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实验动物学研究的对象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2、根据我国实际,实验动物被分为四级,分别是一级为普通动物、二级为清洁动物、三级为SPF动物、四级为无菌动物(包括悉生动物)。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是SPF 动物,我国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是清洁动物。

3、通常称近交系动物为品系,称封闭群动物为品种。

4、实验动物的年龄通常根据体重来判断。

5、裸鼠除全身无毛外,还有裸体和无胸腺,并随年龄增加皮肤变薄,头颈部皮肤皱褶,发育迟缓等特征。

6、药物筛选实验首选动物为小鼠;过敏实验首选动物为豚鼠;发热研究首选动物为家兔;实验外科学首选动物为犬;人类脊髓灰质炎等病的研究最理想的实验动物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做反射弧分析实验常用实验动物是青蛙。

7、实验动物常用给药途径有经口给药、注射给药等。

二、名词解释

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2.近交系动物:是指至少经过20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其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鼠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3.杂交优势:杂种一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强,寿命较长,容易饲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近交衰退现象的优越性。

4.封闭群动物:不以近交形式进行交配,也不引入任何外来血缘,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从而保持群体的一般遗传特性,又具有杂合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我国制定的标准作如下定义: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5.诱发性动物模型:是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或形态性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三、问答题

1.悉生动物和SPF动物有何区别?

悉生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外仅有经人工有计划接种的已知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这类动物是向无菌动物接种一种或几种已知菌而获得的。

SPF动物是指在屏蔽系统或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体外无质量标准规定的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从存在,但可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实际上是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

SPF动物和悉生动物的区别是:SPF动物体外排除哪些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已知的,悉生动物体外携带哪些微生物是已知的。

2、以常用实验动物家兔为例,简要说明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⒈发热研究及热原试验

家兔的体温变化灵敏,易产生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典型、恒定。因此,常选用家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⒉免疫学研究

家兔常用来制备高效价和特异性强的免疫血清。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种血清,大多数是采用家兔来制备的。

⒊心血管疾病及肺心病的研究

①家兔颈部神经血管和胸腔很适合做急性心血管实验。

②可以复制心血管病和肺心病的动物模型。

③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

⒋生殖生理和胚胎学研究

家兔属刺激性排卵,雄兔的交配动作或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100U可诱发排卵;注射孕酮及某些药物可抑制排卵,排卵数量可以卵巢表面的鲜红色点状、小突来计算,并可准确判断排卵时间,容易取得同期胚胎材料。因此,常用于生殖生理、胚胎学研究和避孕药物的筛选等。

⒌传染病的研究

家兔对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都十分敏感,可建立天花、脑炎、狂犬病、细菌性心膜炎、淋球菌感染、慢性葡萄球菌骨髓炎和肺吸虫、血吸虫、弓形虫等疾病的动物模型,用于

研究人类相应的疾病。

⒍遗传性疾病和生理代失常的研究

如进行软骨发育不全、低淀粉酶血症、维生素A缺乏、遗传性骨质疏松等研究。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研究药物的致畸作用或其他干扰正常生殖过程现象。

⒎眼科学的研究

家兔的眼球大,眼球体积5~6cm3,便于手术操作和观察,是眼科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同时在同一只家兔的左右眼进行疗效观察,可避免动物年龄、性别、产地、品种的个体差异。还常用家兔复制角膜瘢痕模型等。

⒏皮肤反应实验

家兔皮肤对刺激反应敏感,其反应近似于人,常选用家兔皮肤进行毒物对皮肤局部作用的研究;兔耳(特别是兔耳侧)可进行实验性芥子气皮肤损伤和冻伤、烫伤的研究,化妆品对皮肤影响的研究等。

3、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选择遵循哪些原则,并举例说明。

实验动物选择遵循原则:

一、相似性原则

⒈结构、功能及代的相似性:一般来说,实验动物进化层次愈高,其功能、结构愈复杂,反应也愈接近人类。猴、猩猩、狒狒、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是最类似人的实验动物。它们是研究人类脊髓灰质炎、脑炎、痢疾、肝炎、麻疹等传染病的理想动物,也是放射医学、牙科学、生理学、免疫学、营养学的良好动物模型。猕猴生殖生理和人非常相似,是人类生殖课题研究的首选动物。

2.年龄的近似性:选择实验动物时必须了解有关动物的寿命并安排与人的某年龄时期相对应的动物进行实验研究,如犬龄1年相当于人龄15年,犬龄2年相当于人龄24年。

3.群体分布的相似性:以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课题,要选择群体基因型、表型分布与人相似的实验动物。如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筛选时,应考虑人类与实验动物群体在代类型上的差异。通常以封闭群模拟自然群体基因型动物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4.生态或健康状况的近似性:在人的生命过程研究中,寻找与人类生态情况相似的替代模型非常重要。在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营养及环境背景标准化后,其生态和健康状况对实验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现有的GF(无菌动物)、SPF、CL(清洁动物)和CV (普通动物)及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微生态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在选择时应结合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实施条件及经费等作综合考虑,然后做出正

确选择。

5.疾病特点的相似性:许多自发或诱发性疾病模型能局部或全部的反映出与人类相似的疾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疾病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6.操作实感的相似性:为临床操作打基础的动物实验,应选用与临床操作较接近的动物。如模拟人类心脏移植,练习手术操作的动物实验,可选择猪器官作实验材料,因为猪的心脏形态和大小与人很接近;练习胃肠吻合术、脾切除术等可用犬作实验材料。二、差异性原则:各种实验动物在基因型、组织型、代型、易感性等特点上的差别也是实验可比性容。当研究过程中要求以这种差异为指标或特殊条件时,选用不同种系实验动物的某些特殊反应,更适合于不同研究目的的需求。

