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路线图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路线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路线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路线图》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与图形》的第三节“路线图”。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路线图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路线,通过观察和分析路线图,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路线图的基本概念,能识别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路线图的概念,学会用图形和符号表示路线。

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路线图,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路线图示例、磁性教具。

学具:画纸、彩笔、磁性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公园路线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去过公园吗?这张图上的线是什么意思?”(2)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路线图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简单的路线图示例,讲解路线图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用图形和符号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根据示例绘制自己的路线图。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绘制的路线图,讨论路线的合理性。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本组的路线图并讲解。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路线图》2. 内容:(1)路线图概念(2)路线图表示方法(3)绘制路线图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2. 答案要求:用图形和符号表示路线,标明方向和关键地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路线图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提高了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之《路线图》(例3)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之《路线图》(例3)课件

8分
商场→家
东偏南30° 1000 m
18分
全程
2800 m
48分
课本26页 练习五
8.
家→商场 商场→书店 书店→商场
商场→家 全程
方向 西偏北30° 南偏西45° 北偏东45° 东偏南30°
路程 1000 m 400 m 400 m 1000 m 2800 m
(2)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课本22页 做一做 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北 出发位置
路口
50m 公园 .
课本26页 练习五
8.
(1)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说一说小玲从家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 和路程,并完成下表。
方向
路程
时间
家→商场
西偏北30° 1000 m
15分
商场→书店
南偏西45° 400 m
7分
书店→商场
北偏东45° 400 m
时间 15分 7分 8分 18分 48分
2800÷48 = 58 31(米/分) 或58.33(米/分)
答: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58
1 3
米/分。
课本26页 练习五 9. “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西偏北40˚行驶3 km后向西行驶4
km,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 km到达终点站。”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联网,查出你家附近的地图,以便更准确地加以描述。
上学时,我先向正 东方向,步行大约 200m,再……
放学时……
课本27页 练习五 11. 用
设计一个“小小动物园”。
画出示意图,并描述各个馆的位置。再设计一条参观路线, 并说一说怎么走。
动物园导游图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路线图》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路线图》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路线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与图形》中的第三节“路线图”。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路线图,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路线;理解路线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路线;掌握基本的路线方向,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路线图,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路线。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路线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路线,理解路线的方向。

教学重点:认识路线图,学会用图形和符号表示路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路线图范例、画有路线的图片、指南针等。

2. 学具:画纸、彩笔、直尺、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指南针,带领学生在教室内进行简单的方向识别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方向。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路线图范例,引导学生观察路线图的特点。

(2)讲解路线图的基本概念,如起点、终点、路线等。

(3)示范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路线。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画有路线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路线。

(2)带领学生分析路线的方向,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3)示范如何用图形和符号表示路线。

4.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路线图。

(2)小组成员相互描述路线,并尝试用图形和符号表示。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路线图的设计思路。

(3)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路线图的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路线图2. 内容:(1)路线图的基本概念:起点、终点、路线(2)路线的方向:上下、左右、前后(3)表示路线的图形和符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路线图,并用语言描述路线。

2. 答案示例: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用箭头表示方向,用文字描述经过的地点。

大班数学《路线图》

大班数学《路线图》

大班数学《路线图》感知路线图的基本结构,能按照路线图的要求进行操作。

能细致地观察、理解路线图,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述路线图。

乐意与同伴合作根据路线图共同寻找宝藏,体验寻宝的乐趣。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宝藏图、路线图、宝藏卡)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是什么呢?请看。

(教师出示宝藏图)师:这份宝藏图藏着什么秘密呢?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

师:你从这张宝藏图上发现了什么?(数字、字母、图形等)这些数字、字母和图形都表示什么意思呢?请你们说一说。

(如1代表第一条路线,A代表通往宝藏的第一个路口,宝藏图上有许多这样的路,每条路上都有许多的字母和数字,表示通往宝藏的不同路)师幼共同小结:宝藏图上有许多数字、字母和图形,它们可以表示通往宝藏的不同路线。

宝藏图的用处可大了,如果你在野外探险时迷路了,你可以用它来找到回家的路;如果你想要寻宝,你也可以用它来找到宝藏的藏身之处。

不过在使用宝藏图时,你一定要把它看清楚、弄明白,才能顺利地找到宝藏。

教师出示路线图,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手里有一张路线图,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上面有什么?这些数字、图形和文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幼儿发现路线图上有起点、终点、拐弯处、走法和禁止标志等)师幼共同小结:这张路线图告诉我们从起点怎么走、拐弯处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地方不能通行,终点在什么地方等。

