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和货币
大学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统一表现: 统一表现: 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1)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必须有价值; 商品必须有价值; 必须经交换而让渡。 (3)必须经交换而让渡。 矛盾表现: 矛盾表现: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通过交换体 现);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 (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 而价值则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 畴;而价值则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是历史 的范畴。 的范畴。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 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 ***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缺一而不能称其为商 品——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 ——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和交换价值寓于使 用价值之中。 用价值之中。
1、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劳动——劳动量——劳动时间 价值——劳动——劳动量——劳动时间 ——劳动——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衡量同种或同类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衡量同种或同类商品的价值量)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量) 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量)
货币 商品
使用价值 价 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私有制 社会分工
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即商品与商品的关系。 即商品与商品的关系。不理解商品的起源而象崇拜偶像一 样崇拜商品,以为商品内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自己, 样崇拜商品,以为商品内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自己, 这种情形就叫商品拜物教。 这种情形就叫商品拜物教。 商品的神秘性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神秘性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而是由商品形式本 身所引起的。 身所引起的。人与人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 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 式,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 商品拜物教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拜物教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货币产生以后, 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拜物教演变为货币拜物教这种更为耀 眼的形式。 货币拜物教的迷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迷。 眼的形式。故:“货币拜物教的迷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迷。”
货币和商品的关系

货币和商品的关系引言货币和商品是经济交换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货币作为一种流通工具,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换和储蓄。
而商品则是货币存在的基础,是经济活动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货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的定义与功能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价值标志,具有以下功能: 1. 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基准,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商品之间的价值; 2. 交换媒介:货币可以作为一种通用媒介用于商品和服务之间的交换; 3. 储藏手段:货币可以用来储存财富,方便随时取用; 4.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来支付债务和履行经济交易。
商品的定义与特征商品是指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有形或无形的物品或服务。
它具有以下特征: 1.有用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使用价值; 2. 有限性:商品的供应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生产; 3. 可交换性:商品可以通过交换获得其他商品或货币。
货币与商品的互动关系货币和商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彼此相互依赖并影响着经济运行。
1. 货币推动商品流通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推动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价格以货币形式表现,人们通过使用货币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商品交换。
货币的流通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2. 商品创造货币需求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着货币的需求量。
当商品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时,价格上涨,货币需求增加;而当商品供应增加或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货币需求减少。
商品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货币的价值。
3. 货币稳定性对商品价值的影响货币的价值稳定性对商品的定价和交换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货币价值波动较大,商品的价格也会相应波动,导致市场不稳定。
货币稳定有助于商品的正常交换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4. 货币政策对商品市场的影响货币政策对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货币政策可以影响商品价格、需求和供应。
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商品市场。
结论货币和商品是经济中相互依赖的要素。
商品和货币

思 考:
• 两种不同的商品 如何进行等价交 换呢? • 比如一只羊和一 袋米交换,我们 怎么知道它们的 交换是等价的呢?
货币产生的过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 下,邻近部落的人们之 间只是偶然地把剩余产 品进行交换。 没有中间的媒介, 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P5)。
货币的两种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Βιβλιοθήκη 贮藏手段5、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指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 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P4)。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节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1 商品和货币
【激活思维】
你知道图中几位同学的想法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吗? 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你觉得压岁钱该怎样花才更有意义? 为什么同样的钱,不同的人打理会有不同的收益?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通过透视商品 的买卖,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了解收入分配原则,学会消 费理财。
一、商品和货币
1、多种多样的商品
思考:
你认为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怎样产生的?
以旧引新:
想一想:中学时期大家学过的内容,商品 是怎么产生的?
商品不是从来就有,商品 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P3)。
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
思 考:电子货币是货币吗?
纸币的发行量
《商品与货币 》课件

文化交流
商品和货币的流通也促进 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 文化交流和融合。
谢谢现。
04
商品与货币的发展历程
商品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商品的产生
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 出现,人们开始交换各自 所需的物品,商品应运而 生。
商品的演变
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 ,商品种类不断丰富,品 质不断提升,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需求。
商品的全球化
现代社会中,商品的生产 和流通已经超越国界,全 球化趋势愈发明显。
进行。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加速了 商品的流通速度,扩大了市场规模 。
信用工具
货币作为债务和信用的表现形式, 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与货币对社会的综合影响
经济繁荣
商品和货币的流通和发展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和进步。
社会分化
商品和货币的存在也导致 了社会财富积累与贫困积 累的矛盾,加剧了社会分 化。
《商品与货币》PPT课件
CONTENTS
• 商品介绍 • 货币介绍 • 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 商品与货币的发展历程 • 商品与货币对社会的影响
01
商品介绍
商品的定义
总结词:明确阐述
详细描述: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
商品的属性
总结词:全面解析
详细描述: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换价值是指商 品在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商品流通
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 置,满足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价值创造
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创造了价值,推 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三讲 商品与货币