如家兔颈部的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减压神经是分别存在、独立行走的,而人、猪、犬、猫等减压神经并不单独行走,如果要观察减压神经对心脏的作用,选择家兔更合适;家兔的胸腔结构与其他动物不同,很适合做开胸和心脏实验。

三、易化性原则:尽量选用结构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的动物。如选择两栖类进行神经反射弧试验。利用果蝇寿命短(12d),染色体数目少(2n=8)等特点,成功地进行遗传学研究,并确定了染色体的连锁互换定律。

四、相容或相匹配原则:在设计动物实验时,所选用的动物质量等级要与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实验者的技术、方法及试剂性能等相匹配。如果将经过微生物控制的SPF动物或无菌动物购回后,饲养在普通环境中进行实验,无疑也是对实验动物资源的一种浪费。

五、可获性(或易获得性)原则: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最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的动物是实验研究时必须坚持的原则。如实验大鼠、小鼠是在生物医学领域用量最多,用途最广的实验动物。

六、重复性和均一性原则:重复性和均一性是实验结果可靠、稳定的重要保证。若实验结果不能再现或不稳定,则不能被公认。生物医学实验应选用标准化实验动物,只有选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才能排除因遗传上的不均质引起的个体反应差异,排除动物所携带微生物、寄生虫和潜在疾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并便于在国际上与同类研究进行比较和交流。在标准化实验动物中,近交系Fl代动物、突变系动物均有很好的遗传均质性,个体差异小,而SPF动物则是排除了一切疾病影响的健康动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应杜绝使用随意交配而来的杂种动物和未经任何微生物控制的非标准动物。

4、什么叫动物模型?动物模型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如何评价所建立的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实验材料。

动物模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相似性原则2.重复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适用性和可控性原则5.易行性和经济性原则。

评价所建立的动物模型:

建立疾病动物模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治人类疾病。因此,对疾病动物模型的评估主要取决于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或可比程度。一个理想的疾病动物模型应具有以下特点:

1.能再现所要研究的人类疾病,即动物疾病表现与人类疾病相似。

2.动物可重复产生该疾病,最好能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身上复制该疾病。

3.动物背景资料完整,等级合格,生命周期能满足实验需要.

4.动物要价廉、来源充足、便于运送。

5.尽可能选用小动物。

5、中医药研究中,应用动物模型有何优越性?并简要说明复制中医动物模型应遵循的原则。

中医药研究中,应用动物模型有何优越性:

1.可以替代人体,预测中药毒副作用

2.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较可靠地证实治疗效果

3.可以验证和发展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提供实验科学依据

4.可以缩短研究周期,加快中医发展

复制中医动物模型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辨证论治理论复制动物模型

2.根据脏腑理论复制动物模型

3.根据病因病机理论复制动物模型

4.根据病证结合,选择某些西医病理模型作为中医证的模型

5.根据证的现代病理生理机制复制病理模型

6.根据整体观念复制动物模型

6、动物麻醉有那些方法?动物麻醉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动物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麻醉

局部麻醉:1表面麻醉2区域阻滞麻醉3神经干(丛)阻滞麻醉4局部浸润麻醉5椎管麻醉

动物麻醉的注意事项

1.有些麻醉药物,如乙醚,是挥发性很强的液体,易燃易爆,使用时应远离火源。平时应装在棕色玻璃瓶中,储存阴凉处,不宜放在冰箱中,以免遇电火花而引起爆炸。2.所有麻醉药使用过量均可引起中毒,应特别注意各种麻醉药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准确按体重计算麻醉剂量。由于动物存在个体差异,文献介绍的剂量仅能作参考使用。3.注射时,一般要求缓慢,并随时观察动物的肌力、角膜反射、呼吸频率、夹痛反射射等指标。

4.动物麻醉后,体温下降,要注意保温。

5.万一麻醉过量,应根据不同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如施行人工呼吸,给予醒剂,或注射强心剂、咖啡因、肾上腺素、可拉明,也可静脉注射5%温热葡萄糖溶液。

7、请你谈谈我院动物实验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应采取哪些措施和方法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你对我院动物实验教学方面工作有何建议?

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

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动物抓拿固定 (一)小白鼠(mouse) 右手抓住其尾,放在鼠笼铁纱网上,然后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沿其背向前抓住其颈部,并以左手的小拇指和掌部夹住其尾固定在手上(图3-1)。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mouse固定在金属或木制的固定器上。 (二)大白鼠(rat) 实验者应戴帆布手套,用右手将鼠尾抓住提起,放在粗糙的台面或鼠笼上,抓住鼠尾向后轻拉,左手抓紧两耳和头颈部皮肤,余下三指紧捏鼠背部皮肤,如果rat后肢挣扎厉害,可将鼠尾放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夹住,将整个鼠固定在左手中,右手进行操作(图3-2)。若进行手术或解剖,则应事先麻醉或处死,然后用棉线活结缚四肢,用棉线固定门齿,背卧位固定在大鼠固定板上。需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其固定在大鼠固定盒里,将鼠尾留在外面供实验操作。 (三)豚鼠(cavy) Cavy具有胆小易惊的特性,因此抓取时要求快、稳、准。一般方法是:以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两前肢及头部,使整个颈胸部皆在手掌中(不要抓得太紧以免窒息),左手抓住两后肢,使腹部向上,而后进行操作(图3-3)。 (四)蛙或蟾蜍(frog or toad) 捉拿方法宜用左手将动物背部贴紧手掌固定,以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压住其左腹侧和后肢,拇指和食指分别压住左,右前肢,右手进行操作(图3-4)。 在捉拿toad时,注意勿挤压其两侧耳部突起之毒腺,以免毒液射到眼中。 实验如需长时间观察,可破坏其脑和脊髓以后放在蛙板上固定进行操作。 (五)家兔(rabbit) 用右手抓住其颈背部皮毛,轻提动物,再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家兔的体重主要落在左手掌心,然后按实验要求固定(图3-5)。作兔耳血管注射或取血时,可用兔盒固定。作各种手术时,可将家兔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固定方法常采用仰卧位固定,四肢用粗棉线固定,头用兔头固定夹固定或用棉线钩住家兔门齿再固定在兔台头端铁柱上。 (六)狗(dog)