有了这张路线图,我们就可以顺利地从起点到达终点。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宝藏卡和路线图,请你们两人一组,从起点开始寻找宝藏,找到宝藏后,请把宝藏卡贴到后面的展览板上。

师:你和好朋友找到宝藏了吗?你是怎么找到宝藏的?你找到的宝藏是什么样子的?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宝藏?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在区角中投放不同难度的宝藏图和路线图供幼儿操作。

认识“<”、“>”和“=”,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小黑板若干块,分别画好左右两边的格子,左边格子里画好数字1——10,右边格子里画好符号“<”、“>”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路线图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路线图

先向南跳3格, 再向东北跳2 格。
先向北跳4格, 再向东南跳1 格。
先向西南跳1 格,再向西跳3 格。
先向西北跳3格, 再向东跳2格。
(1)四川大致在北京的( 西南)方向。 吉林大致在北京的( 东北 )方向。 上海大致在北京的( 东南)方向。
(2)我的家大致在北京的( )方向。
①在 的东南面涂红色; ②在 的东北面涂黄色; ③在 的西南面涂绿色; ④在 的西北面涂蓝色;
“走进科技馆大门,在展厅的正北面有电脑屋,南面有气象馆,在展厅 的东北面有环保屋,西北面有天文馆,在展厅的东南面有生物馆,西南面 有航模馆…”请你根据小亮的描述,把这些馆名填在适当的位置。
小红 家
小商店

打谷场
100m
小树林
学校
上学的路线。
小红从家出发向( 东 )走到大桥,
再向( 东北 )走到桃园,
再向(
)走到学校。
1路公共汽车线路图

火 车站 站前 邮 商 医
站局 店 院
馆馆
动 物 园
说一说1路公共 汽车的行车路线。

观察上面的地图中各省市的位置,并说一说。
展厅
大门
电脑屋 气象馆 环保屋 天文馆 生物馆 航模馆
努 力 吧 !
5厘米 5厘米
⑴乌龟和蚂蚁一起去蜗牛家做客,画出它们最近行走的路线。 ⑵从蜗牛家做完客回到家,乌龟一共走了多少厘米?
北 动 物 园 导 游 图
大门







大门
熊猫馆在西北角,去熊猫馆 该怎样走?
每个棋子各跳到了什么地方?你能画出来吗?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路线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3)(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3)(课件)

小美家
服务站
巩固练习
小美从家出发,先向北偏东30°方向走300米,再向东走450米。
(1)请画出小美从家到垃圾分类站的路线图。 (2)完成垃圾分类站点服务后,小美按原路返回,请思考她 返回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回顾反思 总结收获
A(5,4) B(0,0)
A
东北
B
A北
40°
描 述 简 单 的 路 线 图 (例 3 )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3)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西

北 南
西


1.台风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千米。
2.台风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 600千米。
3.台风向北偏西30 °方向移动了 200千米。 4.台风沿正西方向移动了100千米。

西



西


探究新知
绘制路线图
小华沿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沿南偏西30°方向 走100米到公园,接着再向西偏北40°方向走150米到图书 馆,最后向正西方向走200米到体育馆。
起点定在哪里比较合适?
1厘米的线段代表几米合适?
绘制路线的方法
确定好起点,1厘米的线段 起点、终点、观测点 注意方向
对比发现
根据示意图描述路线
找观测点 方向和距离 观测点变化
前一段终点是下一段起点
连接词
然后、接着
终点
探究新知

西

北 南
西



西



西


描述路线的方法
分段描述,说清方向和距离 说清每段的起点和终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路线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路线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数学教案《路线图》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与图形》第三节《路线图》。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路线图,理解路线图的基本元素,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绘制路线图,并能根据路线图进行简单的行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路线图的概念,知道路线图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路线图的基本元素,学会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认识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进行简单的行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路线图示例,画有路线图的卡片,磁性教具。

学具:画纸,彩笔,磁性小白板,小白板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熊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熊走过的路线,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路线图。

2. 讲解路线图的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出示路线图示例,讲解路线图的基本元素,如起点、终点、路径、方向等,让幼儿对路线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互动环节:找一找、说一说(15分钟)教师给出几幅画有路线图的卡片,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卡片中的路线图元素。

