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真题解析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真题解析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真题解析

精品文档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真题解析

初中体育《鱼跃前滚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体育《鱼跃前滚翻》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一)

;5.宣布本节课内容安排见习生。;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3.检查服装;4.1. 集合整队 )准备部分 (二一般性准备活动 1.; (1)徒手操

听数抱团游戏。 (2) 专门性准备活动 2.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蹬地摆臂的徒手练习;

(2)兔跳练习。

(三)基本部分

1.温故知新导入

2.教师侧面示范

教法组织:两列横队,分列垫子两侧,保持安全距离,教师侧面示范。

3.学生练习

(1)学生蹬地摆臂徒手练习。

(2)教师首先组织进行手远撑的前滚翻,进而在垫子上做标记(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做跃起两手撑垫上标记的前滚翻。

(3)越过障碍物的前滚翻(根据情况设置适宜高度的皮筋、小垫子等)。

要求:蹬地有力,两手远撑。

(4)越过海绵砖、小垫子等障碍物的鱼跃前滚翻。

要求:蹬地用力,有腾空;两手远撑、滚翻圆滑。

4.在教师的保护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

方法:站在练习者的前侧方,腾空时,一手扶肩,另一手托大腿顺势前送,助其缓冲,前滚。

5.学生分组练习,每一组轮流有学生当帮助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易犯错误

(1)蹬地、摆臂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徒手练习——原地的蹬地、摆臂;兔跳练习。

(2)屈臂、低头过早。纠正方法:兔跳练习;用信号(击掌或语言)提示屈臂时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团身不紧、未能一次滚动。纠正方法:前滚翻或手远撑的前滚翻;利用标志物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游戏:音乐拉伸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2.教师小结

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提出希望。

3.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答辩题目解析

1.后滚翻的技术要点是什?【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背向滚翻方向蹲撑,两脚提踵,上体略前倾,两手同时用力推垫,向后倒体团身滚动,同时迅速屈肘两手于肩上使臀、腰、背、肩、颈、头依次着垫,当肩部着垫时,用力推垫翻转成蹲撑,站立。

2.在活动中怎么保护自己?【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加强思想上的重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有难度的技巧练习中,需要在有人帮助和保护下完成练习;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来进行练习,身上不带尖锐物品;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和能量的补充。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优路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

精品文档.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初中生物-个人整理

说明:本人自己整理,适合考前一天浏览。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何防止呼吸道疾病。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教学重点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教学难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测量胸围差 2.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 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的变化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胸腔扩大,腔内气压降低,膈肌收缩,顶部下降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胸腔缩小,腔内气压升高,膈肌舒张,顶部上升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气体交换的原理: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完成。 5.呼吸的全过程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知识目标: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能力目标: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作出推想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人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和排出的过程 [难点分析] 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血液,原尿,尿液(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成分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导入:血浆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引出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引出尿液的排出。尿液血液化验单比较。 总结:1.肾小囊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等。肾小球的血液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等。2.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肾小球中的血浆。3.由此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4。原尿在下行的过程中会经过肾小管,因为它的周围定分布着毛细血管,所以在这儿可能发生物质的重新吸收。 细菌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现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 做基础;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点出日本侵略者惨无人寰的行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是: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新课导入:采用抗战期间日本人以细菌作为生化武器导入新课:日本人用抓来的中国人来做细菌 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二、细菌和形态和结构 1、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2、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 3、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共生) 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开花和结果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体育课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题

第一套题: 试讲题: 1、快速跑 2、增强力量的练习方法 答辩题 1、请你简要谈谈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2、请你简要谈谈体育锻炼对身高、体型形态、身体机能及呼吸系 统有那些影响? 3、怎样提高健康水平?

第二套题: 试讲题: 1、科学有效地增强体能 2、蹲踞式跳远 答辩题: 1、分别说出耐久跑、跳远、投掷和悬挂这几项运动能发展身体的 那些能力? 2、在身边没有任何接力无的情况下,设计一种接力赛跑练习。 3、请你简述如何才能成功上好一节体育课?