轻武器基本常识之:双头弹

典型的双头弹结构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军用枪弹每发只有一个弹头,但确实有少数国家专门研制过双头甚至是多头枪弹。这种特殊的多头弹究竟与普通枪弹有何不同? 弹头要想准确命中目标与很多因素有关,即使射手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瞄准,但震动也会使连发射击时后续弹头偏离预期的瞄准基线。因此,有人想到如果能在一次射击中同时射出多个弹头,就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最终研制出双头或多弹头的枪弹。典型的双头枪弹也是由弹头、弹壳、发射药和底火组成,与普通弹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弹头,除数量是两个外,每个都要比普通弹头更短更轻一些,头一发弹头底部一般都带底窝,以便后一发弹头插入其中。为了获得较好的散布,两个弹头一般不会完全同轴装配,有的为了使两个弹头出枪口后能尽快分开,还在前后弹头间隙内装上发射药。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研究的“齐射”系统就是“一次射击、多发弹头”这一思想的体现,在这一计划中,美国先后研制出5.56mm、.30-06和.308多种口径的双头弹,其中正式定型的是M198双头弹,这种枪弹由温彻斯特公司研制,装有两个各重5.2克的弹头,其头部形状与普通的7.62毫米NATO弹相同,但长度稍短,其中后一发弹头为平底,尖端插入前一弹头的底凹内。装配时两发弹头间有4.5°偏角,以便发射后形成适当的散布。前一发弹头初速约为853米/秒,后一发则为792米/秒。这种枪弹在137米内杀伤概率比普通弹要提高25%至100%,但超过这一距离性能很快就会下降,同时这种枪弹主要供 近距离单发发射使用,连发时效果不好。 美国研制的几种.50口径多弹头齐射枪弹,右下角为内装的分弹头

美国温彻斯特公司生产的M198双头枪弹剖视面 双头弹具有比普通弹命中率高的优点,这也是很多国家研制它的初衷,我国也在5.8mm步枪弹上进行了试验。不过这类枪弹也有结构复杂、装配困难、弹头初速变化大、远距离精度威力差等致命缺点,所以除美、俄等国曾少量生产和装备过外,多数型号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而且随着小口径自动武器的发展,双头弹的优势呈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所以目前美、俄等国已停止了相关研究工作。

实验动物学重点题库

复习题 1、简述动物实验中3R原则内容及其意义。 Replacement 替代1.尽量使动物一体多用2、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3、尽量使用高质量动物4、使用恰当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学方法 Reduction 减少1、用有生命的物体代替动物进行研究2、用数理化方法模拟动物进行研究Refinement 优化1、改善实验设施条件,提高动物实验质量2、改善控制技术,减少对机体的干扰 3R研究的意义 1、作为提升突破技术壁垒能力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标尺”,在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3、体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 2、简述免疫缺陷动物的概念以及生物学特性(主要是裸鼠和联合免疫缺陷鼠)。 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一、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1、裸小鼠(nude mice):1)被毛生长异常,呈裸体外表。2)无胸腺,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胸腺上皮,不能使T-cell正常分化,导致细胞免疫力低下。幼龄鼠有残存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3)B细胞功能正常,NK细胞活力增强。4)繁育能力差,乳腺发育缺损,以雄性纯合子与雌性杂合子繁育。5)T细胞缺陷可通过移植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或正常胸腺上皮得到校正。2、裸大鼠(nude rat):基因符号为rnu,一般特征似裸小鼠。1)发育迟缓,体重为正常大鼠的70%。2)裸大鼠较裸小鼠对多种传染病更敏感。3)比裸小鼠更强壮、寿命更长。4)体型较大,对大范围的外科手术方法较有利。二、联合免疫缺陷动物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 mice):突变基因scid位于16号染色体。1)该突变基因造成编码Ig重链和TCR的基因重排异常,抑制B-cell和T-cell前体的正常分化。2)C.B-17Icr为携带来自C57BL/ka小鼠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1b等位基因的 BALB/cAnIcr的同源近交系。3)纯合子血清中无免疫球蛋白,淋巴结、胸腺变小,缺乏体液、细胞免疫功能。饲养于SPF环境中。4)通过移植人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可使SCID 小鼠具有人类部分免疫系统,称为SCID-hu小鼠。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用小鼠做实验的基本知识