一、三对矛盾
使用价值
价 值
商品两因素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简单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二、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只绵羊 = 两把石斧
相对价值形式 主动地将 自己的价值通 过对方来表现 等价形式 被动地作 为表现别物价 值的材料
一、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比较和交换社会劳动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 一不可
二、价值形式和货币:货币的职能
之三: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贮藏起 来时,货币就执行的是贮藏手段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和足值的金属货币 或其可靠的代表。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 币流通量。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不能起到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
二、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只绵羊 = 两把石斧
二、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
对简单价值形式的质的分析: 一只绵羊 = 两把石斧
1、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他们互相排斥,因为缺少哪 一方面都无法表现价值;他们又相互依存,因为其中的任何一方不能既处在相 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 2、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在交换时,通过处在等价形式上的 商品得到相对表现。如果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这种量的比例关系也要 相对变化。因此,这个等式只是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绝对表现。 3、等价形式,是一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 式。他有三个特点:其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其二,具体劳动成 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其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货币与商品的概念

货币与商品的概念货币与商品是经济学中两个关键的概念。
货币是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媒介,而商品是可以被交换和消费的物品。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概念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货币是被广泛接受为支付媒介、价值储存和交换工具的一种物品或系统。
货币可以是纸币、硬币或数字形式,其主要功能是方便交易,促进交换和贸易。
货币的核心特征包括流通性、通用性、可分割性、可储存性和可量化性。
货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交易媒介: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被广泛接受,因为它便于货品之间的交换。
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交换只能通过直接交换来完成,这限制了交换的规模和复杂性。
2. 价值储存:货币作为价值储存可以用于存储一个国家或个人的财富,并在未来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
货币的稳定性和通货膨胀控制对于保护价值储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 交换工具:货币作为交换工具在现代经济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是用货币来表达的,这样,买卖双方可以快速、简便地达成交易。
4. 借贷工具:货币可以用于借贷和投资。
人们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获取资金,以实现他们的个人或商业目标。
同样,人们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取回报并增加资产。
商品是任何可以被交换和消费的物品或服务。
商品可以是生活必需品、奢侈品或资产。
商品具有以下特征:包含有用价值、可量化、可交换、有价格和有供需关系。
1. 满足消费需求:商品的主要作用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包括食品、衣服、住房、交通和教育等方面。
2. 促进经济增长:商品的交换和消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刺激生产力和就业机会。
一国经济的增长通常与商品的供求关系有关。
3. 价格形成:商品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得以形成。
随着供给的增加或需求的减少,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货币和商品密切相关,因为货币主要是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性和通用性为商品的买卖提供了便利,促进了贸易和流通。
同时,商品的价格和稀缺性也影响着货币的价值。
当商品供应紧缺时,价格就会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会减少。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五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逻辑结构
第一节首先说明全部理论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第二 节分析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二重属性即二因素,也就是使 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及其关系,重点说明商品价值的质的 规定性;第三节进而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从而 说明商品二因素的由来,重点说明商品价值的量的规定 性;第四节回过头来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说明货币的 起源和本质;第五节进一步分析货币的各种职能,说明 货币产生之后商品价值的表现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揭 示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从而说明了货币与商品的辩 证关系;第六节通过分析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揭示商品 生产的本质,具有总结的性质;第七节是对资产阶级政 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批判。
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可能是别的。不是伦理 学的范畴。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 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
不是商品(例如自用品,有劳动,但不交换;空气 阳光既不是劳动产品,也不用于交换)。只有通过 交换,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矛盾性:商品生产者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价值,反之,为了得 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正是这种矛盾产生了 交换的必要性。
但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点:并非在任何时 候抽象劳动都形成价值,都采取价值这种形式,而 只有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才是如此。
价值是由商品生产者的抽象劳动形成的,它是凝结 状态的抽象劳动;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由于 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马克思写道:“一 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 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 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 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 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商品与货币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
(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意义
1、价值实现就是经营成功: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获超额价值
2、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缩短意味社会生产力发展
(四)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概念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 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 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六)五种职能的关系
1.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2.其他职能是派生职能
(三)关系:
1. M与PQ 成正比
2. M与V成反比
(四)调整公式:
PQ-PQ1(赊销商品)+PQ2(到期支付)-PQ3相互抵消 M= —————————————————————————
V
价值波动图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1.概念 某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
的价值形式上
2.等式
1 把斧子 80斤粮食
1只绵羊=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
3.特点: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局限性:无统一的等价物
扩大价值形式中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进一 步加深了。
(三)一般价值形式 1.概念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某种特殊的商品上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出现以后,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内在 矛盾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
