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开通
历史导学案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

历史导学案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古代贸易路线,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的开通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使团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贸易往来。
这标志着丝绸之路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扩展到中亚、南亚和东欧等地区。
二、丝绸之路的发展(一)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
在丝绸之路上,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东方商品与中亚和西亚的丝绸、香料、宝石等西方商品进行交换。
这种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二)文化与技术的传播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流的通道,也是文化和技术交流的桥梁。
东方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同时,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使东西方文明得以深入交融。
中亚和西亚的希腊、罗马文化对中国的思想、艺术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中国的丝绸、汉字、佛教等则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吸引力。
这种文明的交融为今后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丝绸之路的衰落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但随着欧洲航海时代的到来,新的贸易路线逐渐形成,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另外,蒙古帝国的崛起以及中亚和西亚地区政治、经济的动荡也对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丝绸之路的意义(一)促进国际贸易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为东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便利,推动了世界贸易的繁荣,并对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流,也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各国之间的知识、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地缘政治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对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案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设计说明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汉朝对西域的管理,重点在于“沟通”和“丝绸之路”。
三个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因果相连。
“丝绸之路”和“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是“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汉朝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历史。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本课的学习也极具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朝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2.通过《丝绸之路图》《汉朝海上航路图》等图片,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3.通过张骞和班超等人的事迹,感受他们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多媒体课件、博物馆中展出的文物图片、历史地图等。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让学生欣赏古罗马壁画中穿丝绸衣服的女人,并讲述这是一幅绘制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壁画,壁画中的女人身穿丝绸衣服。
当时,来自中国的丝绸在欧洲是珍稀之物,因此,穿丝绸衣服成为当时欧洲人高贵身份的象征。
二、预习检查1.张骞曾几次出使西域?目的分别是什么?2.中国的丝绸是怎么运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3.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什么?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2021年5月京新高速临白段通车的视频。
教师过渡:从2012年9月开始动工,到2021年6月30日全线建成通车,京新高速历尽艰辛终于完工。
其中的临白段途经五百多千米的无人区。
如今,国家为了东西交通、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不遗余力地把“路”修到了新疆。
但在古时候,没有京新高速,人们是如何到达新疆的呢?这条沟通东西方的道路是谁开通的,又是何时开通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将古丝绸之路与如今的高速公路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学目标】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②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知道西汉管理西域的相关措施,学习张骞、班超等人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观察地图,对比秦与西汉的疆域,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呢?答案提示:多了西域地区。
教师指导:通过地图可以看到,与秦朝相比,西汉疆域有了较大拓展,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河西走廊至西域的广大地区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
那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本课共分为几个子目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提示:教师指导: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
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张骞通西域后,一方面形成了后来的丝绸之路,另一方面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版图,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1、自主学习:【时空观念】阅读教材,描述西域的地理位置。
答案提示: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2、教师指导:①【史料实证】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78思考,匈奴与西域各国、西汉的关系如何?答案提示:匈奴控制奴役西域各国;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