用小鼠做实验的基本知识 1.实验动物环境可分为: 外环境。是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以外的周边环境。如气候或其他自然因素、邻近的民居或厂矿单位、交通和水电资源等。 内环境。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内部的环境。内环境又细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前者是指实验动物的饲养间或实验间的整体环境状况;后者是指在动物笼具内,包围着每个动物个体的环境状况,如,温、湿度,气流速度,氨及其他气体的浓度,光照,噪音等等。实验动物环境条件,对动物的健康和质量,以及对动物实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高等级的实验动物,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和恒定。因而,对环境条件人工控制程度越高,并符合标准化的要求,生活这样环境中的动物,就越具有质量上的保证,一致性的程度就越高,动物实验结果就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也使同类型的实验数据具有可比较的意义。 影响实验动物环境的因素及其控制: 气候因素。包括有温度、湿度、气流和风速等。在普通级动物的开放式环境中,主要是自然因素在起作用,仅可通过动物房舍的建筑座向和结构、动物放置的位置和空间密度等方面来作有限的调控。在隔离系统或屏障、亚屏障系统中的动物,主要是通过各种设备,对上述的因素予以人工控制。在国家制定的实验动物标准中,对各质量等级动物的环境气候因素控制,都有明确的要求。 理化因素。包括有光照、噪音、粉尘、有害气体、杀虫剂和消毒剂等。这些因素可影响动物各生理系统的功能及生殖机能,需要严格控制,并实施经常性的监测。普通级动物要在适当的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此予以监控;尤其是清洁级以上等级的动物,应通过实验动物设施内的各种设备,按国家颁布的各个等级标准,严格予以控制。 生物因素。是指实验动物饲育环境中,特别是动物个体周边的生物状况。包括有动物的社群状况、饲养密度、空气中微生物的状况等。例如,在实验动物中许多种类,都有能自然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群体的特性。对动物进行小群组合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不同种之间或同种的个体之间,都应有间隔或适合的距离。对实验动物设施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明确的要求,动物等级越高要求越为严格。国家标准规定,亚屏障系统设施内空气落下的菌数少于或等于12.2个/皿时,屏障系统2.45个/皿时,隔离系统0.49个/皿时。 2.对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条件,国家有标准化的规定,检测项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六速度、梯度压差、空气洁净度、空气落菌数、氨浓度、噪声、照度和换气量等。 环境检测的项目 空气洁净度的指标包括有:空气落菌数,是检测空气生物洁净度的指标,用血琼脂培养基,置于被检房舍的空间,暴露30分钟后,计算培养基上的落菌数;尘埃粒子测定,是空气洁净级别的指标,10-20平米的房间布点3-5个,用专用仪器测定,数据作统计分析。 此外还有下列七项指标的测定:温度、湿度测定,包括日温差、温湿度的均匀性等;气流速度测定,使动物处在合理的风速区域;换气次数,测定送风口或出风口的风速,然后参照风口面积和房间容积计算;静压差测定,用压差计测定设施内各区域的压差,分析设施内气流走向的合理性;噪声测定,用噪声计,选离墙壁1米,距地面1.2-1.5米的测点测定;照度测定,常用仪器是照度计,采用多测点测定,检测光照的均匀性;氨浓度测定,该检测项目通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动物的卵》公开课教案附实验观察记录单

动物的卵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卵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动物。 3、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2、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推测,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寻找证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行。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1、电脑课件:各种各样动物的繁殖活动图片、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鸡蛋的知识及小鸡的孵化过程影片、青蛙卵的发育繁殖过程影片。 2、学生收集关于动物卵的知识的资料。 3、教师为每组准备鹅蛋、鸭蛋、乌鸡蛋、鹌鹑蛋各1枚,2枚生鸡蛋、半个熟鸡蛋,小盘子一个,放大镜一个. 五、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质疑引入 师:春天到了,植物们忙着发芽生长,刚过夏天就开始孕育果实、种子,繁殖后代。动物们也不甘落后,同学们看!它们在做什么?(电脑课件:动物繁殖图片) 对了,这些小动物们都在为繁殖他们的后代而努力, 你知道动物用什么方式繁殖后代吗?(胎生、卵生) 哪些动物是用蛋(卵)生吗?(归类) 师:科学家把动物的蛋叫做卵。(科学家把我们平时说的‘蛋’叫做卵,学生怎么说你都可以接话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物的卵。 板书: 动物的卵 (二)观察探究、探索真相。 1、观察动物的卵: (1)出示脑课件: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一起来看看,卵是什么样的 师: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后汇报观察结果:1、都是圆形的;2、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3、颜色不同……) 问:这些卵有哪些不同呢?(此句为环节转换) 你能猜到是什么原因造成卵的差别这么大呢?(动物种类不同)

实验动物学重点整理

实验动物学重点整理 1大小鼠年龄、体重、寿命的比较数据? 成年动物的年龄、体重和寿命比较 小鼠大鼠 成年日龄(天)65-90 85-110 成年体重(克)20-28 200-280 平均寿命(年)1-2 2-3 2动物实验的对照类型? (一)空白对照: 不给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观察动物自发变化的规律。家兔白细胞数每天上下午有周期性的生物钟变化。 (二)实验对照: 采用与实验组相同操作条件下对照,如给药实验中的溶媒(Nacl),手术,注射以及观察时的抚摩等都可以对动物发生影响。有人报告,针刺犬的人中穴对休克、心脏血液动力学有改变,但采用空白对照(不针刺)不够,应该设有针刺其它部位或穴部的实验对照。 (三)有效(标准)对照: 常用于药物研究。对一新药疗效可用一已知有效药或能引起标准反应药物做对照,可考核实验方法可靠性,又可通过比较,了解新药疗效和特点(普鲁卡因---对皮肤黏膜穿透力弱,用纳塞卡因---穿透力强,作用快、持久)。(四)配对对照: 同一个体不同眼睛比较对照期和实验期差异(左眼试验,右眼对照);同一种动物后代分成左右两部分进行对照和实验以比较差异,此法可大大减少抽样误差。实验中可用同卵双胎或同窝动物。 (五)组间对照: 将实验对象分成两组或几组比较其差异。这种对照个体差异和抽样误差比较大,可用交叉对照方法以减少误差。观察某药物疗效可用两组犬先分别做一次实验和对照,再相互交换,以原实验组做对照组,原对照组做实验组重复第一次实验,观察疗效或影响,切记检查指标和条件要等同。 (六)历史对照与正常值对照: 此种对照要慎重,similar background ---条件、背景、指标和技术方法相同才进行对比,否则得出不恰当的甚至错误结论。 3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制备过程? 转基因动物: 用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将确定外源基因通过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导入动物染色体,其基因组内稳定整合导入外源基因,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使其获得人类需要新功能。 技术程序:

