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粘膜脱垂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什么是脱肛?脱肛症状有哪些?

什么是脱肛?脱肛症状有哪些?

什么是脱肛?脱肛症状有哪些?引言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特指直肠黏膜和肛周组织突出肛门口外。

脱肛的程度可以从轻度的黏膜脱垂到严重的直肠脱出体外。

脱肛造成的不适和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脱肛的定义、分类、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定义和分类脱肛,又称肛门下垂或肛门重型,是指直肠黏膜和肛周组织从肛门脱出体外。

脱肛根据程度和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阴肛上提:主要是指直肠黏膜轻度脱垂,可自行复位,症状较轻。

2.阴肛脱垂:直肠黏膜较多脱出,需要进行手动复位。

3.完全性脱肛:直肠全部脱出,无法自行复位。

病因脱肛的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种:1.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括约肌松弛是最常见的脱肛原因,常见于老年人、多产妇以及长期便秘患者。

2.直肠内压增高:长期慢性便秘、肠道梗阻等情况会导致直肠内压增高,增加了脱肛的风险。

3.先天性异常:先天性脱肛往往与直肠发育异常有关。

症状脱肛的症状取决于脱肛的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常见的脱肛症状包括:1.肛门不适感:患者常感到肛门沉重感、异物感或坠胀感。

2.肛门疼痛:脱肛时,直肠黏膜和周围组织会受到牵拉和挤压,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3.排便困难:脱肛会影响排便的正常功能,导致排便困难、便意不畅等问题。

4.出血和黏液分泌:脱肛时可能会出现少量鲜红色的血液和黏液分泌。

诊断脱肛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一些特殊的辅助检查。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排便功能等情况。

2.体格检查:包括肛门指诊、全直肠指诊等。

3.直肠镜检查:通过直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直肠黏膜的状态,明确脱肛的程度和病变情况。

4.X线检查:可以通过钡剂灌肠X线检查或排便透视来评估脱肛的程度和功能状态。

治疗方法脱肛的治疗方法旨在纠正脱垂的状况、改善排便功能和减轻症状。

具体选择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脱肛的程度来决定。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保守治疗:对于轻度脱肛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改善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肛门支托等。

脱肛的症状和特征

脱肛的症状和特征

脱肛的症状和特征 1.临床表现: 1.1.直肠脱出:直肠脱出肛外是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

轻者在排便增加腹压时,直肠脱出肛门外,初起能⾃⾏还纳,以后渐渐⾃⼰不能还纳,须⽤⼿还纳;重者直肠壁黏膜和肛门括约肌松弛,除⼤便时直肠脱垂,在打喷嚏、咳嗽、排⽓、⼯作劳累、⾛路、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能脱出肛门外。

1.2.肠道功能失调:可有便秘、腹泻、⼤便失禁、⾥急后重等,其中便秘最多,约占50%~70%,直肠黏膜出⾎和黏液便也颇常见。

1.3.局部刺激症状:由于直肠黏膜长期受到异物刺激,使直肠黏膜充⾎,⽔肿严重时表⾯溃疡,出现黏液分泌多、出⾎、肛门部坠胀、酸痛、尿频、腹胀等症。

1.4.直肠脱垂对全⾝的影响:由于长期脱垂,多年不愈,除局部疼痛外,对精神影响很⼤,可引起其他疾病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注意到直肠脱垂可伴有精神疾患,如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2.分类: 直肠脱垂的分型颇多,其中代表性的有Tuttle(1903)的⼆型三度法,Altemeir(1971)三型法,Beahrs(1972)⼆型三度法,Ripstein( 1972)四期法,Nigro(1972)三型法,荒川(1979)五型法等。

我国常⽤的分类法是1975年全国肛肠会议(衡⽔)时确定的将直肠脱垂分为三度。

2.1.Ⅰ度: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还纳,脱出长度3~6cm。

2.2.Ⅱ度: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黏膜充⾎、⽔肿、溃疡、糜烂,因⽽常有带⾎及黏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脱垂,需要⽤⼿还纳,脱出长度8cm左右。

