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合集下载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

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

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

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 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地方标准研究的相关数据。

编写《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

车用汽油标准(GB17930-2013)(国II~国V技术指标比对)

车用汽油标准(GB17930-2013)(国II~国V技术指标比对)

车用汽油标准(GB 17930-2013)909397909397909397899295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 不小于909397909397909397899295抗爆指数(RON+MON)/2 不小于8588报告8588报告8588报告848790铅含量/(g/L) 不大于馏程:10%蒸发温度/℃ 不高于50%蒸发温度/℃ 不高于90%蒸发温度/℃ 不高于终馏点/℃ 不大于残留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蒸气压/kPa11月1日至4月30日 不大于5月1日至10月31日 不大于胶质含量/(mg/100mL)不大于未洗胶质含量(加入清净前)溶剂洗胶质含量诱导期/min 不小于硫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硫醇(需要满足下列要求之一)博士试验硫醇硫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铜片腐蚀(50℃,3h)/级不大于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及水分苯含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芳烃含量/% (体积分数)不大于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氧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甲醇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锰含量/(g/L) 不大于铁含量/(g/L) 不大于密度(20℃),kg/m³1无0.001(10ppm)2.70.30.0020.01720~750305通过0.001无1.040240.011.040282.70.30.0080.010.010.30.30.0180.01635302.7 2.72.5 1.04040无无无701201902057012019020530303022无无无4801110.001通过0.001通过0.001480480480通过0.050.0150.005(50ppm)45~8555540~658874887242~8540~681201902057012019020522项目质量指标车用汽油(Ⅱ)车用汽油(Ⅲ)车用汽油(四)车用汽油(0.005(50ppm)700.0050.0050.005(50ppm)汽油(五)9898930.005(50ppm)70120190205245~8540~653054800.001(10ppm)通过0.0011无无1.040242.70.30.0020.01720~775。

车用汽油(GB-T17930)1

车用汽油(GB-T17930)1

蒸发性能的测定
• t50:反应汽油在发动机中的加速性能,并对启动 性也有影响。若过高,当汽车需要加大油门、增 加进油量时,重组分多,来不及气化,燃烧不完 全,汽油机不能发出所需功率。日常生活中汽车 爬坡太慢、排气冒黑烟就是这种情况。若过低, 含轻组分多,对发动机有利,但影响汽油收率, 厂家不会那样做。 • t90、t终:汽油在发动机中完全蒸发程度的指标。 若过高,重组分多,蒸发燃烧不完全,发动机功 率下降,油耗增加磨损增加;若过低,影响汽油 收率。
组成分析
• • • • 苯含量(SH/T 713) 指标: 不大于1.0%(体积百分数) 典型的气相色谱图
组成分析
• 芳烃含量(GB/T 11132) • 方法概要: • 取约0.75ml试样注入装有活化过的硅胶玻璃吸附柱中,在吸附柱的分 离段装有一薄层含有荧光染料混合物的硅胶。当试样全部吸附在硅胶上 后,加入醇脱附试样,加压使试样顺柱而下。试样中的各种烃类根据其 吸附能力强弱分离成芳烃、烯烃和饱合烃。荧光染料也和烃类一起选择 性分离,使各种烃类区域界面在紫外灯下清晰可见。根据吸附柱中各种 烃类色带区域的长度计算出每种烃类的体积分数。 • 意义与应用: • 测定石油馏分中芳烃、烯烃和饱和烃的体积分数,对表征如汽油调和组 分和催化重整进料等石油馏分的质量特性十分重要,同时该数值对表征 经催化重整、热裂化及催化裂化得到的发动机燃料、航空燃料调和组分 等石油馏分和石油产品的质量特性也十分重要。芳烃含量太高,排气带 黑烟,有害于健康,所以新标汽油也要控制芳烃含量。 • 注意: • 对于97#车用汽油,在烯烃、芳烃总含量控制不变的前提下,可允许芳 烃的最大值为42%(体积分数)。 • 指标:不大于40%(体积分数)。
组成分析
• 苯含量(SH/T 713) • 色谱法样品中加人丁酮(MEK)作为内标物,然后导人一个 有串联双柱的气相色谱仪中。样品首先通过一个装填有非 极性固定相如甲基硅酮的色谱柱,组分依沸点顺序分离。 辛烷流出后,反吹非极性柱,将沸点大于辛烷的组分反吹 出去。辛烷及轻组分随后通过一个装填有强极性固定相如 1,2,3一三(2-氰基乙氧基)丙烷(TCEP)或改性聚乙二醇 (FFAP)的色谱柱,来分离芳烃和非芳烃化合物。流出的 组分用热导检测器(或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并用记录 仪记录。测量峰面积,并参照内标物计算各组分的浓度。 • 意义 • 苯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对人的造血机能有很 大的影响且不可逆。