实验动物学重点

实验动物学重点

1.实验动物学绪论 2.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3.常用实验动物 4.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 5.实验动物环境和设施 6.基因工程动物 7.“3Rs”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8.怎样才能作好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学绪论 实验动物学:以生物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医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发展而形成的一门覆盖 面极广的边缘学科。 实验动物学包括: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清楚、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用于科学实验、教学、检定及 药品、生物制品生产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实验动物、家畜、野生动物、伴侣动物 概况:实验动物科学内容: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 1988年,国家科委发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96年10月,《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出台,于2005年1月1日实施 实验动物伦理:是人与实验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尊重实验动物的价值和权利。 实验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的一种康乐状态。在此状态下,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而痛苦被减至最小。 五项基本福利:一,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 二,提供适当的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

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 三,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 四,保证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安乐死),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五,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 动物实验需要考虑实验动物伦理的几个环节:实验目的确定和必要性评估、实验设计遵循3Rs原则、实验操作过程避免或减轻动物疼痛及恐惧、日常饲养及护理、安乐死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Include: Clinical trial、Preclinical research AAALAC认证(国际实验动物管理评估和认证协会)实验动物学发展趋势:基因修饰技术运用; 实验动物福利与“3Rs”原则; 实验动物商品化及SPF动物广泛应用; 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建立。 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简史:1909年,Prof. Little 采用近交方法 培育出首个近交系小鼠DBA 1943年,美国Dr. Reynier研制出第一台金属隔离器,饲养无菌 大鼠 1948年,美国成立实验动物管理小组,后又成立实验动物科 学学会(AALAS) 1966年,美国国会批准《实验动物福利法案》 1982年,第一例转基因小鼠问世 实验动物学、比较医学等专业的设立及建立相应培训制度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概况:1918年,原北平中央防疫处开 3

轻武器训练方法

轻武器射击训练的任务、内容有哪些 轻武器射击训练的任务、内容有哪些? 一、武器射击训练的任务射击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射手手中的武器在战斗中能充分地发挥其战术、技术性能,圆满地完成战斗任务。因此,轻武器射击训练的任务主要有: (一)使战士熟悉手中武器的性能、构造和使用保养方法,掌握在各种条件下对各种目标准确迅速射击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学会本班(本分队)其他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 (二)使班长熟练掌握本班武器的射击技能并善于在战斗中指挥射击。 (三)使分队干部熟练掌握自己手中武器和本分队武器的射击技能,了解本分队各种武器的战斗性能和战术运用原则,并善于在战斗中正确地组织火力和实施射击指挥。 二、轻武器射击训练的内容根据上述任务,射击训练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一)武器常识 1.武器的战斗性能 2.各部主要机件的名称和用途 3.分解结合 4.子弹(火箭弹)的构造、种类和用途 5.武器的保养和排除故障 (二)射击学理 1.发射与后坐 2.弹道形状及其实用意义 3.选定表尺(瞄准镜)分划和瞄准点 4.外界条件对射击的影响及其修正在此基础上,分队干部还应学习以下内容: 1.射弹散布 2.命中概率 3.射击效果 (三)战场观察与测量距离 1.观察与指示目标的方法 2.目测距离和利用就便器材测量距离的方法 (四)射击动作与方法 1.各种武器的验枪和射击准备动作 2.各种武器采取各种姿势有、无依托据枪、瞄准、击发的动作,各种条件下对各种目标的射击方法 3.行进间射击、抵近射击、乘车射击和穿戴防毒器材时的射击动作(五)射击规则及实弹射击 1.射击规则 2.射击场的组织及安全规定 3.实弹射击的条件 4.实弹射击的组织实施方法

生物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生物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作业3-2:“国培”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提交日期: ,,,?年,月10日学生物年七教材人教版课生物与环境组科级版本题成的生态系统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 朱然俊网络班级台山市初中生物,班学员朱然俊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主要是通过图片观察,获取信息,将日常知识片段整理,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 形成生物学的系统知识露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问题情境,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有关生态系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 统的概念,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题有效教学, 课堂主要以启发式的提问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形成新概念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 无效提问的次数,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示范性的实验操作没有出现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 平操作行为, 通过板书示范食物链的书写 生态系统的概念解析,训练题型多样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 训练题, 没有出现分层的训练题 概念出现后,及时检测,测评学生概念是否当堂掌握。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通过“动物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一问题,来检测学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进行反馈检测学生确实掌握了这一

概念 通过图片和实例分析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 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本课的推进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很扎实,学生的学补充视点: 习注意力一直很强,一般常态课很难达到 课堂时间布局不太合理,分析概念的时间略多,课堂小结 没有进行。学生回答问题,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回答时, 不停的被教师打断,不利于学生的问题暴露教学改进建议:

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

军事理论考试论文 —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 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 班级:111214班 学号:111214109 姓名:张胜源