2.3.Ⅲ度: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且在咳嗽、打喷嚏、排⽓、⾏⾛、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

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状结肠脱出肛门外,⾃⼰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12cm以上。

直肠脱垂的危害有哪些

直肠脱垂的危害有哪些

直肠脱垂的危害有哪些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绒毛状突起脱出于肛门而形成的一种疾病。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质量下降:直肠脱垂患者常伴有肛门坠胀感、肛门不适、肛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坐立不安、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等。

2.精神压力增加:直肠脱垂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可能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些患者可能会避免社交活动和性生活,导致精神压力增大,影响心理健康。

3.肠功能障碍:直肠脱垂会导致便意不明显,便秘、排便困难和尿潴留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伴有失禁或尿失禁等情况,影响排便和排尿功能。

4.肛门出血和疼痛:直肠脱垂时肛门周围的黏膜组织可能受到挤压、磨损和摩擦,引起肛门出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生黏膜溃疡和坏死。

患者还可能出现肛门疼痛、灼热和紧缩感等不适症状。

5.感染和炎症:由于直肠脱垂,病人可能出现肛周封闭和阴部湿度增加等情况,进而导致肛门周围皮肤在此区域出现湿疹、皮炎、皮肤瘙痒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继发感染和炎症。

6.直肠息肉和直肠癌风险增加:直肠脱垂患者可能会出现直肠黏膜突出形成息肉,由于直肠脱垂时大肠和直肠腺癌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伴有某些生理、细胞生物以及分子生物学等事件的影响,所以直肠癌的风险也有所增加。

直肠脱垂还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等问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威胁。

直肠脱垂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生活质量下降、精神压力增加、肠功能障碍、肛门出血和疼痛、感染和炎症以及直肠息肉和直肠癌风险增加等方面。

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吻合器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观察

吻合器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观察
维普资讯

临床研 究 ・
20 年 9 07 月第 4 卷第 1 期 5 4
吻 器治 合 疗直肠 黏膜内 脱垂的 床观察 临
邓嘉秋
( 海南省 中医院肛肠科 , 口 5 0 0 ) 海 7 2 3 [ 摘要] 目的 探讨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 治疗 直肠 黏膜 内脱垂 的临床 运用 。方法 对 2 4例直肠黏膜 内脱垂手术 治疗 患者进行病史 回顾 和信访调查 , 并对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2 4例患者治愈有效率 9 .%, 1 5 术后无 复发 、 门狭窄 、 门失禁 。结论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 膜环切 术具有 安全 、 肛 肛 有效 、 创伤小 、 并发症少 、 复快 、 恢 对肛管直
室开胸止血 , 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
23 随 访 .
回顾性复习所有患者 病历 , 了解病史及症状 , 术后 门诊随访 及信访 调查 ,随访时 间为 2 1 8个月 ,随访 2 O例 ,随访率 为 8 .% , 3 7 无复发、 门狭 窄、 肛 肛门失禁 。 3 讨 论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指在排便过程 中近侧直肠壁 全层或单纯 黏膜层 折入远侧 肠腔或肛管 内 , 不超出肛 f ̄ 缘 , 3 f 并在粪块排 出 "
维普资讯
20 年 9 07 月第 4 卷第 1 期 5 4

临床 研究 ・
动 。凡士林纱条填塞封闭胸壁开放性伤 口,及 时引流张力性气
口处 理腹 部外 伤 。总之 , 胸腹联 合伤的手 术探查原则是手术 时
胸, 恢复 正常呼吸并充分给氧 。迅速建立 多条 大 口径静脉通道 , 输血补液纠正休克 。有心包填塞的先行穿刺减压或 紧急在急诊
度的 3mm痔吻合器 ( S 3 钻头伸入到荷包缝线 以上 。 3 HC 3 ) 收紧荷 包线并从 吻合器侧孔 引出,牵拉荷 包缝 合线 同时旋紧吻合器在 安 全刻度 ,打开保 险装置 ,击发 ,击发 后保 持吻合器关 闭状态 3 s 以帮助止血 , 0, 轻轻旋开吻合器 3 0度 ; 出吻合器 , 6 取 通过 肛镜

