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
鲁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全册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全册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纯洁物X在空气在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2O2CO2 + 2H2O,则X 的化学式为()A.CH2 B.CH4 C.CH4O D.CO2.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ΔK2MnO4+MnO2+O2↑分解反应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 化合反应C.高炉炼铁原理Fe2O3+3CO高温2Fe+3CO2 复分解反应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3.含硫煤燃烧会产生SO2造成大气污染,某工厂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防治污染的同时能够得到化工产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C.流程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 +2H2SO4D.该工艺流程中Fe2(SO4)3溶液能够循环使用4.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A.①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5.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B.图书档案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C.深夜家中煤气泄漏时赶忙打开排风扇通风换气D.严禁在加油站、煤气站等处吸烟和拨打移动6.(2021•赤坎区校级模拟)在2A+B2=2AB的反应中,24gA与16g B2恰好完全反应,则物质A与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A.3::2 B.3:10 C.3:5 D.6:5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差不多上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也不变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8.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O2 == 2H2O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 + 3O2 ===== 2Fe2O3C.实验室制取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D.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2NaOH+H2SO4==NaSO4 +2H2O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因此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要同时操纵这三个条件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因此呈碱性的溶液一定差不多上碱溶液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要紧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B.森林火灾发生时,可在其顺风方向开创出隔离带以尽快灭火C.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取CO2开释出O2D.电器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11.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形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12.化学反应6CO2 + 6H2O X +6O2,依照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3H6O313.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会赶忙对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乙烷属于氧化物B.氯乙烷由碳、氢、氯原子构成C.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5︰11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一瓶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C.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二、填空题16.用化学用语表示:(1)①2个氖原子;②水瓶内壁镀的金属是;③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④缺少元素会得侏儒症。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响》单元测试题(分析版)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响》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燃料X焚烧的反响化学方程式为:X+5O2 3CO2+4H2O,则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H4 B .C2H6O C .C3H8 D .C4H10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 .﹣1 C .﹢2 D .﹢43.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 B .NO2 C .O2 D .SO24.某化学反响的微观表示图以下,依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四种物质中乙、丙、丁都属于氧化物B.化学反响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8D.反响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5.科学家最新发现,经过简单的化学反响,能够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响的微观表示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丁的化学式为 N2B.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D.该反响不属于置换反响6.聚乙烯〔(C2H4)n〕,简称PE,工业上可用乙烯(C2H4)来制备,该反响为:nC2H4(C2H4)n。
聚乙烯安全无毒,性能优秀,宽泛应用于包装、化工、医药等领域。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B .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1/13C.聚乙烯可用于食品包装D.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n7.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S+O2═2X+2HO,X的化学式为()A.AgS B.Ag2O C.Ag2S D.Ag2O2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式、高效、多功能水办理剂,且没有二次污染。
高铁酸钾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4K2FeO4+10H2O=4X↓+8KOH+3O2↑。
(完整版)《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 水B. 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2.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 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在一密闭的容器内盛有20 g H2、O2和N2的混合气体,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误加热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在密闭的容器内爆炸,冷却后,测知生成H2O 18 g,请帮此同学判断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A.H2和N2B.O2和N2C.H2、O2和N2D.2 g N2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 gB.32C.16D.32 g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P+5O2P2O5B.2KMnO4K2MnO4+MnO2+O2↑C.2CO+O2=2CO2D.H2SO4+NaOH=NaSO4+H2O6.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
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为()A.FeS2B.Fe2S3C.FeSO4D.FeS7.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2X+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OB.H2O2C.HClOD.O28.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若56 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 gB.若16 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C.若10 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 gD.若5 g CO与2 g O2混合点燃,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7 g9.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 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10.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第5单元«定量研讨化学反响»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1.某纯真物X在空气在完全熄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X + 2O2 CO2 + 2H2O,那么X 的化学式为〔〕A. CH2 B. CH4 C. CH4O D. CO2.以下关于反响的描画,反响方程式及反响类型完全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ΔK2MnO4+MnO2+O2↑ 分解反响B.铁丝在氧气中熄灭 4Fe+3O扑灭2Fe2O3 化合反响C.高炉炼铁原理 Fe2O3高温 2Fe+3CO2复分解反响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响3.含硫煤熄灭会发生SO2形成大气污染,某工厂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防治污染的同时可以失掉化工产品,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流程中可失掉化工产品H2SO4B.该流程中化合价发作改动的元素为Fe和SC.流程中触及到的反响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D.该工艺流程中Fe2〔SO4〕3溶液可以循环运用4.以下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分歧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5.以下有关平安知识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石油油井着火,用少量水浇灭B.图书档案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C.深夜家中煤气走漏时立刻翻开排风扇通风换气D.严禁在加油站、煤气站等处吸烟和拨打移动6.〔2021•赤坎区校级模拟〕在2A+B2=2AB的反响中,24gA与16gB2恰恰完全反响,那么物质A与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A.3::2 B.3:10 C.3:5 D.6:5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下推理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与氧气发作的反响都是氧化反响,那么氧化反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那么化学反响前后分子的种类也不变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那么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酒精熄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那么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8.