第三套题 试讲题: 1、体育锻炼计划的制定。 2、单手肩上投篮游戏及学练方法。 答辩题: 1、集体项目为什么强调队员之间的配合? 2、如果你校组织一个篮球队,你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3、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体育锻炼计划。

第四套题: 试讲题: 1、鱼跃前滚翻(男生)、后滚翻成纵劈腿(女生)。 3、双手胸前投篮学练方法。 答辩题: 1、如果要在班上组织一个篮球队,你认为应该选哪些同学参加?为什么? 2、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安全因素而运用的前滚翻或后滚翻保护自 己,请分别举例说明。 3、在上体育课前测一下心率,完成练习后再测一次,两者差值大 或小,这个差值大或小说明什么问题?

第五套题: 试讲题: 1、耐久跑 2、自由泳 答辩题: 1、请分别举出发展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的2——3项体育项目,并 2、简述其练习方法。 3、如何正确教授学生体育运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4、根据你的体会,谈谈集体项目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第六套题 试讲题: 1、软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游戏及学练方式 2、跨跃式跳高学练方式 答辩题: 1、请你讲一讲软式排球的特点? 2、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分别举出三个障碍跑、跳高、支撑 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 3、跨跃式跳高是由哪几个技术环节构成的?

2020下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9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 ①液体压强的特点?(大小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②液体具有压强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导致各个方向上存在压强) 教师引导:气体和液体类似,同样具有流动性,空气中是否也存 在着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引入《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大气压强的存在 提出问题: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在与大气接触,如何来证实大气 压存在? 演示实验:教师给出实验器材,玻璃管、纸片、水,同时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将玻璃管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并倒置过来,学生观察发现玻璃管中的水不会漏出到地面。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现象教师总结,给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大气压的测量 多媒体展示:教师多媒体出示视频: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开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引导学生观察铁桶的变化。学生观察发现铁桶被压扁了,进而体会到大气压的作用,以及初步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如何测量?(根据大气压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进而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通过视频演示实验:教师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相关实验器材:水银、玻璃管等,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并记录在竖直和倾斜时支持水银柱高度的变化。 学生会观察到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 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管子倾斜,竖直高度差也不发生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现象分小组讨论大气压强的大小。(大气压 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推出大气压具体数值 p0=ρgh=1.36×104kg/m3×9.8N/kg×0.76m=1.013×105Pa。)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结果,教师讲解大气压的大小: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次进行实验,将此时的大气压记为标准大气压p0。明确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1×105Pa。