幼儿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4. 动手操作:绘制路线图(2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绘制简单的路线图,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动手操作。

每组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起点和终点,合作绘制一条路线图。

5. 随堂练习:根据路线图行走(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简单的场景,让幼儿根据自己绘制的路线图进行行走,检验路线图的正确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路线图2. 板书内容:路线图的概念路线图的基本元素:起点、终点、路径、方向绘制路线图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根据自己的房间布局,绘制一幅房间路线图。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路线图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三下课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人教版数学三下课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返回
探究新知
小要平去现看在熊动猫 物应园该的向哪什个么 景方点向?走呢?
从狮山出发,向西北走到熊猫馆。
返回
文文要先去看狮 子,再去猴山, 应该怎么走?
从长颈鹿馆出发,先向西北走到 狮山,再向西南走到猴山。
返回
说一说其他动 物分别在狮山 的什么方向。
同桌互相提出问题,并且试着解答。
返回
生活中的数学。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1 位置与方向(一)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西北

东北
看图确定其他七 个方向。
西
西和北之间的
东和北之间的
方向为“西北” 方向为“东北”
西和南之间的 方向为“西南”

东和南之间的 方向为“东南”
西南
东南

返回
帮小平和文文解 决他们的问题。
(1)辨认方向标志,确定目的地的方向。 (2)描述行走路线:以出发地为起点, 先确定要到达的目的地,再确定经过哪些 地点到达目的地,最后描述行走路线。返回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探究
学习
动手操作
学会看导游图,并掌 握如何使用方位词描
述行走的路线。
返回
我能在夜空中 找到北斗星。
燕子每年都从 北方飞往南方 过冬。
今天刮西北风。
返回
课堂练习
根据“动物园导游图”回答问题。
熊猫馆在动物园的西北 方向。 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东北 方向。
返回
根据“动物园导游图”回答问题。
熊猫馆在长颈鹿馆的西北方向。 长颈鹿馆在熊猫馆的东南方向。
对比这两个问题, 你发现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高等数学(10年考题总数: 1 17题2总分值:764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53%④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60%)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110年考题总数:15题2总分值:69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9%)题型1 求1∞型极限(一(1),2003)题型2 求0/0型极限(一(1),1998;一(1),2006)题型3 求∞-∞型极限(一(1),1999)题型4 求分段函数的极限(二(2),1999;三,2000)题型5 函数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有界性)的判断(二(1),1999;二(8),2004)题型6 无穷小的比较或确定无穷小的阶(二(7),2004)题型7 数列极限的判定或求解(二(2),2003;六(1),1997;四,2002;三(16),2006)题型8 求n项和的数列极限(七,1998)题型9 函数在某点连续性的判断(含分段函数)(二(2),1999)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26题2总分值:136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7%)题型1 与函数导数或微分概念和性质相关的命题(二(7),2006)题型2 函数可导性及导函数的连续性的判定(五,1997;二(3),2001;二(7),200 5)题型3 求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导数(七(1),2002)题型4 求反函数的导数(七(1),2003)题型5 求隐函数的导数(一(2),2002)题型6 函数极值点、拐点的判定或求解(二(7),2003)题型7 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图形关系或其他性质的判定(二(1),2001;二(3),2002)题型8 函数在某点可导的判断(含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的判断)(二(2),1999)题型9 求一元函数在一点的切线方程或法线方程(一(3),1997;四,2002;一(1),2004)题型10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或讨论(八(1),2003;二(8),2004)题型11 不等式的证明或判定(二(2),1997;九,1998;六,1999;二(1),2000;八(2),2003;三(15),2004)题型12 在某一区间至少存在一个点或两个不同的点使某个式子成立的证明(九,2000;七(1),2001;三(18),2005)题型13 方程根的判定或唯一性证明(三(18),2004)题型14 曲线的渐近线的求解或判定(一(1),2005)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12题2总分值:67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 10%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8%)题型1 求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三,2001;一(2),2004)题型2 函数与其原函数性质的比较(二(8),2005)题型3 求函数的定积分(二(3),1997;一(1),2000;三(17),2005)题型4 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一(2),1999;二(10),2004)题型5 求广义积分(一(1),2002)题型6 定积分的应用(曲线的弧长,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变力做功等)(七,1999;三,2003;六,2003)第四章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1 10年考题总数:3题2总分值:15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题型1 求直线方程或直线方程中的参数(四(1),1997)题型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4),2006)题型3 求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方程(三,1998)题型4 求直线绕坐标轴的旋转曲面方程(三,1998)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19题2总分值:98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 