车用汽油(GB-17930-2013)

车用汽油(GB-17930-2013)

车用汽油(GB-17930-2013)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 31/427—2009《车用汽油》。

DB 31/427—2009《车用汽油》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废止。

本标准与DB 31/427—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正文首页的“警告”内容;——将“本标准规定了由液体烃类和由液体烃类及改善使用性能的添加剂组成的车用汽油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样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车用汽油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样、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安全”;——增加第3章“术语和定义”;——将第4章产品分类修改为“车用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89号、92号和95号三个牌号”;——增加 5.1 车用汽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

车用汽——将“包装、标志、运输、贮存”修改为第7章“包装、运输和贮存”,内容修改为“根据GB 13690,车用汽油属于易燃液体,产品的安全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GB 13690和GB 190进行。

”——增加第8章根据GB13690,车用汽油属于易燃液体,其危险性警示见GB 20581-2006中第8章的警示性说明;本标准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分公司、中海油销售上海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志良、林荣兴、陈洪德、全轶枫、施慧娟、黄成、沈贤、李新颖、李明亮、王川。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车用汽油警告:如果不遵守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标准所属产品在生产、运输、装卸、贮运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

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

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

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地方标准研究的相关数据。

编写《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

车用乙醇汽油修订稿

车用乙醇汽油修订稿

车用乙醇汽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GB 18351-2001前言本标准除附录C外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是在GB 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基础上制定的,规定了允许加入的含氧化合物只能是乙醇。

本标准与GB 17930-1999标准的主要差异是:1.将机械杂质及水分项目中水分项目单列,规定其含量不大于%(m/m)。

2.增加乙醇含量项目。

3.增加“车用乙醇汽油中变性燃料乙醇含量测定法(现场快速法)”作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清华大学、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国勋、许拔民、郭新光、刘德华、张淑华、刘玉书、王琳。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用乙醇汽油 GB 18351-2001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类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乙醇及改善使用性能的添加剂后,组成的车用乙醇汽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作车用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除非在本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T 256 汽油诱导期测定法GB/T 259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GB/T 38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T 503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GB/T 509 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GB/T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 1792 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548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B/T 6536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GB/T 8018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GB/T 8019 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GB/T 8020 汽油铅含量测走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lll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GB/T lll4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调射线光谱法)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GB 18350 变性燃料乙醇SN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SH/T 0174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SH/T 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O253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663 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H/T 0693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3 牌号车用乙醇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和95号三个牌号“4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轻汽油醚化重汽油加氢对改善汽油品质的应用

轻汽油醚化重汽油加氢对改善汽油品质的应用

轻汽油醚化重汽油加氢对改善汽油品质的应用摘要:随着原油结构的调整和石油品质要求的提高,降低汽油中的含硫量是生产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

宁夏石化公司采用重汽油加氢+轻汽油醚化的加工路线,重汽油经加氢脱硫处理降低其硫含量,轻汽油经过醚化处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经过处理的重汽油和轻汽油混合得到汽油产品,满足调合生产国Ⅳ标准汽油的组份油。

关键词:硫含量烯烃含量轻汽油重汽油汽油加氢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家对汽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2011年5月12日《车用汽油》国家标准(GB17930-2011)即国Ⅳ汽油标准正式发布。