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

金乡,着正装。 等待过程就不说了,进入候考室之后按排队时的抽签顺序进入抽题室。我抽到的是语法题,hou much和how many,看我后面的女生是阅读题型,总结下来就是语法,词汇,阅读,作文,听力这几个题型。 备考室可以带资料进场,但是手机关机。 语法题不用想多,把这个语法最基本的structure表述出来就行,比如我抽到的how many和hou much就只是讲了他俩的不同,一个加可数名词一个加不可数,以及how much用来询问价格,没别的。我同学抽到的是被动语态,就只讲了主语+v-ed,没讲别的。 我讲完之后老师说讲语法要多举例,让学生总结规律,最后给出结构,举例练习。就这样,不用想着把这个语法的全部用处都讲出来,时间不够,而且老师会有提问,那时候你可以具体说一下就行。 教案不看,我基本就是把我试讲的过程直接写出来了,老师不看的。 整个过程最主要的是和学生的互动,who can?dont be shy.I believe u can make it,clever.excellent等等,多让学生来说,当然必须也要你重复一下:very good ,u say:重复一下。一定要有个提问啊,讨论啊,让同学回答的样子。 下面我整理了几个题型的过程: 一、阅读课(办法一) 1、Lead-in:问好。按课本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推测文章大意。 2、Pre-reading:处理3-5个生词,扫除障碍。 3、Fast-reading:提2个问题,学生找答案,了解大意。 4、While-reading:讲解长难新句1-2个,扫除障碍。 5、Comprehending: 结合问题,学生细读课文找答案。(此步可省) 6、Post-reading, 阅读后组织活动(复述课文,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摘记要点、归纳总结、创新写作)。 7、Summary and homework。小结本课并布置作业(布置主要是一些语篇方面的练习)See you! 阅读课(办法二) 1.读前(pre-reading) 问好。话题激活背景知识,(见课本warming up 和pre-reading 部分) 2.读中(while-reading):该部分是阅读课最重要的内容,一般按任务型的方式进行。 1)pre-reading: title reading(sub-title reading)/picture reading 2)fast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main idea) 办法:skipping 记叙文按who/what/when/where/how/why等线索去获取信息; 议论文关注和划出每段段首的主题句,捕捉文章的大意。 3)detailed reading(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办法:scanning 完成具体信息 4) word guessing (主要方法:上下文的提示、根据构词法、根据前后的逻辑关系以及生活常识等。) 5)处理个别长难句子,分析句子结构,先找出主谓宾或主语+连系动词+表语结构(然后再看起附加修饰作用的定语或状语,主句与从句等。 3.读后(post-reading)学生的读后任务主要有: 1)对某个问题或观点的进一步理解(深层次理解); 2)就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 3)Summary and homework布置课后的话题写作(先口头练习再到笔头表达)See you! 二、听力课教学 1、Lead-in: 问好,提一两个问题,也可介绍背景知识。 2、Pre-listening:提出任务。让学生仔细看听力部分的练习或任务。 3、While-listening: 第一次放:生词教给学生。 第二次放:点拨提示,重放难句,解析长难等。 4、Post-listening,听后检查。学生彼此检查答案或分小组讨论答案。 5、第三次放:学生跟读。

2020下半年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一批)