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氢气在空气中熄灭2H2 +O2 == 2H2OB.铁丝在氧气中熄灭4Fe + 3O2 ===== 2Fe2O3C.实验室制取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D.氢氧化钠与硫酸发作中和反响2NaOH+H2SO4==NaSO4 +2H2O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由于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反,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反B.由于蜡烛熄灭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由于熄灭需求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由于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形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B.森林火灾发作时,可在其顺风方向开拓出隔离带以尽快灭火C.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释放出O2D.电器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11.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要2种状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能够是Cu2OD.假定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那么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12.化学反响6CO2 + 6H2O X +6O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A. C6H12 B. C6H12O C. C6H12O6 D. C3H6O313.运动会中,当运发动肌肉受伤时,队医会随即对运发动的受伤部位放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停止局部冷冻麻醉处置,以下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氯乙烷属于氧化物 B.氯乙烷由碳、氢、氯原子构成C.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5︰114.以下实验设计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15.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一瓶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C.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熄灭 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参与稀硫酸至过量二、填空题16.用化学用语表示:〔1〕①2个氖原子;②水瓶内壁镀的金属是;③陆地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④缺少元素会得侏儒症。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A.2H B.O2 C.SO42- D.2CO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S B.SO2C.Ag2S D.SO33.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O为生成物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4.化学符号“SO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这种物质B.二氧化硫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D.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D.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则二氧化锰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计算,a 0=B .X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以推断出X 一定为催化剂C .反应物的质量之比是2:3D .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Q Z Y X +→+7.如图是以“铁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2CO 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在此转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反应①和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1-y Fe O ()体现出氧化性,做氧化剂 B .②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C .此转化过程总的化学方程式为:22CO C+O 铁氧化物太阳能D .做催化剂的“铁氧化物”是34Fe O8.下列几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丝燃烧:2234Fe+3O 2Fe O 点燃B .甲烷燃烧:4222CH +2O 2H O+CO 点燃C .镁条燃烧:22Mg+O MgO 点燃D .红磷燃烧:225P+O P O 点燃9.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 2和5.4g 水。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卷(含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卷(含答案)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l-35.5;K-39。
一、选择题:1、生活中常见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案例()A.水的蒸发 B.煤炭燃烧 C.干冰升华 D.糖块融化2、下列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B.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3、AgNO3见光分解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O2 B.NH3 C.N2 D.SO24、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对空气会造成污染,通常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其转化成无毒物质再排放。
其主要反应原理为2NO+2CO X+2CO2,请推测X的化学式()A.O2 B.N2 C.H2O D.NO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A.物质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X为13g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D.甲和丁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5:20 6、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7、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8、科学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发生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反应产物无污染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3B.甲物质的化学式是NH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是乙和丁,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5:18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轻,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同种元素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所以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0、将一定量的木炭和过量的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充分反应。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内部资料))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100 g 干冰变成100 g 二氧化碳气体B. 1 L 酒精和1 L 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 L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已知氢氧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放出气体,稀硫酸和锌反应放出气体。
用下列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称量,天平不平衡的是( )3.化学方程式4P+5O 22P 2O 5可读作( )A. 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B. 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C. 4个磷和5个氧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D. 4个磷元素和5个氧元素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 4.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A.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B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C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D .反应前各物质的颜色 5.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H 2O 2H 2↑+O 2↑ B . 2Cu+O 2 =2CuOC .C 3H 8+5O 2点燃2CO 2↑+4H 2OD .3H 2SO 4+Fe 2O 3═Fe 2(SO 4)3+3H 2O 6.浓硝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4HNO 3Zn(NO 3)2 + 2H 2O + 2X↑,则X 为( )A. H 2B. NH 3C. NOD. NO 27. NH 4ClO 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 2B .Cl 2C .O 2D .N 2 8. 10 g A 和10 g B 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 和4 g D ,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和是( )A. 20 gB. 18 gC. 14 gD. 12 g9.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A C .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0.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测试卷一、单选题1.在2Cu (NO 3)2=2CuO+O 2+4X ↑反应中,X 的化学式为( )A .H 2B .NO 2C .CO 2D .NO2.四川大学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二氧化碳零排放天然气制氢设备。
