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江阴市山观二中-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江阴暨阳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江阴暨阳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A.伫立(zhù)纵横诀荡B.奇崛(jué))争妍斗艳C.迸溅(bìng)粘轻怕重D.热忱(chén)察言观色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必须注重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注重城市灵魂的塑造。
B.江阴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周四,老师们讨论并听取了专家组关于校本课程研发的报告。
D.近日,团市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学开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上次的争吵,她俩到现在还都心存芥蒂,无法开心地玩在一起。
B.校园里,经常有一些花甲老人驻足于春水池畔、箭炬校门前,缅怀在此度过的青春岁月。
C.听着老者爽朗明快的笑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那坦荡如砥的胸怀。
D.听老师讲着这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4.下列关于《水浒传》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B.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C.《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D.“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传》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林冲。
二、其他5.《马说》中,下面语句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C.才美不外见见:通“现”D.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三、文言文阅读《精骑集》序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八年级下册3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1分)1、阅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6分)一个月的语文学习,可谓精彩而丰富。
我们徜徉在一幅幅新奇而美妙的民俗风情画卷里,感受着多样的生活方式、多彩的地域文化。
鲁迅的《社戏》,带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民风民俗,戏台上的戏固然热闹,但那jiǎo()洁月光下一路嬉闹玩耍的情谊才是迅哥儿真正怀念的;贺敬之的《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展现了陕北特色的景观与人情,情感表达热烈而豪迈,久久萦绕于我们的耳pàn();刘成章笔下的那场“安塞腰鼓”则击打得气势磅bó(),震hàn()人心;吴伯萧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那静mù()的、暖融融的灯笼,承载着情愁和沧桑。
我们也通过一篇篇古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见识他们的智慧,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阅读《桃花源记》,我们通过武陵渔人的眼睛,看到了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这个恬()静和谐的世界,在陶渊明亦真亦幻、精妙凝练的笔触下,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看到王勃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吟唱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jiǎo()洁耳pàn()磅bó()震hàn()静mù()恬()静2、请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10分)大自然是诗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对自然风物的赞颂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想,成为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
早在先秦的《诗经》中,就有追寻者秋日水边的吟咏:“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就有古人托物起兴,歌咏美好爱情的华章:“ ,。
,。
”;晋代陶渊明以桃花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寻:“土地平旷,,。
”;柳宗元借小石潭周围的环境表达内心的忧伤凄凉:“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
”。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戏》选自散文集《呐喊》,文中运用了人物和景物描写,详略得当地写了鲁迅和小伙伴们夜航看戏的经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江苏江阴暨阳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月考一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月考考试卷.doc

江苏江阴暨阳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月考一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月考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A.伫立(zhù)纵横诀荡B.奇崛(jué))争妍斗艳C.迸溅(bìng)粘轻怕重D.热忱(chén)察言观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应是“迸溅(bèng)拈轻怕重”。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文】《马说》中,下面语句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C.才美不外见见:通“ 现”D.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中应是“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必l【题文】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上次的争吵,她俩到现在还都心存芥蒂,无法开心地玩在一起。
B.校园里,经常有一些花甲老人驻足于春水池畔、箭炬校门前,缅怀在此度过的青春岁月。
C.听着老者爽朗明快的笑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那坦荡如砥的胸怀。
D.听老师讲着这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坦荡如砥”平坦的像磨刀石。