教师指导:通过解读材料“由于苍天降福保佑......现已消灭了月氏,其部众已全部被杀或投降,月氏已被我征服;楼兰、乌孙、呼揭及其附近的二十六国,都已归匈奴统辖。
”可知当时西域各国备受匈奴压迫。
通过关键词“不断侵犯、抢走、毁坏”可知当时匈奴仍然不断进攻中原。
②【史料实证】基于上述关系汉武帝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丝绸之路的开通》教学反思

《丝绸之路的开辟》教学反思一、情景回顾: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学习时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这两部分内容上。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两个历史人物,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学生利用同步探究学习,这样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并节约了时间。
通过学习,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很高涨,并积极展示自己的成果,不明白的问题能够在小组内交流,消化掉。
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对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提出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但对于“西域”这一概念不是很了解,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上课时,在讲解课文的同时,穿插所搜集的资料,如讲有关西域的使者的故事,我国传入外国的文化,外国传入我国的文化等,学生兴趣很浓,激发了学生对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了解的兴趣,及对西部的热爱,而且有些学生课后还兴致勃勃地找到老师问这问那。
我感觉,这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作用的方法很好。
二、反思:我们把新课程理论内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在创设的有效教学行为中,突显的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转变中完成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要做好以下三方面:(1)挖掘出全新的历史新课程价值取向,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意志,增强学生建设祖国西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开通丝绸之路后东西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进一步理解无论古今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升华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2)以情境创设、亲历体验、感悟内化、激励践行展开教学。
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感知入手,在过程中感悟历史,在激情中学以致用,进入历史学习的新境界。
设计者已摈弃了过去传统讲授历史的弊端,注重的是学生的内心体验。
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路线及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Silk Road)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贸易网络之一,也是东西方文明间文化、经贸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4世纪中叶,丝绸之路跨越了数千英里,连接了我国、印度、中亚、伊朗、中东、地中海地区以及北非地区。
其开通的背景、路线及历史意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一、背景丝绸之路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2世纪,汉朝皇帝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首次实现了我国和欧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而此前,西域羌人的传书驿站也成为了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由于政治、宗教、商业等多方面的需求,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政治经济因素上,比如通过丝绸之路,我国的丝绸、陶瓷和茶叶等产品不仅进口到西方,而且还输出了一系列商品如香料、珠宝、铁器、长毛织物等。
二、路线丝绸之路从我国伊朗高原到地中海沿岸地区,总长度为7,000英里。
在我国的西北部,它从西安的陕西省开始,并经过敦煌、哈密、喀什、塔什干和撒马尔罕等城市,在那里分成北线和南线。
北线经过塔什干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一路向西。
南线则经过喀什、喀拉喀尔、南疆的克孜勒苏河谷,然后穿越帕米尔高原,并进入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口。
而在中亚部分,丝绸之路共有五条主要通道连接我国和西方。
三、历史意义1. 经济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不仅有丝绸、茶叶、瓷器等我国特产,还有来自西方的香料、珠宝和玛瑙等产品。
通过这一贸易通道,我国和西方之间建立了长期的经济通联,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换,也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丝绸之路也成为了繁荣中华、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2.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每年通过贸易往来传递了大量我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铁器,也传播了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使各国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丝绸之路文化。
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历史〗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西 葡萄、核桃、石榴、苜蓿、良种马、玻璃、香料…… 动植物品种为主
中 国
方 造纸术、技印术刷术、凿井技术、铸铁技术……
歌舞、乐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宗教艺术
2.观察上述交流示意图,有何特点?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海上丝绸之路
结合课本正文内容在地图上标注两条主要航线
转运到欧洲
印度半岛 锡兰
(1)向北: 孟加拉湾
陛下!郎官张骞, 愿出使大月氏。
张骞出使西域
匈奴占领
夹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两次被俘虏,却仍然坚持完成使命。 从他身上我们能学习什么精神品质?
学史崇德 张骞被扣留后,匈奴想尽办法留住他,为他娶妻,企图断除他前往大 月氏的念头。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使命,两次被抓,两次逃出,历尽 艰辛才得以回到长安。张骞“持汉节不失”的精神和坚决克服困难的意志 为后人传颂。
投笔从戎
不 入 虎 穴 焉 得 虎 子
汉朝经营西域
班超
出使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班超的儿子班勇
开辟通往西亚 继承父业,再次
的道路
出使西域。
改为西域长史府, 继续管理西域
公元 73年
班超在西域期间 班超去世后 公元123年
汉朝持续多年坚持有效管理西 域有何作用?有什么启示?