2020下半年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一批) 2017下半年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一批) 初中体育《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并敢于大胆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发挥自身的思维理解性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调节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 等意志品质,提高自尊和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学习能力。 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乐观和谐精神,以及正确处理竞争与合 作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 难点:合适的起跳点、提高命中率。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说明 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的纪律问题;4.检查着装;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捞鱼游戏,游戏规则: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四名学生,让他们手牵手(即为渔夫),其余的学生随意在篮球场的场内跑动(即 为小鱼),当游戏开始,作为小鱼的学生可以随意在篮球场内跑动, 但是不能超过篮球的边线,如果超出即为被捕捉到,那么被捕捉的 学生就要和其他的渔夫牵手,当作渔夫转换身份,继续捕捉小鱼, 直到把所有的小鱼捕捉到为止,主要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团 队合作能力,因为篮球训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反应力,同时也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 堂的学习中。 2.熟悉球性热身操: (1)抛球击掌(抛球到空中击掌一次后将球接住) (2)抛球转身一圈后接球 (3)双手指尖拨球(手指的频率要快) (4)双手持球做腰部绕环 (5)双手持球做膝部绕环 (6)双手持球做胯下八字绕环 (7)左手原地运球 (8)右手原地运球 (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NBA的哪支球队?喜欢的球员是谁啊?学生回答:湖人、热火、雷霆、鹈鹕、掘金等。球员有科比、韦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考前必背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考前背20点 二、必瞧20个考点 考点1:田径类, 1)田径运动的定义、内容及分类。2)田径场地器材的基本知识。考生须知径赛的场地基本知识,重点识记分道宽、分道线、丈量的方法、第1、2、3、4的直曲段分界线等;田赛场地,掌握跳高、跳远、铅球的场地标准以及标准重量等考点。3)跑、跳、投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及教与学策略。识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项目的动作要点以及教学组织,如立定跳远、蹲距式跳远、跳高、双手头后掷实心球、快速跑等。4)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组织、编排校田径运动会。竞赛组织及编排工作,该考点经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应掌握竞赛规程的内容、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机构及分工、田径运动会秩序册的编排(重点)以及秩序册包含的内容等。裁判工作,该考点常以客观题的形式来呈现,由于田径裁判内容较多,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但从历年的试题中发现,考查的内容以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常见比赛项目为主,另外,提醒考生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去关注一下最新的田径裁判规则,如从2010年多哈室内世锦赛开始,国际田联将全面实行竞赛项目中的“零抢跑”规定。 1、跑步属于一种周期性运动项目,每一周期单腿的动作顺序就是( )(2016年上半年) A、后蹬——前摆——折叠——扒地 B、后蹬——折叠——扒地——前摆 C、后蹬——前摆——扒地——折叠 D、后蹬——折叠——前摆——扒地 考点2:篮球类 1)篮球的基本知识及国内外发展史。2)掌握常见篮球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投篮以及运球等。3)篮球基本战术:掌握基本的进攻与防守战术,如传切、突分、掩护、策应配合、夹击、补防、关门配合、快攻等。4)篮球的竞赛规则及编排,能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编排,如贝格尔编排法,了解篮球的比赛通则、常见违例、常见犯规等。5)篮球场地基本知识,包括场地长与宽、三分线与线条宽距离等。 1、篮球比赛中,进攻方发动快攻的首要条件就是( ) A、良好的体力 B、强烈的快攻意识 C、熟练地技术 D、积极的拼抢能力 考点3:足球类 1)足球的基本知识,古、现代足球的发展史,尤其应掌握现代足球世界杯的相关知识。2)足球的基本技术,掌握脚内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外侧等踢球与运球的动作要领与教学组织。3)足球基本战术,考生能够识别比赛阵型,掌握基本的进攻战术,并能画出战术示意图,如二过一配合(直传斜插、斜传直插)。4)足球场地,识记世界杯的场地大小、足球门的宽度与高度、场地线宽等;5)裁判知识,比赛的参加人数;红、黄牌常识;比赛的时间,包括常规比赛时间、加时赛时间与休息时间;计胜办法;越位的条件(常考点),考生需知道哪些球不受越位的限制;直接任意球与间接任意球的判罚尺度,为了方便记忆,考生只需记住判罚间接任意球的标准,其余的都就是直接任意球(常考点);掷界外球的规则等。 1、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员驱逐球员出场的表达方式就是( ) A、哨声警告 B、吹哨后出示红牌 C、口头警告 D、吹哨后出示黄牌

最新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体验“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前后形成强烈反差,做出猜想引出课题。 2.经历“拔河比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列举实例佐证自己猜想。 3.通过类比液体压强形成,分析大气压强成因。 4.通过课件、视频、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剖析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改造自然的愿望。 【教材分析】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大气压强值和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 难点: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原理和方案;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关键点:一是存在证明要做好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二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进行推导,得出大气压强的值;讨论粗略测大气压方案应围绕P=F/S展开;分析气压计原理时,应深刻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在物理方法上需了解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在生活经验方面需有拔火罐、钢笔吸墨水等常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在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在受力分析和计算中存在困难,因此我在课前设计有热身训练,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教学策略】

1.课前热身,为突破重难点铺路搭桥,同时及时反馈,为教师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供可能,确保所讲是学生所需,让教学真正有效。 2.置疑体验,通过前后强烈反差,在学生内心产生剧烈碰撞,引导学生猜想,课题引入自然,流畅。 3.拔河比赛震撼学生心灵,游戏之后,教师巧妙过渡到马德堡半球实验,并通过演示实验、课件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10m高的水柱。采用受力分析和转换法、等效替代法计算出大气压强值。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原理、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对方案进行评估,通过误差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6.视频展示大气压应用,并通过自制气压计和自动给水器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1.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力可以用来测量,面积可以用来测量。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计算公式是。 3.什么是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有哪些? 4.xx上为什么有个小孔? 二、置疑体验,引入课题 师:夏天,同学们经常用吸管喝饮料,请问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 生:是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面试题