这里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题文】《精骑集》序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①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江苏省江阴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长寿中学八年级语文质量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与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 争妍斗艳(yán)枯瘠(jǐ)苍茫(cānɡ)坦荡如坻(dǐ)B. 忍俊不禁(jīn)旁逸斜出(yì)婆娑(suō)秀颀(qí)C. 拈轻怕重(niān) 虬干(qiú)皓齿(ɡào)挑逗(tiāo)D. 无边无垠(yíng)晕圈(yùn)摒弃(bìnɡ) 迸溅(bè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若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就会亵渎..圣职且辜负人民的重托。
B、激流冲击着岩石,迸溅..起无数飞沫。
C、李老师表扬张明作文写得新颖,他谦虚的说:“我只是妙手偶得....罢了。
”D、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顿/吃光)B.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策.之不以.其道(驱使/用)D.其.真无马邪.(表推测语气/同“耶”,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攻克3D电视健康和安全的难题,是3D电视时代真正到来的关键。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中央美术学院的每一位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罪。
5、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带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三单元(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1.(2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
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一起来探讨“和”的起源与意义。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龢”字。
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
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的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材料三:和,谐也。
(《尔雅》)根据材料一可推测“和”的本义是:,后来“和”的意思又引申为。
2.(2分)学校打算在教学楼前树立一块“和”字碑,以倡导校园和美风尚,现向学生征询字体意见。
请从以下四种字体中选择一种加以推荐,注明字体,并从书法艺术特色角度陈述你的推荐理由。
字体一(出自《曹全碑》)字体二(出自褚遂良)字体三(出自怀素)字体四(出自苏轼)3.(2分)阅读下面语段,参照划线句子,在【A】处再仿写一个句子。
2021年江阴市初二下语文月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江阴市初二下语文月考测试卷(5.24)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⑴qián()诚⑵chù()立⑶纷至tà()来2、根据课文默写(8分)⑴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⑵,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⑶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⑷,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⑸,教然后知困。
(《礼记》)⑹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⑺在李白的《送友人》中借比喻对偶的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诗句是:,。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D.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B.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5、下列对文学常识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B.《马说》的作者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世称“韩昌黎”。
C.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社戏》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
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他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6、将下面几句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慢下来,读读书,,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 .. .... ... .... .... 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全卷共四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jí )B 、当它戛(g ā)然而止的时候C 、猜源亨(h ēng )油坊出的灯谜D 、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 qi āng )然的那种盛事2.下列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 )(3 分) A 、偏僻 家眷 踊跃 撺掇 B 、糜子 脑畔 晦暗 怠慢 C 、斡旋 垂珠 静慕争讼 D 、士卒燎原羁绊闭塞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 、排球队大比分输给育才中学后,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学校 争光。
C 、王博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D 、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清明节对于承载了人们太多情感与幽思,由此成为一个永不间断的文化话题。
B 、老百姓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C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 、春节,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5.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 分)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凯《李白行吟图》中礼拜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的线条,便勾勒出人物 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1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晰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江苏省江阴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