直肠粘膜脱垂诊断与治疗PPT

直肠粘膜脱垂诊断与治疗PPT

药物治疗:使用泻 药、润滑剂等药物 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使用生 物反馈、电刺激等 方法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保 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可以考虑手术治 疗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症状明显、 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经肛门手术和 腹腔镜手术
手术效果:手术成功率高,复 发率低
术后护理:注意饮食、避免便 秘、定期复查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 时间蹲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 坐、久站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 疗相关疾病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排便 习惯,避免长时 间蹲厕
避免过度劳累和 剧烈运动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关疾病
汇报人: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炎药、止泻药等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体质,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疗程:根据病情和药物疗效,确定药物疗程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及时调整 药物或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抗过敏、止泻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进行直肠粘膜切除、直肠粘膜固定等手术 物理治疗:使用红外线、微波等物理疗法进行治疗 饮食调整: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纤维素摄入
汇报人:
01 02
03
Part One
排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排便时 出现困难,需要长 时间用力才能排出
便血:排便时出现 血迹,可能是由于 粘膜损伤或痔疮引 起的
肛门疼痛:排便时 出现肛门疼痛,可 能是由于粘膜脱垂 引起的
肛门异物感:排便 后肛门内有异物感 ,可能是由于粘膜 脱垂引起的
肛门指检:通 过手指触摸直 肠壁,判断是 否有粘膜脱垂

普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普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普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与急性胆囊炎鉴别:表现为右上腹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加重,疼痛向右肩放射,伴有畏寒、发热,右上腹局部压痛、反跳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胆囊穿孔时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但X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

B超提示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相鉴别:患者平时可无症状,病情加重时,有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尿黄,陶土色大便。

查体:巩膜、皮肤黄染,剑突下及右上腹部有压痛,可有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升高,黄疸指数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影像学检查:B超,胆道水成像可明确诊断,根据上述依据可排除本病,1.与消化道溃疡相鉴别:病人有反复、长期、规律的上腹部疼痛病史,疼痛与进食有关,饭后疼痛或饥饿时疼痛,查体:剑突下、左上腹有深压痛,胃镜、钡餐透视可鉴别,根据上述依据,目前可排除本病。

2。

胰腺炎相鉴别:病人多在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的剧烈疼痛,疼痛放射至腰背部,可有发热、恶心、呕吐,查体:上腹部有压痛,左上腹明显,叩击痛(+), 血尿淀粉酶,上腹部CT、MRI等有助确诊,根据以上依据目前可排除本病.1.与化脓性脊柱炎:此病一般有高热,极明显疼痛,发作急,进展快,早期血培养可找出致病菌,查CT及X线检查可排除此病2.与肛瘘相鉴别:肛瘘患者一般有肛门处不适及解大便时疼痛,既往有脓血便病史,局部皮肤可有轻度红肿,无热痛及波动感,不可见瘘道及漏口,查体肛门指诊,查结肠镜进一步检查,根据上述可基本排除本病。

骶尾部脂肪瘤:该病任何年龄可出现,好发于四肢及躯干,边界清,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性性感,无痛,生长缓慢,深部者可恶变,可CT,活检等检查有助明确诊断,根据上述可基本排除本病,与骶尾部血肿鉴别:该病一般有外伤史,血肿体积小,有时血肿周围组织肿胀隆起,行X线及CT进一步检查,根据上述可基本排除本病,肾癌一般于高年龄男性多见,有血尿,疼痛和可触及包块,明显消瘦病史,以尿常规,B超,强化CT,MRI等辅助检查相鉴别,多囊肾,一种先天性疾病,于40岁多见,可触及包块,并疼痛,损害肾功能,行CT,尿常规,肾功能,MRI等辅助检查与鉴别;1、肝脓肿:常有高热、左上腹不适等症状,血常规示白细胞明显增高,查腹部超声及腹部CT可进一步鉴别.与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相鉴别: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急骤,早期腹痛剧烈,恶心、呕吐频繁,腹软,随病情发展腹胀逐渐明显,肠鸣音消失。