该设备以液态金属锡为媒介,助力甲烷裂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高效制氢。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锡作反应的催化剂B .反应中甲、丙分子个数比为1:1C .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D .物质甲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3.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 2点燃 CO 2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 .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C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 .碳加上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2H 2 + O 2点燃2H 2OB .22Mg+O 2MgO 点燃C .2234Fe+3O 2Fe O 点燃D .2254P+5O 2P O 点燃5.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表明了反应的条件C .表明了反应的速率D .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6.某纯净物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 2点燃 2CO 2+2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A.C2H6B.C2H4 C.C2H6O D.C3H47.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元素B.氧气C.水D.氯酸钾8.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9.根据图示,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 H2O+O2↑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C.当34份质量的H2O2参加反应时,生成32份质量的O2D.反应物中的氧元素,在反应后完全转移到O2中10.甲烷(CH4)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含有氧元素C.X可能含有氢元素D.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种类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颜色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4 +2O22H2O + CO2B.P+ O2P2O5C .S+O 2SO 2↑D .4Fe+3O 22Fe 2O 313.在反应A+3B═2C+3D 中,2.3gA 与一定量的B 完全反应生成4.4gC 和2.7gD ,已知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4B .32C .48D .9614.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 水B. 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2.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 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在一密闭的容器内盛有20 g H2、O2和N2的混合气体,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误加热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在密闭的容器内爆炸,冷却后,测知生成H2O 18 g,请帮此同学判断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A.H2和N2B.O2和N2C.H2、O2和N2D.2 g N2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 gB.32C.16D.32 g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P+5O2P2O5B.2KMnO4K2MnO4+MnO2+O2↑C.2CO+O2=2CO2D.H2SO4+NaOH=NaSO4+H2O6.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
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为()A.FeS2B.Fe2S3C.FeSO4D.FeS7.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2X+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OB.H2O2C.HClOD.O28.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若56 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 gB.若16 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C.若10 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 gD.若5 g CO与2 g O2混合点燃,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7 g9.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 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10.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C.物质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 2H2O11.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D.X是一种氧化物12.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 g O2,同时只生成44 g CO2和36 g H2O,则该物质中()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只含有氢元素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3.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反应物都是单质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14.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原子的质量;⑤物质的总质量;⑥分子的种类;⑦分子的数目;⑧物质的种类A.①②③⑥⑧B.①②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④⑤⑥⑦⑧15.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C的质量为()A.6.8 gB.9.6 gC.8.8 gD.4.4 g16.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 + 3O22X + 6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B.X的化学式为N2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液氨属于混合物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物质X 的质量为15 gC.反应中Y 、Q 的质量比为6∶5D.物质Y 一定是单质 18.已知反应X +3O 2===2CO 2+2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C 2H 6B.C 2H 4C.C 2H 2D.C 2H 6O1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20.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2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 / 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 / g 未测32 1 12 反应前 (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2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二、填空题(共44分)23.(4分)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
经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
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请你分析:两个实验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填“符合”或“不符合”)。
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
24.(8分)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M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46反应后质量/g 4 89 55 x(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 的值应为____ ____。
(2)未知物质M 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__________。
(3)已知未知物质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 34NO 2↑+X +2H 2O 。
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2)X 的化学式为 ,推断的依据为 。
26.(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在MnO 2催化下制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 3O 4+ CO —— Fe+ CO 2(2) CH 3OH+ O 2 —— CO 2+H 2O(3) Al+ O 2 —— Al 2O 3(4) Al+H 2SO 4—— Al 2(SO 4)3 +H 2↑(5) Cu 2(OH )2CO 3—— CuO +H 2O +CO 2↑ 28.(4分)一定条件下,4.8 g CH 4与16.0 g O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 g H 2O 、4.4 g CO 2和物质X 。
则X 的质量为 g ;该反应方程式中O 2与X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三、计算题(共12分)29.(12分)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氧气4.8 kg 。
求:或光照 △ 高温点燃 点燃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 g·L-1)(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对象是化学变化,而题给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化学变化。
2.C解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解释所有的化学反应,“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A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但分子的总数有可能发生改变,B错;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 + O2SO232 32 645 g 5 g 10 g可以判断,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10 g,C正确;镁条燃烧的过程,实质是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后镁条增加的质量实质是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这一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错。
3.C解析:H2、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氮气不能燃烧,故有剩余。
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这两种气体中只可能有一种气体剩余,不可能同时存在,故剩余气体不可能是C选项中的气体组合。
4.B解析: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题意得2×24+x=2×40,解得x=3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故选B。
5.B解析:A项没有配平,即没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C项漏写反应条件,故C错误;D项中硫酸钠的化学式错误,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