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 15 分)1.依照拼音写汉字也许给加点字注音。
(4 分)①坦荡如(d ǐ) ② (zh ù) 立③心无旁 (wù)④迸溅.2 分)()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讲解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够尽其材,鸣之而不能够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A .策:驱遣B .材:通“才” ,才能C.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D .其:难道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今天,校长在开会时号召同学们要好读书、读好书。
B.在学雷锋的日子里,很多同学发挥雷锋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C.白求恩同志不不过医术高明,而是人格崇敬。
D.我们学校的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拓展活动。
4.以下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2分)()一项:A.开会时,他们有的玩游戏、有的打瞌睡,真是心无旁骛啊!....B.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不见经传中,完好没有察觉到灾祸的来临。
....C.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磨练的语言的精华。
....D.在这样的场合,他的娓娓而谈博得了大家的喝彩。
....5. 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 2 分)()①在园内信步,那处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
②这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静静地藏在殿下,就是静静地隐于亭后。
③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④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芒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
⑤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渐渐不断。
⑥当年李白至此,曾吃惊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
”A.③①④⑤②⑥B.③①④②⑤⑥C.⑥③①⑤④② D.③⑤①④②⑥6.回答以下问题:( 3 分)经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学情检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基础与积累(1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4分)坦荡如dǐ()枯瘠.()婆suō( ) 秀qí()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1)淮南秋雨夜, 。
(2),不下旧帘遮。
(3)低头乍恐丹砂落,。
(4)转觉鸬鹚毛色下,。
(5),相伴过年华。
(6)临风一唳思何事,。
(7),泥香带落花。
(8)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9)食不饱,力不足,。
(10)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其.真无马耶(2)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策.之不以其道二、选择题(6分)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苹果的iPad一时间炙手可热....,但由于价格方面的原因,其仅对特定的人群具有吸引力。
B.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他都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
C.跌宕起伏....的乐曲在人们的掌声中渐渐停歇,但美妙的旋律依然在听众的耳畔回响。
D. 法布尔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B. 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 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D.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微小的点,,,。
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①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②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水滴③我们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④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⑤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A.③⑤②④①B.⑤②④③①C.③①⑤②④D.⑤②③①④三、名著阅读(8分)7.下面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传》,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当时鲁智深轮两条桌脚,打将出来。
众多僧行见他来得凶了,都拖了棒,退到廊下。
智深两条桌脚,着地卷将来。
众僧早两下合拢来。
智深大怒,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只饶了两头的。
当时智深直打到法堂下,只见长老喝道:“智深不得无礼,众僧也休动手。
”两边众人被打伤了十数个。
见长老来,各自退去。
智深见众人退散,撇了桌脚,叫道:“长老与洒家做主。
”此时酒已七八分醒了。
长老道:“智深,你连累杀老僧。
前番醉了一次,搅扰了一场,我教你兄赵员外得知。
他写书来与众僧陪话。
今番你又如此大醉无礼,……千百年清净香火去处,如何容得你这等秽污。
你且随我来方丈里过几日,我安排你一个去处....。
”智深随长老到方丈去。
(1) 鲁智深是在什么地方大醉无礼,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违反了戒律? 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出家为僧? 请简述原因。
(3分)(2) 上文中智真长老为鲁智深介绍的“一个去处”是什么地方? 鲁智深在那里做什么差事?(2分)(3)他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3分)这段文字选自写的《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请概况这个故事的名称:,选文中“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四、古诗鉴赏(4分)8、赏析古诗回答下列问题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2分)五、文言文阅读(8分)王罴性俭率王罴①性俭率,不事边幅。
尝有台使②,罴为其设食。
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③造成,用力不少,乃尔选择,当是未饥。
”命左右撤去之。
使者愕然大惭。
又有客与罴食瓜,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