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启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 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知识拓展:南海诸岛
知识拓展
西汉形势图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
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
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新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
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
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
第13课丝绸之路的开通ppt课件

历史&七年级
东 方
纺织品、漆器、铁器等等
三、班超经营西域 1、东汉明帝时,重设西域都护,命 班超出使西域南道各国。
2、班超曾任西域都护等官30年,
为维护和改善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
丝绸之路的作用
是东西交通的要道,也是我国 与欧亚各国人民加强联系、发 展友谊的桥梁。
一、 张骞出使西域
目的: 约乌孙夹击匈奴。 第二次
历史&七年级
结果: 乌孙没有答应与汉朝夹击匈奴, 但与汉朝结成友好关系。
意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一、 张骞出使西域
历史&七年级
目的: 联络大月氏族,夹击匈奴。 经过: 第一次
结果: 第一Biblioteka 政治目的未达到。意义:沟通了中国与西亚的关系,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 的交流。
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含义:
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与西域以至更 西地区的交通路线,因运销中国的丝织品 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路线
历史&七年级
北道(玉门关—葱岭)
南道(阳关—葱岭)
长安 河西走廊 敦煌 今新疆境内 亚欧各地
东西方交流的商品
从西方传入汉朝
互通有无
西 方
良马、橐驼、香料、葡萄、 石榴、苜蓿、胡麻、胡桃 等等
第13课丝绸之 路的开通
两汉历史发展脉络
西汉:刘邦建立 公元前202——公元9年
王莽夺权:公元9年——公元24年 东汉:刘秀建立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你知道这些食物什么时候在我国出现的?
看一看
历史&七年级
第13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
开辟丝绸之路的两大功臣是谁?
西汉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丝绸之路是指汉唐以来以中国首都为核心,向世界呈网状分布的交通路线。
因为中国的首都往往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东部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朝鲜半岛同样也与这个网路联系在一起,而传统的丝绸之路更多的是强调中国与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往来。
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国际交通网络,首先是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物产和文化的交流,才渐渐向外发展开来的,最后在中国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因张骞出使西域而获得全线开通。
从此以后,丝绸之路空前繁荣起来,它把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主要文化地区,如东亚、南亚、西亚、北非和欧洲联系起来。
不仅在物产上实现了互通有无,比如佛教东传、中国四大发明西传等,也使得各个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交流而蓬勃发展起来。
长期以来,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和国家,不仅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都成了丝绸之路的受益者。
在人类各地区文明日益联系紧密的今天,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不仅是一种古代知识的积累,也代表着不同地区文化之间宝贵的交流,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成为凭吊历史的旅游热线,也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课题。
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
3、丝绸之路
(1)开通: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以至更西地区的交 通路线逐步开辟出来,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2)路线: ①南道---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西逾葱岭,可至中亚 南部、西亚和地中海东岸,或至南亚; ②北道---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西逾葱岭,可至中亚 北部,西至东欧。 (3)商品交流: ①汉朝运往西方:丝织品、漆器、铁器等 ②西方运来汉朝:良马、橐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 胡麻、核桃、玻璃、水晶等物品。
成都 四 川 南 部 印度 缅甸
云南境内
西汉时,一条以成都为起点的 “南方丝绸之路”也已经形成
二、班超经营西域
讲一讲: 你知道“投 笔从戎”的故 事吗?说说你 对班超投笔从 戎的看法。
班超(32-102),扶风 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 年轻时为官府抄 书以养家。日久劳苦, 曾投笔叹曰:“大丈 夫应该像张骞那样, 在边疆建功立业,怎 么能总是和笔墨打交 道呢!” ,遂投笔从 戎。
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对开 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 ) 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甘英 2.汉朝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 路”,其路线是( A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3.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 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 B )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
投笔从戎
二、班超经营西域
1、东汉明帝时,重设西域都护,命班 超出使南道各国。 2、经过长期斗阵,东汉先控制了南道 各国,又排除匈奴势力,控制了北道。 东汉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得以恢复。 3、班超任西域都护等管30年,为维护 各改善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
班超出使西域路线图
洛 阳
班超经营西域有何历史意义?
填图:请结合地图填出丝绸之路的途经地点。
大 秦
中亚 西亚 南亚
新疆 地区
河西 走廊
长 安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 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 么价值和作用?