引言: 在军事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轻武器作为单兵携带使用的主要战斗武器,仍然是现代和未来战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战武器,是武器家族的重要成员,有着其他类型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作战手段和战争形态如何变化,士兵总是战争的主体,人是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与人结合最紧密的轻武器,能够充分发挥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变战争的动态。 一、轻武器常识 轻武器通常是指枪械及其他由单兵或战斗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又称“轻兵器”。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是步兵分队在近战歼敌的主要武器,手枪是近距离歼敌的自卫武器。 轻武器主要装备对象是步兵,也广泛装备于其他军种和兵种。轻武器的主要作战用途是杀伤有生力量,毁伤轻型装甲车辆,破坏其他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轻武器主要包括枪械和手榴弹、枪榴弹、榴弹发射器、火箭发射器和无坐力发射器,此外还有轻型燃烧武器和单兵导弹等。轻武器的主体是枪械。轻武器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特别使用于近战,是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武器。 二、轻武器的特点 轻武器的主要特点是:1、重量轻,体积小,能单独使用,可由单兵或战斗小组携行;2、使用方便,开火迅速,火力猛烈;3、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作战;4、品种多,可以按任务要求进行特殊的装备;5、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适于大量生产,大量装备。 三、轻武器的战斗性能 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均称为自动步枪,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射手没扣动一次扳机只能射出一发子弹,后者只要射手扣住扳机不放,就可连续射击。 射击方法:半自动步枪实施单发射,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班用机枪主要实施短点射,还可实施长点射,必要时,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可实施单发射,班用机枪可事实连续发射。 战斗射速每分钟:半自动步枪35-40发;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单发射40发,点发射90-110发;班用机枪点射150发,连续发射300发子弹后,应冷却枪管;手枪速射30发。 四、我国轻兵器的发展简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是及其的落后,轻武器基本是在历次的战争中缴获的,其中还有相当多的枪械是在战争年代用土法制作的,当时解放军使用的枪械品种繁多,武器破损很多。 从1950年到1955年,中国从苏联进口和接受枪械,在进口的同时也在仿制。1953年,我国开始正式的仿制苏制武器装备,其中轻武器占了大多数,53式7.62毫米步骑枪是当时我军的主要装备。 1955年,中国又从苏联引进了新的轻武器设计方案和样枪,这些枪械仿制成功列装部队以后,步兵班的枪械型号统一,枪弹口径也改为一种,极大的方便了后勤补给和战场作战。这也是我国轻武器装备在建国后的第二次换装,于此同

实验动物学 重点

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融合了生物学、医学与畜牧兽医学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特点:A.综合性学科B.应用性强C. 发展迅速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经人工培育或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学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特点:人工饲育、微生物控制、遗传背景清楚、应用要求、质量标准 实验用动物Animals for Research指所有用于动物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区别:实验用动物是指所有用于动物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甚至观赏动物等。而实验动物是为研究的需要而培育的标准化的动物。确定是否是实验动物,要经过一系列检测,如微生物和遗传基因等,并要求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实验动物遗传控制程度分类 远交(封闭)群动物(Outbreed stock, Close colony) 基因突变动物(mutant stock) 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 嵌合体(Chimera) 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s) 同源近交系(Cogenic inbred strains) 分离近交系(Segregating inbred strain) 杂交群动物(Hybrids) 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 悉生动物(Gnotophoric animal) SPF动物(Specific pathogen-free) 清洁动物(Clean animal)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根据对饲养环境控制分类 Isolation system(隔离系统)animal; Barrier system(屏障系统)animal; Semi-barrier system (半屏障系统)animal; Open system(开放系统)animal. AEIR 动物(Animal)设备(Equipment)信息(Information)试剂(Reagent) 近代实验动物学发展特点 1实验动物生产技术逐步完善 2实验动物品种增加 3有关实验动物的法规日趋完善 4充分利用现有动物资源 5开展实验动物附属设施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研究 6转基因(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 7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监测方法的研究 实验动物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遗传学(Laboratory Animal Genetics)是应用遗传调控原理, 控制实验动物的遗传特征,培育新的实验动物品系和多种实验动物模型, 以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的目的.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是研究实验动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的种类、特性及其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影响 实验动物生态学(Laboratory Animal Ecology)是研究实验动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对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有利的环境条件; 实际上主要研究气候因素, 理化因素, 生物因素, 栖居环境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实验动物营养学(Laboratory Animal Nutrition)是研究饲料与实验动物机体生长、发育、繁殖、健康及实验结果关系的分支学科. 实验动物医学(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分支学科.

动植物观察记录

蒜生长的观察记录 2014年10月20日 今天妈妈在菜市场买了一塑料袋大蒜。我想:这么多,反正好长时间才能吃完,为什么不拿一瓣大蒜去做发芽实验呢?于是,我拿了挑了一瓣大小中等、健康的大蒜,放在平地碗中,杯子里适当加了一些清水,放在餐厅的桌子上,开始观察。 2014年10月26日 下午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大蒜有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发现泡大蒜的清水变得浑浊了,有点泛黄泛黄的,还有些刺鼻的大蒜味。 清水变浑浊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便上网查资料,资料上讲:清水之所以那么浑浊,是因为大蒜在清水里泡了一整天,清水把大蒜的味道和颜色吸收了,大蒜的外皮和底部有些物质溶进水中,所以清水才会那么浑浊不清。并且不需要换新水,这种浑浊的水的营养价值很高,这样的话,蒜苗才能更快的成长。 大蒜在水中贪婪地吸收着水分,像一个花苞一样,总觉得比原来胖了一些。 2014年11月1日

早晨起来,路过餐厅时,眼前的景象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大蒜终于发芽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小芽从大蒜的尖上冒出来,一两个绿中透黄。 但是,我发大蒜下没有长根!一般的植物都是先长根后发芽,而大蒜为什么这么“另类”呢?原来,大蒜芽很长的时候,根还是很短,这时的营养靠块茎自身胚芽供给。 啊!大蒜多么“与众不同”,神奇啊! 2014年11月6日 不经意之间发现小蒜苗长得真快呀!呀!眨眼工夫,就窜了那么高,用尺子量了一下最高的4厘米,蒜苗尖微微泛着黄色,这时突然发现,大蒜下冒出了根!大蒜根为弦线状须根,黄白色、无根毛,根长0.5-1厘米不等,这些根就像柔滑的丝带,装饰着成长的蒜苗显得大蒜可爱又生动。 我很奇怪,为什么大蒜生长得这么快?原来,大蒜每年6月收获,在炎热的夏季进行休眠,到了潮湿而温暖的气候,就会从休眠中醒来,发芽生长,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周期。这是蒜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长习性。 2014年11月11日 一早起床,我看见大蒜最长的有14厘米了,而且有一两个蒜苗长出了两三个叶子了。