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选自《周书•王罴传》)【注释】①王罴(pí):北周大将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③舂爨(cuà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生火做饭。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使乃.裂其薄饼缘( ) ②乃引.手就地 ( )③有客与罴食.瓜( ) ④及.瓜皮落地(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六、阅读理解(一)阅读《谈尊严》,回答问题。
(6分)谈尊严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
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
②自古以来,就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扪都是活得有尊严的人。
③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前提。
当一个人活得没有尊严的时候,人生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行为不被人们肯定,他的生活失去价值,于是他只能苟且地活着。
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活得有尊严的时侯,他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他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④古希腊有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我却明白其间的深意。
因为做人没有尊严,没有了做人的骨气,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堕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会遗臭万年。
像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汪精卫,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投靠日本人,甘当卖国贼,结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究其原因就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共产党员李大钊面对敌人的诱惑和威逼,始终坚贞不渝,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尊严,忍受着各种磨难,用尊严捍卫了党旗的鲜红,用尊严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⑤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是毫不犹掉地去维护国家的尊严。
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载: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
不料晏子以一句“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使楚王反而受辱。
晏子既维护了个人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⑥所以,人活着要有尊严。
一个人没有尊严不能成事,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不能兴盛,一个国家没有尊严不能强大。
⑦让我们直立双腿,高高站立着,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何蓉瑜有删改)11.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12.文章的第④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13.仿照第②段划线句子补充一个论据。
(2分)(二)阅读周海亮《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有删改),完成题目。
(10分)①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
这风俗令我幸福和忧伤。
②年轻的父亲是一位在外地做工的石匠,每个星期都会回来一次。
那时的母亲,正在灶间忙碌。
年轻的母亲头发乌黑,面色红润。
鸡蛋在锅沿上磕出美妙的声响,小葱碧绿,木耳柔润,爆酱的香气令人垂涎。
那自然是面,母亲的手艺令村人羡慕。
那天的晚饭自然温情并且豪迈。
③父亲在家住上一天,就该起程了。
可是我很少看见父亲起程。
每一次他离开,都是披星戴月。
④总在睡梦中听见母亲下床的声音,那声音轻柔舒缓。
母亲的贤惠,与生俱来。
母亲和好面,剁好馅,然后,擀面杖在厚实的面板上,辗转出岁月的安然与宁静。
再然后是拉动风箱的声音,饺子下锅的声音,父亲下床的声音,两个人小声说话的声音。
满屋子水汽,迷迷茫茫。
父亲就在水汽里上路。
父亲干了近三十年石匠,回家、进山,再回家、再进山,两点一线,一千五百多次反复,母亲从未怠慢。
起身,饺子;落身,面。
即使那些最难熬的时日,母亲也不敢马虎。
除去饺子和面的时日,一家人,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啃着窝头和咸菜。
⑤父亲年纪大了,再也挥不动开山锤,而我,却开始离家住校了。
那时我的声音开始变粗,脖子上喉结突出,见到安静的穿着鹅黄色毛衣的女孩,心就会怦怦跳个不停。
逢周末,回家。
⑥迎接我的,同样是热气腾腾的面。
盖了蛋花,葱花,木耳,虾仁,肉丝,绿油油的蔬菜,油花如同琥珀。
学校里伙食很差,母亲的面,便成为一种奢求。
好在有星期天,好在有家,好在有母亲。
⑦返校前,自然是一顿饺子。
晶莹剔透的饺子皮,香喷喷的大馅,一根大葱,几瓣酱蒜,一碟醋,一杯热茶。
我狼吞虎咽,将饺子吃出惊天动地的声音——那声音令母亲心安。
⑧毕业了,我去到城市。
那是最为艰难的几年,工作和一日三餐,开始都没有着落。
当我饿得受不住,就会找个借口回家住上一阵子。
一段时间以后,感觉伤疤已经长好,然后再一次回到城市,再一次衣食无着——城市顽固地拒绝着一个来自乡村的只有职高文化的腼腆的单纯的孩子——城市不近人情,高楼大厦令我恐惧并且向往。
⑨回家,坐在门槛上抽烟,看母亲认真地煮面。
母亲是从我迈进家门的那一刻开始忙碌的,几天时间里她会不停地烙饼,她会在饼里放上糖,放上鸡蛋,放上葱花,放上咸肉,然后在饼面上沾上芝麻,印出美丽的花纹。
那些烙饼是我回到城市的一日三餐,母亲深知城市并不像我描述的那么美好,可是她从来不问,把她的爱和责任,全都变成了饺子、烙饼和面。
母亲看着我吃,沉默。
沉默的母亲变得苍老,我知道这苍老,全因了我。
⑩母亲很少出门,自然,她没有机会吃到我们为她准备的“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
可是那一次,母亲要去县城看望重病的姑姑。
我和父亲商量好,第二天一早会为母亲准备一盘饺子,当我们醒来,母亲早已坐上了通往县城的汽车。
⑪头一天晚上,我几乎彻夜未眠。
我怕不能够按时醒来,我怕母亲吃不到“起身的饺子”。
我还是没能按时醒来,似乎刚打一个盹儿,天就亮了。
可是,父亲的那些年月,我的那些年月,母亲却从来未曾忘记未曾耽误哪怕一次“起身的饺子”。
我想母亲已经超越了一个母亲的能力,她变成一尊神,将我和父亲守护。
⑫然而她却是空着肚子走出家门的。
家里有她伺候了大半辈子的儿子和丈夫,却无人为她,煮上一碗饺子。
⑬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
这习俗让我忧伤并且难堪。
⑭母亲是在三天以后回来的。
归来的母亲,疲惫异常。
我发现她真的老了,这老在于她的神态,在于她的动作,而绝非半头的白发和佝偻的身体。
走到院子里,母亲就笑了——她闻到了蛋花的香味,小葱的香味,木耳的香味,虾仁的香味——她闻到了“落身的面”。
那笑,让母亲暂时变得年轻。
⑮母亲吃得很安静,很郑重。
吃完一小碗,她抬起头,看看我和父亲。
母亲说,挺好吃。
⑯三个字,一句话,足够母亲和我们,幸福并珍惜一生。
14.文章以“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为题,有什么用意?(3分)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