输出压力小于额定压力且不为零,转速不变,则实际流量小于额定流量。
15.额定压力14MPa的液压泵,其工作压力为14MPa16.液压泵按供油流量能否改变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17.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18.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输入流量。
19.齿轮泵多用于高压系统,柱塞泵多用于中压系统,叶片泵多用于低压系统。
20.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而且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21.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22.在齿轮分度圆半径一定时,增大模数m,减少齿数Z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23.双作用叶片泵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径向液压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液压泵液压马达油缸作业题答案

液压泵液压马达油缸作业题答案1.某液压泵⼏何排量为10ml/r,⼯作压⼒为107Pa,转速为1500r/min,泄漏系数λb=2.5310-6m1/Pa.s机械效率为0.90,试求(1)输出流量;(2)容积效率;(3)总效率;(4)理论输出和实际输⼊功率;(5)理论输⼊扭矩。
答案:(1) 理论流量为:Qt=q*n=10x1500x10-3=15 L/min泄漏量Q1=λb*⊿p=2.5310-6x107=1.5 L/min输出流量:Qe=Qt- Q1=13.5 L/min(2)容积效率ηv= Qe/ Qt=13.5/15=0.9(3)总效率ηv=ηv*ηj=0.81(4)理论输出功率和输⼊功率计算⽅法⼀理论输出功率N Bt=p* Q Bt=107x15x10-3/60=2.5x103⽡输⼊功率N Bi= N Bt/ηBJ=2.5x103/0.9=2.77x103⽡计算⽅法⼆泵的实际输出功率N Be=p* Q Be=107x13.5x10-3/60=2.25x103⽡输⼊功率N Bi= N Be/ηB=2.25x103/0.81=2.77x103⽡(5)理论输⼊扭矩T Bt= N Bt x60/(2πn)=15.9N m(注:实际输⼊扭矩T Be= N Bi x60/(2πn)=17.7N m)2.某液压泵⼏何排量为12ml/r,⼯作压⼒为107Pa,理论流量为24l/min,容积效率为0.90,机械效率为0.80。
试求(1)转速和⾓速度;(2)实际输出和实际输⼊功率;(3)液压泵输⼊轴上的扭矩。
(1)Q Bt=q*n速度:n= Q Bt/q=24/(12x10-3)=2000 r/min⾓速度:ω=2πn=2πx2000/60=66.67π/秒(2)输出功率N B out=Qe*p=Qt*ηv*p=24x10-3x0.9x10-7/60=3.6 KW输⼊功率N B i= N B out/(ηv*ηv)=3.6/(0.9x0.8)=5 KW(3) 液压泵输⼊轴上的扭矩根据N B i =n*T/9550 (注:此公式中n的单位是r/min, Nein 的单位是KW,T为N m)或根据公式N B i =2nπ*T (该公式中n的单位r/秒,N B i 为⽡,T为N m)T =N B i*9550/n=23.875 N m3.恒功率变量泵调速特性曲线及调速原理如图,简述其⼯作原理。
04-0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习题及答案

04-0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习题及答案第四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4.1 液压泵完成吸油和排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泵靠密封⼯作腔的容积变化进⾏⼯作,容积增加吸油,容积减⼩排油。
4.2 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何危害?如何解决?⼀部分的油液困在两轮齿之间的密闭空间,空间减⼩,油液受积压,发热,空间增⼤,局部真空,⽓⽳、振动、噪声。
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
4.3 齿轮泵、双作⽤叶⽚泵、单作⽤叶⽚泵各有哪些特点。
如何正确判断转向、油腔和进出油⼝。
齿轮泵结构简单、尺⼨⼩、重量轻、价格低、流量压⼒脉动⼤、泄漏⼤。
叶⽚泵流量压⼒脉动⼩、噪声⼩、结构复杂、吸油差、对污染敏感。
单作⽤叶⽚泵可做成变量泵。
叶⽚泵根据叶⽚⽅向判断转向。
根据容积变化判断进出油⼝。
4.4 为什么轴向柱塞泵适⽤于⾼压?柱塞泵配合精度⾼、泄漏⼩、容积效率⾼。
4.5 已知泵的额定压⼒和额定流量,管道压⼒损失忽略不计,图c 中的⽀路上装有节流⼩孔,试说明图⽰各种⼯况下泵出⼝处的⼯作压⼒值。
a) b)c) d) e) FF T,n M题4.5图a) b)油回油箱,出⼝压⼒为0。
c) 节流⼩孔流量ρP A C q d =20出⼝压⼒ 20)(2A C q P d ?=?ρd) 出⼝压⼒A FP =e) 功率关系M TT V q T T q P ??=?=?πω2 出⼝压⼒M V TP ?=π24.6设液压泵转速为950r/min ,排量为V P =168m l /r ,在额定压⼒2.95MPa 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 /min ,额定⼯况下的总效率为0.87,求:1)泵的理论流量q t ; 2)泵的容积效率ηv ; 3)泵的机械效率ηm ;4) 泵在额定⼯况下,所需电机驱动功率P ;5) 驱动泵的转矩T 。
1)理论流量min /6.159/168min /950l r ml r V n q p t =?=?=2) 容积效率94.06.159150===t v q qη 3) 机械效率93.094.087.0===v m ηηη4) 电机功率kW l Mpa q p P 48.887.0min//15095.2/=?=?=η5) 转矩Nm nP P T 3.85602===πω 4.7 某液压马达排量V M =250ml/r ,⼊⼝压⼒为9.8MPa ,出⼝压⼒为0.49Mpa ,总效率η=0.9,容积效率ηV =0.92。
液压与气动系统及维护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1-1 何谓液压传动?液压传动中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答: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的传动方式被称之为液压传动。