Peutz-Jeghers_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8_例分析_)

Peutz-Jeghers_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8_例分析_)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8例分析)郑玉平1,叶静2,张璐璐1,乌肖林1,金木兰3,周成军11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济南 250033;2 聊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摘要:目的 总结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PJ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18例患者均查见多发消化道息肉,15例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色素斑,5例有明确的家族史。

18例均有诊断明确的PJ息肉,9例伴有假浸润,3例假浸润腺体形成黏液性囊肿;18例中有4例伴发腺瘤,3例伴发恶性肿瘤(2例为息肉恶变,1例合并甲状腺癌)。

18例均符合PJs。

PJ息肉中假浸润的腺体呈小叶状,无异型性及间质反应,P53、Ki67表达于小叶状腺体的周边,黏液囊肿内的上皮细胞无异型性,结合临床特点,可以与普通浸润性腺癌、黏液腺癌及其他类型的错构瘤性息肉病鉴别。

结论 PJs以皮肤黏膜色素斑、多发胃肠道息肉和家族遗传为特点,PJ息肉典型的组织学特点是树枝状增生的平滑肌束,表面被覆黏膜组织形成小叶状结构;典型的组织学特点结合明确的临床特点(皮肤黏膜色素斑、家族史)即可作出PJs的诊断;典型的PJs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和浸润性腺癌及其他类型的错构瘤性息肉病进行鉴别。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PJ息肉;普通浸润性腺癌;黏液腺癌;错构瘤性息肉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4.018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4-0074-04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5万~1/20万,主要致病基因是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1/肝激酶B1基因(STK11/LKB1),临床以皮肤黏膜色素斑、多发胃肠道错构瘤性息肉为特点,也称黑斑息肉病。

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直肠癌

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直肠癌
4、目前最佳的内服处方是
1 A 肛裂 B 混合痔 C 直肠脱垂 D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E 直肠癌
2 A 常期便秘 B 长期腹泻 C 过食辛辣,醇酒 D 肛腺炎 E 体育活动
3 A 养阴清热解毒 B 养阴润燥 C 活血清热解毒 D 清热解毒透脓 E 清热解毒
4 A 六味地黄汤加减 B 青蒿鳖甲汤加减 C 补中益气汤加减 D 仙方活命饮加减、 E 透脓散加减
内痔好发部位(截石位算)是: A 3、7、9点处 B 6、9、12点处 C 3、7、11点处 D 12点或6点处 E 环肛而生
题干/提问: 患者男,20岁,肛门右侧出现半球形
肿物,色青紫,具有触痛,并伴肛门剧 痛,最可能诊断为:
A 肛旁皮下脓肿 B 肛裂 C 肛管癌 D 血栓外痔 E 混合痔
题干/提问: 女,56岁,患者大便时伴脱出物,经
3 A 止血散加减 B 萆藓渗湿汤加减 C 补中益气汤加减 D 槐角丸加减 E 少腹逐瘀汤加减
4 A 中药外敷疗法 B 灌肠疗法 C 直肠周围注射疗法 D 手术切除疗法 E 挂线疗法
男性,22岁,患者肛门周围突然肿胀疼 痛,有结块伴发热,具有全身困倦,大 便困难
1、最可能的诊断是 2、引起的病因与哪项无关 3、病变属初期阶段,辨证为火毒蕴结, 目前治则宜采用

肛门直肠疾病小结 一、概论 1、肛门直肠解剖 2、肛门直肠病的辨证
3、肛门直肠疾病的治疗
二、 痔 1、内 痔 2、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 血栓性外 痔
3、混合痔 三、肛隐窝炎
1、定义 2、病因病机 3、诊断 4、辨证论治 湿热下注 止痛如神汤或凉血地黄汤
外治(熏洗法、塞药法 )切开引流法 四、 肛 裂
1、确诊的主要依据
2、脱出物长约8cm,呈圆柱状,淡红 色,便后有时用手回复,分度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