初中美术《招贴设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招贴设计》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雾霾与蓝天对比图片)提问:这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呼吁大家环境问题?引出课题《招贴设计》。 (二)欣赏设计,直观感知 播放招贴图片(关于环保类招贴画)看一看,说一说,引出招贴概念。 招贴是最为古老的广告宣传形式之一,“招”即招引注意,所以,招贴就是为了招引大众的注意而张贴的广告。 (三)环环相扣,具体分析 1.展示招贴图片引出招贴的构成要素(提问:你是如何读懂招贴的?) 教师总结:文字、图片、色彩 2.小组讨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图形是画面视觉主体,通过个性的图形图像直接传达信息观念。引导视线到文字,与人们产生共鸣。 色彩与心理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由色彩你联想到什么? (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1.如果设计一个环保为主题,如何设计?想到那些素材、用什么色彩、用什么样的标题? 创意构思(防雾霾口罩、空气净化器、绿色叶子、蓝天),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设计思路和色彩设计方案。 2.学生活动与创作(手绘、粘贴),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错,积极与学生互动。 3.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相互评,教师从创意、技法、用色等方面进行总评,指出作品亮点和问题,语言多以鼓励为主。 (五)总结回顾、小结拓展 教师以提问式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呼吁大家自身做起爱护环境、珍惜生命。教师引导今天所创作是属于公益性招贴设计,课下关注一下生活中其他招贴画,招贴除了公益性,还有那些?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招贴的表现形式?【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小中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万能模板

教师资格证考试 小中体育教师面试试讲模板 出题方向 体育学科考试的项目以田径 ( 跑步,跳远,跳高等 )、球类(足球,排球,篮球等)、体操、武术、踢毽子、跳绳为主。主要来源于各学段的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 试讲模板 1. 导入(1 分钟) (1)首先整队,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比如围操场跑圈,做各种伸展拉伸的运动(必须要有热身运动)。 (2)上课前提醒学生们有没有见习生(身体不舒服的、特殊情况的可以旁观),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 (3) 接下来教师以直接导入、提问导入、实物导入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课程当中。 比如:在讲解《快速跑》这一课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当前比较火的《跑男》节目进行导入,进而展开对本节课程的讲解。 2. 新授课程(6 分钟) (1)教师详细地讲解动作要领,边做边讲解,接下来让学生分小组自行进行练习,教师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再次做示范。表扬动作标准的学生,树立榜样。改进提高技术、组织学生展示、评价。也可以是自主展示、自主评价。 (2)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之后,让学生们分小组开始进行PK或者做游戏,获胜者奖励礼物。(体育课上的游戏:单脚抓人游戏、跳绳比赛、胯下传球、贴膏药、撒网捕鱼、筑铁路)。 3. 总结提高(1 分钟) 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然后再次总结动作要领,带领学生复习体育动作。 4. 结束部分(1 分钟) (1)放松活动。在上课时的集合地点集合,成体操队形散开,做放松活动练习。 (2)报数、清点人数。 (3)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讲评。 (4)点收器材,并归还。下课时,教师说“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好,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回答“老师再见”。教师宣布下课,同学们击掌解散。 5. 家庭作业(30 秒钟) 要求同学们课下多做练习,加强对动作的巩固与熟练程度。 6. 注意事项 (1)需要考生平时对运动技能或运动项目的了解与掌握,了解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田径项目是最基本的,一般都会考到。然后是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其次是体操和武术。当然,其他的项目也需要了解,如乒乓球、轮滑、游泳的蛙泳(小学课本中有涉及)考试内容一般都是常见、基本的动作或战术,所以也不要过多地担心。试讲内容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在历次考试中也出现过试讲内容是两个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的情况。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摩擦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摩擦力的三要素 (2)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3)适当师生互动,有过程性评价 教学设计逐字稿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也了解了摩檫力的方向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此外,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你还想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啊,我也想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摩擦力的第三要素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 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有人提到是控制变量法,物理思想掌握的很好。)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问题时,若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要保持实验中的其它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量,来探究这个变量与要求物理量的关系。希望大家能熟记。 既然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 (我们之前学过弹簧测力计) 用弹簧测力计怎么测量物理所受摩擦力呢?利用了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呢? (看来大家对昨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我们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能够得到,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大小) 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探究一下重力与摩檫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桌面上有物块、弹簧测力计、木板、玻璃板、毛巾、砝码等实验器材。那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选用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呢? 这位同学建议说可以通过添加砝码来改变木块质量来研究。(他找准了变量。)那其他量需要保证不变才是控制变量,也就是我们可以选用同一接触面——木板,直接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老师来操作一下,请前排两位同学作小助手,其他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边讲边模拟操作过程】 大家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时候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木块的质量,再做实验,记录数据。 那么在研究接触面与摩擦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时,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根据刚刚老师的操作试着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三组代表你来说一下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好请坐,他们组说,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保持木块的质量不变,先用木板作为接触面,然后改为玻璃板,最后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分别读出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题(一) 一、问答题: 1.如何上好开学的第一节体育课? 首先,要重视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信服你,上好你这门课,你就必须要让学生对你的这门课产生兴趣,否则会事倍功半。我的第一节体育课是这样做的,课前把教学内容分成我爱校园、共同成长、体育理论三个模块,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制作成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欣赏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体育课的无穷魅力。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进,学生能够视听并举,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教师的讲课上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向学生提出要求。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学生按照你的要求学习、遵守纪律。这些必须让学生明白,可以为以后课堂组织教学省些时间。课堂教学常规教师最好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采用举手表决式,形成条文后,把管理条文张贴于众,严格执行。由于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让“大家的规则”来管理自己,学生都乐于接受。有了好的常规和纪律,我们会感到上课很舒服,完成教学任务很轻松。 再次,让学生了解你所教科目的教学内容及进度、重难点、考核项目与标准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相应的准备,起到预防与提醒作用。兴趣可激发一个人自觉积极地去参与运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关键起点。 最后,要让学生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期望。任何一位同学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们也想在第一节课中给老师一个好印象,他们也会积极发言、提问、展示特长来表现他们自己。因此,在第一节课中,学生哪怕取得了一点点的进步、成绩,我们都应该真诚的赞美他们、鼓励他们。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你的课。 2.立定跳远有几个环节,其动作要领是什么?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 二、说课教材(主教材如下,辅助教材由考生根据课的内容自行搭配) 田径:持轻物掷远。 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渗透人文体育教育。在锻炼中培养体育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努力体现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理念。在教学中以投掷为载体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和“不经意”中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以毽子为主要活动器械,逐步提高难度,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和运用正确的投掷方法,使教材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小学水平一的投掷教材,在田径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也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体育活动。通过该教材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手臂力量、身体灵敏等素质。 低年级学生对投掷的认识比较浅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多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欢乐的游

