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方法44页PPT
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实验室实验法最主要的优点是: 能够严格控制条件, 可以重复进行, 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 取得有价值 的科学资料。 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的不足之处是, 幼儿 在实验室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 由此导致所得实验结 果不一定真实, 有一定局限性。
• 三、 测验法
•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 来了解被试者心理发展水平 的方法。 采用测验法可以用于研究个体行为的某一层面的个别差异, 也可以用来研究被试者两种或多种行为之间的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考点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测验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 在短时间内能够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 况。 但它也有严重的缺点: 测验所得往往只是被试者完成任务的结 果, 不能说明达到结果的过程; 测验只做量的分析, 难以做出定性 分析; 测验题目很难同时适用于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幼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考点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四、 调查访问法
• 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法和手段, 对幼儿心理现 象进行有计划的、 系统的间接了解和考察, 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 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 调查访问法的优点是: 调查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有用的信 息, 使用方便, 故而此法被广泛应用。 其不足是: 由于问卷的回收 率较低, 因此, 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 被调查者有时可 能不认真合作, 因此, 可能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 再有, 谈话法只 能限于少数人, 花费时间较多, 所以不容易实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考点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学教育目的论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 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第15页,共49页。
这种理论的观点
首先,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 其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 于社会; 再次,以对社会功能的好坏来作为教育 结果的评价标准。
第16页,共49页。
第25页,共49页。
• 2002年出国更热,北大学生出国被拒绝很 少,多数学生是自费出国留学。尤其是理 工科出国率非常高。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 出国率更高,有的几乎全班端。
• 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 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 2000年更是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 ;这几年更是增长强劲。
一方面,“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因为各育之间是 相对独立的,有区别的,各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 、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 用。
另一方面,“五育”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 相促进的。 所以,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轻彼的 现象。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考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性和整体性,要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 中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 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5页,共49页。
• 教育目的是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 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
•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 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 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第8页,共49页。
2、生产关系的影响
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和思想 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决定性的 影响,教育目的必定由一定条件下的 物质生活需要或物质经济利益所决定 。
什么是教育ppt

认识教学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
著名的“四段论”教学法或称“形式阶段理论”,即(1)清楚: 通过分析,十分清楚、明确地感知事物;(2)联合:把许多由个别感 知获得的观念联合起来;(3)系统:将初步联合起来的观念加以系统 化;(4)方法:在实际中加以应用,以检验、修正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赖因把“清楚”分为“预备”(通过谈话,使儿童回忆已有的知识, 为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与“提示”(提供实物或事例,让儿童观察与了 解),加上“联系”(让儿童对相关事物或事例加以比较、分析)、 “统合”(帮助儿童解释相关事物或事例的原因)、“应用”(让儿童 通过练习,运用原理、规则解答问题)。
什么是教育
3.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 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 (叶澜,1991) 4.“就‘教育’概念的内涵来说,它至少有三义:第一义,为本义, 指‘善’的影响,使人善良;第二义,指使个人完善发展,为教 育的转义;第三义,指使个人成为完善发展的社会人,为第二义 的转义。”[2](陈桂生,2000)
什么是教育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于1976年编写 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确定了适用于国际 教育标准分类的“教育”范围,给“教育”下 了一个便于操作的定义:“本标准分类所指的 ‘教育’不是广义的一切教育活动,而是认为 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 作。”后来新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教育 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和持续的交 流。”
职业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共44页

• 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和本身的属性,可分 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实例:实地观察记录
实例:定量观察法
实例:定性观察法
实例:定性观察法
观察研究法的途径
• 1.在实际工作中观察。 • 2.参观。 • 3.听课。 • 4.参观教育活动。 • 5.列席学校会议。
(勒温,20世纪40年代,研究人际关系,犹太 人与黑人)
定义
•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考瑞最早系统地对教育领域中的行动 研究法作了解释 ,1953年,在《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一 书中写道:
• 5.进行文献综述
• 第一步,确定综述的选题。 • 第二步,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 第三步,整理文献。 • 第四步,撰写综述初稿。 • 第五步,修改综述初稿,并完成文献综述。
• 实例: 学习障碍研究文献综述
• 我的实践 广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分析
三、职业教育调查研究方法
• 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 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 等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
名言拾贝
• 关于正确的研究思考方式和 解决问题方法的名言警句
一、职业教育观察研究方法
• 职业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 究目的,借助于研究提纲或观察表,通过 感官或一定的辅助技术设备,有目的、有 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以获得研究 信息的方法。
观察研究法的类型
• 以观察对象是否受控制为标准,可以分为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 3.搜集文献
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 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文献积累内容应努力 做到的充实和丰富。积累文献应该有明确的指向 性。即与研究目标,或课题假设有关。积累文献 应该全面。
怎样选题怎样发现问题详解演示文稿