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直接交换的困难,但是 并没有消除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反而 使二者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
3.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
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农民生产的、供自己吃的粮食是否有价值?
比较 区 别 联 系
商品 用于交换
其他劳动产品 不用于交换
有价值 没有价值 都是劳动产品 都有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
==
价 值
20KG大米
价值
基础 表现形式
交换价值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人们选购商品时,总希望“物美价廉”。那么“物美”“价 廉”各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要求呢?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价格标签
☆商品旁边的价值标签起什么作用?
告知人们要购买该种商品应该支付多少货币的作用。像这种货币所 起的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就是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
☆什么是价值尺度?
以货币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为什么货币能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呢?
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1、纸币的产生
金银条块 (足值) 足值的铸 币
不足值的铸 币
纸币
2、纸币的优点(与铸币比)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加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 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纸币的含义
由国家法定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在日常生活中,在课堂上,你认为哪些东西是商品?
衣
食
住
用
行
上述各不相同商品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是不是只要用钱买来的,都是商品呢?
图片中用钱买来的官位、权力、荣誉、良心,
这些也是商品吗?为什么?
商品
条件?
非商品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 也一定是商品,这种说法对吗?
有用
都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饮料解渴
商品一定要有使用价值吗?为什么?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同吗?
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只有一种效用?
只有商品才有使用价值吗?其他自然界 的物品、劳动产品有没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物品的共有属性
既然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物品的共同属性,那么作为 商品区别于其他物品的本质属性应该是什么呢?千差万 别的商品为什么可以互相交换呢?
货 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最初的商品交换是怎样的?
交换
等价物:能够表现其他 商品价值大小的商品。
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反映古代奴隶社会生活的《荷马史诗》提到:长发的希腊人在卖酒 ,有的人用青铜去换,有的人用铁去换,有的人用牛或牛皮去换, 更有的人用奴隶去换。这是不是偶然的物物交换?
农民生产出供自己吃的粮食是商品吗? 农民向地主缴的地租是商品吗?
劳动产品还必须用于交换
判断下列哪些商品,哪些不是商品?
• 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
• 集市里降价处理的鞋帽 • 未经开采的矿泉水 • 商场里长期滞销的鞋帽 • 居民使用的自来水 • 朋友送来的生日蛋糕 • 某集团对汶川灾区人民提供的救灾物资
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等。
下面商品交换中货币执行了哪种职能? A、1台彩电标价3000元 价值尺度 B、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 C、张三在市场上用10元钱买一斤肉 D、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E、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贮藏手段
F、《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 世界货币
物 美 ——使用价值 价 廉 ——价 值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让 让 渡 渡
生产者
使用价值
才能获得 才能实现
消费者
才能获得 才能实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付 付 出
价
值
出
辨 析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价值。 (√ )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 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就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
4、要正确对待人民币
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做到不 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揉搓、毁坏人民币,保持人民 币的干净、整洁、完好。同时,还要了解一些防伪知识, 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万能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电子货币出现的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 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 电子货币的含义: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 存、转帐、购买、支付的“无纸贸易”行 为。
货币
商品交换的基本条件
假如人们都生产同样的商品,那有必要进行交换吗?
社会分工
再假如你的、他的都是我的,我的、你的都是他的,
不分彼此,那么还有必要进行交换吗?
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基本属性
买得称心,用得放心 !
味道好极了!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商品的使用价值
你为什么要购买食品、衣服、饮料呢?
食品充饥 衣服御寒
1件衣服
交换
20斤大米
是使用价值相等吗?
究竟是什么“共同的东西”使它们相等呢?
在产品中都凝 结了人类劳动 (尽管所使用 的工具、材料 以及生产的方 式、方法各不 相同)
衣服
大米
它们都是
劳动产品
在生产 时都耗 费了人 类劳动
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
都是人的 体力和脑 力的耗费
凝结在商品中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有何特点?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商品——商品 直接的物物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这两幅图片都是商品交换,有什么不同? ☆在第二幅图中,货币执行什么职能?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有何特点?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交换
20KG大米 十尺布 其他商品
在扩大的物物交换中,人们的交换活动会出现什么困难呢?
假如:有羊的人想要斧头;
而有斧头的人不要羊,要布; 而有布的人要盐,不要斧头;
有盐的人要羊,不要布。
那么,此时有羊的人 如要得到斧头,那他 的商品交换将经历几 个步骤?
扩大的物物交换的缺点——
当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俗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货 币 的 一 般 职 能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此时的货币应是
足值的货币(如金银条块等)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
利息、工资等。它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的货币,如
金银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 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最适宜充 当一般等价物。
羊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 携带不方便,易死亡,易 失去等缺点
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 具有易破碎等缺点
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是货币。货币是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商品的含义 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
商品交换的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 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商 品 和 货 币
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一般职能 支付手段 产生 世界货币 优点 纸币 含义 正确对待金钱 电子货币
假如某个地方,羊这种商品 此时“羊”就为一般 大家都喜欢。
等价物。一般等价物 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 如果有盐的人想要得到布的 话,只要先换得羊,再用羊 离出来,可以和其它 换布即可。 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 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 的商品。
用“羊”作为一般等价物有什么不足之
第四阶段:一般等价物 固定 在金银上
交换过程太费周折;有时交换不能实现。
有羊的人先用羊换盐; 此时有羊的人得到了盐
有羊的人用盐来换布;此时有羊的人得到了布 有羊的人用布来换斧头;终于换得需要的斧头 问:如果有盐的人不要羊,那 么这种交换最终能实现吗? 有羊的人 有羊的人
答:不能 有斧头的人 有布的人 有盐的人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