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1篇第18讲常见的酸和碱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中酸和碱试题及答案

初中酸和碱试题及答案

初中酸和碱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硝酸答案:A2.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的物质是:A. 盐和水B. 盐和二氧化碳C. 盐和氧气D. 水和氧气答案:A3. 以下物质中,不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是:A. 碳酸钙B. 氢氧化钠C. 铜D. 碳酸钠答案:C4. 酸的通性包括:A.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C.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 所有以上答案:D5. 碱的通性包括:A.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柠檬酸答案:C7.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A. 氢氧化钾B. 氢氧化钠C. 氢氧化铝D. 氢氧化铜答案:B8. 以下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盐酸B. 硫酸C. 硝酸D. 氢氧化钠答案:D9. 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硫酸D. 氢氧化钙答案:C10. 以下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是:A. 铝B. 氢氧化铝C. 锌D. 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碱反应生成________。

答案:盐和水2. 碱的化学性质包括: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_。

答案:盐和水3.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指酸中的_______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氢离子4.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

答案:中性盐5. 弱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

答案:弱酸性或弱碱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一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答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指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例如,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2O)。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为比较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 B.Z>Y>X C.X>Y、Z>Y D.Y>X、Y>Z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 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 l2,HClC.NaOH,Na2SO4,FeC l3,BaC l2D.NaCl,AgNO3,NaNO3,HCl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A.只有银B.只有银和铁C.可能含有锌D.一定有银、铁、锌4.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5.68g C.6.5g D.7.09g5.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6.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7.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气泡,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0.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1.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观察不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D、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A。

2.下列物质水溶液遇石蕊呈蓝色的是()A.氯化铵B.醋酸C.纯碱D.食盐解:能使石蕊呈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

A.氯化铵溶液呈酸性,故错误;B.醋酸呈酸性,故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溶液呈碱性,故正确;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溶液呈中性,故错误;故选:C。

3.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以上答案都不对解: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则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中性,石蕊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

故选:C。

4.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按照顺序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A.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石蕊溶液C.氯化钠溶液;硫酸钾溶液;硫酸钠溶液D.石灰水;稀硫酸;氯化钠溶液解: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D.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H+
19.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NO3B.MgOC.O2D.NaCl
20.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图丙中P点纵坐标X值为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不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11.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5.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6.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锌,则Y可能是铁
A.CuB.AgC.Cu、AgD.Zn、Ag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A.B.C.D.2.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3.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肥皂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A.蔗糖水呈中性B.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4.“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5.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不一定含有Zn(NO3)26.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气泡,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7.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8.取敞口放置的氧化钙样品22g,加入足量盐酸,产生4.4g CO2,再向剩余溶液中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质量为30g。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及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及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及解析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用作检验试剂的是()A.澄清石灰水B.酚酞试液C.盐酸D.氯化钡溶液2.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B.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C.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后过滤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3.在一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小刚同学作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pH小于7 B.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C.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该溶液显酸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减少C.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D.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5.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肥皂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A.蔗糖水呈中性B.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6.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不同离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铁离子B.“”表示铜离子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7.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H2S3O9B.H2S2O7C.H2S4O13D.H2S5O16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9.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题及复习资料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题及复习资料

10.1常见的酸和碱一、选择题1.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2.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的是A.碳酸钠B.火碱C.消石灰D.生石灰3.将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A.颜色发生改变B.发生化学变化C.质量减少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4.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干燥剂是A.生石灰固体C.浓H24D.稀H245.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中,属于同种物质的名称是A.烧碱、火碱、苛性钠B.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C.金刚石、大理石、石灰石D.沼气、天然气、水煤气6.下列氧化物中,通常情况下既不与酸反应,又不与碱反应的是O32 27.下列各项对氢氧化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是一种有色晶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②固体氢氧化钠置于空气中易潮解③氢氧化钠水溶液使石蕊溶液呈红色④对皮肤、衣服等有强烈的腐蚀性⑤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和二氧化碳反应A.①②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④8.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 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 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1 m的是()9.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二、填空题10.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网,将会依次除去空气中的、、,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解析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中一定含有()A.Cu B.Ag C.Cu、Ag D.Zn、Ag2.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3.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4.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

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丙>甲B.甲>乙>丙C.丙>乙>甲D.乙>甲>丙5.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操作甲乙丙丁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6.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8.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1.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
1.(2016,郴州)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D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
3.(2016,十堰)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A )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澄清石灰水
A.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4.小兵同学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能一次性将其区分的是( A) A.紫色石蕊试液 B.石灰水
C.无色酚酞试液 D.锌粒
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B )
A.铝和硫酸铜溶液
B.硫酸和烧碱溶液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6.(2016,衡阳)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D )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容易被锈浊
C.酸溶液显酸性,所以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7.(2016,宿迁)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CaH2+2H2O=== Ca(OH)2+2H2↑,NaH与CaH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将NaH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的新物质为( D ) A.NaOH和H2 B.NaOH和NaCl
C.NaOH、H2和NaCl D.NaCl和H2
8.(2016,泰州)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

有人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固体B是Mg(OH)2,试剂X为盐酸
B.操作Ⅰ和操作Ⅲ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同
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
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
9.(2015,衡阳)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C )
A.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熟石灰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填空题
10.(2015,广州)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__分子间的间隔__。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__。

②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H+__
__Cl-__
__Fe2+__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__BC__(填字母)。

A.Cu B.Mg C.Al D.Ag
11.(2016,宜昌)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

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__Na2SO3__和H2O。

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__增大接触面积__。

(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SO3+Ca(OH)2===_CaSO3↓+2NaOH__。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化合__反应。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NaOH__,有利于节约成本。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5,鄂州)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食品已放置两月有余,请你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足量的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
烧杯壁发热可继续作干燥剂
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触摸
杯壁
(2)猜想: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外,还可能含有Ca(OH)2和__CaCO3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2)中你所填的物质是否存在。

__将小纸袋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aCO3,否则没有__。

13.(2016,玉林)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水蒸气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__对比__作用。

(3)晓晓查阅资料了解到往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①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Ba(OH)2+SO2===_BaSO3↓+H2O__。

②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__C__(填字母序号)。

(4)冬冬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3所示,于是对其所含杂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__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__?
【提出猜想】
猜想I:查阅资料可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Cl。

猜想Ⅱ: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2CO3,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固体全部溶解
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地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__红__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__取一干净试管重复该实验,观察现象__。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NH3极易溶于水,会溶解在溶液中而看不到气泡__;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__;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的共识。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Cu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片溶解,也出现了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认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Cu+8HNO3===_3Cu(NO3)2+2NO↑+4H2O__。

【交流与反思】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Cu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Cu反应的原因:__铜和稀盐酸不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H的后面,而与稀硝酸反生反应生成NO,是因为稀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