16%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1 多元函数或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的存在的判定或求解(二(1),1997;一(2),1998;四,2000;四,2001;二(9),2005;三(18(Ⅰ)),2006)题型2 多元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的求解或判定(三,1999;三(19),2004;二(10),2005)题型3 多元函数连续、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二(2),2001;二(1),2002)题型4 求曲面的切平面或法线方程(一(2),2000;一(2),2003)题型5 多元函数极值的判定或求解(八(2),2002;二(3),2003;三(19),2004;二(10),2006)题型6 求函数的方向导数或梯度或相关问题(八(1),2002;一(3),2005)题型7 已知一二元函数的梯度,求二元函数表达式(四,1998)第六章多元函数积分学(1 10年考题总数:27题2总分值:170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 23%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22%)题型1 求二重积分(五,2002;三(15),2005;三(15),2006)题型2 交换二重积分的积分次序(一(3),2001;二(10),2004;二(8),2006)题型3 求三重积分(三(1),1997)题型4 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一(3),1998)题型5 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三(2),1997;六,1998;四,1999;五,2000;六,2 001;六(2),2002;一(3),2004;三(19),2006)题型6 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八,1999)题型7 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三(17),2004;一(4),2005;一(3),2006)题型8 曲面积分的比较(二(2),2000)题型9 与曲线积分相关的判定或证明(六(1),2002;五,2003;三(19(Ⅰ)),20 05)题型10 已知曲线积分的值,求曲线积分中被积函数中的未知函数的表达式(六,2000;三(19(Ⅱ)),2005题型11 求函数的梯度、散度或旋度(一(2),2001)题型12 重积分的物理应用题(转动惯量,重心等)(八,2000)第七章无穷级数(1 10年考题总数:20题2总分值:129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7%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6%)题型1 无穷级数敛散性的判定(六,1997;八,1998;九(2),1999;二(3),2000;二(2),2002;二(9),2004;三(18),2004;二(9),2006)题型2 求无穷级数的和(九(1),1999;五,2001;七(2),2002;四,2003;三(1 6),2005)题型3 求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或收敛域或判断其在端点的敛散性(一(2),1997;七,20 00;五,2001;四,2003;三(16),2005;三(17),2006)题型4 求函数的傅里叶系数或函数在某点的展开的傅里叶级数的值(二(3),1999;一(3);2003)第八章常微分方程(1 10年考题总数:15题2总分值:80分3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1 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六,2000;一(2),2005;一(2),2006;三(18(Ⅱ)),2006)题型2 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一(3),2000;一(3),2002)题型3 求二阶齐次或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3),1999)题型4 已知二阶线性齐次或非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反求微分方程(一(1),200 1)题型5 求欧拉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4),2004)题型6 常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三(3),1997;五,1998;八,2001;三(16),200 4)题型7 通过求导建立微分方程求解函数表达式或曲线方程(四(2),1997;五,1999)第二部分线性代数(1 10年考题总数:51题2总分值:256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3%④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20%)第一章行列式(110年考题总数:5题2总分值:18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9%④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7%)题型1 求矩阵的行列式(十(2),2001;一(5),2004;一(5),2005;一(5),2 006)题型2判断矩阵的行列式是否为零(二(4),1999)第二章矩阵(1 10年考题总数:8题2总分值:35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5%④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3%)题型1 判断矩阵是否可逆或求逆矩阵(八,1997)题型2 解矩阵方程或求矩阵中的参数(一(4),1997;十,2000;一(4),2001)题型3 求矩阵的n次幂(十一(3),2000)题型4 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关系的判定(二(11),2004;二(12),2006)题型5 矩阵关系的判定(二(12),2005)第三章向量(1 10年考题总数:9题2总分值:33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17%④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1 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判定或证明(十一,1998;二(4),2000;十一(2),200 0;二(4),2003;二(12),2004;二(11),2005;二(11),2006)题型2 根据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判断空间位置关系或逆问题(二(4),1997;二(4),2 002)第四章线性方程组(共考过约11题, 约67分)题型1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求解或判定(七(1),1997;九,2001)题型2 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十二,1998;九,2002;三(20(Ⅲ)),2005)题型3 讨论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如果方程组有解时求出通解(三(20),20 04;三(21),2005)题型4根据含参数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反求参数或其他(一(4),2000;三(20),2 006)题型5 两个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和它们的系数矩阵的关系的判定(一(5),2003)题型6 