2019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019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2019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中公教师命中分析小学体育《前滚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小学体育《前滚翻》主要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导入 (做完操教师站起来的时候,佯装没站稳,身体要倒下去,此时顺势做前滚翻动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快要摔倒的时候用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技能—前滚翻,保护了 自己。你们做好学习的准备了吗?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前滚翻动作。 2.前滚翻 (1)讲解与示范 ①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颈、肩、背、腰、臀依次触垫前滚。

②学生归纳动作要点,出示挂图教师总结动作要点,进行补充。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分列两边,面对面站立。 保护与帮助方法:跪于练习者侧方,推背帮助起立。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2)课堂练习 ①分组进行练习,在同伴间的保护与帮助完成完整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②分组练习,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独立完成或是同伴帮助完成动作。 ③进阶挑战,每个小组依据自己组员的能力自由进行挑战练习。 组织教学: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3)展示与评价 ①展示学练成果。按照进阶挑战标准进行展示,比较哪组的动作最顺畅、优美。 ②学生点评展示者的动作有点,提出提高建议。 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动作展示,教师给出点评。 要求:展示过程中,做好保护与帮助。 3.游戏:障碍接力 方法:起跑——前滚翻——跳绳——绕过标志物返回交接。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别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后按游戏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 教学组织:学生分四组进行,注意小组之间的配合。 要求:遵守竞赛规则,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 结束部分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自然站立。 1.放松活动,徒手拉伸。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升华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 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 【参考答案】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5.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2.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利用所学升华和凝华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由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升华和凝华以后。首先我让同学们说一下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一一给出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接着我会出现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日光灯变黑等,让学生判断和解释之后,我会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让学生彻底的理解深化和凝华,以及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