电机输入的机械能通过液压泵转换为液压能,通过液压缸又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
1-2 液压传动的两个重要概念是什么?答:一、负载是第一性的,压力是第二性的,压力的大小决定于负载。
二、速度大小决定于输入流量。
1-3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1)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是指能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为液压能的装置,它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
(2)控制调节装置:其作用是用来控制和调节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以保证执行元件和工作机构的工作要求。
(3)执行装置: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在工作介质的推动下输出力和速度(或转矩和转速),输出一定的功率以驱动工作机构做功。
(4)辅助装置:除以上装置外的其它元器件都被称为辅助装置,如油箱、过滤器、蓄能器、冷却器、管件、管接头以及各种信号转换器等。
它们是一些对完成主运动起辅助作用的元件,在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指传动液体,在液压系统中通常使用液压油液作为工作介质。
1-4 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答:优点:(1)与电动机相比,在同等体积下,液压装置能产生出更大的动力,也就是说,在同等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即:它具有大的功率密度或力密度,力密度在这里指工作压力。
(2)液压传动容易做到对速度的无级调节,而且调速范围大,并且对速度的调节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
(3)液压传动工作平稳,换向冲击小,便于实现频繁换向。
(4)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过载保护,能实现自润滑,使用寿命长。
(5)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可以很方便地对液体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并能很容易地和电气、电子控制或气压传动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复杂的运动和操作。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4.1 液压泵完成吸油和排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泵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容积增加吸油,容积减小排油。
4.2 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何危害?如何解决?
一部分的油液困在两轮齿之间的密闭空间,空间减小,油液受积压,发热,空间增大,局部真空,气穴、振动、噪声。
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
4.3 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各有哪些特点。
如何正确判断转向、油腔和进出油口。
齿轮泵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低、流量压力脉动大、泄漏大。
叶片泵流量压力脉动小、噪声小、结构复杂、吸油差、对污染敏感。
单作用叶片泵可做成变量泵。
叶片泵根据叶片方向判断转向。
根据容积变化判断进出油口。
4.4 为什么轴向柱塞泵适用于高压?
柱塞泵配合精度高、泄漏小、容积效率高。
4.5 已知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管道压力损失忽略不计,图c 中的支路上装有节流小孔,试说明图示各种工况下泵出口处的工作压力值。
a) b)
c) d) e) F
F T
,n M
题4.5图
a) b)油回油箱,出口压力为0。
c) 节流小孔流量ρP A C q d ∆⋅⋅=20
出口压力 20
)(2A C q P d ⋅=∆ρ
d) 出口压力A F
P =
e) 功率关系M T
T V q T T q P ⋅⋅=⋅=⋅πω2 出口压力M V T
P ⋅=π2
4.6设液压泵转速为950r/min ,排量为V P =168m l /r ,在额定压力2.95MPa 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 /min ,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0.87,求:
1)
泵的理论流量q t ; 2)
泵的容积效率ηv ; 3)
泵的机械效率ηm ;
4) 泵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电机驱动功率P ;
5) 驱动泵的转矩T 。
1)理论流量min /6.159/168min /950l r ml r V n q p t =⨯=⋅=
2) 容积效率94.06
.159150===t v q q
η 3) 机械效率93.094.087
.0===v m ηηη
4) 电机功率kW l Mpa q p P 48.887.0min//15095.2/=⨯=⋅=η
5) 转矩Nm n
P P T 3.8560
2==
=πω 4.7 某液压马达排量V M =250ml/r ,入口压力为9.8MPa ,出口压力为0.49Mpa ,总效率η=0.9,容积效率ηV =0.92。
当输入流量为0.3×10-3m 3/s 时,试求:
1) 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
2) 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
1)功率关系n T V n p p m m ⋅⋅=⋅⋅⋅-πη2)(21
输出转矩Nm V p p T m
m 5.3622)(21=⋅⋅-=πη
v m ηηη=
2)实际转速min /24.66r V n m v
==
4.8 已知某液压马达的排量为200m l /r ,额定压力为10MPa ,设其总效率η
M =0.70,容积效
率ηMV =0.80,试计算: 1) 它能输出的额定转矩为多少?