国Ⅳ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由150mg/kg 降低到50mg/kg,烯烃体积分数由不大于30%降低到不大于28%。

宁夏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生产装置汽油组分主要以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催化汽油、连续重整装置生产的重整汽油、MTBE装置生产的MTEB构成,如下表所示: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与催化汽油相比,其它汽油调和组分的种类和数量少,重整汽油、MTBE 仅占汽油总量的34.87m%。

全厂汽油烯烃含量为26.99 V %,满足GB17930-2011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车用汽油(Ⅳ)(即国Ⅳ)标准小于28V%的要求。

但是高于DB11/238-2007 车用汽油京Ⅳ标准和欧Ⅳ标准小于25V%的要求;全厂汽油硫含量为143.28ppm,高于国Ⅳ标准要求的小于50ppm。

因此要实现公司汽油质量升级,全部汽油达到国Ⅳ标准,必须降低催化汽油的硫含量。

催化汽油加氢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催化汽油脱硫技术,国内外的应用非常广泛,新建汽油加氢装置,降低催化汽油中的硫含量。

另外宁夏石化公司全部汽油调和组分的RON 辛烷值仅为93.29,而催化汽油经加氢脱硫后辛烷值还会进一步降低,将难以生产97 号汽油,而且93 号汽油辛烷值也难以保证。

因此须采取一定的恢复或提高催化汽油辛烷值的措施,保证在硫含量降低的同时,辛烷值不受损失或有所提高。

浅析标准GB 17930-2011《车用汽油》

浅析标准GB 17930-2011《车用汽油》
关键 词 :车 用汽 油 ;标 准 ;浅析 中 图分 类号 :T U 2 7 5 文 献标 识码 :A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人 民物 质 生 车子 又 多受 了一重 罪 。 定 ,初 馏 点最 小 为 2 4 ℃,最 大为 4 0 ℃、 活 的提 高 ,私 家 车 保 有 量 的 不 断 增 加 , 3人 造 高标 号 汽 油 。这 招 主要 是 在 1 0 0 o C 下 蒸 出量 %V Ⅳ ,最 小 为 4 9 . 0 、最 7 . 0 ,1 5 0 q C 下 蒸 出 量 %v 厂 v ,最 小 在 油 价 不 断 上 涨 的 情 况 下 ,受 利 益 驱 使 低标 号 汽 油 中加 入 金 属 化 合 物 ,做 成 人 大 为 5

的 ,所 以不 法 加 油 站 多 用 掺 兑 的方 法 销 的 5 0 % 的 回 收温 度 低 了近 3 O o C,1 号 和终 馏点 等 , 生产 实 际中常 统称 为馏程 。 售 ,一 方 面 大 幅 降低 了 成 本 ,另 一 方 面 调 配 汽 油 9 0 % 的 回 收 温 度 比 正 规 汽 油 馏 分 组 成是 石 油 产 品 蒸 发 性大 小 的主 要 对 车辆 造成 慢性 损伤 , 消费 者不 易查 觉 。 低 了近 3 O ℃,但 根据标 准 只能判 定 它 指标 。 为 合 格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如果 将 其 指 标 定 ( 2) 根 据馏 程可 以评 定 汽油 发 动机 个 比较 小 的 范 围就 能 有 效 地 限 制不 法 燃 料 的蒸 发性 ,判 断其 使用 性能 。 计 量单 位 , 所 以掺入 轻汽 油 、 炼油 、 甲醇 、 的 生 产 者 、销 售 商 , 如 欧 洲 标 准 9 8 / 6 9 / ①1 0 % 馏 程 温度 可 以判 断 汽油 中轻 乙醇 等 轻 组 份 能 多 赚 一 道 密 度 钱 , 自然 E C指令 ( 欧 Ⅲ 、Ⅳ )对 汽油 的要 求 中 规 油 分 的含 量 ,它 反 映 汽 油 发 动机 燃 料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