二、考题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参考答案】 下雪的时候,高空中的小水珠凝结成雪花,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所以显得没有那么冷。而雪融化的时候,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人们就会觉得,化雪的时候比下雪的时候还要冷。

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问题汇总篇

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问题汇总篇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句古话,它折射的是一种教育的哲理。我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简短数字,精辟概括出教师风范。“学高为师”说的是教师必须业务精炼,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海一样的胸襟……“身正为范”,指得是“教师的职业是太阳低下最光荣的事业”,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因此,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即身正方能为范。身正就要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语言文明,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可亲,教态高雅洒脱。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要努力做到“学高”“身正”,必须不断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因此,如果我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为一名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已,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应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做一个“学高”“身正”的人民教师。 2、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你认为在教学中要特别尊重学生的哪些学习行为?答: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是关系可以说是新课程的一项重大变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互相尊重为原则,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以下几项是需特别注意的:

1、必须让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 2、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学有所长,也会有一些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这时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的特长,而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和要求去规范学生,要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特长激起学习的兴趣,以充分呵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必须以平等中的首席出现在学生面前,既是学生学习中的导师,又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伴,要充分理解和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还有许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在这里一一列举,我想只有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朋友之心对待学生,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特别尊重学生的正常有益的学习行为,才会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问题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研究热点,你认为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此问题以题纲作答,必要时展开一些内容即可) 答:在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中,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教育观念,一种适合远程教育的教法,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法,一种资源展示的方式,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只要认真遵循问题设计

体育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汇编

1.双手向前掷实心球技术 2.足球的带球过人技术 3.武术的三种拳法和五种腿法教学 4.教学背越式跳高技术以及展示跨栏跑技术 5.鱼跃前滚翻技术 6.乒乓球发球和羽毛球步法 7.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以及展示排球传、垫、扣组合技术 8.复习原地跳起投篮的动作,设计乒乓球平击发球的技术,展示乒乓球发球、挡球、扣球的动作 9.讲授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展示双手前掷实心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10.复习排球背向垫球技术,新授抢篮板技术动作,展示篮球运球突破加运球 11.新授投手倒立技术动作 12.太极拳 13.复习肩肘倒立,新授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地平衡 14.新授羽毛球挑球技术和乒乓球正手发球技术 15.排球垫球的方法以及篮球变向运球示范 16.排球正面双手上传球,展示上手发球和下侧手发球 17.讲授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展示颠球技术

18.篮球运动中要成为一名良好的篮球运动员需具备哪些身体素质,演示2种发展身体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展示双手同时运球技术 19.讲解双杠外侧坐—向内转体180°成分腿坐技术的动作要领和保护帮助的方法,展示3种利用双杠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 20.足球头顶球技术和田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展示足球原地向前顶球、原地向侧顶球技术 21.讲授足球脚背正面颠球技术,设计2种能提高颠球效果的辅助性练习方法 22.讲解田径立定跳远技术 23.讲解篮球跳起投篮技术,展示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和自传、自垫、自扣组合技术 24.讲解田径起跑后加速跑技术,设计3组障碍跑的综合练习,展示连续蛙跳、连续跨步跳和立定三级跳的技术动作 25.讲授双手向后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并指出该动作主要发展那些部位的肌肉力量以及指出该练习方法适宜在哪些项目中运用 26.讲解单杠支撑后回环技术的动作要领和保护帮助的方法,展示燕式平衡—鱼跃前滚翻—挺身跳的组合动作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物理《凹透镜和凸透镜》)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物理《凹透镜和凸透镜》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物理《凹透镜和凸透镜》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能让光透过的镜子,我们称为透镜。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除近视眼镜外,还有远视眼镜(即老花眼镜)。仔细观察两种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它们的形状不同,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而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老师: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如远视镜片、生活中的放大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新课讲授 老师提问:凸透镜和凹透镜只是外形不同吗?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不同: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凹透镜能成缩小的像。) 老师演示: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到纸上有个小小的光斑。换一个凹透镜,重复上面的实验,不能看到光斑,而且四周比中间还要亮些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 老师总结:这说明两种透镜对光有不同的作用。(板书)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老师引导学生把上面的现象画出来,结合图形,如: 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 主光轴──通过透镜光心与透镜垂直的直线叫主光轴。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的点叫做焦点,对凹透镜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虚焦点。 焦点用字母F表示。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用字母f表示。 在此基础上,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如图2所示。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三、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在形状、成像及对光线的作用等方面不同,具体见下表: 四、作业 如何测得透镜的焦距?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用光路图画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专业知识问题】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面试真题集