2) 当外载荷为150Nm 时的油压为多少?
3) 如果转速为59rpm ,求输入流量?
4) 在上述2) 3)情况下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多大?
1)功率关系n T V n p Mm m ⋅⋅=⋅⋅⋅πη2
输出转矩Nm V p T Mm
m 5.2782=⋅⋅=πη
2)马达压力Mpa V T p Mm
m 38.52=⋅⋅
⋅=ηπ 3)输入流量min /75.14l V n q Mv m =⋅=η
4)输出功率kw n
T P 93.0602=⋅=π
4.9 一液压马达排量为80m l /r ,负载转矩50Nm 时,测得机械效率为0.85,将此马达作泵使用,在工作压力为4.62MPa 时,其扭矩机械损失与上述液压马达工况时相同,求此进泵的机械效率。
马达
85.0=+=L Mm T T T η
Nm T 50=
Nm T L 82.8=∴
泵
输入功率n T V n p t m ⋅⋅=⋅⋅π2
理论转矩Nm V p T m t 85.582/=⋅=π
Mv M Mm ηηη=
机械效率87.0=+=L t t Pm T T η
4.10 图为调速回路,泵排量120m l /r ,转速1000r/min ,容积效率0.95。
溢流阀B 使泵压力限定为7MPa 。
节流阀C 的阀口最大通流面积为0.27cm 2
,通过的流量q=0.65A ρ∆/P 2,ρ=900kg/m 3。
马达D 的排量160m l /r ,容积效率0.95,机械效率0.8,负载转矩61.2Nm ,求马达的转速和从溢流阀流回油箱的流量。
A =5×10-4m 2
R
题4.10图 题4.12图
马达功率关系M Mm M M n T V n p ⋅⋅=⋅⋅⋅πη2
马达入口压力Mpa V T p Mm M 32=⋅⋅=ηπ
节流阀流量min /3.9920l P A C q d =∆⋅⋅=ρ
泵输出流量min /114l V n q Pv P P P =⋅⋅=η
溢流阀流量min /7.14l q q q P =-=∆
马达转速min /6.589r V q n M Mv
=⋅=η
4.11已知液压泵输出油压P B =10MPa ,其机械效率ηBM =0.95,容积效率ηBV =0.9,泵的排量
V B =10m l /r ;马达的排量V M =10m l /r ,马达的机械效率η
Mm =0.95,马达的容积效率ηMv =0.9,液压泵转速为1500rpm ,试求下列各项:
1) 带动该泵的电机所需的功率;
2) 液压泵输出管路中液压功率;
3) 液压马达输出转矩;
4) 液压马达输出功率;
5) 液压马达输出转速。
1) 泵功率关系B B B Bm V n p P ⋅⋅=⋅η
电机功率kW V n p P Bm B B B 63.2/=⋅⋅=η
2) 泵输出功率kW n n P P Bv Bm B 25.2=⋅⋅=
3) 马达功率关系M M Mm M M B n T V n p ⋅⋅=⋅⋅⋅πη2
马达输出转矩Nm V p T Mm M B M 1.152/=⋅⋅=πη
4) 马达输出功率kW P P Mv Mm B M 92.1=⋅⋅=ηη
5) 马达转速rpm V V n n M Mv
Bv B B M 1215=⋅⋅⋅=ηη
4.12图示由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向液压缸供油。
液压缸以v =0.03m/s 的速度推动R=5000N 的负载;又以v =0.006 m/s 的速度推动R 2=12500N 的负载,如何使叶片泵满足液压缸工作要求,画出其工作特性曲线。
Mpa A R p 10/11==
min /9.011l v A q =⋅=
Mpa A R p 25/22==
min /18.022l v A q =⋅=
工作特性曲线的变量直线段通过上述两个点(p 1,q 1)和(p 2,q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