直线的方程和位置关系的判定(十,2003)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 10年考题总数:13题2总分值:76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25%④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29%)题型1 求矩阵的特征值或特征向量(一(4),1999;十一(2),2000;九,2003;三(21(Ⅰ)),2006)题型2 已知含参数矩阵的特征向量或特征值或特征方程的情况,求参数(七(2),1997;三(21),2004)题型3 已知伴随矩阵的特征值或特征向量,求矩阵的特征值或参数或逆问题(一(4),1 998;十,1999)题型4 将矩阵对角化或判断矩阵是否可对角化(七(2),1997;三(21),2004;三(2 1(Ⅱ)),2006)题型5 矩阵相似的判定或证明或求一个矩阵的相似矩阵(二(4),2001;十(1),200 1)题型6 矩阵相似和特征多项式的关系的证明或判定(十,2002)第六章二次型(1 10年考题总数:5题2总分值:27分3占第二部分题量之比重:9%④占第二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1 化实二次型为标准二次型或求相应的正交变换(三(20(Ⅱ)),2005)题型2 已知一含参数的二次型化为标准形的正交变换,反求参数或正交矩阵(十,1998;一(4),2002)题型3 已知二次型的秩,求二次型中的参数和二次型所对应矩阵的表达式(三(20(Ⅰ)),2005)题型4 矩阵关系合同的判定或证明(二(4),2001)题型5 矩阵正定的证明(十一,1999)第三部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10年考题总数:52题2总分值:249分3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3%④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9%)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1 10年考题总数:7题2总分值:31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 3%④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2%)题型1 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一(5),1997;一(5),1999;一(5),2000;十一(2),2003;一(6);2005;三(22),2005)题型2随机事件的运算(二(13),2006)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10年考题总数:6题2总分值:25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1%④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0%)题型1 求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或分布函数(九,1997)题型2 根据概率反求或判定分布中的参数(一(5),2002;二(14),2006)题型3一个函数为某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或分布密度的判定(一(5),2002)题型4 求一维随机变量在某一区间的概率(一(6),2004)题型5求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三(22(Ⅰ),2006)第三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10年考题总数:13题2总分值:59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25%④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23%)题型1 求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或分布函数或边缘概率分布(十一(2),200 1;三(22(Ⅱ)),2004;三(22),2005)题型2 已知部分边缘分布,求联合分布律(十二,1999;二(13),2005)题型3 求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或分布密度或边缘密度函数(一(5),1998;三(2 2(Ⅱ)),2006)题型4 求两个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或条件密度函数(十一(1),2001)题型5 两个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或相关性的判定或证明(二(5),2000)题型6 求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三(22(Ⅰ)),2004)题型7 求二维随机变量在某一区域的概率(二(5),1999;一(5),2003;一(6),2006)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 10年考题总数:8题2总分值:43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5%④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7%)题型1 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或方差(九,1997;十二,2000,十一(1),2003)题型2 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或方差(二(5),1997;十三,1998;十一,2002)题型3 两个随机变量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的求解或判定(二(5),2001;二(14),20 04)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1 10年考题总数:1题2总分值:3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1%④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1%)题型1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概率(一(5),2001)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1 10年考题总数:17题2总分值:88分3占第三部分题量之比重:32%④占第三部分分值之比重:35%)题型1 求样本容量(十四,1998)题型2 分位数的求解或判定(二(13),2004)题型3 求参数的矩估计量或矩估计值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十,1997;十三,2000;十二,2002;三(23(Ⅰ)),2004)题型4 求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量或估计值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十,1997;十三,1999;十二,2002;三(23(Ⅱ)),2004;三(23),2006)题型5 总体或统计量的分布函数的判定或求解(二(6),2003;十二(1),2003;二(1 4),2005)题型6 讨论统计量的无偏性,一致性或有效性(十二(3),2003)题型7 求统计量的数学期望或方差或两个统计量的协方差(十二,2001;三(23),200 5)题型8 求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一(6),2003)题型9 显著性检验的判定(十五,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