诗词朗诵
• 汉朝,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 • 她走在世界的前面 • 开启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 汉人、汉语、汉族是这个王朝留下的烙印
• 丝绸之路点燃这个王朝历史的精彩 • 昭示着和而不同世界的构建
第13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
西域都护的设置
时间: 公元前60年(汉宣帝) 职能: 总管西域事务 意义: 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 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第一:个人品质: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 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 动脑筋 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 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 在中国西北有一条通往西方 的商路,这条商路运走了中 国的丝绸和瓷器,带来了西 方的葡萄和魔术等,这条商 路就是——丝绸之路。
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 绕过马来半岛
穿过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 海峡
海上丝绸之路
汉 倭 奴 国 王 金 印
汉和日本的友好交往的见证
填空: 汉和东南亚、南亚 等 友好往 来,被称为_________ 海上丝绸之路
小结:
张骞两次 出使西域
班超经 营西域
开辟
巩固
丝 绸 之 路
促进东西方经 济文化交流
知识巩固
1.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 B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光 武帝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经历了 ( D) A.10年 B.11年 C.12年 D.13年 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在 ( C)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前116年
2、文化上: 西方
冶铁、凿井技术、四大发明…… 中国 西方 佛教、魔术、乐舞、雕塑……
丝绸之路促成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方文明的互相渗透
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1)丝绸之路是东西交通要道,是我 国与亚欧各国人民加强联系、发展友 谊的桥梁。 (2)丝绸之路上出土的各种遗物,为 我们考察和研究当年丝绸之路的情况提 供了宝贵资料。
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敦煌
今新疆境内
亚欧非各地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想一想: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成为“丝绸之路”? P68
葡萄
核桃
苜蓿
哈哈,你知 道这些物品 哪些是我从 西域驮回来 的?哪些是 从中原驮过 去的吗?
铁器
丝 绸 良种马 石榴
从西方传入汉朝
丝绸之路
(4)结
(5)意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26年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 间: 公元前119年
(2)在位皇帝: 汉武帝 (3)目 (4)结 的: 约乌孙夹击匈奴 果: 乌孙没有答应与汉朝夹击匈奴,但与汉朝结 成友好关系 义: 汉与西域各国的练习进一步加强
(5)意
如何评价张骞
东汉时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 到达波斯湾海岸之后,当地的商人为了从中 赚取中间利润故意夸大海路的险恶,以阻止 汉朝同大秦的直接通商,甘英只好返回。
公元166年, 大秦安敦王朝派 使臣从海道来到 中国,这是欧洲 国家和我国直接 往来的最早记录。
《后汉书· 班超传》: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 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 固被召诣校书郎,班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 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 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 知壮士志哉!”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 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 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 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 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 费生命呢!”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往
唇齿相依
朝 鲜 日 本
。
。
公元57年,东汉光武
帝将它赠予倭奴国
“汉委奴国王”金印
它是中日友好交 往的历史见证物
比一比,说一说
东汉光武帝 赐给倭奴国
西汉汉武帝 赐给滇王
汉委奴国王 东汉
中日友好的 见证
西汉加强对西 南夷的管理
海上丝绸之路
通往孟加拉湾沿岸
孟 加 拉 湾 马来 半岛
中亚
大 秦 西亚
今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南亚
长安
新疆 河西 长 大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途经哪些地方? 西亚 地区 走廊 安 秦 为什么这条商路叫丝绸之路? 南亚
讲一讲中亚 :
鸣沙山
月牙泉
火焰山
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丝绸、铁器、漆器…… 1、物资上: 中国 香料、良马、葡萄、石 榴……
3、西域都护的设置
新疆自古以来就 西 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 部分!
汉
一、张骞通西域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在位皇帝: 汉武帝(公元前138年) (2)目 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经 过: 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国, 对相邻的其他大国情况也有所了解 果: 大月氏不愿联合击匈奴,政治目的未达到 义: ①沟通中国与中、西亚的关系,东西方的经 济、文化交流得以发展。 ②扩大了汉武帝和西汉朝廷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