实验动物学重点汇总

一、实验动物、近交系动物、转基因动物、屏障环境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包括四个基本内涵: 1.遗传背景明确(近交系、封闭群、杂交群) 2.对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施控制(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3.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人工培育而成的动物 4.应用范围明确 近交系(Inbred Strain)是指至少连续经过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近交系动物的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应大于99%。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1.基因纯合性和同基因性 2.各品系均具有独特的特性 3.研究结果的一致性 4.可作为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5.具有标准实验材料特性 6. 遗传背景清楚 通过实验手段将新的遗传物质(外源性的基因片段)导入到动物的胚细胞中,并能稳定的遗传,由此获得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载体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精子载体法、电转移法、基因直接导入法等。 屏障环境:与外界隔离,是饲养清洁级动物和SPF级动物的设施。进入实验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须经过滤净化处理,其洁净度相对于10000级,进入屏障内的人、动物和物品如饲料、水、垫料

及实验用品等均需有严格的微生物控制。 二、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分类 实验动物设施是指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施的总和。一个设施可以大到动物中心或生产繁殖机构,小至某一实验动物室。总体的原则是提供实验动物最适宜的环境,保障实验动物的质量和为动物实验的准确性提供可靠保障。 (一)、按其功能分类 1.动物生产设施(Animal Production Facility)指用于实验动物的饲育繁殖、生产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2.动物实验设施(Animal Experimental Facility)指用于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药品生产、检定等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饲育、试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3.特殊动物实验设施(Special Animal Experimental Facility)指用于感染、毒理动物实验、病原微生物和细胞培养、重组DNA、转基因动物实验、克隆和胚胎干细胞、细胞实验和应用特殊化学物质等进行实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包括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二)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1.普通环境(Open System) 直接与外界大气相通,是饲养普通级实验动物的场所。饲料、饮水要符合卫生要求,垫料要消毒,饲养室内要有防鼠、防昆虫等措施。 2.屏障环境(Barrier System) 与外界隔离,是饲养清洁级动物和SPF级动物的设施。进入实验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须经过滤净化处理,其洁净度相对于10000级,进入屏障内的人、动物和物品如饲料、水、垫料及实验用品等均需有严格的微生物控制。 3.隔离环境(Isolation System) 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的环境内。工作人员通过隔离器上组装的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不直接接触动

轻武器射击教案

第七章轻武器射击 教学目的:了解轻武器的战斗性能和基本射击理论。 教学重点:了解56 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和81 式自动步枪的战斗性能和常识。 教学难点:基本的射击理论。 教学过程:通过案例、视频小片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轻武器的基本含义,通过比较记 忆,使学生对56 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81 式自动步枪的参数和性能加以了解。利用图片 将子弹的各部分名称和用途加以区分,利用视频使学生了解简易射击原理。 引子:同学们对武器了解多少呢?男同学可能更感兴趣一些,武器按其发展历程 可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所谓冷兵器就是我们熟知的刀枪剑戟、斧曵钩叉,热兵器是在 火药发明后开启了热兵器时代。按军事需求与性能武器可分为轻重武器。 轻武器,亦称轻兵器。英文术语Small arms , 通常指由单兵或班( 组) 携行战斗的武器 的统称。它包括各种枪械,单兵地面杀伤武器、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和单兵防空导弹等。其 基本作战用途是近距离内杀伤活动目标,毁伤轻型装甲目标、低空飞行目标,破坏敌方设 施和军事器材。 Small arms 的主体是枪械,一个国家的枪械(尤其是步枪)发展水平,可以看作其轻 武器发展水平的标志。 重武器:分五种类; 1. 重机枪类; 2. 坦克类;3. 火箭类。4. 火炮类;5. 大口径狙击步枪类。 延伸知识——轻武器的主要特点是: 1、重量轻,体积小,多数能单独使用,可由单兵或战斗小组携行; 2、使用方便,开火迅速,火力猛烈; 3、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作战,人能达到的地方轻武器就能达到,特 别适应于敌后斗争使用; 4、品种齐全,可以按任务要求进行装备,杀伤人员,击毁装甲,防卫低空,纵火焚烧, 施放烟幕、毒气等均可使用轻武器; 5、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适于大量生产,大量装备。 课外知识:枪的发展简史 同学们你们知道枪的起源是在哪里吗?咱们经常说的“洋枪洋炮”,是不是大家就认为 枪起源于国外或者说是西方国家呢?实则不然,火器的产生源于至迟9 世纪初中国发明的火药。1259 年中国制成的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身管射击 火器。欧洲枪械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过程:14 世纪出现火门枪,15 世纪出现火绳枪,16 世纪出现燧石枪( 又称燧发枪),19 世纪初出现击发枪,19 世纪中叶出现金属弹壳定装弹后 装击针枪,19 世纪下半叶出现弹仓枪,19 世纪末出现自动枪械。在这长达600 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枪械本身由前装到后装,由滑膛到线膛,由非自动到自动,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19 世纪中叶以前,枪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点火方法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19 世纪末开始在提高射速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枪械的品种由少到多,重量逐渐减轻,口径由大到小,射程由近及远,射速也逐渐提高,才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 第一节武器常识 一、战斗性能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表