你认为我校校服是否经常在质量上出现问题
因为拉锁予以复制件的缝 合工艺不好,所以造成了 拉索周围有褶皱的问题
(单位:人)
50 40 30 20 10
0
图七
44
41
女生
是否
14 14 男生
图八
49%
51%
是否
第10页,共82页。
更换拉锁与拉链:拉链应采用更加结实的材 料,减小拉链长度。
如:“蚕一定要吃桑叶吗?”
第45页,共82页。
7、其它
怎样去寻找问题?
从学术争论所提出的问题中选题; 如: “核能的发现是历史的福音还是恶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反常现象中选题;
如:“蚂蚁为何力大无比?”
从某一命题的限制词中选题等等。
如:“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46页,共82页。
由问题到课题
“某一类型的数学题有几种解法?“——仅能作为一个最基
运来的蓝藻已有部分死亡,发出臭味,外观呈黑绿色,浮于 水面——蓝藻优气液泡,密度小于水
第36页,共82页。
到哪里去寻找问题?
4、学习
从学科间的交叉点中发现的问题
例如: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现在很多人家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请你用所学的数
学 等知识说明在各个不同季节,热水器安放的倾斜角为何值时 ,
提高拉锁与校服的缝合工艺,避免运动服拉 锁附近褶皱,影响视觉效果。
运动服口袋改用更好的布料(解决口袋易破 的问题)
提高运动服袖口的缝合工艺。在袖口的衔接 处建议改用更为耐磨的材料。
第11页,共82页。
学生作业量与负担的变化
第12页,共82页。
一、选题原因
1.因为我们是课改后的第一批学生,对这方面 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四种教学法简介PPT课件

(一) LBL 教学法的优点
• 1. 节省教学资源。LBL 教学法采取大班教学, 通常是一名教师, 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 这有 效地节省了教学人力资源, 符合我国目前仍存在的师资力量短缺的实际情况。
• 2. 传授知识具有准确性、系统性和连贯性。LBL 教学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充分利 用教师的专业知识, 使教师可以对教授内容作全面、系统的分析讲解, 既能准确、快速的把知 识传授给学生, 又能保证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 如果把时间过多用在实验PBL 教学上,讨论一些理论问题,将大大减少学生动手锻炼的机会与时间,这就 失去了开设实验课的意义。
• 对于分析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当实验结果与预期有差异时,更 要认真分析、讨论可能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
第16页/共44页
(六)应用PBL 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BL 教学形式多样, 既有课下的自主学习,又有课上的小组讨 论, 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 能力, 这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也适应了当代社会对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需要。
• 4.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PBL 教学是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进行实用性学习, 授课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打破 了学科的界限,锻炼了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 这大大提高了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表1) 。 第7页/共44页
• 然而,这里解决问题又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 习到必要的知识,学习思辨和推理的方法,培养自学、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 力才是PBL 的根本目标。
问答题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

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学前比较教育研究是学前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异同点和发展趋势。
在学前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和信息,下面介绍其中五种常用的方法:一、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法是学前比较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通过查阅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的政策、理论和实践,探究其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文献综述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法是学前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研究者通过亲自到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当地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
实地观察法可以深入了解当地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为研究提供更为直观和客观的数据支持。
三、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目标人群发放问卷,了解其对于学前教育的态度、需求和看法。
研究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制定相应的问卷,对当地的家长、教师、行政人员等目标人群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收集大量数据,为研究提供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信息。
四、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较为严谨的研究方法,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施加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在学前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选择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教育干预措施,以评估其效果和适用性。
实验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和客观的结论,但实施难度较大,需要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控制。
五、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个别典型案例,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特点和规律。
在学前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APOS学习理论(共44张)

践性活动,然后“脱身”出来(chū lái),作为一个“旁观者”
来看待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将自己所做的活动 过程作为思考的对象,并归结出某个结论,这就 是“自反抽象”.
第6页,共44页。
皮亚杰认为,数学抽象活动的基本性质是一种 “自反抽象”。它与通常所谓的“经验抽象”有着重要 的区别。
第28页,共44页。
“活动阶段”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通 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概念的直观背景 (bèijǐng)和概念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操作,学生获得函数的操作意义.
第11页,共44页。
第二阶段——过程(process)阶段 当“活动”经过多次重复而被个体熟悉后,物
理操作就可以内化为一种叫做“过程(process)”
的心理操作,有了这一“程序”,个体就可以想象
之前的活动,而不必通过外部刺激(cìjī);他可以在脑 中实施这一程序而不需要具体操作;他甚至还可
例如,将函数的对应过程压缩为一个“整体”,形 成函数的“对象”这一心理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函数的 复合、微分、积分这些运算,进一步可发展出函数空间、 算子这些更抽象(chōuxiàng)的数学概念.
第14页,共44页。
所以,作为对象的概念,在某一个层次和更高一级层 次之间起着一种枢纽作用:它既操作(cāozuò)别的对象,又被 高层次的运算来操作(cāozuò)。当概念进入对象状态时,便呈 现一种静态结构关系,成为一个“实体”,易于整体把握 性质,这时一个完整的理解才真正成型。
第22页,共44页。
在活动阶段,学生只能单个地计算函数值,比较大 小;在程序(过程)阶段,学生可以同时 考虑多个函数值的大小关系及变化趋势.在学生多 次运用“程序”后,一旦他们对整个区间上的函数 值随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有了整体的认识,上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