1.试讲题目:阅读教学试讲 2.内容: Class 9 had a great time on the school trip. They went to Blue Water Aquarium for the day. First they visited the visitors center and watched about sharks. Then they watched a dolphin show. After that, they went to the outdoor Pool and saw a big octopus. After lunch, they went to the Gift Shop and bought lots of gifts. Finally, tired but happy, they took the bus back to school.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science teacher was very happy because the class monitor cleaned the bus after the trip. 3. 基本要求:(1)朗读所给段落。 (2)配合教学内容适当的板书。 (3)针对该段落中的划线部分,设计相应的阅读后教学活动。 (4)试讲时间:约10分钟。 (5)用英文试讲。 1.写作教学试讲 2.内容: Dear Editor, I am writing to say that I am against building a new zoo in our town. Zoos are terrible places for animals to live. I’ve visited a lot of zoos in my

2016下半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016下半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016下半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中公教师命中分析小学体育《前滚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小学体育《前滚翻》主要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导入 (做完操教师站起来的时候,佯装没站稳,身体要倒下去,此时顺势做前滚翻动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快要摔倒的时候用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技能—前滚翻,保护了自己。你们做好学习的准备了吗?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前滚翻动作。 2.前滚翻 (1)讲解与示范 ①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颈、肩、背、腰、臀依次触垫前滚。 ②学生归纳动作要点,出示挂图教师总结动作要点,进行补充。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分列两边,面对面站立。 保护与帮助方法:跪于练习者侧方,推背帮助起立。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2)课堂练习

①分组进行练习,在同伴间的保护与帮助完成完整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②分组练习,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独立完成或是同伴帮助完成动作。 ③进阶挑战,每个小组依据自己组员的能力自由进行挑战练习。 组织教学: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3)展示与评价 ①展示学练成果。按照进阶挑战标准进行展示,比较哪组的动作最顺畅、优美。 ②学生点评展示者的动作有点,提出提高建议。 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动作展示,教师给出点评。 要求:展示过程中,做好保护与帮助。 3.游戏:障碍接力 方法:起跑——前滚翻——跳绳——绕过标志物返回交接。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别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后按游戏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 教学组织:学生分四组进行,注意小组之间的配合。 要求:遵守竞赛规则,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 结束部分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自然站立。 1.放松活动,徒手拉伸。 要求:语言引导提示并带领做放松练习。 2.课堂小结。 和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的反馈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的教学情况,总结本课学习情况,指出在学习普遍中存在的问题。提问学生几个关键问题。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谈谈前滚翻的动作技术和保护与帮助方法?【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动作做法:由蹲撑开始。重心前移,两腿蹬直离地,同时屈膝。低头、含胸、提臀,以头的后部在两手支点前着垫,依次经颈、背、腰、臀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收腹屈膝,上体紧跟大腿团身抱膝成蹲立。 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与帮助的同学跪立于练习者的侧前方,用手顺势推其背部帮助成蹲立。 2.前滚翻教学中,一些学生会因为胆怯而不敢做动作,你如何处理?【教学实施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