鄞州区学府实验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主题好玩的汽车观察者胡丹丹班级小一班童宇航 姓名焦焦、 性别男年龄 4 时间2010-10 乐乐 今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组织幼儿玩区域活动,孩子们都来到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有的玩娃娃家、有的玩数学屋、有的玩巧手坊、还有的 玩玩具和建构区。让我发现与往常不一样的是有的孩子拿着汽车玩具来 到了建构区,出于好奇,想看看他们究竟会怎么玩这个汽车,所以也没 背景有阻拦。我看到他们把积木玩具搭成了滑滑梯,童宇航真拿着两辆不一 分析样的汽车在开呢。在他一旁真玩积木的乐乐也想玩开汽车,便和童宇航·商量能否给个她玩玩,童宇航说:“哪里还有汽车的,你拿来和我一起 情景玩。”乐乐真的去拿来了一辆汽车,他们真拿着汽车比赛。 描述他们比了一次又一次,在比赛时由童宇航说:预备——开始,可由于滑板太窄,汽车老掉下来,玩了一会乐乐就不高兴玩了,便走了。这 时在一旁一直看他们玩的焦焦便走来说:“童宇航我们一起玩吧。”童宇 航说好。童宇航用高的木头在脚,而焦焦用了矮的木头做脚,每一次焦 焦都输给了童宇航。 在游戏中幼儿只是为玩而玩,他们有权利选择在游戏中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等等,他们是游戏的主人。幼儿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满足 分析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行为,注重的是游戏的过程体验,·而对游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在乎,他们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停止; 行动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也是有差异的。·由于对幼儿游戏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成人对幼儿游戏时,往往会以 思考自己的制定标准去看待不同的幼儿,对他们游戏的不同水平缺乏真正的·了解,出现几种类型的“重轻失调”现象,即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轻情 反思感及社会性的发展;重游戏的预成结果,轻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重游戏的逼真性,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的发挥;重直接的语言指导,轻 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探索;重游戏的结果,轻游戏的过程体验;重游戏

实验动物学完整重点

第一章 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特指的是人工培育,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教学、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2. 3.实验动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它包括实验动物的 ?遗传学控制标准 ?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 ?设施环境控制标准 ?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意义在于用符合标准的实验动物,在标准化饲养、实验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4.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 AEIR Animal 实验动物 Equipment 仪器设备 Information 信息 Reagent 试剂

5.什么是动物福利?(选择,判断)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6.“3R”原则: Replacement 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Reduction 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Refinement 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第二章 1.近交系(inbred strain)是指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配(brother-Sister inbreeding)20代以上而培育成的动物。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1)基因的纯合性(近交系动物的每个个体) (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一个近交系动物的所有个体) (3)遗传组成的独特性(不同近交系比较) (4)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不同近交系比较) (5)遗传的稳定性(所有近交系) (6)表现型的一致性(同一近交系个体间) (7)背景资料的可查性 (8)国际分布的广泛性(定义+特点=简答,分开是小题) 2.封闭群(closed colony)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群体。 3.杂交群动物 由两种不同的近交系杂交所繁殖的第一代杂交动物称为杂交群(Hybrid),又称为系统杂交动物,或“F1”代。 杂交群动物的双亲来自两个不相关的近交系,它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各个个体的基因型相同,是其父母基因型的组合。 (2)表型一致,对试验反应均一。 (3具有杂交优势,生活力和抗病力比近交系强。 (4)具备双亲的生物学特性。 (5)由于基因互作,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性状。

轻武器装备常识论文(2)

轻武器装备常识论文 海湾战争和一系列局部战争的经验告许我们,地面战争依然是未来战争的焦点之一,各种高技术兵器的使用只能使敌人战斗能力丧失,军心动摇,而要彻底打垮敌人,最后还要步兵去完成。海湾战争以后,各国在加紧对高技术兵器研究的同时,加速了步兵现代轻武器的研制和装备。近年来,我国始终针对21世纪的军事需求积极探索,研究跨世纪的新概念轻武器,特别是士兵系统中的武器子系统,更是推波助澜,力求使武器的作战效能得以大幅度提高。在此系统中,轻武器弹药作为武器子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始终站在系统研制的前沿。 点杀伤枪弹不断改进,面杀伤弹药推陈出新,非致命弹药不断涌现,而随着实战机会的减少,士兵训练费用不断提高,训练弹的研制在我国也会逐步提到研究日程上来。下面就21世纪我国轻武器弹药的发展需求作一展望。 一、面杀伤弹药是轻武器弹药研究与装备的潮流 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但提出了对霰弹枪的需求,而且对霰弹枪和霰弹也展开了研制,如俄罗斯、美国、英国、南非等。霰弹和霰弹枪的进一步发展,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近距离内的命中概率,以较大的杀伤半径来杀伤近距离的有生目标。南非研制成功了无托型泵动霰弹枪。美海军陆战队对霰弹枪一直情有独钟。Neostead泵动式霰弹枪研制者之一的HeynsStead指出,霰弹枪变革的真正选择应是生产不同的、更有效的霰弹枪弹药,包括常规杀伤弹、鹿弹、低致命弹以及燃烧弹等。 霰弹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几种弹的相容性技术,其次就是提高霰弹在50m以外乃至100m的杀伤能力和命中概率。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部队点面杀伤武器列装的时间可能更晚一些,因而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延续下去。 二、新型低致命轻武器弹药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领域 冷战结束后,非战争行动已逐渐成为各国军警研究的一大热点,由于非战争行动的独特作战样式、作战目的和行动方法,传统的致命武器越来越难以满足这一行动的需要,从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研究非致命性武器(或称低致命性武器),其中美国走在这项研究的最前面。经过调查研究,美军推出了“非致命性武器计划”,目的是设计一系列武器弹药,主要用于非战争行动中,阻止或驱散特定的目标,同时又把人员的杀伤和财产的破坏降低至最低程度,避免事态扩大和冲突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